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南片区)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南片区)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南片区)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南宁
  • 出版时间: 2015-11-28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会议文集: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南片区)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高铁时代“时空压缩”效应产生的大客流,是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多功能景观网络构建的重要驱动力.以智慧旅游与创意农业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方式,是高铁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本文以辽宁省大梨树村为例,采用复杂适应性系统方法验证了高铁时代中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过程构建了一种产业发展与多功能景观之间的耦合机制;可进入性、景区交通、品牌构建及社会稳定性等驱动要素仍是创新网络构建中最活跃的;基础设施、民俗风情、特色美食、健康服务等要素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特色产业、内部交通、社会安全、在线服务及快捷便利等要素较为活跃且对外影响较大.
  • 摘要:2015年6月中旬,在广西马山县、都安县、大化县发生了强降水,岩溶地区洼地洪涝灾害严重.利用高分卫星获取数据周期快、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高的技术优势,研究岩溶地区洼地受灾情况。根据岩溶洼地遥感影像特征、光谱特征、多时相NDVI变化特征,识别受灾岩溶洼地信息,采用GIS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岩溶地区洼地的洪涝灾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地区洼地洪涝灾害具有淹没时间长、受灾面积小、分布广泛的特点,GF1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有效监测岩溶洼地洪涝灾害受灾情况。
  • 摘要:高三一轮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夯实地理基础知识,熟知重要地理原理和规律,培养基本技能,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是高三复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环节.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观、实践和研究,发现了现阶段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参照国内部分教育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高三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的若干策略,指出采用“5+1”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知识的容量大,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使得课堂教学的过程向课前推移,把预习当作正课,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彼此合作讨论,在分组时教师应该事先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让学生建立“一拉一”的学习模式,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同体”,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角色,从一个演员转变成导演,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
  • 摘要: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具有世界领先的应急避难场所和防灾体系.相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起步较晚,管理和先进程度也落后于他们.深圳市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其现代化程度在中国也是名列前茅,本文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探讨中国大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情况.深圳市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段,是地震的重点监视防御区.同时,深圳是经济高度发达人口集中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有效应对,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降低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的重要手段.深圳市十分重视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根据《深圳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09-2020)》,该市截止2020年设置1111个避难场所,包括452处室外避难场所和659处室内避难场所.2015年是该规划的中间年份,对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空间布局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既可以评估已有的工作情况,又可以为今后几年的规划提供参考信息.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需求地至应急避难所的步行距离作为达到克服的阻力,使用变阈值范围的二步移动搜索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该区的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分析,找出了其中的集中和缺少区域,探讨了应急避难场所服务阈值范围对其可达性空间差异的影响,为龙岗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规划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 摘要:较高的降水集中,即强降水日数降水量在降水总量中占较高的比例,很可能对水资源造成巨大的影响.以年及四季为时间尺度,利用1961-2010年广西91个常规气象观测站逐日降雨量数据,计算各站点PCI,采用IDW插值方法及回归分析,得到PCI的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PCI与RP、海拔及经纬度的相关性;此外,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PCI的趋势.结果表明:广西东部PCI较低,西部PCI较高,全区PCI局部地区有明显变化趋势.以四季为时间尺度,秋季PCI西部较低,东部较高,其它季节PCI与年均PCI相似;春季PCI全区大部分呈现上升趋势,中部上升趋势较明显,其它季节PCI均无明显变化趋势.PCI与海拔无明显线性相关性,而与经纬度有较明显相关性.
  • 摘要:广西作为最后一个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改的省区,通过地理实践教学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正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根据地理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念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结合本校在地理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开展地理奥赛培训、参赛等教学实践活动,从地理实践教学设计及奥赛组织等一线教学经验的角度探究提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和相关途径.先行进入课改的省区在地理实践教学方面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其中的主动观察设问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地理实践教学对任教地理老师提出了更高更灵活的要求.地理教师应转变思维观念,接触地理实践教学的研究,以丰富的不同类型实践活动场地为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创造条件.
  • 摘要:基于多尺度多机制的研究框架,研究贵州省2000-2012年区域发展差距的尺度效应、时空演化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通过尺度效应分析,发现贵州省发展差距呈现下降趋势,发展差距随尺度缩小而增大,主要表现在县级和地级尺度上;通过对时空演化的分析发现,贵州省区域经济在空间集聚范围扩大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空间分异,区域济发展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区域发展差距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通过空间多水平回归分析发现,地形和城乡两个因素是贵州省形成核心-边缘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工业化、投资水平是影响贵州省区域发展差距的主要动力,市场化和分权化对贵州省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相对较弱.最后讨论了政策对贵州省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
  • 摘要:红树林地区沉积物处于海陆交汇的潮间带敏感区,其生态环境受控于海洋和陆地的双重影响;本文以自然条件复杂的海南岛北部红树林区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红树林区沉积物中常、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变化特征,研究了沉积物中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常、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海南岛北部红树林区沉积物中常量元素氧化物中的SiO2、Al2O3、Fe2O3(全铁)含量相对较高,其它常量元素氧化物则相对较低,沉积物元素组成以SiO2和Al2O3为主,反映了研究区沉积物以铝硅酸盐为主;研究区内常量元素由沉积物表层至深部,SiO2、CaO、P2O5含量总体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由浅至深Al2O3、Fe2O3、MgO、K2O、TiO2含量呈现逐步增高的趋势;不同区域沉积物剖面中MnO含量随着深度变化没有明显变化;对常量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区内SiO2含量与Al2O3、Fe2O3、MgO、TiO2、MnO、P2O5等常量元素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与SiO2含量与Al2O3呈现特别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Na2O之间呈负相关;MgO、Al2O3、Fe2O3、TiO2、MnO、P2O5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CaO、Na2O、K2O与TiO2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反映区内沉积物具有了复杂的来源背景.
  • 摘要:在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是大势所趋,更是学生所需.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所以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和发挥学习潜能,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本文旨在新课程理念下,从融入中学生流行元素,采用多学科教学模式,学习身边的地理几方面展开探讨,指出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中学生的流行元素,注重师生互动的融洽性,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教学素材的生活化,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使学生乐于接受知识,主动探索知识。一切以课标为准绳,以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就能构建高效、优质的地理课堂。
  • 摘要:作为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先河,广州截止2012年底,累计建成绿道2174km,覆盖面积3600km2,服务人口超过800万,成为其他城市绿道建设学习的典范.针对广州市绿道效益评估,本文通过定量分析评估其生态效益,数理模型结合spss分析评估其经济效益,定性分析评估其社会效益.针对广州市问题研究,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发现广州市绿道在建设和投入使用中存在绿道层次和使用率低,生态功能薄弱,有些路段选线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转变观念,生态学专家参与绿道的规划,重点打造社区绿道等合理化建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