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政治与法律》 >关于廉洁自律中“作为”、“不作为”的理论分析

关于廉洁自律中“作为”、“不作为”的理论分析

         

摘要

廉洁自律不同于他律。廉洁自律是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的形式,实现廉洁从政的目的。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领导干部的自律存在着“作为”、“不作为”两种表现。有作为者是领导干部的主流。他们廉洁自律的特点是主动、接受监督、严格律己。他们所以能够这样,在于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够正确对待社会的消极影响。廉洁自律中的“不作为”行为有三种类型:一是盲目型,二是阳奉阴违型,三是顶风作案型。当前的任务:一是要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行为主体产生廉洁自律的内动力。二是要加强他律,增加社会压力,促进廉洁自律。廉洁自律固然重要,但有它的局限性。为了促进廉洁自律,必须坚持执法的刚性原则。执法的刚性,首先在于违法必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