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微囊泡的主要生理机制及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微囊泡的主要生理机制及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

微囊泡来源于被激活血小板的细胞膜,具有促凝活性[1],1967年由Wolf首次发现,也被科学家命名为微粒子.大量研究证实,微囊泡广泛存在于健康人体内,其重要生理作用包括刺激炎症因子释放、调节凝血、影响血管功能及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2].不同来源的微囊泡还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败血症、糖尿病、重症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1,3].本文对微囊泡的主要生理机制及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