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盐酸安罗替尼或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盐酸安罗替尼或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究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Ⅳ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64例,其中34例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或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观察组),与同期30例仅行单纯姑息性对症治疗患者做对照分析,评估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6周后的近期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6周后观察组34例患者中疾病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2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10例.其中PR亚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D-D)值降低(P=0.04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升高(P=0.000);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值均不随治疗产生明显的变化.SD及PD亚组人群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均未产生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R 0例、PR 0例、SD 6例、PD 24例,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D-D和FDP值较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①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近期疗效优于姑息对症治疗;②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凝血功能异常,以D-D、FIB、FDP为著;③血浆D-D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D-D聚体显著高于正常值应密切关注,及时抗凝干预治疗以降低血栓事件发生;④APTT也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对于显著高于正常值者,应考虑暂停抗血管生成药物及抗凝治疗,预防出血事件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