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文气话语形态研究

文气话语形态研究
纸质版

文气话语形态研究

作者: 夏静 女 1969-)

出版社: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4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夏静 女 1969-)

  • 出版社: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语言:

    中文

  • 页数:

    510

  • ISBN:

    9787100075770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是中国古代思想目前气学话语形态的的一般问题以及文气话语形态的分析。书中以体用立论,选取原体显用、即体即用、即用显体的维度,通过探讨中国历代思想家对气范畴所提出的解释、比附、推衍及其所隐含的思想史意义,论述气学之知识学意义、宇宙论意义、本体论意义以及文气话语之价值核心与方法原则,旨在推原气之经验与超验、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内蕴,显明由体向用的生成过程、由用向体的开显过程以及体用辉映的阐释历程。 展开▼

作者简介

夏静,1969年生,上海人,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秘书长、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出版专著《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2007)、《合内外之道—儒学文艺思想论集》(2012);主编《文学史理论》(2011)、《中国古代文论读本》(2013)等。获得“全国很好博士论文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 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展开▼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气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解释的偏向
第三节 解释的维度
第四节 解释的转向
第二章 气学解释的一般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体不可说”及其对策
第三节 如何说气及其蕴含的一般知识状况
第四节 气学解释的必要前提
第五节 作为思维方式的体用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六节 结论
第三章 气学知识谱系及其扩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作为前知识状态
第三节 作为一般知识话语与民间信仰
第四节 气学话语的泛化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气学思想谱系及其艺术阐释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气之一体三相
第三节 思想史视野中的气学解释―以汉学为例
第四节 艺术活动中的气化―兼论苏轼气论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气学到文气学―元范畴意义的确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气”系列之共相与殊相
第三节 气之层级释义及其意义关联
第四节 文”系列之共相与殊相
第五节 文气之元范畴意义―兼论曹丕气论
第六节 结论
第六章 文气话语的结构形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作者之气
第三节 文本之气
第四节 文章 气象
第五节 结论
第七章 文气话语的方式方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整体关联
第三节 意会体悟
第四节 对待立义
第五节 结论
第八章 文气话语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气价值的实现
第三节 文气话语价值体系的奠基
第四节 尚中与养气―价值理性的形成
第五节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