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大气科学 >基于飞机观测的华北积层混合云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24h】

基于飞机观测的华北积层混合云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机译:基于飞机观测的华北积层混合云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获取外文期刊封面封底 >>

       

摘要

基于2009年5月1日积层混合云降水2架飞机观测数据分析,使用中尺度模式WRFV3对此次过程积云区和层云区的微物理特征和转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比较研究.飞机观测数据分析表明,此次积层混合云中的层云区和积云区冰粒子形状和形成过程有明显差别,层云区的粒子形状组成比较复杂,包含针状、柱状和辐枝状等,而积云区主要以辐枝状粒子为主,聚并、凇附过程明显.数值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此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回波分布、飞行路径上降水粒子的数浓度和液态水含量等.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云水相对丰富、上升气流强的层云区凇附过程较强,产生的雪在低层融化为雨水,为后期高层形成的雪和霰提供丰富的液态水,能发展成对流较强的积云区,存在播种—供给机制.在积云区,水成物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雪(51.9%)、霰(31.0%)和雨水(16.0%);雪的主要源项包括淞附增长(56.8%)和凝华增长(40.1%),霰的主要源项包括凇附增长(46.6%)、雨水碰并雪成霰(42.6%)和凝华增长(16.1%),雨水的主要源项是霰(77.6%)和雪(22.4%)的融化.而相对云水较少、上升气流较弱的层云区将保持层云的状态,层云区水成物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雪(90.4%)、雨水(6.1%)、冰晶(3.5%);高层冰晶和雪通过凝华过程增长,雪在零度层下融化为弱的降水.
机译:基于2009年5月1日积层混合云降水2架飞机观测数据分析,使用中尺度模式WRFV3对此次过程积云区和层云区的微物理特征和转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比较研究.飞机观测数据分析表明,此次积层混合云中的层云区和积云区冰粒子形状和形成过程有明显差别,层云区的粒子形状组成比较复杂,包含针状、柱状和辐枝状等,而积云区主要以辐枝状粒子为主,聚并、凇附过程明显.数值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此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回波分布、飞行路径上降水粒子的数浓度和液态水含量等.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云水相对丰富、上升气流强的层云区凇附过程较强,产生的雪在低层融化为雨水,为后期高层形成的雪和霰提供丰富的液态水,能发展成对流较强的积云区,存在播种—供给机制.在积云区,水成物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雪(51.9%)、霰(31.0%)和雨水(16.0%);雪的主要源项包括淞附增长(56.8%)和凝华增长(40.1%),霰的主要源项包括凇附增长(46.6%)、雨水碰并雪成霰(42.6%)和凝华增长(16.1%),雨水的主要源项是霰(77.6%)和雪(22.4%)的融化.而相对云水较少、上升气流较弱的层云区将保持层云的状态,层云区水成物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雪(90.4%)、雨水(6.1%)、冰晶(3.5%);高层冰晶和雪通过凝华过程增长,雪在零度层下融化为弱的降水.

著录项

  • 来源
    《大气科学》 |2020年第005期|899-912|共14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9;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北京 100089;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北京 10008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9;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北京 10008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9;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北京 10008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9;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北京 10008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9;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北京 10008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收录信息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个例分析;
  • 关键词

    积层混合云降水; 飞机观测; 数值模拟; 微物理特征;

    机译:积层混合云降水;飞机观测;数值模拟;微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