首页> 中文期刊> 《泰山学院学报》 >莱茵兰事件及其影响

莱茵兰事件及其影响

         

摘要

莱茵兰是德国领土,位于法德边境交界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1916年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签订了“对德和约”,根据和约第四十二条、四十四条规定: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十五年,莱茵河东岸五十公里以内区域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驻防。①这样,在德国的领土上就保留了一个德国自己不得设有一兵一卒的真空地带。1925年,战胜的各国在洛迦诺公约中重申了这一规定,并指出:只要德国兵过莱茵兰,就已经构成了对凡尔赛和约有关条款的明显违犯,“是一种未经挑衅的侵略行为,是在非武装区聚集武装”,“国联或缔约国有权采取行动立即予以抵抗。”② 但是, 1936年3月7日,德国便兵不血刃,开进莱茵兰,实现了莱茵区的重新武装。那么,德国为什么敢于重占莱茵兰?为什么能够成功?这一事件的影响及后果又是怎样的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