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兰州学刊》 >语言预制品和惯常思想(下)

语言预制品和惯常思想(下)

         

摘要

前面指出,有人把语言比作音符唱片,说话人沿其沟纹行走而墨守成规。这是说人们受制于自己的语言。这类观点并非兴于今日。正如罗格(RogerBrown)专著所论,至迟可追溯到维尔赫尔姆(wilhelmVonHumboldt)。也许有人更早谈过这一问题。英国学者奥尔德斯(AldousHuxley)对此也很感兴趣,他多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1940年写道: 言语是有魔法的。言语以其魔法影响使用者活罢了”。岂不知言语有威力使人思维并沟通其感情,指导其意愿与行动。人的行为和性掐基本上决定于日常所谈说自身与周围世界的言语的性质。 过了四十年,奥尔德斯在其另一本书《感知之门》中又谈到了这一问题。本书讨论了人们的知觉与行为的关系,其中不乏真知卓见: 每个人一生下来,既是语言传统的受益者,又是语言传统的受害者。之所以是受益者,是因为语言传统为之提供了得以接受他人积累起来经验记录的通道;之所以是受害者,是因为语言传统附魂于人的感观上,使之坚信,已被缩减了的意识是唯一的意识,自己用于表示资据的概念、表示现实事物的言语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