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罗布麻叶抗败血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罗布麻叶抗败血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罗布麻叶防治败血症(sepsis)的作用机制,探讨新疆民族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多维研究方法,并对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数据库)及文献挖掘筛选罗布麻叶主要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分析.通过Genecards疾病基因数据库筛选败血症相关靶点,Omicshare计算出交集靶点韦恩图,STRING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中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Ensembl基因名称转换对存在交集的蛋白靶点进行名称转化,再输入omicshare服务器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的动态富集分析,最后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罗布麻叶-活性成分-靶点-GO-KEGG"网络,探索罗布麻抗败血症的作用机制.结果 罗布麻叶中的山柰酚、木犀草素、原花青素B1和谷甾醇可能通过AKT1、VEGFA、MAPK3、EGFR、SRC、PTGS2这些预测性生物靶标控制信号转导、调节激素水平、抗感染,进而治疗败血症;可以通过VEGF、EGFR、ErbB、HIF-1、Ras等富集通路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罗布麻叶的多个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抗败血症.

著录项

  •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484-490|共7页
  •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 832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临床药理学;
  •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罗布麻叶; 败血症; 靶点预测; 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