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矿山开采数字化精准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

矿山开采数字化精准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
纸质版

矿山开采数字化精准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 任红岗 王建文 赵旭林 苗勇刚

出版社: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任红岗 王建文 赵旭林 苗勇刚

  • 出版社: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

  • ISBN:

    9787502492069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绪论、地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采场结构参数数字化优选、采场岩体量化评价分析、地下矿山开采数字化模拟技术、矿区三维应力响应精细化分析、采空区群稳定性精细化预测、矿井三维通风与制冷动态仿真化模拟、露天开采精细化设计技术。
本书可供矿山设计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任红岗,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采矿工程及岩土工程咨询、设计、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参与和负责项目20余项,获得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9篇,参与申请专利2项。 展开▼

图书目录

1 绪论
1.1 数字化精准设计技术的重要性
1.2 数字化精准设计技术现状
1.3 数字化精准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章小结
2 地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
2.1 地质资源估算方法综述
2.1.1 几何法
2.1.2 SD法估算
2.1.3 三维空间估算
2.2 地质统计学发展与应用
2.2.1 地质统计学基本理论
2.2.2 地质统计学发展及应用
2.3 地质建模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2.3.1 基本流程
2.3.2 钻孔数据库
2.3.3 地表模型
2.3.4 岩性模型
2.3.5 断层模型
2.4 地质建模示例研究
2.4.1 一般矿床
2.4.2 层状矿床
2.4.3 多层脉状矿床
2.5 本章小结
3 采场结构参数数字化优选
3.1 引言
3.2 采场结构参数AHP-Fuzzy优化
3.2.1 AHP-Fuzzy综合评价法原理
3.2.2 工程实例应用
3.2.3 开采结构参数优化
3.3 采场结构IVIFE-SPA-TOPSIS数字化优选
3.3.1 构建IVIFE-SPA-TOPSIS评价模型
3.3.2 博弈论的指标权重确定模型
3.3.3 采场参数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采场岩体量化评价分析
4.1 引言
4.2 围岩稳定性AHP-Fuzzy综合评价
4.2.1 评判模型建立
4.2.2 评价权重确定
4.2.3 隶属矩阵确定
4.3 采场岩体参数敏感性OED-GRA评价分析
4.3.1 敏感性OED-GRA评价模型
4.3.2 不同强度准则的岩体参数变换
4.3.3 基于OED-GRA评价模型的岩体参数敏感性分析
4.3.4 岩体参数对采场稳定性敏感性特征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地下矿山开采数字化模拟技术
5.1 矿山产能及开采规划数字化布局
5.2 基于三维仿真技术的开拓系统设计
5.2.1 矿山设计和生产计划
5.2.2 矿山生产计划动态编制
5.2.3 开拓系统设计示例
5.3 本章小结
6 矿区三维应力响应精细化分析
6.1 断层构造对地应力场的影响
6.1.1 断层构造与主应力场关系
6.1.2 断层发生前后应力变化关系分析
6.2 复杂地形条件下地应力多元函数回归
6.2.1 函数叠加多元回归分析原理
6.2.2 地应力分布规律及数据分析
6.2.3 地应力多元函数回归应用
6.2.4 复杂地形下三维应力场反演分析
6.3 复杂地形条件下采动影响规律分析
6.3.1 地形地层数值模型建立
6.3.2 顺逆坡采动影响模式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采空区群稳定性精细化预测
7.1 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力学模型
7.1.1 力学模型构建
7.1.2 挠度曲线方程
7.2 采空区群系统突变及失稳机制
7.2.1 突变理论分析
7.2.2 采空区群系统势函数构建
7.2.3 采空区群系统突变失稳分析
7.2.4 采空区群系统蠕变失稳分析
7.3 采空区群系统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7.3.1 影响因子对顶板下沉位移影响
7.3.2 影响因子对临界点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矿井三维通风与制冷动态仿真化模拟
8.1 矿井三维通风动态仿真化模拟
8.1.1 矿井通风仿真理论
8.1.2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应用研究
8.1.3 矿井通风可视化建模及应用研究
8.2 深井开采降温技术及仿真模拟
8.2.1 国内井下应用现状
8.2.2 深井降温模拟
8.3 本章小结
9 露天开采精细化设计技术
9.1 露天境界三维优化设计
9.1.1 矿山情况简介
9.1.2 基础资料建模
9.1.3 露天开采境界优化设计
9.1.4 露天开采进度计划
9.1.5 排土场和道路设计
9.2 深凹露天矿短分期开采工艺优化
9.2.1 矿床开采特征及开采方式
9.2.2 短分期开采
9.2.3 倾斜条带式开采工艺
9.3 露天矿组合生产规模分析
9.3.1 生产规模论证模型
9.3.2 开采境界内资源/储量分析
9.3.3 基建投资及生产成本确定
9.3.4 组合生产规模论证
9.4 大型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方案优化设计
9.4.1 矿山概况
9.4.2 开拓运输方案
9.4.3 开拓运输方案比较
9.5 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综合加固措施
9.5.1 边坡稳定性分析
9.5.2 边坡加固措施
9.5.3 边坡稳定性监测
9.6 排土场优化设计及综合治理措施
9.6.1 工程背景
9.6.2 排土工艺方案
9.6.3 排土场防洪
9.6.4 复垦与加固
9.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