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针刺补泻手法与得气

         

摘要

目前针灸临床所面对的诊疗环境呈现些许浮躁氛围,例如对于得气和补泻手法有所忽视,很多针灸师对二者的关系模糊不清,临床应用更是不得其要.本文通过查阅古代医籍、检索相关文献,提出在针灸临床中,应先辨疾病虚实之证,后定针刺补泻之法,通过恰当的补泻手法来使患者得气,从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此外,针刺的量效标准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和发展.

著录项

  • 来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1年第10期|277-278|共2页
  • 作者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针灸学、针灸疗法;
  • 关键词

    针刺手法; 补泻; 得气; 操作顺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