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窦房结功能损伤模型的方法学和电生理特征

窦房结功能损伤模型的方法学和电生理特征

         

摘要

目的:探讨窦房结功能损伤(SND)模型的方法学和电生理特征.方法:甲醛湿敷法建立SND兔模型,心内电生理方法评价SND模型窦房结电生理改变.结果:急性SND模型的SCL、SNRT、SNRTc和TSAC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均<0.01),慢性SND模型基础与植物神经阻滞后的SNRT和SNRTc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1),IHR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ND模型组心房超速起搏后交接区逸搏和继发性窦静止发生率为35.1%,对照组无1例发生.SND前后SCL差值(△SCL)>100ms的兔模型植物神经阻滞后的SNRTc长于≤100ms组,IHRo低于≤100ms组,交接区逸搏和继发性窦静止发生率(41.6%)亦高于≤100ms组(23.1%).结论:SND兔模型的窦房结自律性降低,部分模型出现房超速起搏后交接区逸搏和继发性窦静止,与临床病窦征的电生理反应基本一致.以SND后△SCL>100ms作为确定慢性SND模型成功建立的标准其电生理特征与病窦征相关性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