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学评论》 >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进程与展望(2006-2015)

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进程与展望(2006-2015)

         

摘要

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国本土法律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成果进行评述,藉此展望法律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当代中国传统纠纷解决方式弱化,诉讼日益成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这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纠纷解决机制的转型有需求解释和治理解释两种观点,但其互动关系仍缺乏令人信服的研究.学者们运用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对民众的法律意识加以研究,探究了民众的纠纷解决倾向以及对法律的认知.我们认为,要想理解法律意识的变迁与形塑,尚需结合两种方法的研究成果.当代中国司法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学者们多从国家法与民间规范的张力入手开展研究,已形成十分成熟的研究框架,但学术增量不足.民间规范的转型与新生,民间规范如何引入立法等,或可成为研究增长点.作为法治的载体,法院嵌入于地方政法体系之中,不仅承担国家治理的职责,还对法官加以治理.处于复杂结构中的法官,承担着多重社会角色,角色间的张力得到学者们的关注.我们提出,在研究司法系统与法律职业的过程中,需关注行政干预与政治介入的区别,探究治理逻辑与法理逻辑的张力,提炼系统框架以整合现有的分散的研究成果.对于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前景,我们认为应扩展边界、立足实证、由破到立、打造团队、加强合作,将法律社会学建设成为具有活力的研究领域,以回应司法改革不断深入的现实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