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颅内段与颅外段双侧椎动脉狭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

颅内段与颅外段双侧椎动脉狭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颅内段与颅外段双侧椎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后循环缺血表现、梗死区域及预后的差异。方法收集双侧椎动脉狭窄≥50%或闭塞的住院患者129例,根据椎动脉病变部位分为颅内组44例、颅外组85例,依据后循环缺血表现分为无症状、TIA、TIA 后卒中、卒中,梗死部位分为近端、中部、远端、多发性梗死,采用出院改良 Rankin(mRS)评分评价预后,比较颅内组和颅外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缺血表现、梗死区域、mRS 评分的差异。结果颅内组年龄低于颅外组,高血压患者比例高于颅外组(P 均<0.05),两组缺血临床表现构成比、梗死区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 m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段双侧椎动脉狭窄患者年龄低于颅外段,且易并发高血压,颅内段与颅外段双侧推动脉狭窄的后循环缺血表现和梗死区不同,二者预后无显著差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