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城市建筑》 >居住环境社交空间分区探究——基于'多种空间分区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

居住环境社交空间分区探究——基于'多种空间分区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篇意在研究宜居城市概念下居住环境与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以北京地区居住空间环境为例,研究我国文化认知背景下的社交空间分区的模式及加强环境影响社交活动的空间可能性.理论回顾表明空间的"领域性"及"领域"的"可读性"是影响社会交往的两种重要空间品质.据此,从"多种空间分区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社交空间分区的分析,研究北京地区四类居住环境中空间作用于社会交往的模式;进而利用类型学分析,比较四类居住环境中"领域性"及"可读性"的空间表现;最后探讨通过空间设计帮助使用者"控制"其社交关系的可能策略.研究结论表明,多空间分区的"领域"划分模式和强调"领域"边界的界定方式有助于提升居住环境中使用者对其社交关系的"控制感",即加强居住环境与社会交往之间的联系.在北京地区居住环境中的具体空间表现为:嵌套式路网结构,公共到私密领域的过渡空间,对应社会关系亲密程度的多层级空间分区,以及能够被清晰认知的"领域"边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