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陕西中医》 >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百会、大椎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GAP-43表达的影响

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百会、大椎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GAP-43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大椎对脑缺血模型大鼠GAP-43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对神经功能再生的影响机制,为临床针刺百会、大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PF级雄性大鼠150只,体质量230~270 g,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五个大组,每组30只大鼠.各组又随机平均分为术后3d、7d、21d3个不同时段亚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电针组针刺主穴后,接G6805-2型电针仪,每天1次,每次30 min.针刺组予针刺干预,不接电针,每5 m in行针1次,每天1次,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组,行电针及传统针刺方法,每天1次.模型组术后不予处理,假手术组使实验大鼠大脑中动脉暴露,不予栓线.各组大鼠在造模后3d、7d、21d3个不同时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周围组织G A P-4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JD801形态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时间段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段其他组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传统针刺组、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和第21天,与电针组、传统针刺组比较,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模型组脑组织GAP-43蛋白的免疫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段其他组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传统针刺组、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组大鼠相应区域G A P-43免疫活性较模型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7天和第21天,与电针组、传统针刺组比较,电针结合传统针刺大鼠GAP-43免疫活性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百会、大椎能促进各时间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内G A P-43表达,改善脑血管的缺血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