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民康医学》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观点认为,AMI患者至少应卧床2周以减轻心脏的负荷[1],根据AMI后坏死心肌在4~6周才能形成瘢痕,主张患者即使无并发症也需住院4~6周,但长期卧床可引起肌力下降、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以及精神紧张、情绪焦虑等[2].随着CCU的普及,证明AMI后发生致死的室性心律失常大多在发病24小时内,以后的发生率呈指数性减少.由于AMI治疗的进展,特别是溶栓治疗的广泛开展,使梗死面积缩小,患者预后显著改善.经过美国等发达国家近30年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AMI患者整体康复的有效医疗护理手段[3].近年来,国内也广泛开展了AMI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通过对早期康复效果的研究和对病人的随访,表明住院期间对AMI患者进行的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有效[1-4],能促进患者机体和心理的恢复并改善功能容量[4].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z1期|59-61|共3页
  • 作者

    王玲;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542.2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