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得气

得气

得气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3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中国文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4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环球中医药、上海针灸杂志、针刺研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全国针灸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暨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建院30周年报告会、全国首届冬病夏治高峰论坛等;得气的相关文献由74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江、胡妮娟、张鹏等。

得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2 占比:89.09%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3.83%

专利文献>

论文:24 占比:7.08%

总计:339篇

得气—发文趋势图

得气

-研究学者

  • 朱江
  • 胡妮娟
  • 张鹏
  • 林驰
  • 齐丹丹
  • 赵珉一
  • 张露芬
  • 李晓泓
  • 王培
  • 胡尚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卓婷; 郭新荣; 王娜; 姚泽明
    • 摘要: 针刺方向为“果”,即影响针刺方向的因素,主要与针具选择、腧穴所在部位、肌肉走行方向、针刺深度、针灸特殊刺法中的透刺法、经脉循行等诸多因素有关;针刺方向为“因”,即针刺方向影响的因素,其主要与得气、循经感传、针刺临床疗效等因素相关。
    • 余玲玲; 刘琼; 陈哲; 王玉; 冯妮; 付敏婕; 涂胜豪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来自中国13个省市52家医院的大数据[1]表明,中国成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达23%,并呈年轻化趋势,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常与痛风、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脂代谢紊乱[2]、动脉硬化、慢性肾病[3]等慢性疾病聚集发生,与急性心衰等心血管急症也具有相关性[4],是上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
    • 印帅; 张振华; 常译牛; 冯晓东; 吴楠
    • 摘要: 目的:观察得气针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慢性疼痛的持续性效应。方法:将1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得气组、针刺不得气组和等待治疗组,每组各46例。针刺得气组予以正常针刺后行得气治疗,针刺不得气组予以浅刺破皮不得气治疗,等待治疗组不予以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WOMAC)、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情况。结果:针刺得气组、针刺不得气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后针刺得气组低于针刺不得气组和等待治疗组,针刺得气组改善值高于针刺不得气组与等待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得气组入组8周、12周及24周WOMAC评分改善值高于针刺不得气组、等待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得气组有效率为93.2%,针刺不得气组有效率为61.9%,等待治疗组有效率为15.9%,针刺得气组有效率高于针刺不得气组和等待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得气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运动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长期持续效应。
    • 陈卓; 张静; 李智涵; 严颜; 贾沄; 姜煜; 范晓琳; 张义
    • 摘要: 得气是中医针刺疗法的经典步骤,从《黄帝内经》开始就存在多种不追求得气的刺法。本文追溯狭义得气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并分析其原因,探讨得气手下感的来源,列举不追求得气的刺法并分析原因,认为得气是中医针刺疗法的经典步骤,但并非是必要步骤。这正是针灸理论多元化的体现。
    • 宋思敏; 刘阳阳; 郭永明; 郭义; 王益民
    • 摘要: 干针疗法的出现,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干针疗法与针刺疗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它的出现给针刺疗法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引发了思考。本研究阐述了干针疗法的起源和兴起过程,并从理论依据、针具使用、刺激部位、适应症及操作方法等方面比较了干针疗法与针刺疗法的异同,发现并强调了针刺手法的应用与否是两者的主要差异,提出应加强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促进针刺手法的传承、应用和发展。
    • 王一舸
    • 摘要: 以“聚霞靡昏,天光时明”为韵。春之始也,在乎气也。气荡而为风,气化而为雪雨。地应气而醒,草木得气而相与。是乃东风发于海上,激洋洋而吹,荡滂滂而怒。泓溶腾涟,云蒸雾聚。及饱水行陆,滋沃垄亩,浸朽壤,濯灵石,于是万物感而复寤。
    • 诸忠良; 甘霖; 赵逸彬
    • 摘要: [目的]促使医者重视"押手"的操作技能训练,更全面掌握针刺手法基本功,提升针灸临床治疗的层次和水平.[方法]通过对古籍、近5年期刊文献和近现代书籍的学习,对"押手"在按穴触诊诊断、揣穴精准定位、辅助针刺得气等方面的意义以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押手"在按穴触诊诊断、揣穴精准定位、辅助针刺得气等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特别强调"押手"在针刺治疗中的作用,而目前临床所指的针刺手法则多注重"刺手"的操作手法,往往忽视"押手"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技能训练.笔者发现"押手"在针刺治疗过程能够参与探穴触诊,协助疾病诊断,并且具有特殊的定位功能,更有利于发挥针灸的治疗效应,而且能够在针刺时发挥促进得气、控制气感的作用,并能参与补泻操作以提高针刺疗效.[结论]在针刺过程中应更加重视"押手"的作用,尤其是"押手"在按穴触诊、揣穴定位、调控针刺得气等方面的操作及应用,以便更有利地发挥针刺的疗效.
    • 伍怀芝; 杨佳
    • 摘要: 脉诊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手段,针刺是中医治疗里的重要方法,为了解脉诊在近代针刺治疗中的运用情况,并了解近代临床针刺运用脉诊的适应范围及临床意义,检索"针刺+脉诊"相关文献后发现近代针刺治疗中配合诊脉的文献较少,然而诊脉对临床针刺的指导意义有理论依据可循,脉诊对针刺得气的重要性确有依据,脉诊指导针刺的原则多源于《黄帝内经》,针刺运用的脉法丰富多样,未涉及临床实践内容的文献占近1/3;针刺治疗配合诊脉有理论依据并具有临床意义,目前现代针刺治疗中诊脉不受重视是事实,《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目前中医传承中被忽视的珍贵内容,亟需继续传承发展,利用现代科研技术与先进的设备,期望可促进脉诊的中医科学研究.
    • 焦欣怡; 郝昊
    • 摘要: 针刺需要"得气"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该文从经络、患者、医者、疗效4个方面分析了与得气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在临床上如何使针刺达到理想疗效的方法.
    • 刘记; 王一藤; 郝婷; 孟维媛; 曹子月; 赵晓峰
    • 摘要: 目前针灸临床所面对的诊疗环境呈现些许浮躁氛围,例如对于得气和补泻手法有所忽视,很多针灸师对二者的关系模糊不清,临床应用更是不得其要.本文通过查阅古代医籍、检索相关文献,提出在针灸临床中,应先辨疾病虚实之证,后定针刺补泻之法,通过恰当的补泻手法来使患者得气,从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此外,针刺的量效标准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和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