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农业科学》 >蚕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蚕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

本研究对190份蚕豆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 灰色关联度、 相关性、 主成分等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种植且具优良性状的蚕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该批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6.84%;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播种至始荚期的天数,为0.73%.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都表明,单株荚数和分枝数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8.335%,较大程度上反映了蚕豆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聚类分析将190份蚕豆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4.9处划分为5类,第1类群适宜机械性收割,第2类群可作为早熟品种选育的基础,第3类群可作为鲜食蚕豆品种的亲本;第4类群属于高产型,籽粒适中,并且植株较高,有一定增产潜力;第5类群为大粒型,丰产性较差,但植株较高,在选育高秆大粒型时可加以关注.育种工作中可结合性状间的关系培育新品种与新品系,为蚕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109-11141118|共7页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豆荚类;
  •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