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职教论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现实意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现实意义

         

摘要

@@ 1958年,我国把马克思倡导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明确为教育方针,并在同年掀起轰轰烈烈的勤工俭学运动.学校办起工厂农场,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近年来,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状况大为减少,其原因,有认为学生的技能不熟练,不能保证生产质量;也有认为学生在生产劳动中所学到的技能不全面,达不到实习大纲的完整要求.于是,目前很多校办工厂主要以创收为目的,学生较多是通过模拟实习学习生产技能,很少参加真实的生产劳动.有些学校有实训项目,其内容有的仍是模拟性实习,但有一部分学校是进行真实的生产劳动.

著录项

  • 来源
    《职教论坛》 |2003年第17期|53-54|共2页
  • 作者

    严雪怡;

  • 作者单位

    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教育;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