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5-08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清代名医程国彭十分重视中医经典理论,在其论述疾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大都引用《黄帝内经》、《难经》中的文字.其"八字辨证""医门八法"及临床施治,无不体现了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rn 通过对程国彭生平及其学术思想的研究,程国彭汇通各家之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黄帝内经》的学术观点加以阐释,并将《黄帝内经》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无论是其在中医辨证理论的真知灼见,还是在治法方药中的精妙创新,皆离不开对《黄帝内经》理论的研究与发挥。
  • 摘要:《黄帝内经·灵枢》时代就已经知道血液从心藏喷涌而出的运动,以及血液循环.并且描摹心藏运动的声音为"亭亭淳淳",心藏运动的形式为"纷纷(盼)(盼)",描写心藏的血液循环则用"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无端"。在对全元起本《黄帝素问》辑校补注的过程中,在继续医学论文的撰写中,进而发现了对心藏自主搏动并心藏喷涌血液及心藏血液循环的准确描述,对于中国古代医学没有解剖及其它诬蔑不实之词,是无情的当头棒喝。也为中国古代医学的深入发掘整理研究,给以前所未有而新的启示,并将中国古代医学以暂新的面貌呈现给世界医学之林。本文拟从三个问题,血液从心藏喷涌而出,血液循环和心藏搏动展开讨论。
  •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全过程的表现做出评定,包括考核成绩以及所反映的学习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定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要环节,连续两个学期在《内经》教学中采取此评定体系,通过对比,发现此考核相比传统的考核方法有较为突出的优点,值得在大学课程考核中广泛开展.
  • 摘要:对于中医初学者来说,学习中医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中医的思维方式.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的主要方法,对中医理论的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医理论肇源于《内经》,《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是对《内经》理论的总结与阐发,探索《内经》中意象思维的运用,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意象思维,对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rn 本文从阴阳五行意象、脏腑意象、病因病机意象三个角度,讲述了意象思维在《内经》中的体现。并重点对培养学生意象思维的方法详细论述。意象思维在《内经》中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是在意象思维的指导下构建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比单纯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更重要。因此在讲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时,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鼓励学生早临床、多临床等方法,使学生逐步建立意象思维,这样就能让学生拿到打开中医大门的钥匙,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摘要: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为《足臂》《阴阳》和张家山汉简《脉书》被认为是《灵枢·经脉》的祖本。《足臂》中各经脉的“其病”与《阴阳》和《脉书》中的“所生病”及《灵枢·经脉》“所生病”大体一致。对“其病”、“所生病”、“所生病”的异同进行研究,可以有助于揭示秦汉时期经脉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了解经脉的发现和经脉理论的形成提供有利的线索。在对上述这些文献记述的经脉所生类病症的比较中发现,经脉所生类病症的主要内容是循经病症,其中以疼痛病症为主,这成为这些文献在记述病症时无意中遵循的规则。为清楚说明不同文献中所生类病症的异同,本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这几种文献中的循经病症和疼痛病症数目做了初步的分析。因为《阴阳》的甲本、乙本、张家山《脉书》中相应内容的差别很小,所以本研究取《阴阳》甲本为代表进行比较。由于本研究中多数资料为非正态分布,所以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rn 本文对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张家山汉简《脉书》、《灵枢·经脉》中经脉所生类病症中记述的循经病症和疼痛病症数目做了统计学分析,发现各书记述的循经病症、疼痛病症数目与所生病症总数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认为《足臂十一脉灸经》与《灵枢·经脉》在病症记述上更为相似,《阴阳十一脉灸经》的病症记述规则受到阴阳学说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认为对循经病症和疼痛病症的认识和处理可能是古人发现经脉的来源之一.
  • 摘要:研究生学位论文既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体现,又是学科建设水平、学术发展状况、师资能力的反映,也是预测学术发展趋势的晴雨表,因此,对某一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论文选题开展分析研究,对于掌握该专业或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学术发展动态,提示学术研究的聚集点、重复点或薄弱点,指导今后研究生论文选题和学术研究的方向都具有实际意义。rn 我国于1977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并于1981年重建学位制度。中医药研究生与学位教育正式起步,多所中医院校于1978、1979年开始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了《内经》专业研究生。在1981年国家首批公布的学位授予专业目录中,《内经》作为独立专业设置。1981年国家公布的首批博士点中,北京中医学院的《内经》专业位列其中,标志着《内经》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始。rn 通过对446篇研究《内经》的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分析,了解《内经》学术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以1988-2014年发表的学位论文为对象,对论文数量、分布,选题内容类别、学科专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位论文总体数量逐年递增,研究集中在治则治法、病证、英译、养生、语言、精神情志、藏象研究7个方向,多学科研究趋势已经初显.对未来《内经》学术发展提出学术贯通、方法突破和国际化发展的意见.
  • 摘要:《黄帝内经》经络术语研究,是从选词、定名、定义等各环节为中医学经络术语的系统规范提供较为科学有据的研究基础.通过结合经络术语产生的医学背景、文化基础、理论内容和方法特点,对经络术语进行理解、分析和解释本义,在对概念术语的阐述过程中分析其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以期能进一步理解经络理论的构建观念与思想内涵,深化对《黄帝内经》针灸经络理论乃至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解读,为中医学理论的术语建设、体系建设及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rn 术语是专业领域概念的语言指标,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几乎所有的重要经络术语都《内经》中涉及,只有以《内经》为研究基础,才能切实把握经络术语的渊源与流变。对《内经》中有关经络术语进行挖掘,系统整理,形成经络术语数据库,结合术语产生的背景 (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理论内容和方法特点,对术语进行理解、分析和解释本义,在对概念术语的阐述过程中分析其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并进行统计、综合、分析,以期能进一步理解经络理论的构建观念与思想内涵,深化对《内经》针灸经络理论乃至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解读,为中医学理论的文化建设、体系建设及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2005年笔者曾在《中医药学刊》就《内经》的五脏概念刊发过一篇研究文章,近年来,又在其形成原由、发展脉络、临床应用和科学意义方面,有所心得,认为《内经》的五脏概念是以"四时法则"为核心内涵,同时吸纳了五脏解剖形态的意象思维结果,并纳入到气-阴阳-五行方法论推理模式的功能化概念,具有中国系统思维的特质.经过历代的学术发挥和临床验证,遂成为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至今仍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世界生命科学和医学概念中独树一帜.原文较长,今压缩示义.rn 上述讨论可以知道,《内经》的五脏以四时法则为核心内涵,整合与概括了生命体中生发、长旺、(化养)、收敛、沉藏五种机能,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同时又依精气-阴阳-五行规则,发生复杂而有序的联系。于是,五脏就成为人这一开放复杂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而主导着生命活动。可见,《内经》的五脏显然不是解剖生理概念,而是一种系统概念。由这样一类系统概念,称之为“精气-阴阳-五行”的传统系统方法建立起中医学理论,这就是中国式的系统生命观及其医学应用;它具有人类思维逻辑与科学发展演进到高层阶的内涵和特点,它建立的中国传统的系统生命观及其载体中医学,在医学观念、理论和疾病的防治实效上也有着相对于近现代生物医学的优势和长处。
  • 摘要:概念作为理论构建的基本单元,中医学的概念富有自身的学术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自然语言为主体,名词繁多而定义很少,定义多为外延定义,具有多相性、形象性及辩证思维特征,概念的规范性弱,定义缺乏逻辑的严密性,发展形式为叠层累积.认识中医学概念的特征,对于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特质,构建新的中医理论体系框架,以及开展中医术语的标准化与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促进中医学术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内经》关于"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等四句名言,被后世伏气学派定格为"伏气学说"之滥觞.《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与之雷同而略精练:"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灵枢·论疾诊尺》如出一辙:"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游;夏伤于暑,秋生痃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rn 经多番考查,笔者拙见以为,原文所说冬和春、春和夏、夏和秋、秋和冬,都不是跨越关系而是接续关系,即《内经》所谓“邪气留连”。说明四种流行病持续发生的阶段,即从冬季持续到春季,从春季持续到夏季,从夏季持续到秋季,从秋季持续到冬季。现结合原文与具体疾病,试述如下。rn 总之,溯本求源固然是学术传统之一,学者自当遵循。然而用之不当,难免会强加古人甚或张冠李戴。无庸置疑,伏气学说是中医学术史上有关发病学的重大创新,医学研究证明它与现代传染病潜伏期确有不谋而合之处。在其创立之初必然要从经典文献中寻找立论依据,《内经》这四句话无疑是与之最为相近的文字。但问题是《内经》作者未必确有此意。
  • 摘要:正是这一篇文章,笔者发现中国古人已经知道地球的公转运动和自转运动的规律.原文中的九宫八风图,看成是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图形,尤其是其中的季节的标定、方位的标定、次序的标定,结合其中的数字、文字计算,就是中国古人的北半球的公转气候模拟模具.也是经纬仪、经纬网、经纬度的模具的模拟.
  • 摘要:按照五行的模式,人体以五脏为核心,各种生命现象常被纳入到以五脏为核心的功能体系中。人体的液态排泄物或分泌物亦分而为五,即为汗、涕、泪、涎、唾,称之为五液。下液分别由五脏所化生,即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对《内经》所提出"五液",本文对“五液”产生、作用、辨别及临床意义等,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归纳和分析.
  • 摘要:结合《内经》相关病因病机原理,探析《难经》"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湿邪之论,尤其重视肾;以五行为纲分析病机等特色,对当今临床具有启示作用.rn 《难经》“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之论,结合五脏功能与邪气性质湿邪之论,致病脏腑尤其重视肾;以五行为纲分析病机等特色,承袭《内经》理论,并加以运用发挥,以邪伤五脏为论述病因的主线,体现病因分类结合脏腑病位的特点,内外相合的病因观,以及以五行为纲,以五行互藏与生克之理分析病机,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 摘要:中医基础理论非常重视"气"的研究,但关于卫气的研究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在于卫气概念的抽象,以及卫气运行遵循天地自然规律的复杂性.由于卫气具有卫外、温养的功能,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因而探讨卫气与抗邪的关系,对于当今预防和治疗类似甲流、非典等外感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讲述了卫气抗邪的作用机理,以及卫气功能失常是外感病的病理基础两个问题,并针对外感病的防治具体运用。rn 外感病的发生在于正邪双方的斗争,如果卫气不能发挥正常的卫外与温煦功能,抵抗外邪的机能减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而预防外感病,既要外避虚邪,又要顾护卫气,通过适当的运动和药物调摄,增强卫气的抗病能力。而目前对于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些疾病,如非典、禽流感等外感热病的治疗,社会上存在一种动辄使用大量具有抗病毒作用中药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医治疗外感病的误解。正确的诊治原则必须符合中医诊治外感病的思路,遵循伤寒六经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原则,因为无论是伤寒还是温病的辨治,揭示了外感热病与卫气营血的病理关系,是卫气抗邪理论的具体运用,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中医治疗的独特优势所在。
  • 摘要: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三者相互为用,是保持和恢复人体健康、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和功能,为健康长寿之根本。精气神学说,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古代医家与养生家在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在探索生命奥秘、防老抗衰、防治疾病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整体生命观,而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对精气神及天人相应关系的论述散在于许多篇章中,《黄帝内经》为道一精气神生命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n 综上所述,对人体生命来说,精、气、神三者是一个整体,彼此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精气充盈则神旺,神又主宰精的化生、藏泻与气的运动。正因三者之中神为主宰,精为基础,气为关键,故传统内丹养生尤其强调节欲宝精以“筑丹基”,“修心炼己”以养元神,呼吸吐纳以助宗气、元气的化生,整个过程被称为“性命双修”,即通过对心性的修养而促成生命精气的“返还”。在长期养生实践中,古人除了强调保养人身三宝“精气神”之外,还同时强调对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原理的应用。受其影响,后世医家、养生家在强调人身三宝精气神重要性的同时,始终没有忽视天人同道的重要性,“玄关显秘论”以彰显生命的“玄关”即是“道”,强调道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健康长寿的关键是天人合道、天人合一,其实质即是对道家养生及《内经》道-精气神生命观的继承和应用。
  • 摘要:“因势利导”理论源于先秦哲学思想,原本是中国古代兵法的术语,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云“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黄帝内经》首先将其引入医学,用以说明治疗之法则,它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之下,顺应自然之势、人体之势、疾病之势而进行利导的重要的中医治疗原则。本文从《内经》"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入手,探讨了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之下,顺应自然之势、人体之势、疾病之势而进行利导的观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具体的治疗思路.
  • 摘要:五脏皆有阴阳,但在有关肺的生理病理及肺病的辨证论治的论述中,多言肺气、肺津、肺阴,很少言及肺阳,一般将肺阳虚归属于肺气虚范畴。但肺阳虚有别于肺气虚,仅言肺气不言肺阳,有失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因此有必要对肺阳及肺阳虚的概念加以讨论。文章通过对肺阳及肺阳虚相关理论的梳理,追溯到内经时代对肺阳相关生理病理的论述,证实了"肺阳"的存在,并且肺阳理论一直指导着现代科研研究,为临床治疗肺系疾病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理论. 综上所述,内经时代己经有“肺阳”理论存在,古今众多医家也已经认识到“肺阳”的存在,证明肺阳虚证非但古恒有之,而且理法方药兼备,加之现代临床与实验不断验证,完全有理由纳入现代脏腑辨证体系。“肺阳”理论与临床常见病的结合也取得了较好的理论成果和良好的临床疗效,这充分证实了“肺阳”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有关肺阳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和系统,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导致其证治体系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另外,目前对于治疗“肺阳”为病的方药虽有研究,但尚未引入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此的分析尚属空白,今后可以运用中医传统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的方法对历代“肺阳”为病的方药进行分析,系统研究“肺阳”为病的用药规律,为中医学肺藏象的研究开拓更大的空间,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医理论。
  • 摘要:人体具有两大调控系统:一是先天本能就拥有的潜意识调控系统,一是后天生活学习中获得的主观意识指导下有为的调控系统。二者都是通过脏腑经络对全身形体官窍气血运行的走向及比例的分配,来实现控制目标的。五脏与六腑协同工作,适时调节,共同实现生命的健运和对病邪的抵御,但依据其调节功能的不同,又有各有差别。在五脏中,以心为主宰,它通过藏神主血来实现对机体形神的全面调控。其余脏腑中,肝胆及其相关经络皮部形体官窍组成的肝系统的调节功能相对丰富一具有先天本能就拥有的反向调节功能。反向调节的目标,是使阴阳相对回复平衡。rn 《内经》中"罢极之本"、"将军之官",以及"少阳为枢"与"少阴为枢"的理解分歧颇多.文章提出肝系统有应对人体内外环境变化,反向调节气血运行,确保体内环境相对平衡的生理特点.并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对经典理解作了统一的说明,认为:"罢极之本",即用开启对冲的方法,终止气血阴阳极端发展态势,回归中正平和的调节之本;"将军之官",即替天行道,重塑平衡之官;"开阖枢"即是"关阖枢","开"是针对发放人体气血调节而言,"关"是针对抗拒外邪入侵而言,开与关是着眼点殊异的同一调节的不同表述;肝系厥阴、少阳为"枢",是"先天本能的罢极之本",心系少阴为"枢",是"后天自主有为的罢极之本".rn 综上所述,肝系统反向调节的生理功能,凝练成“罢极之本”,即调节气血回归平衡的根本。正确领会经典内含,不仅可以使学界众说纷纭的重重迷雾涣然冰释,还可以从理论上对医疗活动、养生保健起到指导作用。
  • 摘要:"冬至重病"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现行教材普遍接受丹波元简说法,即视其为衍文,且不予诠释.本文通过梳理历代诸家之论,结合现代临床资料所见,从校勘学依据、历代注家之说、临床资料、具体含义四方面论述了"冬至重病"存在的意义.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均存在季节规律性。这与《内经》“冬至重病”所传达的思想不谋而合。“冬至重病”既体现了中医运用五行生克规律辨证五脏病变的整体思维,也反映出心的生理特性及心病的季节性发展规律,对于临床治疗及预防心系疾病具有指导意义。其存在具有理论价值及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不可仅凭其与前后文例不符为由便草率地视作衍文删去。
  • 摘要:关于“毒”字,《说文解字》:“毒,厚也,害人之草。”可见毒的本义是指毒草。古代医家对毒的认识包括本草,也包括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但对病因病机的描述多为描述或修饰性的,如“邪毒”、“火毒”、“湿毒”等,主要是对本草的阐述。纵观历代本草籍刊,常在药物的性味之下,注释为“大毒”、“有毒”、“小毒”或“无毒”。古代“毒”与“药”的概念较一致,常把药物统称为毒药。rn 综上所述,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药是药物的总称,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今人理解的毒更看重药物毒性,毒性是药物的偏性,认为小剂量使用即可对人体产生损害或产生不可逆转性损害的均为剧毒药,在安全使用量范围内且可自行代谢的则为小毒或无毒。中医学上对毒的认识和应用涉及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等多方面.本文通过仅分析古今中医学上对药与毒的认识关系的演变,列举并解析《内经》中多次出现的"毒"字,浅述其应用的范围及含义,重点探讨此中"毒"义对临床辨证治疗,指导用药配伍思想的理论价值。
  • 摘要:"肝生于左"最早见于《素问·禁刺论》,是对肝主升发生理特性的高度概括,对人体诸脏腑功能的发挥、乃至整个生命活动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结合《内经》原文及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在阐明"肝生于左"含义的基础上,探讨肝气之升对心、肺、脾、肾四脏生理功能的影响,探究对临床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治法方药,深入挖掘其临床意义.综上所述,《素问·禁刺论》首次提出“肝生于左”,认为肝气主要以上升运动为主,是肝主升发生理特性的概括及发挥其各种功能的基础。在中医学整体观念指导下,基于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肝气之升不仅是自身功能发挥的基础,更对人体之心、肺、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均有一定影响,因此“肝生于左”异常成为临床中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
  • 摘要: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载的一首治疗痹证的千古名方,而《素问·痹论》作为论痹之专篇,为后世痹证论治奠定了基础.由《伤寒论》序可知,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乃撰用《素问》、《九卷》等书,并平脉辨证;今观仲景对痹证之治疗,也无不体现《素问·痹论》之精神而更有发展;就桂枝芍药知母汤而言,调和营卫,重在实卫;寒温并用,重在治寒;兼顾脏腑,多法并用;方系经旨,知行合一;终使《素问·痹论》得以发展.rn 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仲景对《素问·痹论》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仲景治痹思想之一斑,方中寒热虚实表里同治,主次鲜明,法中有法,选辛温诸品无化燥伤阴之弊,用寒凉之药无助寒伤阳之虞,该方的创立,使后世对寒热夹杂痹证的认识和治疗得以发展,堪为后学楷模。
  • 摘要:《内经》认为人之寿天可资形色之异而分辨,建立了一整套基于脏腑经络气血的寿天机制假说,提出寿夭与地域、劳倦、精神、感邪等因素有关,为后世养生学说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构建的寿天理论主要强调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先天体质、脏腑功能是内因;感受外邪,劳倦过度等是外因.内外因相互影响.《内经》的这些寿天观点和假说,可以指导人们的日常保健和健康生活.深入挖掘《内经》寿天理论,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学者们通常将"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定义为《黄帝内经》四大针刺治疗原则.然疾病的性质无外乎虚证与实证,因此治疗总原则必然围绕着补虚与泻实两个方面.本文以"原则"的概念为契机进行论证分析,认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原则当浓缩为"虚则实之,满则泻之"两大治疗总则。
  • 摘要:中医脾胃理论从《黄帝内经》时代便受重视.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昌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个人见解阐释并发挥了脾胃关系,其主要论述了:脾胃之间燥湿相济、脾胃为呼吸之枢纽等问题.在临证过程中也注意审查胃气存亡,治疗多用温健脾胃的药物。rn 总之,《内经》重视脾胃的指导思想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尤其是像喻昌这样崇古尊经思想浓厚的医家,不但继承了《内经》重视脾胃的学术观点,而且在临证运用中也将此作为规矩准绳。然而喻昌虽崇古尊经,但他却是一位很有悟性,善于思考的医家。他对经典理论的解释和运用,许多地方又常出人不意,提出许多独到见解。但这并未背离经典,而是从一定视角对经典理论的升华和发扬。
  • 摘要:针刺禁忌作为针灸临床安全性的重要一环,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通过对《灵枢经》中有关针刺禁忌内容的分析,从气血逆乱针刺禁忌、热病针刺九禁、日期时间的针刺禁忌、病证传变和顺逆情况禁忌及针刺部位禁忌等五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出古人的针刺禁忌要求,望能为后世针灸临床操作提供借鉴.《灵枢经》在针灸禁忌方面的叙述全面而丰富,基本涵盖了针灸禁忌的各个范畴,构建了关于针刺禁忌理论体系的基础。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认识不足,难免会造成对针刺禁忌理论方面的局限性,所以在临床中要灵活应用,不可拘泥。然而笔者认为其对现代针刺临床的指导意义仍无可取代,其中蕴含的理论精髓更值得后世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原文的分析,将对因时制宜之"时"的理解,概括为时间节律之时与时机之时两个方面.并将《内经》对时间节律与治疗时机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重点从因时养生、因时诊断、因时施治、因时判断预后四方面探讨了因时制宜思想在《内经》中的运用.
  • 摘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是维系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基本条件之一,地心引力的客观存在和人体直立结构现实导致内脏下垂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发病与否,临床表现却各不相同。主蛰守位是肾是生理特性,肾下垂病症与主蛰守位的关系值得探讨。从“主蛰守位”生理特性出发,对肾下垂病症早期防治的重要性。rn 虽然中医学对形态和功能关系有着独特认识,在功能上中西医学的肾概念不能直接换用或混用,但中医诊断学中容纳和运用现代影像学技术,中西医在形态上接轨,临床诊断时重视形态而不拘于形态,是中医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腰为肾之府,护肾从保腰开始,各种运动养生(撮谷道、搓腰、打坐等)可以强肾,从养生实践证明维持肾位置相对恒定,也即肾“主蛰守位”的重要性。rn 人的发病受体质、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环境、季节变化、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基于“上工治未病”理念的中医学,应密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根据症状、体征、舌脉、理化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体质、所处的外界环境,心理状况,职业习惯,应用中西医生理病理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过程、发病特征,从整体对易感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肾下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借助现代诊断技术和中医证素辨证方法,结合超声观察分析肾下垂临床证候特征,应用现代影像技术诊释“主蛰守位”的科学内涵,丰富中医肾藏象学说。
  • 摘要:一般而言,厥证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但不久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症.属中医危重病症之一.《内经》中有关厥、厥逆病症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对厥、厥逆病症的病因病机探讨,临床表现的描述等方面内容详尽,对现代的中医急症医学研究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内经》经文,讲述其中的有关厥、厥逆病症的相关内容。通过以上比较系统的研究分析,对《内经》有关厥逆证的成就和对现实临床的指导意义,可以概括为《内经》厥逆证具有广泛意义的危重症疾病谱可能包括内科的晕厥,休克,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症。外科的各种急腹症,脓毒血症等病症。《内经》厥逆证的成就从理论和临床表现的角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厥逆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分类,脉象和转归。对现代临床厥逆证的辩证,治疗原则制定仍然有指导意义。《内经》厥逆证之不足由于《内经》是中医的最基础的理论学科,不是临床学科著作,因此其主要不足之处是重理论,轻治疗,除了少量的治疗原则外,没有任何治疗方法。虽然如此,丝毫不损其理论和学术价值,因为后世的临床医学,甚至当今的中医急症医学无不源于《内经》。
  • 摘要:从整体看,脏腑之间是相互佐使、相互为用的关系,无明显贵贱差别,但在特定条件下,脏腑之间有贵贱之别。犹如方剂有多种药物组成,经协同组合发挥疗效,但针对不同病证,其药味有不同的君臣佐使之制。相使和贵贱不可分割,贵贱是在相使基础上的进一步认识。rn 关于五脏贵贱地位的论述,一般有“心主说”“肝贵说”“脾主说”“肾本说”等,而对肺之所贵认识较少。本文以"肺贵"为论点,从"辅君制君,治节诸脏""形如华盖,护脏保心","五脏之天,出纳天地冲和之气"方面阐释肺"相使贵贱"的内涵.进行论述,为"肺贵说"提供理论依据."辅君制君、治节诸脏"主要从肺与心的关系及肺主治节功能论肺"贵";"形如华盖、护脏保心"从肺在人体中的解剖位置和形态论肺"贵";"五脏之天、出纳天地冲和之气"从肺是与天气相通的唯一脏腑论肺"贵".
  • 摘要:肿瘤在《内经》中称为"积"、"瘤"、"瘕"、"蕈"等,其中以"积"为名及论述者最多.《内经》对肿瘤病因病机、类型、诊断及临床症状有较为系统的阐述,但关于肿瘤的治疗较略.内容主要涉及《灵枢·百病始生》、《灵枢·刺节真邪》、《灵枢·水胀》、《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及《素问·奇病论》等篇.《内经》中记载的肿瘤种类十分丰富.言"积"者,包括五脏之积:如伏梁、肥气、息贲、奔豚;经络之积:如孙络之积、阳明经之积、缓筋之积、募原之积、伏冲之积、膂筋之积、输脉之积.言"瘕"者,如水瘕、石瘕、血瘕;言"瘤"者,如筋瘤、肠瘤、昔瘤.另有息积、肠蕈等.本文就《内经》肿瘤理论进行简单的概述,使读者了解中医对肿瘤的古代认识.综上,《内经》中的肿瘤病乃正虚、寒盛、气滞、血瘀、津停彼此结聚日久形成,病机断然不可以一言以蔽之。虽然治法主要有扶正固本、温通散寒、化痰软坚、活血祛瘀、调畅气机等,但在临床上应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不拘定法。
  • 摘要:关于"辛以润之",历代对此都有论述.通过笔者思考,认为对这个命题应不离乎中医思维的核心—阴阳五行,应当重新回归本元以结合"天地阴阳、五脏一体"来对其展开解析研究,方为合理.所以,本文从阴阳理论和五脏联系两个角度,论述"辛以润之"的合理性,并从方论的角度讲述"辛以润之"的应用。rn 总之,“辛以润之”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临证治则的经典内容,在历代医案中都不乏成功的典型案例论是在理论解析还是在药性运用上。通过以上诸多方面的论述,笔者认为:一方面不“辛润”都是一组整体过程的结果,是基于“辛散”功效主要作用于脾、肺、肾而依次派生出的功用变易,是天地阴阳、五行五脏之间紧密联系的体现;另一方面,对“辛润”的运用也不该只局限于治“肾苦燥”,而更该将其追溯到“发越脾气”与“从阳引阴”上去,以使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更加深刻、广泛;最后,对于药物性味的合理运用与理解也应该与药味之间的相互配伍、中药归经理论结合起来认识,使其得以互相为体为用,而充分发挥功效。
  • 摘要:五味理论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食疗指导理论食物性味学的来源,无论对临床治疗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对五味的作用、与脏腑的关系、偏食五味的弊端及各种味的阴阳五行属性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尊定了五味理论的基础,并在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下逐步完善。长期以来对酸味功效的认识仅局限于收涩作用,然而实际上它的作用不止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对五味尤其是酸味作用的相关论述,并参考后世医家的观点,从理论角度全面阐释酸味的作用.认为酸味不仅仅能收敛固涩,对其本脏肝脏的作用更不止于收敛肝气,同时,其用量的多少及配伍药物的不同也会导致其功效的改变,可见全面理解酸味的功效,才能更好的指导在临床上及生活中对它的运用.
  • 摘要:"嗜欲"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人没有节制或不正当的爱好;也表现为人贪图所追求所喜爱事物的一种状态.从内经时期乃至当今社会,这种"嗜欲"对人体疾病的产生、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存在负面的影响及作用.
  • 摘要:本文从中医学的角度,通过查阅《内经》等相关古代文献,认识脑的功能结构,并论述脑髓、脑络、脑窍等的生理功能。脑的病理变化无外虚实寒热数端,凡六淫、七情、劳倦、痰疲均能引起头脑的病变。由于脑内藏于头颅之中,头与脑的病理变化往往相互联系和影响,故前人多头脑并论。文章详细论述了脑为元神之府这一思想,李时珍所说脑为元神之府的元神解释清楚了,即元神是脑与命门所藏之物;元神是决定人体及一切生物产生及变化的原始物质,是生命的本原,是元始之神。
  •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是指每夜7小时睡眠过程中,持续lOs以上的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5次/h。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他人目击的呼吸暂停及日间嗜睡、疲乏、头痛头晕、认知行为功能障碍等,随病情进展可伴发一系列靶器官功能受损。迄今,当代医学对本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中医将其归为“鼾症”、“鼾眠”范畴,认为因肺脾肾气机调节与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盛,痰瘀交阻,气机不畅而致。本文试从《内经》肺胃相关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结果如下。运用《内经》肺胃相关理论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的病因病机。认为本病起于先天禀赋异常或后天调护失当;邪阻咽喉,肺胃失降,气机不畅是其病机之关键。
  • 摘要:临床统计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丁元庆教授门诊肥胖(包括腹型肥胖)及不寐患者病例共590例,其中单纯肥胖组284例,单纯不寐组197例,肥胖共病不寐组109例,可见二者共病率较高。形神安宁是睡眠的前提,形体是睡眠之器。故形神失和是肥胖共病不寐的共同病机。以下试以《内经》营卫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肥胖共病不寐的病理机制,不当之处,请指正。以《内经》营卫理论为依据,提出卫气郁滞,邪扰心神或卫郁营虚,心神失养是肥胖共病不寐的基本病机,痰、瘀、热、阴虚是常见的病理因素.
  • 摘要: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教授临床根据《黄帝内经》脾阴思想治疗疾病,诸如益脾阴,肝脾同调,养心健脾,培土生金,养先后天.百病注重脾阴,运脾滋脾,效果显著.兹就温习文献所得,结合临床医案,采用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本文针对两则具体病例,根据《内经》六腑理论,指导临床治疗腑病案探讨,证实《内经》"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对腑病的临床诊治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糖尿病足溃疡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本文从《内经》营卫理论入手,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可能发病机制,提出"肺脾同治"的认识,并结合现代工程材料学技术,探讨中药四妙勇安汤加味/水凝胶治疗该病的有效前景,认为该方法可能对临床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实际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 摘要:依据《灵枢·卫气失常》的有关论述,结合先前提出的卫气具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的观点,提出卫气失常是肥胖发病之病机核心的论点,并进行了理论探讨.卫气生于水谷,是人体脏腑气化、肌肉运动的基础;多余的卫气可以转化为膏、脂存储于体内.若膏脂堆积过多,就会产生膏人、脂人、肉人,按照当代的认识,均属于肥胖范畴.因此,基于卫气失常阐述以肥胖为形态学特征的慢病病机,为采取少食多动的方法调整失常之卫气提供理论依据,对防治肥胖有指导作用.rn 总之,不同的肥胖体态,与卫气产生与消耗失常,导致膏脂增多,留滞于不同部位、分布是否均匀有关。通常胸腹、皮肤、腰臀下肢肌肉是膏脂留着的主要部位,由此形成膏人、脂人、肉人三种与众不同的体态。基于《内经》卫气失常的有关论述解释肥胖病机,据此提出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的方法,调控卫气失常进而防治肥胖。
  • 摘要: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中医的神形一体观不谋而合。形体是产生精神的物质基础,而精神又直接、间接地影响形体。丁元庆教授通过对《内经》营卫理论的研究,认为:营卫与人的饮食、二便、睡眠、精神、感觉、运动、免疫等功能密切相关,进而提出“营卫功能模型”。笔者根据其中营卫与精神相关性的论述,引申出“营卫精神模型”,并用以解释抑郁症病机。基于丁元庆教授提出的"营卫功能模型",引申出"营卫精神模型",认为:营卫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气化是精神活动的功能前提;营卫和调,心神通明,脏腑有序地生克制化是正常精神活动的保障.运用营卫理论阐释抑郁症病机,认为抑郁症存在"卫气郁痹,生机抑遏"的病机.
  • 摘要:基于古今医家的认识,用《内经》营卫理论阐述中风发病及其病机.无论外风侵袭,抑或风自内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论述加以解释.临床可以通过应用调和营卫治法改善中风喎僻不遂、肢体麻木等症状.皆与营卫失调有关;中风临床表现之喎僻不遂、肢体麻木,可用《内经》"并针对具体病例,采用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七"这个这个数字在古人眼中有着特殊的涵义,特别是"七日"这个词语在医学与生活之间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日期数量的表达,"七日"更象征着一个新的周期的开始.同时也表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这一整体之间联系的一种追寻.本文讲述了数字七的特殊意义,以及关于七日来复概念的古人的认识,重点对后世医家对七日来复的应用详细讲述。包括《黄帝内经》的应用、《伤寒论》的应用等等。rn 本文认为七日来复的形成,正可能天体运动对地球上的生物影响的结果,可能即是月球对地球的环绕的影响,又是地球对太阳环绕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潮汐和月相的变化,更对人与自然产生七日来复的规律性变化。这其有待未来天文学和时间生物证明与诊释,为更好在临床对疾病的预后与治疗提供依据。
  • 摘要:"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出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对其"作强""伎巧"二词诠释多有异释.笔者读张鹏先生等人在中医杂志2011:3期上发表的"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刍议一文后,颇受启迪,拜读之余,尚有余意未尽之感.本文仅就"作强""伎巧"之义略呈于后,望同道斧正.rn 综上所述,《内经》“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中的“作强”一词应为“作僵”,作疆是官名,是掌管制作弓箭的官职。“伎巧”一词其义为技能、才能,其包涵了手工行为动作的灵巧性,技术精细的创造性,思维性,制作过程的熟练性,是对制作弓箭技术、技能的概称,属于作强官职的管辖。对“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应释为:肾比拟为掌管制作弓箭的官职,其技能,才能,技艺等方面属于肾统辖。这种技能、才能属于现代大脑神经中枢思维活动范畴;《内经》将大脑神经中枢高级神经活动功能态归于肾统辖,是基于脏腑理论体系以五脏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范畴。
  • 摘要: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就是要全面系统解读内经的疾病理论思想,全面了解什么是内经的疾病理论?什么是内经的疾病辨证理论?什么是疾病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什么是疾病产生的规律理论?并为这些理论的存在找到理论的依据,以疾病实例验证疾病的理论.结论是内经的"百病之生,皆有虚实".理论是真实的、准确的,有理论依据的.rn 本文首先讲内经对疾病的论述,重点介绍内经对虚实理论存在的依据,并从辨证理论、疾病理论、中医治疗几个方面详细讲述,这些理论都在围绕着病与不病,行与止在论述,它是一个系统严谨完整准确的理论体系,是一个有理论依据,能被医疗实践验证的理论体系。
  • 摘要: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形成于两汉时期,其中重要的阴阳五行等理论来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因此,了解先哲的文化思想和掌握古代文学、哲学、历史知识是把握中医学文化精髓,从根本上学好中医必备的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的人,才具有培养中医思维体系的潜质,才能有利于理解和学习中医典籍,进入中医殿堂。只有扎实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底,才能够真正的步入中医。笔者在教学中一直担任《内经》的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听到病案或者经验方才会觉得有收获,会感兴趣,对经文的解释不以为然,甚至不愿意听。这主要由于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对经文的理解只处于表面,没有深入了解经文的能力,不深入就很难产生真正喜欢中医。产生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在高中之前很少接触到传统文化,大多数的学生还是理科生。二是来到中医学院之后虽然学校开设了传统文化的课程,但是由于不是主千课,课时的安排相对较少。所以,这需要教师在《内经》教学中也要时刻有意的灌输传统文化的知识,以便对这门课程更深入的理解。rn 中国传统文化是学好《黄帝内经》的必备条件,本文从在《内经》教学中通过在绪论的授课中、引导学生读传统文献、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阐释后世医家对经典的活用等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内经》之余,研读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内经》的兴趣.
  • 摘要:通过在本科中医经典《内经》课程中开展PBL教学法的尝试,认为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达能力,培养思考能力、自学能力、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理解经典原文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n 总之,在中医本科《内经》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既有优点,又有不足。PBL教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做事、相互讨论及自我反思而获得知识和理解知识,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多方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经典原文的兴趣,值得在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中推广和应用。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应结合本专业及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找到开展PBL教学法的关键所在,这将重有利于培养伏秀的中医药人才。
  • 摘要:《黄帝内经》之"气"的概念是中医学最基础的理论之一,是古人关于世界构成的自然观念并用气来解释宇宙和生命起源、自然和人组成变化及关系与人体健康疾病等方面,是天人相应、天人互动及天人合一的媒介基础;感应无所不在,感应、三五之道与阴阳相侔,与造化相通,与生命同在,是开启人体世界门户的钥匙及解密的基本知识.rn “气”概念是《黄帝内经》的中心学术思想理论之一,中医学的诸多理论均建立在“气”理论的基础之上。此概念被传统医学广泛地用来解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自然界和人的组成变化及关系还有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等多个方面,包含着哲学和医学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内容。《黄帝内经》中的“气”理论,是受古典哲学气学说的影响,是具有哲学和医学的双重含义。认为气是构成宇宙的根源,气是自然界的大气,气是人体之气,常把“精气”与“气”混称,都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一身之气又分为阴气和阳气。其次是真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是按人一身之气的组成、分布、功用来划分的。再者为各脏腑之气和经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脏腑经络的表现,气的升、降、出、入过程是通过脏腑功能活动来体现的。
  • 摘要:从避讳这一中国古代社会常见的文化现象出发,结合相关文献,对《黄帝内经》中"鼻渊"及其异文加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古本《素问》本作"鼻渊",后因唐人避高祖李渊名讳,有了"鼻淟"、"鼻洞"、"鼻泓"等异文.其中,"鼻淟"是"鼻渊"的异形词,音义与"鼻渊"无别;"鼻洞"、"鼻泓"则是采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产生的异文.通过上文的具体分析,笔者认为,“鼻渊”方是古医经原貌,唐人为避高祖李渊名讳,或改易字形将其写作“鼻淟”,或借用近义词将其改作“鼻洞”、“鼻乱 "。只有如此理解,才可以比较圆满地解释这些异文产生的原因,将这些词语的文义融会贯通。
  • 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之宗,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理论体系因受文化思想、实践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维模式。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从整体观运动观中得以体现的,而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是以客观事物自然整体显现于外的现象为依据,以物象或意象为工具,运用类比、联想、推类等方法,来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把握对象世界的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象思维通过观察事物取得直接经验,从中提炼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使其建立联系。《内经》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整体观念,使人体各脏腑组织及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建立了联系,形成了“人与天地相参”的生命功能结构模型。象思维模式贯穿于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的始终,理解中医思维模式,并运用其思维方法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对学习中医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n 《内经》理论体系从生命规律到方药性味,再到治疗大法,均渗透着象思维模式,其表达方式也离不开自然万物的现象与比喻。象思维作为哲学思辨方法渗入到中医学之中,对其理论的构建起到了指导作用。对藏象理论的构建,病因病机理论的形成,治则治法的确立进行了系统性论述。象思维是中医学独特的思辨模式,是中医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培养中医思维传承中医学术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内经》象思维的梳理分析,指出其存在有象性、关联性、时空性、可知性等特点,在阐述生命规律、临床诊法、药物应用、治则治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用中医需要悟性思维,尤其是经典理论,其蕴义深奥,千古难尽,颇需启发灵悟之心法。须后学尽心体悟,方可探其本源。经典中一句话,若反复揣摩,深刻领悟,触类旁通,巧妙引申,足可受益终生。阴阳学说又是指导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重要哲学思想,所以经典医籍中的阴阳理论更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索。笔者通过对《内经》中“阳化气,阴成形”短短六个字的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思索,产生了诸多顿悟,大有豁然开朗之感,着实感受到经典理论的深邃内涵和巨大价值。另外,也由此深刻领会了阴阳学说的深远意蕴和无穷魅力。rn 中医学博大精深,而经典理论更是韵义深远,阴阳学说又是指导并贯穿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重要哲学思想.本文讨论了对《内经》中"阳化气,阴成形"六个字的思悟.主要从人体生理病理、自然社会现象、思维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此句进行了理解和阐述,说明经典理论、阴阳学说的无穷意蕴和巨大指导价值.
  • 摘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历来重视外感邪气的致病作用,处方用药也以驱邪为主,然临床疗效多欠佳,多寄望于秋气来复,邪热自退,所谓大胜必有大复之意.今从《黄帝内经》理论出发,重视肾气,肾阳在夏季热中的变化,而补其肾阳,潜其妄动之相火,突其本气致病重要性,虽是1例病案,但确引人深思.
  • 摘要:《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包含有丰富而科学的医学理论、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与技术,是中医学理论与中医防治疾病技术的渊源,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内经》课程一直是当代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主要课程,在整个中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是中医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也是他们的后期提高课,学好这门课,既可拓宽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可提高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大有裨益。但目前《内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重理论、轻临床,忽视了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多元化教学;课程内容古奥难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rn 为提高《内经》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内经》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改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多元化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案例式、自主式、总结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根据不同篇章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摘要:本文通过参考古代注家,深入思考,揭示了《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本义,是足阳明经经气上逆导致呼吸有声、不能平卧,是"不得卧而息有音"病症之病机的高度概括;并讨论了学习研究《内经》的方法,即于无字句处读书和学习有源流,先掌握原意,再根据临床发挥扩展经典.rn 综上所述,《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本义是,足阳明经经气上逆导致不能平躺安卧,是对“不得卧而息有音”病症之病机的高度概括,而后世和当代医家根据临床所经历又加以发挥,从“胃腑失和”以致“失眠”的病机来阐发,亦有益于启发来者。学习中医经典,当于无字句处读书;当掌握其本义,在此基础上发挥、扩展,这样才能学有源流,有继承有创新。
  • 摘要:重阳思想是《内经》重要的学术观点之一,其思想渊源当推之《周易》.《系传·系辞上》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又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于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属阳,统于天,坤属阴,乃顺承天,阳主统治,阴者顺承,阳主阴从的观点很明确.可见以阳气为重的观点具有深厚的文化学基础.rn 现代扶阳学派渐盛,其学术思想的核心就是重视阳气,推崇阳气,力主阳主阴从。也就是说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在生命观、疾病观和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等方面,都极其注重阳气,特别强调阳气的作用和重要性,视阴盛阳衰为病势观,因而在判断疾病时总以阴阳为纲,突出阴阳总纲地位,善辨阴火识假热,在临证立法上以扶阳为要务,主张扶阳抑阴,用阳化阴,在处方用药上擅用附子,广用附子,对姜、桂、附等温阳通阳方药运用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 摘要:《周易》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书中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理论的源头。《内经》理论,在诸多方面均受到《周易》的影响,如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的理念与思想、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等,己在学术界形成共识,尤其是《易传》部分呈现的自然哲学思想对《内经》的影响备受学界关注。但笔者认为,《易经》通过卦象表达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说明自然之道,与《内经》理论亦有很大的关联性。本文以“复”卦为例进行阐释。rn 复卦卦象为(警),卦辞是"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以表示阳气来复,一阳初生于下.《内经》中四季阴阳之气的转化、人体一生之气的分布、"肾者主蛰"思想以及《内经》养生思想均与复卦思想有相通之处.rn 本文对《周易》复卦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并联系《内经》原文及其思想,以沟通、互参的方式解读。本文不致力于探讨医易源流的问题,只是举出共同点,可以互参之出,这样以易解医,以医解易,有助于对双方的理解。
  • 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著作,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就《黄帝内经》中的"和"文化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rn 养生之道在于和。疾病的产生多由“过用”引起,故在养生防病方面则以“有节”为要,《中庸》云:“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正是《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的集中体现。rn 生命的起源与传承在于和。阐述男女的最佳孕育状态,促使阴阳和,故能生子。《黄帝内经》不愧是一本经典著作,早在两千多年前,对生命起源与传承就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而中华民族的“和”文化确是其总的思想来源。rn 治病求本在于和。《黄帝内经》是古代医经派的代表著作,其基本思想是阐发医学基本理论,揭示人体生理、病理等,以指导临床实践。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华文化在向外传播的同时,也吸收很多国外文化,但是中华民族崇尚和平与自然的理念从未改变,可见,“和”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心中己是根深蒂固。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明,也是“和”文化的具体体现者。当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的哲学思想,也不仅如此,尚需更多学者去深入的发掘与研究。
  • 摘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几千年来,它渗透到中华文明的文、史、哲、医等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了国人的生活."和"思想是《吕氏春秋》的基本思想:从宏观结构来看,《吕氏春秋》十二纪、八览、六论,以"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为编著原则,将天、地、人一以贯之,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和"思想特征;从具体内容来看, 《吕氏春秋》无论是天道观、天人观、人事观,还是生命观,处处都渗透着"和"思想.《吕氏春秋》之"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成书于其后的《黄帝内经》理论.将《黄帝内经》“和”理论与《吕氏春秋》天道观、天人观、人事观、生命观中“和”思想相互比较不难看出,成书于西汉中末期的《黄帝内经》理论受到了《吕氏春秋》“和”思想的深刻影响。自《黄帝内经》始,“和”思想又成为绵延两千年的中医学核心思想。
  • 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文献,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时,将人体放在大自然的背景下,研究其与自然阴阳寒暑四时昼夜变化的关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所有生物一样,人体生命活动及疾病变化与自然阴阳寒暑变化同步,均受到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因此,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必需要研究自然阴阳寒暑变化规律,如此,才能更好地防病治病.本文阐述了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观形成的基础与自然科学背景,从天文学角度揭示了中医学天人相应观的科学性,对深入挖掘《黄帝内经》的自然科学内涵及生命规律,以及指导临床防病治病具有指导意义.
  • 摘要: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从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问世以来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49年至今的六十多年里,《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作为"四大经典"必修课程始终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重点学习科目,围绕这些经典课程,也编写出一批高水平的教材,尤其是关于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的各类教材,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黄帝内经研究大成·〈黄帝内经〉研究文献汇编》以及《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统计,自1949-2008年正式出版的《内经》大专院校及函授自学教材约四十余部,其间这些书目尚不包括一些中医院校在建校之初自编自印的非正式出版的《内经》教材,几代《内经》学者都为《内经》教材的编写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值得系统整理与研究,积极推动《内经》教学工作的开展.rn 《内经》教材在中医学知识的学习与推广方面有着重要地位。从近六十多年的有关教材来看,《内经》教材依旧秉承着良好的传统,如实全面的展现中医药理论体系,传承有序,但是在现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内经》教材也有着更重要的任务,一方面,教材内容愈加丰富深入,知识含量加大,另一方面,也承担合理创新的重担,希望《内经》教材越编越好,教学越来越优,为中医药知识传播保驾护航。
  • 摘要:本文分析了宋明时期《黄帝内经》的研究现状,认为宋明时期《内经》版本的研究方式中可以分为史志考证法、社会背景考证法、经学考证法、丛书类书考证法、相关的医学文献考证法和国外典藏文献考证法六种研究方法.以上研究方法对宋明时期《内经》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该时期《内经》版本书目的收集、原文校勘、保存流传和理论拓展四个方面.以往历代《内经》多为纸质文献,不利于文献保存,流传至明代,宋以前的抄本己相继亡佚,因此拓展《内经》的保存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内经》版本及流传情况,对推动《内经》的学术发展和充实拓展《内经》学术体系均有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使《内经》理论更好的为临床和科研服务。
  • 摘要:中医药典籍是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诊疗思维和治疗原则.中医药对外交流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现代西方学者对中医药典籍的研究日益深入.探讨美国著名学者对中医药典籍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学术观点,为促进中医药在西方的发展提供思路.rn 中医药典籍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药学继承、发展、创新的源头。中医药典籍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中医药典籍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体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文化创造力,对传承中医药学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根基。中医药走向“国际化”一直是一个热点,中医药“走出去”是走向国际的战略目标。探讨和分析西方学者对中医药典籍的研究及其学术观点,对了解和分析中医药典籍在西方的传播具有借鉴意义。rn 作为西方国家之一的美国,曾涌现出一批对中医药有深入研究的著名学者,无论是对中医典籍的翻译、还是对中医药的研究,对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皆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现就美国在中医药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的几位著名学者作以介绍,并对其在中医药传播中的贡献进行评述。rn 对外传播自我意识明显,也许正是由于文化差异,很难站在西方人的角度上去选择信息,只是单方面地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的角度去传播中医药,从而造成传播的信息不对外国的口味,因此,在对外传播的同时,应当转换位置,变换角色。试图从西方研究的思维模才式出发,了解西方学者研究中医的思维模式,借鉴他们多途径的研究方法,从而吸引更多的西方学者学习中医,发挥中医药典籍在中医药对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 摘要:《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代医学典籍,历久弥新.因其篇幅短小,词语艰涩而较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但是,《难经》中对人体脏腑功能的阐述,可谓言简意赅,丝毫不逊医典之风范.
  • 摘要:考试不仅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质量测定和检验方式,也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并对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当前,人才培养己经从传授知识转向了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结合上来,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必然引起考试方法的变革。本研究基于CDIO教育理念,对《内经选读》课程现有的“一次性期末闭卷笔试”传统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确立素质教育的考核观和构建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考评体系,完善考评机制。rn 《内经选读》课程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是学习中医药其他各门基础课程之后的提高课程.通过对《内经选读》课程现有"一次性期末闭卷笔试"的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现以课堂表现、期中论文、期末口试和期末笔试4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旨在增强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摘要: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通过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要求高等学校的决策者,要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目前己经成为权威性术语和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rn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学习目标,实现学业进步的条件、机会和情境所作出的精心安排,集中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理念和能力.作为青年教师应在"以学生为中心"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用心、用情进行教学设计,笔者以《素问·奇病论》脾瘅一段为例详细介绍。设计内容具体包括:教学单元与章节题目、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提要及重点、教学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教学方法策略、板书设计、后记(包括课后发现的问题及修改意见)等。
  • 摘要:本文给出了《灵枢·周痹第二十七》的原文,并从文字理校的角度,指出了《灵枢·周痹第二十七》存在内容窜乱。本文简略分析并推测其错简原因,对经文做了订正。给出了正确的原文。
  • 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医的理论源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五运六气理论主要记载于《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元正纪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微旨大论》、《至真要大论》和两遗篇《刺法论》、《本病论》,在其他篇章也有散在论述。在文字的数量占了《内经·素问》近三分之一,内容上五运六气理论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经》五运六气有关内容学习,发现其中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rn 五运六气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记载于《内经》的七篇大论、两遗篇,在其他篇章也有散在论述.通过对《内经》中五运六气有关内容的学习,就《运气七篇》中五气经天、大气举之、南北政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说明五运六气理论在现代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仍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 摘要:《黄帝内经》以"法天、法地、法人、法时、法音、法律、法星、法风、法野"为思维范式建构了具有显著特征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务必要以此为切入点,才能准确地把握和用其构建的知识体系.思维范式是指立足于一种世界观、认知体系、信念等而形成的稳定而反复使用的具有范例特点的思维规范、模型或模式。《内经》以“九法”作为建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思维范式,以此为据建构了特有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模本并延续至今。因而现今的人们在研习和应用其构建的医学理论时,务必要遵循这一范式,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内经》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 摘要:"标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对范畴,用以抽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与现象,或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等.它是以类似于二分法的认识方法,从某种角度将复杂的事物或现象,或影响事物发展的复杂因素分为两方面,进行简单化处理,以利于理清其发展源流及多种制约因素,以方便进行处理、提高处理的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黄帝内经》首先运用标本范畴来分析医学问题、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其代表就是《素问·标本病传论》所提出的,以发病先后为标本,并据以选择标本先后治疗或同时治疗的不同策略.后世医家在临床运用的基础上又进行发挥,将标本范畴用于分析疾病时的正邪关系、脏腑关系和表里关系等方面,以之指导在复杂疾病条件下治疗方案的选择,从而使标本治疗策略成为中医学最为常用的临床治疗策略之一.最后,本文还讨论了临床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摘要:藏象理论源《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心藏象作为"君主"之官,理所当然是历代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心"的概念,具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生理解剖学所说的心脏有着本质的差别.其内涵可以从它经历的概念演变过程加以分析,这一点在心藏象的研究中备受重视.本文综合医家的观点,从发生学的角度梳理心藏象的构建的轨迹,这应该是"心藏象"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rn 总之,在心藏象理论的构建过程中,很多概念的内涵存在歧义或词义有演变,如“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心”有血肉神明之别,五行归属有“属土”“属火”之变,理论来源又有“医理”与“文化”两端,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很容易导致概念的混乱;同时,由于“今文五行说己经成为现在通用的说理工具,融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必然使源出于古文经学五行五脏观、并且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的“心藏象”理论成为研究者争议的焦点,特别是“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长期争鸣,正是上述种种问题的最直接反映,研究心藏象的发生轨迹是解决这些争议问题前提。
  • 摘要:本文提出三焦是人身中众多的罅隙的观点,并依据经典,从三焦的名义、功能、形质和位置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三焦由膈以下的三个大的罅隙和其延伸分化成的无数细小罅隙组成,是遍布于全身的立体网络,行使着生化营卫、通行气血、布散水液、沟通真气、通行原气等等功能,膈以下的三个大的罅隙是其作为"腑"存在的主体,人体中"空无"之处就是三焦. “三焦”一词出自《内经》,在《内经》中有对三焦的功能、形态以及相关生理病理的详尽论述,但自古以来,三焦的实质始终存在争议,迄今为止,三焦实质的学说有数十种之多,本文认为,三焦是人体中存在的罐隙,此说虽己有学者始倡于前,但本文将以经典为依据,参考后世医家的论述和观点,分别从三焦的名义、功能和形态三方面进行探讨,详细论证,阐明三焦罐隙之说,并解释三焦与经络的关系以及围绕三焦的几个核心问题,冀能发现三焦的本质,把握先贤的本意,梳理清楚三焦的源与流。rn 现代解剖更倾向于发现人体“有什么”,着力于描述实体,而忽视了人体空无的缝隙处,也许智慧的古代先哲早早地发现了这些罐隙的生理功能,并巧妙地用“焦”字来命名。《道德经》有云:“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种“无之以为用”的思想也许是启发先贤的源泉。
  • 摘要:药熨法是将药物加热后涂抹或烫烤患者体表特定部位,用来行气、活血、通络、消肿的一种外治疗法。早在医书《五十二病方》就有关于“治齐(脐)”的记载,指出熨脐疗法是将炒热的药末热敷于肚脐上以治疗风寒湿痹,为药熨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药熨法是中医学的外治法之一,《内经》作为较早记载药熨法的文献,开药熨法之先河,不但对该法的理论基础、药方组成、制作方法与使用方法做出具体论述,更是详细阐发了其适应病证与适用人群等内容.
  • 摘要:脉学是《内经》诊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即诊脉是候气血的盛衰,《灵枢·逆顺》曰:"脉之盛衰,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切脉还可以测知脏腑的虚实强弱,因此,《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rn 《内经》即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但同时,它又认为十二经皆有动脉,五脏有疾,于经脉即可诊得有过之脉,甚至《内经》提出寸口与人迎脉相对照的诊脉方法.至《难经》,则明确提出切脉独取寸口,不在讨论寸口诊脉以外的脉法。rn 《内经》创立的中医诊法理论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是后世中医诊断方法体系的源头,在《内经》诊法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完善,形成现在中医独具特色的诊断学理论及方法体系,并有效指导着中医诊断治疗疾病。《内经》、《难经》脉学主要确定了阴阳脉法、脉以胃气为本、逆反四时脉、三部九候与五脏脉、无根脉与歇止脉,以及脉症合参。
  • 摘要:仓廪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按《荀子·富国篇》杨注谓:"谷藏日仓,米藏曰廪."仓廪之官,就是管理粮仓的官吏.以此比喻人体脾胃司水谷的受纳、运化的生理机能.脾胃是怎样司水谷的受纳、运化而行"仓廪之官"之职的呢?rn 脾的生理功能是“散精”、“为之使”,就是运化、输布的作用、胃的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为之市”。它们在生理上的分工就是一为“市”,一为“使”。而二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发挥其“使”的功能。rn 综上所述,人体内任何一脏的功能,既是本脏功能活动的表现,又是整体功能的需要,因此言其“仓凛之本”乃全身之本,脾胃不仅是受纳、运化水谷的“仓糜之官”,而且也是供养全身营养的根本,全身之“仓”本于脾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其“十二官”者,是其各脏腑的生理本能而言。“肺者,相傅之官”,“肝者,将军之官”、“肾者,作强之官”等是以旧社会制度的模式来类比说明各脏腑的生理本能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素问·六节藏象论》言其五脏之“本”者,是其全身生命之活动关键也,“白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肝者,罢极之本”、“肾者,封藏之本”等,是对全身生命活动而言。因此脾胃为“仓之本”是全身生命活动的“仓凛”之根本。
  • 摘要:标准化是每一个学科理论规范与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任何学科、任何时期,理论的传承和技术的推广都离不了标准化.中医也不例外,回顾《黄帝内经》和《难经》等中医经典,不难发现,无论中医理论或临床的很多规范和标准都源于当时的医学实际,也正因为有《内》、《难》等经典的规范和标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医理论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rn 每当看到《内》、《难》经典对经络针灸诊断治疗技术的描述,就不由得想到现代某些针灸治疗方法的滑稽和粗陋,古代中医确实有很多诊治疾病的技术规范或标准,有的很具体严格,有的则留有余地,体现标准操作的灵活性。所以,技术规范曾经是经典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历代医家始终重视,并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领域,如果没有这些规范,不但中医技术支离破碎,而且,无法传承,难以在临床发挥致病保健的作用。rn 标准规范是灵活的,它需要结合实际,为实践所用。即首先要求在标准化建设中需要有发展的眼观,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即既要有绳墨(标准),又可以更其道,师古而不泥古,也是发展观点的原则。经典能给与标准化建设的第二点启示是要坚持理论先行,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所进行的规范和标准建设,它才会保持稳定和长久的生命力,理论的规范是中医标准传承的基本保障。即不要因为适应实践而抛弃基本理论指导,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尽量有严格的理论约束,而不是随意或违背理论的发挥。由于中医理论本身需要发展创新,而临床的问题错综复杂,所以,当理论与实践相矛盾的时候,经典己然有尊重实践的思想,这是经典的第三个启示。 第四方面,标准、规范的一个常见问题是语言表述的影响,即如何理解(或解读)标准,对于这个问题《内经》和《难经》里有非常生动的例子,可供参考。
  • 摘要:寤寐是指人体睡眠和觉醒的生命现象.寤寐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阴阳变化时寤寐产生的根本机制,营卫的循行规律是阴阳变化的一种变现形式.五脏藏精舍神,精气的盛衰神气的变化影响了人体的寤寐.脾胃为升降之枢,气机是人体生命的关键,故气机失调就可导致睡眠障碍.rn 《内经》寤寐理论丰富而详细,虽然有众多的说法,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寤寐失常还与髓海、跷脉、失治误治等因素有关。虽然说法不同,但从根本上看,睡眠是人体生命的重要的节律之一,是人体和自然界昼夜规律相一致的结果,昼夜的节律取决于阴阳变化的状态,人体的寤寐节律也是阴阳二气协调变化的基本表现。在日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正气,按时作息,怡养肾神气才能实现阴平阳秘、营卫和谐,五脏安定,寤寐正常。
  • 摘要:《黄帝内经》设想了一个理想医患模式.医学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培养出的医生要技艺高超又值得信赖;患者信任医生且积极回应医生的各种治疗.《黄帝内经》对和谐医患关系的追求与它的独特医学理论直接相关.而当今时代,关注患者的精神生态,已不止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医疗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对医患关系,那时没有明确法律加以规范或保护。因此医患能否和谐相处,完全要依靠医生和患者自发的调整了。《黄帝内经》也记载了消极和积极两种医患关系。通观全书,《黄帝内经》重视医患关系,且对如何营建和谐医患关系有着比较丰富的认识。而其立足点,首先是严格要求医生。第二,患者要对医生有较商的信任度和依从性。rn 基于以上两点,《黄帝内经》建立了中医重视营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开端。它提醒我们,医生不要把医患关系看成是医术之外无足轻重的东西。它本来就应该是治疗的一部分。以为自己技术好能治病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早己过时。当今时代,生态意识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关注。人不仅仅是自然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同时还是精神性的存在。因而,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外,还应当有“精神生态”。所谓“精神生态”,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以维持人类内心世界的和谐和平衡。良好的精神生态也是健康的一部分。在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各种欲望被全面激发出来,随之而来的精神疾病己经成为一个世纪性的问题。因此,关注患者的精神生态,己经不止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医疗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国内医疗资源紧张,患者人数远多于医生的现实面前,医生不可能有时间对每个患者都循循善诱地谈心。不过,笔者以为,如果将《黄帝内经》中一位明医的职能拆解成几块,和谐医患所需要的环节就有望具备。比如培训善于心理疏导的医院社工、具有医学知识的志愿者,从心理上抚慰患者、解答患者的一些疑问,就可以弥补有限门诊时间医生留给患者的一些遗憾,从而将可能出现的医患矛盾掐灭于萌芽。
  • 摘要:笔者认为研读《内经》文理非常重要,先秦著作里,介词往往"于"字多见,由于"于"字肩负太多的职能,有时它则不出现,理解文意,需把省略的"于"字带上,否则会错误理解经文,通过举例《灵枢·百病始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几段经文说明.另一方面,"于"在古汉语里固然有时可作无意义的助词,但在《内经》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即对《内经》经文里的"于"不可贸然作无意义的助词来理解,否则影响了对经文的准确理解。 《黄帝内经》因“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故研习《内经》不可走马观花,有时会因一字之误,而医理不明。介词,在各类语言中都非常重要,在先秦古汉语里,真正的介词反而很少,用的最多的是“于”字,一个“于”字可以表时间、地点、原因、结果、方式等等。由于“于”在语言里任务太重,,有时它就不出现了,这就给理解语意造成了麻烦,因为一句话,按是否有介词“于”来理解,语意大相径庭,甚至相反。研习《内经》如何从无字处读出有“于”字,这就要具上下文,甚至通篇的医理来决定。
  • 摘要:现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养生的追求,而养生的目的就在于做一个健康人、长寿人,而何谓健康人?《黄帝内经》中关于平人理论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本文旨在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平人理论的整理研究,归纳出平人的原则,借以探讨健康的标准,从而为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现简述如下。通过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关于平人的描述,包括整体和谐、动态有律、阴阳和平的基本特征,分析探索最原始的健康准则。笔者希望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平人思想的整理研究,能为当今社会的健康标准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以指导合理养生。
  • 摘要:标本治则在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确有其价值所在,然目下多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十二字概之,尚嫌意犹未尽,拟就《内经》标本治则理论从"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标本兼治、标本逆从、标本优先、标本中气"六方面做一简要梳理,以就正于高明.
  • 摘要:《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对当今社会有重要参考价值,建国以来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研究主要有:①中国传统文化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源泉②"形神俱养"观和"人与天地相应"观是养生总原则③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导引),精神调摄,四时养生是《黄帝内经》的主要养生方法.④节欲保精与房事养生也是《黄帝内经》中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⑤《黄帝内经》养生思想和现代医学理论的结合点.由于《黄帝内经》古老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差距,使其养生方法和理论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如何将《黄帝内经》中先进的生活理念和健康模式与现代社会实行无缝对接,更好的为现代人的健康服务,是目前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rn 综上所述,建国后对《内经》养生思想的从80年代起逐渐丰富起来,并且未曾中断,主流的观点己经形成,如《内经》养生思想的来源,人与天地相应和形神共养的两大原则,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四时养生、精神调摄的四大内容,以及节欲保精与房事养生,并且初步涉及了其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和应用,基本己形成了较系统的《内经》养生理论体系。但是,由于《内经》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是基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价值取向,与当今我国社会相距甚远,这其间的不同点缺乏探讨,使《内经》的养生理论在当今社会的实际操作有所难度,如何将《内经》中先进的生活理念和健康模式与现代社会实行无缝对接,更好的为现代人的健康服务,是目前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 摘要:《内经》中的治疗多以针刺法为主,对方药运用只提出了十三方,却是中医运用药物治病的最早记载。十三方中,所用药物包括了动、植、矿物三类;剂型有膏、丹、丸、散、汤、酒等;用法有内服、外用;效用有预防、治疗;组方有大、中、小方等。至今,这些方剂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下面仅谈谈《内经》“泽泻饮”的引证、方组及运用,以期抛砖引玉,能更好地研究十三方。rn 《黄帝内经》仅提出十三首方剂,且方药简略,却是我国运用方剂治疗疾病的最早记载,影响深远.本文试从《内经》原文引证及选注、方组及探讨,以及加减的临床运用,来探讨十三方之一的"泽泻饮".
  • 摘要: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原则,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本特点在中医冶疗学上的具体体现。因地制宜治则的理论基础是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对疾病防治的影响。该文对《内经》因地制宜理论进行了探讨,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体病理变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对疾病防治的影响.因地制宜的理论基础是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地理环境对疾病防治的影响.
  • 摘要:中医养生理念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一书,其在总结、汇聚先秦道家、儒家、杂家《有关养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较系统的养生理论.其中《素问》前三篇《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是对养生思想的集中论述,另在多篇中散见.本文主要从顺时养生、调神养生、保精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和运动养生等六个方面探讨《黄帝内经》的养生大法.可见,《黄帝内经》的养生理念为后世中医养生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至今仍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 摘要:中国传统"以时为正"思想对《内经》生命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时间角度对《内经》生命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生命之产生具有时机性、生命之终结可以"时"度量、生命之进程则以"时"为基数、生命活动具有时间节律性、生命之保养应以"时"为准则.
  • 摘要:气血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说:"百病生于气",认为气血不和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人体内气血为病,导致多种疾病产生,气血病机的研究对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内经》所记述的针对虚实病证的针刺补泻的治疗原则。其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内经》多个篇章中皆有论述,其意义颇为古今医家学者争论。rn 关于《内经》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含义,后世解释不一.本文通过学习《素问·调经论》的学习,认为"不盛不虚"的可理解为是气血尚没有明显偏盛偏衰的疾病状态,即称为微病."以经取之"则是在这种机体状态下,根据发病的经络脏腑不同,辩证施以不同的针刺方法.
  • 摘要:“病机十九条”为后世医家对《黄帝内经》有关病机内容的称谓,其原文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即“病之机要”(王冰),是用简洁的文字与概括的语言对“病机十九条”的五脏、六气及上下病机进行了归纳,并对易发病证的概括和分类。风、寒、湿虽为外感病因,亦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三者皆可致痹,然其因机症状各异,可单独致病,也可相兼致病,治法各异。风、寒、湿是"病机十九条"的重要内容,既是外感病因,又隶属于五脏系统的病因病机.三者在致病机理上有相似之处,皆可致痹症,又相互区别.明晰其病机及致痹特点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起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黄帝内经》记载的针灸系统疗法包含内容众多,治疗疾病广泛,且许多疗法沿用至今.本文整理了《内经》中关于针灸的条文,主要从单纯针刺、放血疗法、灸疗、火针疗法等4个方面对针灸系统疗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探索分析,使针灸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便于在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亦能为回溯中医疗法根源,开拓针灸方面的思路提供帮助.rn 《内经》详细阐述了针灸系统疗法的临床应用,如单纯针刺、灸法、放血疗法和火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尤其注重针刺疗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系统的不断规范化,在针刺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医者与患者交流,要严格按照针刺原则进行治疗;另一方面要坚决禁止触犯针刺禁忌,在针刺不能施行的时候,发挥其他疗法的作用,用最安全的方式解决患者的病痛,这也提醒当今医者在针刺时一定要具有严谨、负责的态度。针刺偏泻,灸法偏补,其能弥补针刺的不足,从而发挥驱散寒邪、回阳固脱、活血消肿的作用。
  • 摘要: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黄帝内经》对其即有详细的阐述,可概括为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主、形神合一乃成为人三个方面,并充分描述了其在生理病理上的体现."形神一体观"对后世医家医学思想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学认为,形神是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的统一体。“形神一体观”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中即有非常充分地论述,可归纳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这种辩证唯物的“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对生命观的绝妙概括,也是诊释心理现象生理基础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以及当今心身医学的发展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 摘要: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质分类方法层出不穷,《内经》开创了中医体质分类研究;现代体质分类以《内经》、明清医家认识的思路与方法为理论背景,更强调临床;本文将《内经》体质分类法与现代体质分类法进行比较,提出《内经》体质分类法着眼于先天体质状态,现代体质分类法着眼于后天人体生命活动展现的偏颇运化状态.rn 通过前文所述《内经》体质分类与现代体质分类的比较,不难看出体质分类方法己有不小改变,无论从体质分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到其所涵盖范畴,《内经》时期体质分类与现代体质分类着眼点已大有不同。《内经》体质分类着眼于人体先天察赋的体质状态,而现代临床体质分类着眼于后天生命活动的偏颇运化状态。
  • 摘要:为厘清现代中医眼科五轮学说与《灵枢·大惑论》理论体系的关系,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从理论框架的角度分析现代中医眼科五轮学说和《灵枢·大惑论》的理论体系并比较二者的异同.结论认为,从理论内容的角度分析,现代中医眼科五轮学说与《灵枢·大惑论》理论的内容基本没有区别.但从框架的角度分析,两个理论框架的"概念"、"概念关系"和概念范畴体系存在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导致的结果是诊治思维的不同.《内经》中的眼病诊治思路强调考察病变的从属.现代中医眼科五轮学说诊治思路强调考察病变的产生是哪些机制出现了问题.厘清了这一点,无论是对五轮学说的研究,还是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中医理论发展的都有积极的意义.
  • 摘要:脉诊是《内经》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脉为医之关键”之说。《内经》所论脉诊,内容十分丰富。按照诊脉部位对脉诊加以分类,有诊十二经动脉诊法、三部九候遍诊法、独取寸口法、寸口人迎诊法四类。四种诊法与诊察部位表现出来的脉象特征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了解病位、辨别病性、预测病势的目的。同时,《内经》首次提出了“四时五脏脉”理论,作为四种诊脉方法的补充,既丰富了《内经》的脉诊内容,又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辩证观三大特点。然而,随着《内经》诊脉方法逐渐被独取寸口诊法代替,时藏脉的应用也越来越少。认识时藏脉思想,恢复时藏脉的临床应用十分必要。rn “时藏脉”,时,四时:藏,藏象;脉是脉象,“时藏脉”就是说,四时、藏象与脉象的变化是统一的,而“时藏脉”主要体现的思想理论。 总之,脉与四时相应,是脉象的基本要领,集中体现了脏气法时在中医思想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中医学说重视整体观、恒动观、统一观的特色。rn 本文通过文献搜索和书籍查阅着重提出《内经》中被长期忽视的"时藏脉"思想.重点陈述了其体现中医的整体恒动辩证观的三种思想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引用。
  • 摘要:《内经·经脉别论》云:"生病起于过用".全文将对"过"的解读作为探求经文"生病起于过用"旨意的切入口,认为"过"作机体之过解,不仅符经文旨意,还是中医中和观、整体观、个体观的具体体现.文章以中医病因学、发病学、养生学、生理病理学等中医众学科作为载体,解读经文"生病起于过用",即发病的根源在于机体的过用.同时佐证"过"属机体之过,涵盖两层含义:一是机体发病状态的概述,二是作为筛查中医病因时的个体化衡量标准.
  • 摘要:卫气昼夜循行一直是众医家争论的焦点,其原因在于《内经》经文中对其描述简略。本文将以《灵枢.卫气行》篇为主,结合关于卫气循行散在它篇的描述,探求“阴”“阴分”含义,以求更准确地揭示卫气昼夜的循行规律。本文通过对《灵枢》多篇有关卫气循行经文的梳理,以《灵枢·卫气行》篇为主,探讨文中"阴"与"阴分"的含义,认为"阴"指五脏六腑,"阴分"指阴经的分肉皮肤之间.进而推测卫气昼夜循行规律为:昼行于阳经与阴经的分肉皮肤之间,夜由足少阴分肉皮肤之间入于五脏六腑.
  • 摘要: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水样为表现的病证。其中,大便稀薄、时发时止,泄露之意为“泄”,病势较缓;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倾泻之意为“泻”病势较急;现统称为“泄泻”。《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以“泄”称之,散见于30余篇章,涵盖内容全面,并最早对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其中,依据粪便性状而分“五泄”,为后世在泄泻辨治方面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黄帝内经》中有关"泄泻"的称谓众多,其中据粪便性状而分的"五泄"理论,涉及了泄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治则治法,为后世医家所传承发挥,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n 综上可见,随着历代医家对泄泻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渐深入,治疗泄泻的配伍组方匠心独运,也体现出对《内经》的“五泄”理论的继承及创新性,临证中遵经旨,还应标本兼顾,多种治法相结合,方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 摘要:半夏秫米汤首载于《黄帝内经》,为治疗失眠的第一方,立法用药精妙.但秫米究竟为何,至今仍是不解之谜.秫米与粟、稷、黍是否相同,有的医家认为秫米就是黄黏米,有的医家认为秫米是高粱,有的医家认为秫非高粱,亦非黍非稷.而临床上曾用薏苡仁代替秫米,似有不妥.现多以夏枯草代之,窃以为甚妙,正切失眠的病机.rn 失眠病因较多,王琦教授以脏腑辨证为主将不寐分为两大类:心不藏神和肝不藏魂。心不藏神包括心血失养、心火上炎、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等;肝不藏魂包括虚劳虚烦、肝火上炎、肝气郁结、胆经痰热等。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从阴阳论治,从营卫气血论治,从脏腑论治,从痰、瘀论治,专方专药论治等。但半夏与夏枯草能平衡阴阳、沟通营卫,是治疗失眠的有效药,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减应用,快速治疗失眠。
  • 摘要:"心部于表"理论肇始于《内经》.后世医家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疗效卓著.“实质是心在气化活动中,具有主上、主外的特性,作用于表,并且表现出火热的性质。这里的“表”应包括中医组织学所指的皮肤、肌肉、经络等。心部于表,藏象合一。故外在皮肤疾患征象既由内藏之心君,主统辖、治理。外在肌表病证之论治,便不能忽略从心阳化血、心气行血、心神调情三方面的杂合以治为基本举措。本文讲述了"心部于表"理论的依据,并从对皮肤病治疗的角度,采用中医药,针对具体的病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及差异.rn 方法:对332例脑出血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及周期分析.rn 结果:出生在乙年,岁运为火运、金运;主气为五之气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阳相火,司天为厥阴风木,在泉为少阳相火,年份为小逆、不和、天邢者,其后天的脑出血罹患率最高;出生在甲年,岁运为土运;主气为二之气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阴湿土,司天为阳明燥金,在泉为少阴君火,年份为岁会、同岁会者,其后天的脑出血罹患率最低;但其中唯有主气与运气相合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脑出血发病还与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周期密切相关.rn 结论:脑出血发病与人体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运气相合及周期变化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