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象征言说的公共化与私人性

象征言说的公共化与私人性

         

摘要

本文立足于对象征在中西诗歌中生成、发展的梳理,揭示象征的本体性意义,并运用精神分析学原理指出象征的公共化与私人性在心理基础上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文本价值的区别.进而从读者角度出发,主张在象征的公共化与私人性之间求取一种平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