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励耕学刊(语言卷)》 >说先秦时期的“福”

说先秦时期的“福”

         

摘要

中国人将一切美好浓缩于福字之中,福承载了人们最深切的祈盼。"福"字在甲骨卜辞的时代即已出现,但它是和祭祀有关的词汇,并不表示后世福的观念。西周早期,周人具有了福为祖先之佑的意识,福由实指的祭祀转向抽象的、精神性的概念。周人以为,祖先是福的来源。西周中期,周人充实了福的内容,寿考、永宁、永命、厚禄、长有禄位等等,成为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可堪注意的是,在祖先之外,上帝也成为福的又一来源,开启了中国人福降自天的意识。进入春秋以来,祖先虽然仍降赐大福,但天一举成为福的最重要来源,从此之后,天福、承天之福的观念根深蒂固。然而,在儒家看来,君子修身,内外兼修,顺于万物,便是福。福并不端赖天帝所赐,在于君子自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