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中国文化 >陳寅恪以史明詩的虚實分際
【24h】

陳寅恪以史明詩的虚實分際

机译:陈寅恪以史明诗的虚实分际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陳寅恪“詩史互證”法之説值得省思,他的主要任務是“以詩證史”, “以史明詩”作爲文學研究法只是歷史研究存而不論的“附屬創獲”,需要系統闡發.以《元白詩箋證稿》爲中心加以考察發現,從思維方式上看,以史明詩暗含了文史“虚” “實”的學科分野和“實”的詩史辨正;從方法特徵上看,此法注重考證,指向於先“實”而後虚,主“實”而略“虚”;從釋詩效果來看,指呈了詩和歷史文化水乳交融的有機關係,使讀者在切實可信的基礎上獲得了一種“通解”,從而擴大了詩的審美意境.陳寅恪“以史明詩”的釋詩法所具有的理論缺陷,正是通過和錢鐘書辭章談藝的釋詩法形成鮮明的對照而彰顯出來的,這類於思想史上“朱陸之異”和詩歌風格學上“唐宋之别”各自内部的理論映照,正體現了自身獨特的學術價值.從這點上講,“錢陳之争”應當闡釋爲一個學術思想史概念,它是傳統釋詩知人論世法和語源注疏法的新發展,具有現代學術品格,建立起了詩學史上兩大釋詩模型;二者之間有對立而能補充、求分野而可融合,此起彼伏而交互發展.這對今天的文學研究具有一定的啟示.
机译:陈寅恪“诗史互证”法之说值得省思,他的主要任务是“以诗证史”, “以史明诗”作为文学研究法只是历史研究存而不论的“附属创获”,需要系统阐发.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中心加以考察发现,从思维方式上看,以史明诗暗含了文史“虚” “实”的学科分野和“实”的诗史辨正;从方法特征上看,此法注重考证,指向于先“实”而后虚,主“实”而略“虚”;从释诗效果来看,指呈了诗和历史文化水乳交融的有机关系,使读者在切实可信的基础上获得了一种“通解”,从而扩大了诗的审美意境.陈寅恪“以史明诗”的释诗法所具有的理论缺陷,正是通过和钱钟书辞章谈艺的释诗法形成鲜明的对照而彰显出来的,这类于思想史上“朱陆之异”和诗歌风格学上“唐宋之别”各自内部的理论映照,正体现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价值.从这点上讲,“钱陈之争”应当阐释为一个学术思想史概念,它是传统释诗知人论世法和语源注疏法的新发展,具有现代学术品格,建立起了诗学史上两大释诗模型;二者之间有对立而能补充、求分野而可融合,此起彼伏而交互发展.这对今天的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