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浅析木版画教学中思维的转换

浅析木版画教学中思维的转换

         

摘要

高校的版画教学,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动眼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同时重视学生思维的转化训练。世界上最早的木版画作品为《金刚波若密经》,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在抗战时期,木版画成为宣传救亡图存、呼吁全民抗战、迅速燃起全国人民热情的最便捷的“武器”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版画的形式已不再限于当年的木版画,铜版、石板、丝网、数码等版画创作形式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版画的内涵。本文针对赤峰学院美术学院在木版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木版画黑白语言的转变、木刻语言的转换、色彩语言的转换、印痕的转换和创作思维的转换等五个方面阐释了解决之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