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学研究》 >“懒与道相近”:中国古代的“懒书写”与“懒文化”

“懒与道相近”:中国古代的“懒书写”与“懒文化”

         

摘要

懒字在汉语里原本是对人的品性的负面价值评判,中古早期佛经中多用以批评修道者的懒惰懈怠。在文学上嵇康第一次对懒进行了书写,赋予懒一种高士和名士姿态的意义。杜甫在诗歌中大量写懒,白居易则将懒书写推向唐代的高峰。与此同时,唐代高僧嬾残及其乐道歌,其他僧人的乐道歌、山居诗,以及在这些懒书写中蕴含和体现的禅宗思想,影响了唐宋的文学与文化。宋代苏黄及周围的诗人大量书写懒,使用嬾残的典故,标志着懒文化的成立。宋人不仅在诗歌中写懒的各种状态,赞颂懒的品质,给自己取含有懒字的室名别号,还在文章中论述懒的观念和思想。明清时期的懒书写在用事、用词等方面承袭宋元,缺乏新意,懒文化更加普及而成为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