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校园(学习)》 >小学“学困生” 的成因与转化

小学“学困生” 的成因与转化

         

摘要

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优秀的学生身上,对于“学困生”往往并没有很多的关注,但是如何能够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学困生”的成因 1.家庭因素 家庭对“学困生”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为亲情不完整的因素,一个方面为教育条件缺少的因素.从第一个方面来说,调查显示,由于大部分“学困生”缺少父母的陪伴,造成了“学困生”只能由老人进行抚养.然而,老人并没有很好的学习观念,因此只能够做到“养”这一点,从而造成了小学生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学习上.从第二个方面来说,不仅仅是因为当地地区的经济落后,更大因素还是“学困生”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或者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想要辅导也有心而无力.

著录项

  • 来源
    《新校园(学习)》 |2017年第2期|188-188|共1页
  • 作者

    吴伟刚;

  •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东来乡海联学校;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