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林业科学》 >思茅松天然林单木含碳量空间分布变化多尺度研究及空间模型构建

思茅松天然林单木含碳量空间分布变化多尺度研究及空间模型构建

         

摘要

森林的碳汇功能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而对单木不同器官含碳量的分布规律研究较少.本文使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64棵思茅松天然林解析木数据,对不同器官的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应用Moran's I及局域统计量(局域均值及局域标准差)在4个尺度(20m、100m、300m、700m)分别检验思茅松树枝、 树叶、 树干、树皮、 根系及全树6个维度含碳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同时以不同器官含碳量(C)为因变量,以胸径(DBH)、 树高(H)、 冠长(CL)、 海拔(Elev)、 坡度(Slo)5个变量以及胸径平方乘以树高(D2 H)1个复合变量为自变量分别构建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和空间滞后模型(SLM),并以Akaike's信息指数(AIC)值及拟合优度(R2)为指标评判2个模型在拟合过程中的优劣.结果表明:(1)计算的Moran's I均为正值,且Z值都大于1.96,P值除在20m带宽时为0.01,其余全部小于0.0001,表示拒绝Moran's I零假设,即思茅松各器官含碳量在一定的距离均具有空间效应;(2)由局域统计量可以看出思茅松单木的含碳量分布并不均匀,局域标准差在带宽700m时最大为191.23,即在该尺度下空间差异最大;(3)林分因子、 地形因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思茅松不同器官含碳量的空间分布,相比较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模型来说,空间滞后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模型构建中的空间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