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污染场地修复药剂安全利用问题及对策

污染场地修复药剂安全利用问题及对策

         

摘要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常采用固化∕稳定化、淋洗或化学氧化∕还原等修复技术,通过改变污染物赋存形态、降低污染物浓度或消除污染物的方式控制环境风险.在这些技术应用过程中,修复药剂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潜在风险已经引起关注.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提出:相关部门应筛选评估并公布土壤中重点控制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禁止在土壤中使用重金属超标的降阻产品、修复活动不得造成新的危害、加强肥料等产品的登记并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修复方案中应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内容.但目前还没有制定针对修复药剂安全性的相应标准或技术规范.修复药剂可能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数量的改变,破坏土壤生态系统或二次污染土壤,还会迁移进入地下水,造成水质恶化并引发风险;本文阐述了污染场地修复中常用修复药剂的修复机理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现有修复药剂评价和管控方法,提出了基于土壤性质、微生物和地下水安全的修复药剂安全评价及管控建议,为场地修复中修复药剂安全利用及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2021年第6期|1473-1481|共9页
  • 作者单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北京 10001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北京 100012;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北京 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与固体废物研究所 北京 100012;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北京 100012;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北京 100012;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北京 10001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关键词

    修复药剂; 污染物; 影响; 评价; 管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