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众人太公”和“私伙太公”——从珠江三角洲的文化设施看祠堂的演变

“众人太公”和“私伙太公”——从珠江三角洲的文化设施看祠堂的演变

         

摘要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实地考察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对该区域祠堂的演变作若干的探讨。祠堂作为宗族制度的圣坛,它随着华南社会的发展而采取过不同的应对形式。乾隆以降,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达于鼎盛,出现了大量以书院、书斋、书舍、书室、书垫和家塾等为名目的祠堂。其中有以“虚拟宗族”为背景的合族祠,也有以家庭为单位而衍生出来的祠堂。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正统的宗族文化在珠江三角洲风土化的结果。它的出现,令气象森严的宗族制度发生局部的质变,推动了宗族制度在华南的普及化。特别是后一种类型的祠堂,在珠江三角洲大量衍生并被传统社会所容受,是同商品性经济崇尚个人的成功相适应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祠堂的这种演变,对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的发展起重大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