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辑刊》 >关于薛宝钗形象的思考

关于薛宝钗形象的思考

         

摘要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仅次于宝玉、黛玉的主要人物。长期以来一些论者对其贬多于褒,所加恶语甚多,有失公平。在曹雪芹笔下,丰美端庄、富于学识的宝钗虽然屈服于封建势力,信奉封建礼教,但毕竟是个谨慎善良的人物,而非拨乱于宝、黛之间的小人。她之令人反感主要源于高鹗所续后四十回中对她的描写,及他对前八十回中有关文字的删改。高鹗安排的“掉包计”使宝钗成了害死黛玉的“刽子手”,这一安排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曹的原意当是把宝钗与黛玉、晴雯等反叛者一样写成封建礼教的受害者,通过信奉者与叛逆者同遭毁灭的结局揭露、抨击吃人的封建制度。相比之下,高鹗丑化宝钗的作法则掩盖了封建制度的罪责,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