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观察

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用XTT法测定异黄绵马酸PB、两性霉素B、盐酸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最低抑菌浓度(sMIC),计算抑制50%及80%被膜生长的药物浓度即sMIC50、sMIC80.取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分为正常组、异黄绵马酸PB组、AMB组、TBF组,后三组分别用125.00、2.00、125.00 11μg/mL异黄绵马酸PB、两性霉素B、盐酸特比萘芬处理,于扫描电镜下观察药物对生物被膜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细胞膜成分麦角甾醇在药物作用前后的含量变化,采用qRT-PCR法测定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ERG1、MEP4 mRNA的表达.结果 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sMIC50及sMIC80分别为31.25、62.5~125 μg/m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异黄绵马酸PB组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菌丝呈扁平状且出现大量断裂,未见分生孢子,仅有少量干瘪状细胞外基质.正常组、异黄绵马酸PB组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中麦角甾醇含量分别为(3.68±0.05)、(2.36±0.01) μg/g,ERG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6±0.03、1.00±0.06,MEP4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6 ±0.08、1.00 ±0.08,异黄绵马酸PB组与正常组相比P均<0.01.结论 异黄绵马酸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红色毛癣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麦角甾醇合成相关基因ERG1及毒性基因MEP4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