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中学刊》 >抗战时期“新边疆”视阈下的贵州苗民教育

抗战时期“新边疆”视阈下的贵州苗民教育

         

摘要

1931年后,由于日军侵华不断加剧,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朝野的边疆视阈随之扩大.此时,国人对沿海、西南边疆进行了重新估价和再认识,为推进贵州苗民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正是在“新边疆”观的推动下,战时贵州苗民教育在办学规模、教育投入、教学方法、民族教育的师资培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取得巨大进展.虽然由于“应急性”及诸多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贵州苗民现代教育问题丛生,然而其经验、教训对今天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仍具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