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年探索》 >当代青年的职业身份定位、认同逻辑及其历史比较——以网络流行语为分析对象

当代青年的职业身份定位、认同逻辑及其历史比较——以网络流行语为分析对象

         

摘要

近年来,"打工人""社畜""码农""搬砖"等词汇频频出现,成为很多青年标识自身职业身份的符号.这些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青年在对自身职业身份定位方面具有向"体力劳动者"参照的、自我矮化的逻辑倾向.这些职业身份定位符号词汇的表达,一方面是青年对当前职场存在的困境和艰辛所产生的集体性情绪宣泄和焦虑状态的话语表征.另外一方面是青年对于自身职业处境的一种理性认知,也意味着当下社会对体力劳动的"抵触性"认知的消解,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二元划分的框架被解构,从而催生了一种新的劳动群体之间的身份认同.同时,"打工人"等职业身份定位是对"主人翁叙事"和"主人翁逻辑"的背离和挑战,是对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消解,也是当代青年人对劳资关系的不满、反思和隐性的反抗,以及工作获得感的缺失.全社会要对这一现象做出积极回应,帮助青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更多的获得感和价值,帮助他们重塑一个意义世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