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青藏高原东麓贡嘎山东坡土壤中Pb的来源解析

青藏高原东麓贡嘎山东坡土壤中Pb的来源解析

         

摘要

选择青藏高原东麓典型山地——贡嘎山(东坡),根据不同海拔梯度(海拔2 000~4 500 m)差异设置8个采样点,根据土壤发育情况分别采集O层(有机层)、A层(矿物质层)和C层(母质层)样品,分析土壤中w(Pb)的海拔分布特征,并利用FA-MLR(因子回归分析)法、地球化学指标法和Pb同位素三元混合模型定量判识表层土壤中Pb的来源.结果表明:①各层土壤中w(Pb)表现为O层[(41.73±4.38) mg/kg] >A层[(30.47 ±2.17) mg/kg]>C层[(23.04 ±l.50)mg/kg](P<0.05).随着海拔的增加,O层和A层中w(Pb)总体呈升高—降低—升高趋势;C层中w(Pb)随着海拔的变化无显著差异,表明贡嘎山东坡土壤中w(Pb)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基本一致.②各层土壤中206pb/207 Pb表现为O层<A层<C层,2088 pb/206 Pb表现为O层>A层>C层.③Pb同位素三元混合模型结果显示,表层(O层和A层)土壤中Pb可能受到化石燃料燃烧和矿物开采及金属冶炼活动的影响;根据FA-MLR法、地球化学指标法和Pb同位素三元混合模型这3种方法,得到O层中污染Pb所占比例分别达到84.9%、66.0%和63.7%,A层中分别为56.6%、27.8%和44.9%;在海拔分布上,Pb的污染在海拔2 770 m以下主要归因于当地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在林线(约3 700 m)以上则来自矿物开采及金属冶炼活动.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2015年第9期|1439-1448|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环境地球化学;
  • 关键词

    山地土壤; Pb; 来源判识; Pb同位素组成; 贡嘎山东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