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脾胃官职“谏议之官” “仓廪之官”比附探微
【24h】

脾胃官职“谏议之官” “仓廪之官”比附探微

机译:脾胃官职“谏议之官” “仓廪之官”比附探微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获取外文期刊封面封底 >>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常取象比类将脏腑与官职相比附,对脾胃官职描述尚有分歧.《素问·灵兰秘典论》对“十二脏相使”,将脾胃合而论之为“仓廪之官”,《素问遗篇》将脾胃分别类比“谏议之官”与“仓廪之官”被认为是伪作;《中藏经》和《千金要方》中“十二脏相使”的内容也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大相径庭,《中藏经》称脾为“谏议之官”,《千金要方》称脾为“谏议大夫”,两书均早于王冰的《灵兰秘典论》.学者多认为王冰补充完善了“十二脏相使”并修改篇名,或是抄录了前人加工后的文章补充在此.与此不同的是在《刺法论》和《本病论》中将脾比拟“谏议之官”,胃比拟“仓廪之官”.推至《内经》思想构建之时,脾胃官职说法不应合而论之,当为《素问遗篇》中“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同时出现之处应为《素问·六节藏象论》,并与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共同表达饮食水谷的受纳、运化与排泄的过程,为“仓廪之本”,正是因为年代久远,经文遗失,加工,整理以及补充的过程,造成今天的学术分歧.
机译:中医基础理论常取象比类将脏腑与官职相比附,对脾胃官职描述尚有分歧.《素问·灵兰秘典论》对“十二脏相使”,将脾胃合而论之为“仓廪之官”,《素问遗篇》将脾胃分别类比“谏议之官”与“仓廪之官”被认为是伪作;《中藏经》和《千金要方》中“十二脏相使”的内容也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大相径庭,《中藏经》称脾为“谏议之官”,《千金要方》称脾为“谏议大夫”,两书均早于王冰的《灵兰秘典论》.学者多认为王冰补充完善了“十二脏相使”并修改篇名,或是抄录了前人加工后的文章补充在此.与此不同的是在《刺法论》和《本病论》中将脾比拟“谏议之官”,胃比拟“仓廪之官”.推至《内经》思想构建之时,脾胃官职说法不应合而论之,当为《素问遗篇》中“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同时出现之处应为《素问·六节藏象论》,并与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共同表达饮食水谷的受纳、运化与排泄的过程,为“仓廪之本”,正是因为年代久远,经文遗失,加工,整理以及补充的过程,造成今天的学术分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