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辑刊》 >苏联模式与郭绍虞“学科变异”——对1959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思想史解码

苏联模式与郭绍虞“学科变异”——对1959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思想史解码

         

摘要

所谓旧版史观,是指郭绍虞民国版所构建的批评史观的学理框架.颇具创新意义的是,郭绍虞将演进到魏晋南朝才“由渐而著”的“纯文学”观念,当作其旧版史观的逻辑中轴,嗣后再用它来测定隋、唐、北宋“复古期”对它的偏移,元、明、清传统“完成期”对它的悖离.这就意味着,批评史在郭绍虞笔下,实是历代观念要么积极、要么消极回应“文学性”命题的演绎史.“纯文学”作为旧版史观的逻辑中轴,本是郭绍虞用来识别且搜辑古典文论中的“诗意”意识,并将它与讲究“教化”“知性”“实用”的台阁“文意”(“杂文学”)相剥离的基元性参照.所谓“社会因素”不是别的,正是对“日丹诺夫主义”负△的第一要素“反动政治(立场)”的委婉代码.“日丹诺夫主义”负△的第二要素是“唯心哲学(方法)”.“日丹诺夫主义”负△的第三要素是“反现实主义(观点)”.修订版要拿“纯文学”开刀,是因为中国批评史确乎没有其他观念更像“纯文学”一般适合作“反面典型”或试剑石,来见证苏联模式锋芒之厉害了.修订版为“现实主义”△觅得的第一要素叫“人民性”,以对应苏联模式的“革命政治(立场)”.修订版为“现实主义”△觅得的第二要素叫“物使—心动”,以对应苏联模式的“唯物主义(方法)”.修订版为“现实主义”△觅得的第三要素,是让刘勰“反形式主义”来对应苏联模式的所谓“反现实主义(观点)”,虽在局部上很过硬,但就整体逻辑而言,它又与“现实主义”△另两个构成要素相悖离.正是瞄准“情异于志”可能驱动“纯文学”远离所谓“现实主义”,故修订版衷心仰慕刘勰《文心雕龙》主“情志合一”.正是上述不可逾越的历史“贫困”,从根本上制约着修订版只能从破坏性的负面角度,去模拟苏联模式来打碎民国时的旧版史观(以“纯文学”为中轴),但绝对无法从建设性的正面视角去构建一个与苏联模式“逻辑同构”的“现实主义”△.这既是修订版最后只能践履半个“日丹诺夫主义”的原因,也是修订版最终只能硬撑着写半部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