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色毛癣菌

红色毛癣菌

红色毛癣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4182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中国真菌学杂志、家庭健康、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2中药和民族药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全国真菌感染学术研讨会等;红色毛癣菌的相关文献由72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维达、沈永年、李治建等。

红色毛癣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3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4182 占比:99.77%

总计:104420篇

红色毛癣菌—发文趋势图

红色毛癣菌

-研究学者

  • 刘维达
  • 沈永年
  • 李治建
  • 李若瑜
  • 斯拉甫·艾白
  • 古力娜·达吾提
  • 温海
  • 吕桂霞
  • 朱红梅
  • 杨国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振谋; 黄进梅; 薛耀华; 刘红芳; 方铭恒; 曾维英
    •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红色毛癣菌致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来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进行真菌培养检查并且鉴定结果为红色毛癣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181例红色毛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中,甲癣1 407例(64.51%),足癣324例(14.85%),股癣249例(11.42%),体癣144例(6.60%),手癣37例(1.70%),头癣20例(0.92%)。体癣、股癣和甲癣不同性别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占比也存在差异。结论 广州地区红色毛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与国内报道各种真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特点相似,但引起甲癣的占比更高。
    • 吴玲; 顾丽虹; 陈裕充
    • 摘要: 报道1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明确为红色毛癣菌所致头面部毛囊周围炎型Majocchi肉芽肿。患者男,84岁,双侧头皮颞顶部皮损1年余,渐多。专科检查:双侧头皮颞顶部可见多发红色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片。取左侧头皮皮疹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中下层炎症浸润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较多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其内见一毛囊,毛干内较多菌丝,周围较多孢子。组织真菌培养及鉴定:红色毛癣菌。诊断:红色毛癣菌所致头面部Majocchi肉芽肿。治疗:予以伊曲康唑0.2 g,2次/日,口服2个月,皮疹较前消退,目前随访中。
    • 王路润; 来文兵; 刘文韬; 龚晓盼; 景海霞
    • 摘要: 患者,女,68岁。右侧腕部红斑、丘疹、结节伴疼痛1年半,加重2个月。组织病理学示肉芽肿性改变,HE荧光染色及真菌培养显示红色毛癣菌。诊断:Majocchi's肉芽肿。患者给予抗真菌治疗,皮疹痊愈,随访一年无复发。
    • 郑文爱; 乔凤; 唐小正; 吴伟伟; 王皇玉
    • 摘要: 目的探索海南地区的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感染部位、药敏的关系。方法基于红色毛癣菌核糖体rDNA非转录区(NTS)的基因分型进行种内分型,依据“CLSI-M38-A2”方案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06株红色毛癣菌TRS-1基因型有5种带型,其中TypeⅠ52株(49.06%),TypeⅡ14株(13.21%),TypeⅢ5株(4.72%),TypeⅣ型3株(2.83%),其他带型32株(30.18%)。TRS-2基因型有3种带型,其中TypeⅠ68株(64.15%),TypeⅡ6株(5.66%),其他带型32株(30.19%)。药敏结果MIC几何均数由低至高分别为特比萘芬(0.0092μg/mL)、伏立康唑(0.0181μg/mL)、伊曲康唑(0.1491μg/mL)、酮康唑(0.1630μg/mL)、氟康唑(2.3164μg/mL)。有42株菌表现出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不敏感菌株TRS-1和TRS-2分型均以TypeⅠ为主。结论海南地区流行的红色毛癣菌TRS-1和TRS-2基因型均以TypeⅠ为主。以对特比萘芬(0.0092μg/mL)、伏立康唑(0.0181μg/mL)MIC几何均数最低。本结果发现本地区的红色毛癣菌不敏感菌株与基因带型关系不大,也与感染部位无关,可能与来源有关。
    • 岑晨
    • 摘要: 脚气,本质上是一种真菌感染,专业称呼为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足癣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为主要传播途径。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足癣在夏季多发,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酒店等共用没有清洗消毒的拖鞋都可以成为真菌的传播媒介。汗脚、穿不透气的鞋子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足癣。
    • 苏真; 邓威威; 湛舒婷; 梁盼盼; 李美容; 尹颂超; 陈剑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学分类皮肤癣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TLR2/c-Jun、NF-κB信号通路的诱导.方法:将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分别与HaCaT细胞共培养24 h后,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65、relb、IκB、c-Jun的总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然后将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分别与HaCaT细胞TLR2敲除细胞株(HaCaT TLR2-/-细胞)共培养24 h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LR2、c-Jun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HaCaT细胞感染红色毛癣菌后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感染石膏样小孢子菌后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65、relb、IκB的总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在两种菌的感染下均无明显变化.HaCaT TLR2-/-细胞感染红色毛癣菌后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而感染石膏样小孢子菌后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红色毛癣菌与石膏样小孢子菌都可以通过TLR2激活人角质形成细胞c-Jun信号通路,但并未激活NF-κB信号通路.此外,TLR2可能和其他受体共同介导了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对c-Jun信号通路的差异性诱导.
    • 严培; 杨朝君; 穆怡含; 高平; 邓小宽
    • 摘要: 为探究兴安杜鹃叶中对红色毛癣菌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本研究依据生物活性追踪法,采用多种分离手段从兴安杜鹃叶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鉴定出16个化合物,分别为Daurichromenic acid(1),杜鹃素(2),香荚兰酸(3),二氢槲皮素(4),对羟基苯甲酸(5),伞形花内酯(6),去甲丁香色原酮(7),山楂酸(8),科罗索酸(9),萹蓄苷(10),丁香酸(11),山奈酚(12),槲皮素(13),熊果酸(14),齐墩果酸(15),槲皮素-3-O-β-D-呋喃木糖(16),化合物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3、5~7、11均对红色毛癣菌有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6、7活性最强,为主要活性物质,其MIC80为0.15625~0.3125 mg·mL-1,MBC为1.25~5 mg·mL-1.本研究首次发现兴安杜鹃叶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并筛选出活性单体.
    • 侯捷; 唐春萍; 沈志滨; 陈艳芬; 丁慎; 张祉思; 李小英; 江涛
    • 摘要: 目的:研究异黄绵马酸PB(简称"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黏附及甾醇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38-A2法测定PB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MTT法筛选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构建条件和初黏附时间;采用XTT法评价不同质量浓度PB(40、80、160μg/mL)对红色毛癣菌黏附过程的影响(另设置不加此药物的生长对照组,下同),并计算相对黏附率;采用XTT法并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浓度PB(20、40、80μg/mL)对不同初黏附时间下(3、5、9 h)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并计算黏附抑制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PB(320μg/mL)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中甾醇代谢相关酶基因ERG6、ERG1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PB对红色毛癣菌的MIC为20μg/mL.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在含10%FBS的RPMI-1640培养基中且初黏附时间为6 h时的代谢活性最强.与生长对照组比较,红色毛癣菌经不同质量浓度PB作用后,相对黏附率和生物被膜中ERG6、ERG1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菌丝减少甚至消失,黏附抑制率(初黏附5、9 h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PB能抑制红色毛癣菌的黏附过程,减少菌丝形成;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生物被膜中甾醇代谢相关酶基因ERG6、ERG11 mRNA的表达有关.
    • 程福建; 吴仲; 林玲; 刘芷君; 朱建新; 颜廷宇; 林洁鑫; 杨江帆
    • 摘要: 为了研究茶皂素是否能抑制红色毛癣菌真菌生长以及抑制程度,采用牛津杯法,通过抑菌圈大小判断茶皂素是否存在抑制红色毛癣菌作用,结果表明红色毛癣菌对茶皂素敏感程度为高度敏感,后通过立体显微镜进一步验证茶皂素能破坏菌丝结构,导致菌丝断裂、自溶,茶皂素存在抑制红色毛癣菌作用.然后采用体外抑菌方法研究茶皂素抑制红色毛癣菌机制,茶皂素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 mg/mL.茶皂素溶液浓度与菌丝径向生长抑制率成正比,100、50和25 mg/mL茶皂素溶液浓度径向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6.10%、76.90%和57.60%.茶皂素溶液浓度与孢子萌发率成反比,茶皂素溶液浓度为25、50和100 mg/mL时,孢子萌发率分别为47.82%、31.43%、11.70%.
    • 李筱红
    • 摘要: 足癣是指致病性皮肤癣菌侵犯足部引起的皮肤病,在我国南方的发生 率较高,该病的发生主要与传染源接触有密切的相关性,目前临床常见的 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等。目前临床对于该病通 常是采取局部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角质剥脱剂、唑类药物以及丙烯胺类药 物,但是该病容易复发。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近些 年来临床研究指出多种中成药在足癣中表现出疗效高且不良反应少的优 势,能够有效缩短西药治疗时间,降低该病的复发率。因此文章主要针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癣展开探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