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乳液在多孔介质中的微观赋存特征及调驱机理

乳液在多孔介质中的微观赋存特征及调驱机理

         

摘要

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同步岩心驱替实验直观呈现乳液在人造砂岩岩心中的赋存状态,并通过一系列定量化图像处理方法,对孔隙中乳液的赋存特征以及调驱机理进行评价.实验研究表明:①乳液在岩心中里球形分布,其球形度与剩余油具有显著差异,可以将球形度作为特征参数对乳液进行识别;②特定尺寸的乳液更倾向于在特定尺寸的孔隙中赋存,当乳液体积小于孔隙占有率下限与对应孔隙体积乘积时将无法有效滞留在孔隙中发挥调剖作用,在进行乳液调驱时,需要根据储集层孔隙分布设计合理的乳液粒径;③实验岩心条件下,通过乳液调驱作用,后续水驱结束后可将动用孔隙数量比例从水驱的23.1%提高至59.3%,并将平均孔隙驱油效率从22.9%提升至75.8%;④乳液调驱后,簇状剩余油和滞留乳液中的油相是后续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动用目标.

著录项

  • 来源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年第6期|1241-1249|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设计分公司 北京100023;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1000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奥斯汀TX78712 美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 关键词

    Micro-CT; 乳液驱; 赋存特征; 调驱机理; 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