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文化地理视域中的当代藏族文学研究

文化地理视域中的当代藏族文学研究
纸质版

文化地理视域中的当代藏族文学研究

作者: 徐琴

出版社: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徐琴

  • 出版社: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279

  • ISBN:

    9787306074614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地理学为视角,把藏族作家置放于宗教、文化、社会、地理的宏阔背景下来观察,既看到了作家因民族身份而独有的深情和信念,也看到在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冲突视域下个体所面对的艰难抉择和真实困境。文学的终极目的是理解人、思索人类精神的出路,汉藏作家在这点上可谓是殊途同归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徐琴,女,1972年出生,陕西汉中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藏族文学研究。 展开▼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地域与藏族文学
第一节 地域与文学
第二节 “藏地三区”历史渊源及文化风貌
第二章 藏族文学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宗教传统与藏族文学
第二节 藏族文学的民间传统
第三节 藏族文学的地域特色
第三章 当代卫藏地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卫藏地区独特的地域风貌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当代卫藏地区文学的发展进程和风貌
第三节 当代卫藏地区文学创作版图
第四章 底蕴深厚的卫藏文学(一)——汉语文学创作
第一节 藏地文化的探询与反思——扎西达娃的创作
第二节 生存本相的哲理探求——色波的创作
第三节 拨开西藏的迷雾——央珍的创作
第四节 民族内蕴的深层传达——次仁罗布的创作
第五节 雪域大地女性生存困境的探讨——格央的创作
第六节 藏地生活的多元展现——白玛娜珍的创作
第七节 阳光下的低吟——班丹的创作
第八节 藏地乡村图景的描绘——尼玛潘多的创作
第五章 底蕴深厚的卫藏文学(二)——藏语文学创作
第六章 当代康巴地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康巴地区独特的地域风貌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当代康巴地区文学的发展进程和风貌
第三节 当代康巴地区文学创作版图
第七章 昂扬奋进的康巴文学(一)——汉语文学创作
第一节 嘉绒大地的歌者——阿来的创作
第二节 康巴地域的精神标本——达真的《康巴》
第三节 康巴精神的执着探求——亮炯·朗萨的创作
第四节 与神共渡——格绒追美的乡村演绎
第五节 乡城故土的回忆与探寻——洼西彭措的创作
第六节 故土家园的幻美之旅——桑丹的创作
第七节 草原文化与城镇生活的双重思考——尹向东的创作
第八节 康巴高地的歌者——江洋才让的创作
第八章 昂扬奋进的康巴文学(二)——藏语文学创作
第九章 当代安多地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安多地区独特的地域风貌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当代安多地区文学的发展进程和风貌
第三节 当代安多地区文学创作版图
第十章 多元绽放的安多文学(一)——汉语文学创作
第一节 地域文化寻根与民族精神的昂扬呈现——梅卓的创作
第二节 民间立场的自然呈现——万玛才旦的创作
第三节 浅吟低唱于甘南草原——完玛央金的创作
第四节 深情沉郁的故土之歌——扎西才让的创作
第五节 写作,漫漫回乡路——严英秀的创作
第六节 纯粹之子的精神探求——旺秀才丹的诗歌创作
第七节 守望草原的虔行者——刚杰·索木东的诗歌创作
第八节 守望与探求——嘎代才让的诗歌创作
第十一章 多元绽放的安多文学(二)——藏语文学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