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1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了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天津市气象局于2008年组建了气象信息员队伍.目前全市共有气象协理员、信息员4千余名,每一个乡镇至少有一名信息员,主要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的传播、气象灾情的调查收集及上报等.从近两年的实践来看,气象信息员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灾情反馈、灾后救助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在气象信息员的管理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好地发挥气象信息员的纽带作用,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 摘要:本文通过对阿勒泰地区1984-2009年26年间各站所遭受的雪灾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了雪灾容易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遭受灾害的损失程度,对于雪灾的预防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为进一步作灾情气候区划提供相关的依据.
  • 摘要:2009年冬季(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新疆阿勒泰地区降雪异常偏多,最大积雪深度和降水量均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大到暴雪以上量级以新疆降水量级标准,12h降雪量≥7.6mm,24h降雪量≥9.1mm)在阿勒泰地区北部、东部反复出现,由此引发了该地区的特大雪灾.本文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确定了降水的主要时段和大到暴雪出现的时间,并利用常规天气图分析探讨历次大到暴雪出现的天气形势和特点.
  • 摘要:利用T639、欧洲、T213数值预报模式的综合应用,分析了"2010.1.18~20"新疆石河子地区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诊断,对天气和次天气尺度动力学的描述,表明强寒潮天气是由于新地岛以东的泰米尔半岛强冷空气沿脊前东北气流西南下到西西伯利亚低涡中,迫使低涡呈东北~西南向发展,槽后东北风带进一步加强,与南支上咸海弱槽汇合,造成本次强降温、降雪天气过程.
  • 摘要:进入21世纪后,新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所造成的气象灾害給人民生命财产、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立完善地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气象服务的精准度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向社会、向公众传播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增强社会、公众防御意识、达到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是当下电视气象服务人员的工作重点.本文试图从天气预报信息具有新闻性这方面着手,借鉴思辨性新闻报道手法,建立和逐步完善灾害性天气电视气象服务流程.气象编导逐渐向新闻传播者与把关人的角色靠拢,深挖气象信息的新闻价值并通过电视媒介广泛传播,扩大气象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影响力、增强警示作用,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天气危害的服务作用.让电视气象服务工作为国家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1.思辨强化了灾害性天气的新闻性.模式化的预报结论开始变的有轻有重,桀骜不逊的灾害性天气,此刻在编导的眼中乖巧了许多.有的放矢的防御指南,将最大限度地以趋利弊害定为灾害性天气思辨性新闻制作标准.耳目一新的电视气象服务节目颠覆了受众对天气预报节目的认识,体现气象节目的权威性的同时,增强了电视气象节目可视性,电视气象节目收视率攀升态势得益于节目服务性的增强.借助电视覆盖面广这一传播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电视气象服务的魅力.2.灾害性天气诠释了思辨性新闻特色在对灾害性天气诠释的过程中,完美地体现了思辨性新闻所具有的针对性、说理性、可视性特色.灾害性天气采用思辨性报道,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气象灾害以及衍生灾害的危害.另外,适时对天气实况进行播报无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天气影响系统为气象编导提供了灾害性新闻事件的思辨背景,用预报结论进行解释分析,从而达到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报道效果.我们感受交叉学科魅力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不断学习的必要性.
  • 摘要:2010年1月6-7日阿勒泰地区普降暴雪造成罕见的雪灾,本文对此次暴雪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对常规资料、ECWMF客观分析、T639物理量产品00、03及06时资料、FY2E红外云图及其黑体亮温分析,认为500hPa欧亚范围内欧洲和西伯利亚强低涡、西西伯利亚到泰米尔半岛强阻塞即呈两槽一脊的?型,以及中纬度纬向气流是此次暴雪天气的大尺度系统;中纬度纬向锋区上短波东移与萨彦岭低涡南部的强锋区在阿勒泰地区上空的汇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暴雪产生在中亚气旋前部的暖区及850hPa中尺度切变线和幅合线附近,切变线附近的高湿区和强上升区、云系发展和移动均与降雪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急流的存在为暴雪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量、热量和水汽;分析单站高空风时间剖面图揭示出暴雪过程中高低空急流的变化和暖湿气流的输送;暴雪中心区位于850hPa强水汽幅合中心附近和强上升区的前侧.
  • 摘要:通过实测降水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夏季浙江省连阴雨天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动力热力学结构进行诊断分析,并与气候同期环流形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此次夏季持续阴雨天气发生持续性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期间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天气频繁发生,强降水日数多,气温持续偏低,均为历史同期罕见.(2)极涡强度较气候平均明显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60°E附近的乌拉尔山地区不断有低槽东移,携带冷空气南下,而副高位置偏南偏东,强度偏弱,有利于冷暖空气在浙江省频繁交汇,维持长期低温阴雨天气.(3)连阴雨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有较大水汽通量存在,副高西侧偏南气流为浙江省输送充足的水汽.假相当位温密集带主要位于江苏省和浙江北部一带,密集带南侧的浙江省是相当位温高值区.
  • 摘要:利用Micaps资料、温州地区各站实况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从高空以及地面形势的演变和物理量特征等方面,对2008年12月4日~6日温州地区发生的寒潮过程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源地在泰梅尔半岛,寒潮爆发是由于横槽转竖导致的;从冷锋南下的路径看,此次寒潮过程属于西北路径;温度平流分析显示在冷空气影响前,温州地区处于暖平流区内,出现了强烈回温,这为冷空气影响时提供了很大的降温空间;同时冷平流的持续南下,为温州地区持续降温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平面气压梯度可以反映出冷空气的强弱和影响温州地区的方式以及强弱.
  • 摘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全国各地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损失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深受台风、暴雨、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威胁的乐清,必须加快推进基层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构建到村、入户的气象基层灾害防御体系,对乐清的防灾减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为开展地基GPS接收机和微波辐射计斜路径水汽总量的对比观测试验,设计实现一套控制微波辐射计全自动追踪可视范围内某颗GPS卫星,以获取微波辐射计与该GPS卫星之间斜路径水汽总量的外场试验方案.根据观测设备的特点,在软件控制流程的层面上,该试验方案集成GPS接收机和微波辐射计的I/O数据和控制文件,实现各种天气条件下的自动连续观测,获取的观测数据样本具有代表性.同时,该试验方案的实施全程由计算机控制,既可避免可能的人为操作失误,又能节约人员劳务开支.最后,初步的观测结果表明本试验方案能够满足斜路径水汽总量对比试验对微波辐射计定位精度的要求.
  • 摘要:2009年7月13日北京出现了一次罕见的有双"对流云线"现象的局地暴雨,本文对此记载并主要采用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反演手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槽、低层风场辐合的有利天气尺度背景下,在北京西南部与河北交界处,由于地形辐合线作用首先出现数个对流单体;同时由于北京城区南部存在伴随中尺度风场辐合的温度梯度带,为单条对流云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因而出现了对流单体呈东东北-西西南走向线状排列的形态,单条对流云线形成.在出现单条对流云线后,强降水开始发生,对流云线两侧由于强降水产生的边界层冷池出流与环境场的风场形成辐合,南侧出流与环境场的偏南风产生狭长辐合线,北侧出流与附近雷暴冷池及雷暴高压产生的西北气流产生辐合,同时这两条辐合线阻断了环境场对原对流云线的能量和水汽输送,从而原对流云线减弱消失,在其两侧新生出两条新的对流云线.当单体对流发展到成熟阶段,在相对孤立的对流单体之间,边界层相向流出的冷空气出流产生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于是在单体之间形成新的对流单体,造成两条云线之间、单体之间的"缝隙"不断被新生对流单体"填充",最终导致了双对流云线的合并,同时降水进入减弱和持续阶段.在对流云线两侧冷池出流附近,如果环境场存在较强的温度梯度、湿度梯度以及风场辐合,则可以激发出走向与环境风场垂直相交的两条平行分布的对流云线.伴随较强垂直上升速度的边界层辐合线对对流风暴的新生有显著的动力学指示意义,时效约30-60min,如果北京地面较大范围被冷池控制,没有足够强度的垂直上升气流,则预示对流风暴即将减弱消散.
  •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粮食总产的一半.及时、准确地对水稻产量进行监测预报,对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粮食政策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江苏省盱眙县、金湖县和洪泽县为例,利用HJ-1卫星遥感影像,开展了水稻产量分级监测预报研究.在利用GPS实地取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进行HJ-1A卫星影像精校正,将GPS样点数据校验贯穿到整个水稻种植面积分类与解译过程中,面积信息解译精度在90%以上.分别利用水稻抽穗期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比值植被指数反演了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数据信息.结合水稻遥感估产模型进行产量估算,并叠加样点产量信息验证,估产精度达到85%以上;依据预测的水稻产量数据进行产量分级预报,制作了盱眙县、金湖县和洪泽县水稻产量遥感分级监测预报图,该图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田间生产管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盱眙县、金湖县和洪泽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偏北,境内地势起伏,种植结构复杂,低空间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如NOAA,MODIS等)不能满足该地区的农作物长势和产量估算的精度要求,尤其是局部地区的精确监测.本研究选用了空间分辨率为30m的HJ-A卫星影像,基本能满足对该研究区域农作物长势监测的精度要求,而且HJ星经过A星与B星组合后对同一地方重复观测时间为2d,也可以满足水稻生长期动态监测的时间精度要求.此外,使用HJ星遥感影像仍存在混合像元的问题,若今后能结合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如SPOT、QUICKBIRD等),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发挥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优势,可大大地提高分类与判读精度,从而提高水稻长势分级监测的精确性.本文探讨了水稻遥感估产的新模式,虽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个别样点预测值偏差较大,这可能是模型参数或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今后需要在更广域的种植区验证,以进一步明确这一估产模式应用的边界条件.
  • 摘要:旱灾是陕西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暴雨洪水灾害是陕西省境内仅次于旱灾的主要自然灾害.80年代初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代五百年旱涝分布图籍给出了1470-1979年历年汛期5-9月旱涝分布图和全国120个站点510年旱涝登记序列.该图籍出版以来,许多气候工作者根据这份资料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但是,该500年旱涝序列在陕西地区选的站点少,有些年份的数据短缺或不可靠,且资料来源单一,本文是运用历史文献等资料和降水资料恢复重建陕西省各站1470-2008年旱涝等级,分三部分工作.第一部分进行了历史时期旱涝等级的修订,选取陕西有代表性的站点榆林、延安、西安、汉中、安康,依据中国近代五百年旱涝分布图籍给出的这五个站从1470到各站有降水量资料前的旱涝等级加以订正,订正参考参照<陕西历史自然灾害简要纪实>、<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陕西省干旱灾害年鉴>进行修订,旱涝等级的修订方法是按照历史文献,从文献记录中获取旱涝的信息,将此信息定量化对原有的序列进行订正.第二部分进行了有降水量资料后的陕西省旱涝等级的计算,按照<中国近代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给出的旱涝等级标准计算了陕西省95个站各站从有降水量资料开始到2008年各站逐年的旱涝等级,使得陕西全省有降水量以来的旱涝等级资料得以完整.第三部分进行了陕西省代表性站点539年的旱涝序列重建.选取有代表性的站点榆林、延安、西安、汉中、安康,这5个代表站的地理位置分布来看,是符合均匀分布原则的,能基本反映陕西旱涝特征.建立旱涝等级序列的原则为没有降水量资料之前旱涝等级的定为根据史料修订后的旱涝等级,各站有降水量后旱涝等级定为根据降水量资料计算出的旱涝等级.这样这五个站从1470-2008年建立了长达539年的旱涝等级序列.陕西省539年的旱涝序列重建与研究对分析陕西旱涝的规律、旱涝成因、以及旱涝对陕西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将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灾害,它有三个方面的形成原因,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风,二是要有沙尘源,三是地表受热后(一般在干旱的条件下)产生一种不稳定的上升气流,把地面的沙子带到高空从而形成沙尘暴.本文利用micaps3.0常规资料对2010年3月19-20日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一次特强沙尘暴天气的形势场、物理量场特征进行诊断分析,表明:高空急流的能量下传为特强沙尘暴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条件,使其在沙尘暴发生时极大风速达到27.2m/s.特殊的地面形势场是:鄂尔多斯位于低压后部高压前部的密集区,等压线成经向型,高低压中心在纬度上相差甚小,造成形势场相当稳定,系统移动缓慢,这种形势场的发展,加大了冷锋前后的气压,同时两条锋面前后影响鄂尔多斯,加强了此次沙尘暴的强度、范围延长了时间.鄂尔多斯有两大沙漠,一是西北地区的库布其沙漠,二是东南地区的毛乌素沙漠,两大沙漠的存在造成鄂尔多斯土层疏松,为沙尘暴的产生提供充足的沙尘源.进入2010年鄂尔多斯1月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1.6℃,是2005年以来同期次高值,2月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2℃,气温高,气候干燥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在这种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地表受热后,宜产生一种不稳定的上升气流,加上高空的的动力条件,很容易把地面的沙子带到高空从而形成沙尘暴.
  • 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四川小春粮食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其流行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的配合:大量菌源的存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和小麦最易感染生育期状况.赤霉病不仅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更重要的是恶化其子粒品质,降低种用价值,且带病麦粒含有毒素,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笔者基于四川资中植保植检所提供的小麦赤霉病常规记录资料及资中县气象局提供的降雨量、相对湿度、温度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应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四川资中小麦赤霉病发病的预报模型,模型中对影响四川资中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的气象生理指标及历年该病发生的统计资料进行了质量控制,剔除了个别异常数据.借助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函数映射能力,采用Fletcher-Reeves算法的变梯度反向传播算法-Traincgf,建立了小麦赤霉病发病的气象预报模型,模型拟合与预测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5,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0.17、0.29.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报精度都较高,能很好的实现预期效果,对小麦赤霉病发病的预测预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例说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应用于小麦赤霉病发病预测是可行的,并且它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柔性的网络结构,与传统的预测、决策、规划、调度等方法相比,多层前传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应用不需要设计任何数学模型,只需根据输入输出数据建立模型,神经网络这种独有的自组织、自学习、超强的容错性及信息分布存储的能力,可以任意精度的逼近任意函数,在解决复杂非线性及不确定性的预测工作上有一定的潜力.由于资料限制,本研究只用了17年的数据.随着数据样本的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训练,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此项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进行.
  • 摘要:以加工番茄里格尔87-5为材料,于2007年在石河子地区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期对加工番茄部分农艺性状、主要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显著的影响着番茄的株高和茎粗,早播番茄的茎粗最粗,晚播番茄的株高最高,中播番茄株高和茎粗处于两者之间;播期对番茄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有很大影响,中播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糖酸比最高,早播次之晚播最低,随着播期的推迟,番茄中有机酸含量逐渐升高,播期对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无明显影响;影响不同播期番茄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单株果数,其次是单果重,番茄产量随播种期的延后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因此,里格尔87-5在新疆石河子地区最适播期为4月下旬.
  • 摘要:森林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光、热、水、气等气象要素直接影响森林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生产力.同时,森林改变了下垫面的物理特征,直接影响大气组成、辐射平衡、水热平衡和湍流通量等,对局部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形成特有的小气候特征.雪岭云杉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天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维护,新疆绿洲生态平衡的维持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4].目前,国内外针对天山雪岭云杉森林与气候的研究多是利用树木年轮资料提取并重建影响雪岭云杉生长的历史气候包括温度、降水等变化信息.本文利用天山雪岭云杉林区连续气象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林内外冬、春季小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山雪岭云杉林对小气候特征存在明显影响,冬、春季林内平均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林外均明显偏低,相对湿度均显著大于林外;林内同林外比,冬季、春季气温偏低分别在1.3-1.7℃、0.5-1.2℃之间,且林内气温日较差和相对湿度变化幅度明显低于林外.林内风速小,日变化不明显,静风的频率最大;冬、春季林内平均风速分别为1.96m/s、2.47m/s,而林内分别为0.23m/s、0.31m/s.
  • 摘要:林内CO2浓度变率随近地层CO2堆积现象的出现而发生显著变化,这一过程对估算林内各层植被冠层CO2储存项有直接影响.通过寻找形成近地层CO2堆积的主要气象控制因子,有助于判别不同气象因子在近地层CO2堆积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四个不同时段的8个气象因子观测资料整合为3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了各主成分的生态学涵义.结果表明:热量和水分因子在全年近地层CO2堆积发生日均起到重要作用,辐射因子和动力因子对近地层CO2堆积影响相对较弱.辐射因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雨季后期(9~10月)和干季前期(11~12月),动力因子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干季.
  • 摘要:本文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针对翠冠梨大棚小气候环境栽培条件下梨树温度、湿度环境因子对梨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翠冠梨大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分析了乐清市的主要气象灾害情况及气象为农村经济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就气象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更好服务提出了对策建议.
  • 摘要:为了研究相似离度法中形相似与值相似权重系数的取值问题,本文以南京地区降水事件的预报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单站地面温度演变场、湿度演变场和海平面气压演变场为相似要素场;通过设计九组不同形相似与值相似的权重系数的比值逐年筛选历史样本并分别统计其对降水事件的预报效果,最后得出:①在降水相似预报中,气压场和温度场形态分布比数值大小更为重要,而湿度场两者则同等重要;②运用单要素场作降水相似预报时,湿度场效果最好、温度场次之、气压场最差.
  • 摘要:利用NCEP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09年5月9-10日发生在华北东南部地区(晋东南、冀南和鲁西北地区)的一次春季强降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高空冷空气、南支槽和低空低压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的;从南海到华北南部的西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850hPa上的θse能够很好的指示暴雨带的移动;700hPa上的强烈垂直上升运动,以及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是造成暴雨的有利物理量场特征.600hPa以下为强辐合区,以上则为强辐散区,大的正涡度区位于500hPa以上,这种结构配置成为北方春季暴雨发生的有利的动力机制.
  • 摘要:对发生在黄土高原山西太原,2005年8月16日和2007年8月7日两次突发性暴雨过程,从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多普勒雷达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不同环流形势的暴雨过程影响系统不同,8月16日冷锋过境后受太行山阻挡呈准静止状态,冷暖气团对峙、交绥是产生暴雨的主要原因;8月7日前倾槽形成对流不稳定与300hpa急流出口左前部的辐散抽吸叠置,产生暴雨天气.(2)与850hpa低涡中心对应的前期非降水涡旋状辐合速度场可作为强降水的预警手段.(3)低层暖平流加辐合和高层辐散叠加的多普勒雷达速度场对大范围强降水发展、维持、消散具有很好的预报指示作用;逆风区、中尺度切变线、辐合线在强降水临近预报中有明确的指示意义.(4)雷达风廓线产品可分析出低空急流在夜间产生并加强,导致了大暴雨出现在夜间的现象;两次暴雨天气过程,冷空气分别从不同高度入侵.
  • 摘要:普查了2009年1月到2010年4月的大雾资料,利用溃变原理的V–3θ图结构方法,重点分析了2009年12月10日山西省大范围大雾天气过程,给出山西省区域大雾结构预测要点.
  • 摘要:通过对2010年3月19-20日山西大部出现大风、降温和扬沙天气的环流场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高空贝加尔湖地区强冷平流,地面高压前方有低压系统,气压梯度加大,中高空垂直速度特大,强烈的下沉气流将高空能量传递下来,是造成大风天气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T639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等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2009年7月山西省的两场区域性暴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具有明显差异,冷空气的强弱、副热带高压的动态以及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与暴雨的强弱关系密切;暴雨落区与能量锋区、湿度锋区、潜能锋区有一定关系,垂直上升速度、水汽通量散度的大小与暴雨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两次暴雨的回波特征基本一致,回波均呈片状,降水回波都基本布满了整个探测范围,为大范围的层状云降水回波,零速度线均穿过雷达站,并呈正"S"型;两次暴雨过程都属于层状云降水同时伴有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中尺度对流云团都是由低涡切变云系激发而成,后者的暴雨云团对流性较前者稍强,但影响暴雨区的时间短,所以虽然后者的降雨峰值较大,但从整个暴雨过程来看,无论是暴雨范围还是暴雨强度上都要比前者要弱.
  • 摘要:回顾了滨州市气象局十一运会气象保障工作,主要从筹备和赛事服务两方面总结了滨州市气象局十一运会气象保障的基本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现代重要活动保障,提出重大赛事等活动的成功气象保障需要做好完善机构方案,政府部门大力配合,活动前的实战演练,活动期间机构运行和方案的落实等工作.
  • 摘要:十一运会圣火火种采集点定在泰山之巅玉皇顶东200米处,采集点海拔1500多米,天气瞬息万变,风、雨、云雾等天气条件对依赖聚集太阳光取火的圣火火种采集影响较大.为了给十一运会圣火火种采集组委会提供可靠的决策气象保障,首先统计分析了1971~2000年30年泰山的低云量、大雾、降水等气候特征,以掌握各月的天气状况.统计结果表明:泰山降水日数、大雾日数、阴天日数最多的是7月份,其次是8月.当十一运组委会初步定在8月1-6日期间选择最适宜的某一天取火时,我们对2000~2008年近10年8月1-6日逐日逐时气象要素、尤其是对取火影响较大的大雾、降水、雷电、大风等气象要素出现的概率、时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统计,结果表明:1-6日出现大雾的平均概率为87%,其中5-6日出现大雾的概率为100%,4日出现大雾的概率最小为66.7%;1-6日出现晴好天气的平均概率为11%,3-4日晴好天气概率最大为22%;1-6日极端最高气温为25.9℃,极端最低气温为12.3℃;1-6日平均风速为5.8米/秒,极大风速为25.4米/秒;雷电出现的平均概率为31.4%,最大概率44.44%,分别出现在3-4日和6日.1-6日平均降水概率为55.6%,最大降水概率为77.8%,分别出现在3日和6日.从气候历史概况的统计结果得出:8月5-6日出现大雾的概率为100%,晴好天气出现的概率为0.0%,因此,8月5-6日不宜选择圣火取火日,3-4日出现雷电的概率较大,由于泰山顶海拔1545米相当于850hpa的高度,是雷电发生的高度层,雷电将对人员和机器设备造成危害,因此,3-4日也不宜选择圣火取火日.综合分析考虑:8月1-2日取火相对有利.进而对2000~2008年8月1-2日逐日05-20时逐时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日10-13时的降水概率为0.0%,1日8-11时逐时出现的概率在60%以下,1日10-13时没有雷电产生,适合在泰山圣火点燃及其他活动的进行.统计结果综合分析得出:8月1日10-13时对取火最有利.十一运会圣火火种采集组委会按照气象部门对历史气候资料的统计结果和对1-6日逐日天气的预报结论,最后将圣火取火日确定在8月1日上午,结果如愿以偿.10时27分,云雾过后,太阳露出笑脸,奥运冠军张娟娟、王峰在取火点聚集阳光将"如意"火炬点燃.8月1日10时35分,十一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宣布,国泰民安圣火火种采集圆满成功.
  •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伴随着雷电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和静电感应,对这些微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致使雷电造成的灾害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对电子、化工、能源、医疗、电力、通讯、银行等各行各业造成极大破坏.本文结合雷电灾害应急管理实际工作的新特点,分析雷灾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树立危机意识、注重预防、加强整治、宣传教育等措施和建议.
  • 摘要:利用1971-2007年威海市6个观测站月报表资料和2000-2007年山东省闪电定位监测网提供的闪电资料,统计威海市雷暴,分析威海市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威海市雷暴气候特点:雷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雷暴日年分布、季节分布、月分布、日分布均为单峰型.雷暴多发期,对应雷电灾害多发时段.并利用2000-2007年威海市雷电灾害统计资料,与雷暴日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的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 摘要: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对2009年11月11-12日的暴雪过程和2010年2月9-10日的降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次过程在发生前期形势相似,影响系统强度差异较大,产生暴雪的形势明显要好,但受暴雪过程影响,第二次过程预报量级偏大;数值预报产品对暴雪过程预报较好,对第二次过程预报效果较差,但由于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出现失误,预报与实况差别较大.过程一预报准确的原因主要有:(1)暴雪发生前期高空、地面形势发展较好,(2)上游的天气实况为我们发布暴雪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3)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预报效果很好,尤其我国的T639模式对这次过程的天气形势预报能力已经与EC模式相当.过程二预报量级偏大的原因主要有:(1)这两次过程形势上的相似对我们的预报思路影响较大,(2)我们对天气形势背景分析欠缺,过分地依赖数值预报产品,而又没有仔细分析各家模式形势场预报的强度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德州市气象台10日下午预报:12日有大到暴雪,过程平均降雪量可达5~10毫米;11日下午预报全市有暴雪,实况是11夜间到12日上午,全市有10县(市)出现暴雪(仅宁津8.9毫米),预报与实况基本一致,预报比较成功.同时还发布了重要天气预报,及时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服务比较成功.对2010年2月9-10日的降雪过程,德州市气象台从5日开始滚动发布10日有中到大雪或大雪预报,直到9日才将降雪量级减小到中雪、南部县市大雪,实况是2月8日20时至10日08时出现小雪,预报与实况相差较大,存在失误,服务效果较差.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进一步变暖,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的其它各种自然灾害在显著增加,对气候灾害特别是极端气候灾害的应对战略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科学界及公众的重视.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大部尤其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袭击,灾害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给电力、铁路、民航、农业带来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雨雪冰冻灾害的防御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对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1)加强雨雪冰冻灾害的研究:包括进行雨雪冰冻灾害条件和机理的研究、加强基础性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研究;(2)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加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建设,千方百计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3)建立完善的极端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抓好基层预案建设,认真搞好应急预案实施演练;(4)加强部门联动防御机制建设:在建立部门联动防御机制建设中,气象部门应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及时向政府和相关部门通报情况,做好应急联动工作;(5)健全执法体系: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加强行政执法;(6)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工程建设:需增加相应的配套资金投入,支持气象灾害应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应对和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发生极端或异常气象灾害时,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相对以前变的更加敏感和脆弱,损失也往往较以往大,社会对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的分析还是很浅显的,今后在低温雨雪冰冻形成物理过程、预报预警技术的总结分析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 摘要:本文针对2009年7月8-9日山东省威海市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形势场、物理量场等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和副高边缘切变线是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西南急流对暖湿气流的输送为较强降水产生提供了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和低空切变线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条件.
  • 摘要:气象条件对体育运动成绩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本文统计分析在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德州市区及周边十县市观测的气象要素特征,并与常年气候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市平均温度16.7°,相对湿度57%,全运会期间无降水,风速2.2m/s,总云量4.0成,低云量0.5成,日照230.5小时,气压1015.0hPa,分析以上各要素,人体感觉舒适,比较适合室内外运动,有利于运动员创造佳绩.天气现象:10月13日陵县、平原、夏津夜间至08时之间出现辐射雾,最小能见度分别为700米、100米、60米,对交通有一定影响;10月18日午后德州、宁津、庆云、陵县、夏津在15时02分-17时19分先后出现大风扬沙天气,出现的大风对室外比赛影响较大,对室内的艺术体操和篮球比赛影响较小,但大风伴随的扬沙天气对运动员心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运动员根据天气条件及时调整好心态.
  • 摘要:通过对玉溪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降水统计发现,玉溪连续7个月降水比常年偏少至特少,气温偏高至特高,9站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0~78%,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0.9~2.5℃.历史上红塔区秋冬春降水在20世纪时,年代际变化较平稳,偏多和偏少约占50%,降水在56%到-40%之间变化,其中比常年同期偏少30-40%的只有1963、1970、1974、1980、1999共5年,但进入21世纪后处于偏少背景下,偏少年高达89%,其中2008年偏少49%,特别是2010年偏少高达78%,创有记录以来最少,出现了罕见的秋、冬、春连旱,干旱程度为百年一遇.分析云南2009~2010年严重的秋冬春连旱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演变异常、海温突变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1)2009年秋季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云南长期处于强大的588副高控制之中,阻断了从孟加拉湾和南海到云南的水汽输送,加之东亚大槽偏弱偏北,同时亚洲极涡偏弱,导致东亚冷空气减弱,对地处低纬高原的云南地区影响不大,因此冷暖空气不能在云南上空"相遇",造成云南降水偏少.(2)2009年6月开始全球平均海温出现历史最高,赤道东岸海温距平明显上升,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暖海温异常,厄尔尼诺(ElNi?o)事件开始显现,冬季到达旺盛期,在其影响下,南海、中南半岛到西印度洋的对流活动受到抑制,不利于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暖湿气团活动,从而造成输送至云南的水汽偏弱,导致云南降水偏少.(3)全球气候变化使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偏离了平均值,容易引发极端气候事件,加之云南是典型的季风气候脆弱区,由于季风的变化极大地影响到雨量的多少,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干旱发生的频率增多增强.
  • 摘要:研究晚霜冻灾害的成因不仅能够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测能力,而且为此类灾害性天气的准确预报以及做好大、小春农作物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利用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建立的大气边界层(PBL)观测系统探测资料,并结合天气实况、气候背景、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方面对2009年3月14日的晚霜冻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晚霜冻是在有降雨过程后以及前期气候偏暖的背景下发生的,由高空冷平流和夜间辐射降温形成的混合型霜冻;此次晚霜冻发生前,近地层受冷空气影响,各类气象要素呈现出显著的变化特征,白天大气透明度高、无云、风速小、气压高、湿度小,太阳对地表的辐射较强,地表储存的热量较多,气温升高且达到最高值的时间较晚,地面以湍流方式向大气输送的能量以潜热通量为主,傍晚日落后,地表释放的热量开始增多而且远远超过白天吸收的热量,加之水汽放射的长波辐射稳定,获得大气逆辐射补偿的热量相对较少,气温迅速下降,从而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现象.
  • 摘要:本文利用NCEP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和探空资料,对2002年冬季西安地区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副高的偏北,天气系统移动缓慢、高空槽前偏西气流的维持和地面弱冷空气的影响为持续性大雾提供了良好的环流形势.700hPa辐合和850hPa辐散引起的系统性下沉运动有利于大气层结稳定,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为大雾提供了充足的水汽.(2)地面辐射、温度平流、垂直运动与中低层逆温层的建立和维持有着密切的联系.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层产生逆温,中低空的下沉气流与中低层暖平流和低层冷平流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中低层逆温层的建立和维持,逆温层的形成和维持有利于形成大雾的弱风条件和水汽积聚.(3)这次大雾是一次典型的平流辐射雾,大雾的产生是由地面辐射冷却和平流冷却共同作用的结果.低层风场、地面的长波辐射降温、温度和湿度平流的影响都是雾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4)太阳短波辐射是造成这次大雾减弱和日变化明显的重要原因;而较强的平流冷却又不利于大雾的发展,这是因为12月14日随着700hPa较强暖平流影响,中低层暖湿气流与下垫面的温差急剧增大,平流冷却作用加强,而强的的平流冷却代表着强的湍流交换,不利于近地层的冷却,这是造成大雾在14日傍晚减弱为轻雾、能见度好转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文将Fairall飞沫参数化方案引进MM5V3.7中尺度模式,通过5个台风个例的15组试验统计结果显示,考虑海洋飞沫的作用后,可以大大提高台风强度的预报,而且随着时间的累积,飞沫的作用更加明显;对于台风海面10m最大风速,24h、48h和72h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提高8.7%、13.4%和13.8%,对于台风中心海面气压,24h、48h和72h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提高4.8%、28.4%和22.5%,.而飞沫作用对于台风路径预报的改进效果不明显.
  • 摘要:2008年华南前汛期6月11-13日的广西特大暴雨过程是与位于广西的中尺度涡旋系统(广西涡)密切相关的.本文采用MM5模式对此次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很好地再现了实况天气过程.利用高分辨率的模式输出资料对本次暴雨过程中的正值位涡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位涡输送能很好地反映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位于广西涡南方的低纬度中南半岛上的位涡中心沿着西南气流不断向广西涡输送位涡团,为暴雨区带来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有利于致洪暴雨的形成;而位于广西涡北方的中高纬度上的位涡中心也随着东北气流向广西涡区域输送干冷的位涡团;此外,位于广西涡正西方的位涡中心也不断向其输送位涡;广西涡将其南方的暖湿气流及其北方的干冷气流一起卷入进气旋性环流,使得降水增强.等熵位涡分析表明:315K等熵面上高值位涡带的位置和强度能较好地反映暴雨的落区和强度,等熵面上的气压高值中心也总是追随着位涡中心而移动;等熵面上的西风气流将高纬度干冷的高值等熵位涡团向暴雨区输送,而低纬度的西南暖湿气流将潮湿的等熵位涡向东输送并随着气旋性环流卷入暴雨区,使得降水区维持高值等熵位涡,这也是强降水得以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345K等熵面上的高值等熵位涡区集中在高纬度,且随着气流向东传播,其南部的等熵位涡团存在下传的现象,有利于暴雨区位涡的增长.
  • 摘要: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探测资料,以及NCEP1×1°的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合成等方法,探讨了2006年江苏省秋季连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这次连阴雨形成的环流背景、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等.分析表明:这次连阴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过程总雨量大,平均日雨量大,平均日照时数小,为历史上罕见;500hPa亚洲高纬度的大低压区是连阴雨发生的环流背景,两个低压中心的相对运动对于连阴雨的开始和结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500hPa的两个平均短波槽和低层切变线、地面倒槽、冷锋的活动是造成连阴雨的影响系统;降水集中时段与400hPa以下的垂直上升运动相对应;连阴雨期间的水汽来源有两条通道;江苏省连阴雨的起始、结束的条件对预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摘要: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是其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主要发生在夏季,其次是初秋和晚春季节,冬季暴雨则非常少见,2月份出现暴雨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所未见的.气象工作者们对暴雨尤其是夏季暴雨的发生、发展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秋季、春季和冬季暴雨也有一些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江苏地区冬季暴雨的研究还未见.2010年2月10日夜里到11日常州市普降中到大雨,新北区出现了暴雨,全区有记录的34个站共有6个站出现了暴雨,其中最大的为茅麓站,雨量为81.2毫米;龙湖塘观测站为54.5毫米,其中10日夜里20时至11日02时6小时降水量为44.5毫米,01-02时1小时雨量达19.1毫米,这次暴雨实属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所罕见的暴雨,而且在这这一天中出现了雷暴、暴雨、阵雨、轻雾、雨夹雪、冰粒、雪等七种天气现象.因此,本文利用实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2月10日夜里-11日江苏沿江地区的罕见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冬季暴雨的预报提供一定的预报依据.结果表明:(1)本次暴雨过程由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与从东路南下的冷空气在本地交汇造成.(2)切变线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3)发展强盛的西南急流(暴雨过程出现时常州市北部位于急流出口区左侧)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4)850hPa西南低涡的东移对冷空气的南下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也使得本地附近的辐合明显加强,交汇时间延长,对暴雨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5)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本次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垂直运动条件.(6)强的散度柱为本次暴雨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7)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对暴雨的产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8)湿螺旋度大值区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9)当西南暖湿气流强劲发展,遇冷空气南下时,即使气温在3℃以下也会出现雷暴天气,今后应加以注意.
  • 摘要:如皋在2009年10月末-11月初于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中,出现了一次较早、较强的秋季寒潮和霜冻.本文以天气学原理为基础,从高、低空天气形势,地面冷锋移速及相应天气实况,预报依据等方面对影响此次强寒潮天气进行详细阐述.找出寒潮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分布特征,为寒潮天气的预报提供可供借鉴的分析依据.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的结果是:①.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一脊一槽型的大气环流场是产生寒潮的根本原因.②.贝加尔湖区域的径向气流持续增强引导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不断南下,经蒙古、河套入侵江淮以南,是形成寒潮的重要条件.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的快速减弱、东撤为冷空气快速南下入侵起到关键作用.
  • 摘要:本文应用宿迁市4个气象台站1960~2007年气象资料,通过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地表湿润指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市48a平均湿润指数在1.19~1.42之间,东部略高,西部略低;平均湿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48a冬、夏二季湿润指数是略有上升,秋季则略有下降,春季无升降趋势.
  • 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来淮安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经分析,最近几年来病情出现逐渐发展加强趋势,尤其2000年以来每年发生面积均达150万亩以上,重发地区减产八成以上,甚至失收.在分析研究时发现,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前期的冬春季节,若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有利于后期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进行病毒传播的灰飞虱的发生发展,而当灰飞虱能否发展蔓延时,又与前几日的最高温度、日降水、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气象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影响灰飞虱发生加重的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与赛选,并对选取的气象因子进行0、1化编码处理,然后与发生灰飞虱的日期,建立预报模型如下:y=0.7045-0.3258X1-0.076X2+0.1326X3+0.2159X4+0.303X5…………(1)经检验,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0.5964,确定yc(临界值)为0.2,在实际应用中,若y>yc时,预报灰飞虱有发展加重的可能;否则该病毒无有发展的可能.在近两年的实际应用中,该方程具有一定的预报效果,对能否大面积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也会起到一定的预报作用.
  • 摘要:温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曾多次探测到森林火灾回波,但由于火灾回波的水平尺度一般远小于降水回波,通常情况下在雷达产品上很难对其进行识别,因此雷达这种探测森林火灾的能力无法直接得到有效的应用.为了能使雷达在森林火灾监测中发挥其潜在作用,根据森林火灾回波和降水回波、地物杂波等回波的不同特征,对雷达基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和计算,最终实现对森林火灾的自动识别,并实现定位和自动报警.雷达识别森林火灾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1、杂波过滤,即运用杂波过滤方法剔除反射率中的孤立点和孤立线、地物回波和超折射回波等非气象回波.2、降水回波过滤,根据降水回波水平和垂直尺度明显比火灾回波大的特点,对水平和垂直尺度大于一定阈值的回波作删除处理.3、"火点"定位,经过上述两步的过滤,杂波和主要降水回波已基本被过滤,假如仍有回波留下,则有可能是火灾回波,将其列为"疑似火点",并将其定位及转换成经纬度坐标.在这些"疑似火点"中,并不是所有的回波都是真正的火灾回波,其中仍有许多降水回波或其他类型回波而造成的错误报警.为了降低误警率,需借助其他辅助手段来分析判断.辅助手段包括,1、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辅助分析,当出现"疑似火点"时,如果自动站在过去某时段内出现降水,则可以看成是降水回波,可继续对回波作删除处理;若没有降水,则可能是火灾回波,继续将其列为"疑似火点".2、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分析,如果"疑似火点"点位于海洋或大片农田等周围非森林区域,表明该"疑似火点"不太可能是森林火灾回波,可以排除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假如"疑似火点"点位于林区,则继续维持"疑似火点"判断.3、极轨卫星火情资料等辅助就是借助卫星火情识别结果,假如在相同时间段和区域中卫星也发现了"疑似火点",一般而言,是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极大.在试验期间,实时对两万多个基数据进行自动识别而得到的"疑似火点"中,其中有真正的森林火灾回波,也仍有弱降水回波.在弱降水回波中可以通过增加雷达有效范围内自动雨量站数量来降低这种误判,但仍有部分微小单体回波将暂时不能消除.由于森林火灾烟尘从火点上升到雷达探测高度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初次识别森林火灾的时间较实际起火时间偏晚;另外,由于环境风场对火灾烟尘的影响,雷达识别的火点位置和实际火点位置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 摘要:CINRAD组网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雷达天线系统维护目前规定定期更换润滑油,但在实际雷达维护过程中,由于各地雷达运行强度与机器本身的差异,有时更换下来润滑油看起来跟新的一样,有时润滑油含有大量磨粒,看起来像墨汁一样,主观上不能判断润滑油实际情况,需要一个客观判据来诊断润滑油情况.本文经过理论分析,设计了一个电感式传感器用于CINRAD天线润滑油油液分析,并且根据传感器特点设计了一个以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为核心的谐振电路,测量传感器电感量,通过电感量测量间接反映润滑油中磨粒含有量情况,进一步反映机械磨损以及润滑油质量情况,增加天线系统维护科学性,避免润滑油中含有大量金属磨粒时,仍然让雷达危险运行,而润滑质量良好时就更换润滑油,造成不必要浪费和环境破坏.由于所设计电路不是标准检定计量系统,因此对于采用本文论及油液分析方法进行了方案探讨.应用油液分析,定时或不定时对减速箱、方位大齿轮等润滑油进行采样检测,可以客观判断磨损情况,润滑油变化情况,可以正确把握润滑油更换时机,达到科学经济目的.
  • 摘要:利用2009年MODIS卫星遥感资料,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和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法监测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面积及其暴发的强度,分析2009年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特征;同时利用巢湖周边多要素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蓝藻生长和暴发期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9年卫星遥感监测到巢湖蓝藻暴发的日期分布在6-11月,其中10月份卫星监测到暴发的次数最多,达到10次.巢湖西半湖为蓝藻暴发的高发区域,而且2009年中,重等级暴发都集中在西半湖;东半湖没有监测到蓝藻水华暴发.同时分析了蓝藻水华暴发前4日及当日的气象条件,蓝藻水华的暴发和气温、日照、风速、降水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聚集的区域受风向的影响.
  •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影响浙江台风的频率呈增加趋势,热带气旋中生成台风的比例升高,登陆或严重影响浙江的强台风呈上升态势,登陆浙江台风的要素屡破历史记录."麦莎"和"卡努"正是出现在2005年里的两个在发源地、路径和登陆地等方面极其相似的台风,同时它们在移速、强度和影响力等方面又各具特点.本文通过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和风量场等资料,对两台风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个台风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一些差异,进而得出一些经验,以便于将来遇到类似台风能做出更好的预报.1500hpa高空环流:"麦莎"和"卡努"台风在500hpa中高纬度110°E-120°E和70°E-80°E之间都有槽存在,但"麦莎"台风过程西风带中的两槽都很深,且位置偏南,是典型的两槽一脊形势,而"卡努"台风过程西风带中的两槽都很浅,环流很平,然而在台风登陆前一天,110°E-120°E之间的槽都阻塞消失.槽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副高东退北进,进而有利于台风西北向移动,同时槽关键时刻的阻塞消失又使得台风不至于向东北转向.2副热带高压特征:(1)相同点:"麦莎"和"卡努"整个过程台风中心都是位于副热带高压单体西南方向,同时在台风中心以东15个经度以内,台风外围588线最南端低于台风所在纬度5°以上,且两台风生成时,副高的西脊点都在25°N,110°E以西位置,随后都东退到海上,这几点都是使得台风转向西北移动的有利条件.(2)不同点:"麦莎"台风过程中副热带高压中心强度是从5880gpm逐渐增强到5920gpm以上,副高脊线也逐渐北进,副高脊线从东-西向逐渐发展为西北-东南向,且台风中心距副热带高压脊线基本上在9-12个纬距之间.而"卡努"台风过程中副热带高压中心强度一直都在5920gpm以上,副高脊线先是维持,直到登陆前一天才北跳,副高脊线从西南-东北向逐渐发展为东-西向,同时台风中心距副热带脊线基本上在5-8个纬距之间.3850hpa南北风风量场:"麦莎"和"卡努"台风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台风中心附近的南风风量都明显大于北风风量,这也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两个台风为什么能一直沿着西北方向移动了.
  • 摘要:近六十年来西北太平洋总共产生过225例超强台风,其中保持"超强"进入到距大陆岸线300km以内或登陆海南及台湾者有29例.本文统计核查了上述超强台风,从中分析归纳其主要特征以及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影响特点.
  • 摘要:0908号台风"莫拉克"于8月4日02时在台湾以东洋面生成,5日02时发展为强热带风暴,14时加强为台风,7日上午到达台湾东部近海时,速度锐减,缓慢移动12小时左右后,于7日23:45在台湾花莲登陆,登陆后继续西行进入台湾海峡,随后转向北行,移速缓慢,9日16:20再次在福建霞浦县北壁乡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之后进入浙江南部,9日18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10日2时减弱为热带风暴,10日05时离开福建进入浙江境内,11日02:20进入江苏境内."莫拉克"对我县造成严重影响,从6日20点到10日20点,我县过程面雨量为246.5毫米,其中最大的百两岗测站有395.8毫米,普遍出现9-10级风,最大出现在花桥,为26.9米/秒.本文首先利用浙江省自动站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我县暴雨三大特点:(1)全县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6日20点到10日20点,我县过程面雨量为246.5毫米,其中百两岗、亭旁中尺度站均超过350毫米;(2)降水时段集中,三门站强降水主要集中在8月9日5时至22时,该时段降水量达252.9毫米,占过程总雨量的73.4%;(3)我县中西部山区降水量明显高于东南沿海地区,其中降水大于300毫米的站点基本都位于中西部山区.然后利用天气学分析、卫星云图及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台风暴雨过程主要是由台风环流本身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导致.另外,低层的东风急流和切边线很好地对应了强降水的起始时间和落区.(2)由于没有明显的引导气流,造成台风环流影响阶段移速缓慢,台风强降水云团较长时间停滞影响,使我县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3)物理量特征分析对台风暴雨落区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强降水落区一般位于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正涡度区、强上升运动区、假相当位温大于80k高能区顶部附近及密集带靠高能一侧.
  • 摘要:本文对日本GVP和美国GFS数值预报格点风场产品进行PP法释用,并建立温带气旋风力预报新天气学模型,从而将这三者作为集成预报成员,建立浙北沿海温带气旋日极大风力集成预报模型.通过二年业务应用试验,表明该模型对浙北沿海温带气旋日极大风力有较强的预报能力,能为预报员提供技术支持和重要参考依据,提高了浙北沿海温带气旋大风的预报水平.
  • 摘要: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是北半球中高纬度行星尺度大气环流变率的第一模态,其对北半球天气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AO在对流层的变化主要是纬向流与天气尺度波相互作用的结果,北大西洋地区纬向流与天气尺度波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时发生的波破碎过程对AO的活动有重要影响.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 CPC提供的AO/NAO逐日指数资料,本文使用带通滤波等方法从天气尺度波破碎的角度对2007~2008年和2009~2010年冬季AO指数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流层顶的位温场和风场的分析结果表明:2007~2008年冬季既有类似气旋式波破碎的特征,又有反气旋式波破碎的特征,上游太平洋地区不断有波动涌入,且东传速度很快,这使得AO指数变化剧烈;2009年12月开始,北大西洋地区阻塞或类似于阻塞的环流场频繁出现,且主要在原地生消,造成位温场呈现"北暖南冷"的分布,使得AO指数长时间维持较强的负值.通过位温场的带通滤波分析发现,2007~2008年和2009~2010年冬季,天气尺度波破碎前期位温异常场(2.5~20.0d)与高频(2.5~8.0d)位温的演变一致,而后期与低频(8.0~20.0d)位温演变一致.不同类型的天气尺度波破碎会使得北大西洋西风急流的位置发生改变:2007~2008年冬季,北大西洋西风急流相对于多年平均情况明显向东北方向伸展,而2009~2010年冬季北大西洋西风急流则比多年平均情况偏南.太平洋风暴轴向南(北)偏移,早于AO正(负)位相的出现,2008年1月反气旋式天气尺度波破碎发生前太平洋风暴轴加强速度很快并略向南移,而2009年12月气旋式天气尺度波破碎发生前风暴轴活动很弱且位置偏北.
  • 摘要: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和逐日天气现象台站资料,在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和相关分析将全国划分为八个降雪分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46a来,我国降雪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和长期气候趋势.降雪分布清楚地反映了我国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表现为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降雪多,南方主要的降雪地区集中的特点.总体上,在经向上相对西多东少,纬向上多雪区与少雪区相间排列.降雪比较集中的区域有四个:东北北部、东部和长白山地区,新疆北部及帕米尔高原西部,祁连山及西藏高原东部、南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从通过5%显著性检验的气候趋势系数上分析,在空间上,新疆天山山脉及以北地区和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趋势系数是大于0.4,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最大积雪深度带地区降雪量是增加的,这些地区气候倾向率最大在12mm/10a以上.西藏高原地区,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到唐古拉山东段附近,气候趋势也是正值,降雪量增加的幅度最大,大约有16mm/10a以上.另外,祁连山西部地区趋势也是正值,降雪是增加的.而西藏高原中部及其它地区,包括祁连山东部地区,降雪趋势基本都是负值,最大的负值中心在昆仑山东部和巴颜咯拉山脉接界的地区,减少幅度最大有16mm/10a.我国东部的河南、江苏和安徽北部一带,趋势系数为正值,降雪增加的幅度最大约为4mm/10a.云贵高原地区趋势系数基本在零值附近.长白山地区,陕西南部、湖南与江西交界的地方,降雪减少最大约12mm/10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河套地区和华南地区,这些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的广大地区基本都是减少趋势.在时间上,我国年平均降雪量总体呈弱减少的趋势.在气候增暖的背景下,处于高纬度的东北北区、西北西区也就是新疆北部地区降雪量是明显的增加趋势,且新疆北部增加的幅度最大,达0.3mm/a以上.长江中下游降雪减少的最大,达0.2mm/a以上,其次是西北东区和东北南区.华北降雪也在减少.西南区、高原区降雪也是减少.Mann-Kendall检验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发生了由少雪到多雪的突变,且目前增加趋势显著,其它分区没有突变发生.
  • 摘要:利用1954到2006年间全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的降水及降水极值的变化.极值指标,如传统的绝对极值(如大于25mmday-1为大雨),相对极值(如对某站某日达到其季节循环的第95百分位),及通过广义极值分布(GEV)拟合的参数等均加以考虑.我国东部的夏季降水量及大多数降水指标在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1990年代中期,均呈现出显著的气候跃变.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干华北干旱化进程,上述三次跃变均表现为降水减少,亦即指示出东亚夏季风在20世纪下半叶阶段性衰减的特征.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通过对大气环流的分析,亦可找到在1980年前后与华北降水跃变紧密关联的环流变化.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多个夏季环流指数均出现一次显著的阶段性转折.干旱化跃变还导致极端降水事件的变率异常,近一些年份强度更大的极端降水发生频率反而较早年更多,尽管长期平均降水总量持续下降.
  • 摘要:分析德州11县市1957~2009年降水量及全市范围内的所有旱涝灾害资料,计算年降水量及旱涝灾害等线性变化趋势系数,德州市11县市年平均降水量555.1mm,降水集中出现在夏季,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65.2mm,占年降水量的65.8%;其次是秋季,平均降水量为89.7mm,占16.2%;春季平均降水量为75.9mm,占13.7%;冬季降水最少,平均降水量为24.4mm,占年降水量的4.4%.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8.3mm,春季降水量以3.57mm/10a的趋势增加,夏季降水量以22.06mm/10a的趋势减少,秋季降水量以0.75mm/10a的趋势增加,冬季降水量以0.56mm/10a的趋势减少.全市降水量总体分布特征为:东部降水量多,均在560mm以上,中部降水量在550~560mm之间,西部降水量少,在500~550mm之间.德州市年平均旱灾2.5次,旱灾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235次,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减少造成的,53年降水量与干旱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39,呈负相关,在α=0.01显著性水平上,年降水量与干旱次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显著的.德州市年平均涝灾2.5次,涝灾呈缓慢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05次,德州市大于等于150.0mm降水日数呈增多趋势,平均10年增加0.02天,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造成在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的背景下,涝灾次数呈增加趋势.53年降水量与涝灾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67,呈正相关,在α=0.001显著性水平上,年降水量与涝灾次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显著的.德州市降水量西部少东部多,造成西部旱灾次数多,东部涝灾次数多.德州市年平均连阴雨灾害0.87次,年连阴雨灾次数以0.009次/10a的趋势下降,德州西南部连阴雨灾害最多,因为连阴雨灾害主要出现在秋季,占全年连阴雨灾害的52.2%,德州西南部是棉花生产基地,此时正值棉花蕾铃及吐絮期,导致棉花蕾铃大量脱落,影响棉花裂铃吐絮和摘拾.
  • 摘要:利用潍坊市局1961年1月到2010年5月的逐日平均气温的资料,按照候温划分四季的方法,分别统计49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起始时间的变化特征、四季起始日及四季的季节长度随年代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发现,真正意义上的入春平均出现在4月3日前后,最早的出现在3月22日,最晚的出现在4月12日;入夏的时间起伏较大,最早出现在5月17日,最晚的出现在6月16日,平均在6月1日前后;入秋的时间在9月5日前后,入冬的时间出现在11月4号前后;春季的季节长度逐渐缩短,夏季的季节长度明显延长,秋季的季节长度缓慢缩短,冬季的季节长度明显缩短;进入21世纪以来,夏季季长的增长和冬季季长的缩短较20世纪变化更为突出.按照气象上的四季划分的方法,本文分别计算了四季的平均气温,结果发现,夏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最小,升温率为0.004℃/年,春季和秋季的升温率分别为0.023℃/年和0.016℃/年,冬季升温最为明显,为0.049℃/年;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平均气温都呈现波动性地增长,其中夏季变化较平稳,而冬季的平均气温则随年代呈现连续性地增长,同时春季和秋季的平均气温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跳跃性的升高.
  • 摘要:利用1958-2008年高低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归档的109站1958-2008年的原始气象记录月报表及其信息化产品资料,分别以最高气温≥35℃、≥37℃、≥40℃为指标,研究山西高温日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高温日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最晚出现在9月中旬,≥35℃、≥37℃和≥40℃的高温日均是6月下旬最多.(2)高温日数有随纬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有西部多于东部、南部多于北部、盆地多于山区的空间分布特征.≥40℃的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运城和临汾地区.(3)1984-2008年,35℃以上的高温日数整体呈上升趋势;1979-2008年,30a间高温站次以206站次/10a的趋势增多;进入90年代以后,不仅高温日数增多,而且高温持续时间、强度、范围都有增强趋势.(4)影响山西高温的500hPa环流形势主要有:副高纬向性、副高经向型以及大陆高压(脊)控制型3类.在特定的流型配置下,T850≥25℃、T700≥13℃,T850≥26℃、T700≥14℃,T850≥28℃、T700≥15℃,T850≥32℃、T700≥16℃是山西省不同区域、不同风向影响时,≥35℃、≥37℃、≥40℃高温天气预报的临界值.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不少地区的极端天气事件也在增多,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日趋严重.在这种气候背景下,山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怎样的变化?本文利用山西68个台站逐日最高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百分位值极端事件定义方法(同时兼顾气象业务中常用的定义方法)和Kendall-tau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1961-2008年山西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全省平均极端高温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趋势为5.9天/10年,20世纪60年代初-90年代中期,极端高温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年极端高温日数维持在30天左右,但从90年代后期开始,极端高温日数明显增加,最近10多年以来年平均超过60天,为90年代中期以前的2倍.近50年来极端高温日数的增加趋势主要是由于90年代后期极端高温日数的增加所致.各地区极端高温日数均趋于增多,绝大多数地区增多趋势在3天/10年以上,其中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增多趋势尤为明显,个别地区达12天/10年以上.35℃以上高温日数,大部分地区为增加趋势,尤其是在西部,而在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却为减少趋势.山西南部37℃以上高温日数也呈增加趋势,趋势为0.41天/10年,且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60年代-70年代前期较多,80年代相对较少,90年代中期开始,增多较明显,但年际变化大,1997年平均达19个,2003年则平均只有1个.在极端高温日数增加的同时,极端强降水日数呈弱的减少趋势,趋势为-0.13天/10年.60年代前期、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极端强降水日数相对偏多,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极端强降水日数最多和最少年份均出现在90年代以前,近10年来变化趋势不明显.1961-2008年期间,暴雨日数为减少趋势,趋势为-0.06天/10年,但1997年以来的最近10多年,呈弱的增加趋势.极端强降水事件变化趋势具有区域特征,即大部分地区趋于减少,但北部的部分和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则趋于增加.
  •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的同时,对流层出现增暖,平流层出现降温,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对流层顶高度也在发生变化,对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根据1979~2008年期间近30a华北地区12个测站逐日对流层顶探空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地区不同类别对流层顶发生及其高度季节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并采用线性趋势、小波分析和R/S计算等方法对其高度变化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对流层顶的分布特征及其高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第一对流层顶冬季出现多,出现频率为60%,夏季少,出现频率为16.9%,第二对流层顶夏季出现多,频率为48.9%,冬季少,频率仅为0.6%,全年均出现复合对流层顶,且在季节转换时期出现的频率较高,这样的季节特征是与华北地区冷暖气团的交替相对应的;第一对流层顶高度年变程呈双峰型,月平均高度在9.8~11.3km之间,夏季高,冬季低,第二对流层顶高度年变程呈单谷型,月平均高度在15.8~17.9km,冬季高,夏季低,春、秋季介于两者之间;两类对流层顶高度变化均存在5~6a的周期,第二对流层顶相比第一对流层顶还有9~11a和17~19a的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近30a间华北地区第一、第二对流层顶年高度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其上升幅度分别为12.5m/10a和22.4m/10a,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持续上升的趋势.
  • 摘要:本文利用研究区域(102。-120。E,30。-43。N)180多个气象站从建站到2005年的逐日积雪深度、气温、降水资料,初步研究了冬半年(11月-次年3月)累积积雪深度与同期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并且对积雪各气候分区的累积积雪深度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冬半年累积积雪深度呈减少的趋势,但是减少的趋势不显著.青藏高原东部边坡和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为增加的趋势,河套地区、华北北部及研究区域南部地区呈减少的趋势.全区呈减少趋势的站有119个,而呈增加趋势的站只有58个.(2)除个别站外,冬半年平均温度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的范围从-0.1-1.4℃/10a,气候变暖毋庸置疑,全区冬半年平均温度在1989年发生了突变.降水量总的来说呈平缓增加的趋势.增加显著的地区主要在南部区(低纬度地区),河套地区和华北地区冬半年总降水量为减少的趋势,个别台站减少显著,呈现"南涝北旱"的格局.(3)总有效降雪量除青藏高原东边坡和太行山东部地区以外,其它地区大都呈减少的趋势,但减少并未达到显著程度.(4)各气候分区积雪变化的原因不尽相同,1区-中部区和3区-东部区冬半年累积积雪深度的减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冬半年总降水量的减少和总有效降雪量的减少,其次为冬半年平均温度的升高而引起.2区-南部区冬半年累积积雪深度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冬半年平均温度的升高引起冬半年总有效降雪量的减少,该区域虽然总降水量是显著增加,但由于气候变暖本来为降雪的量以降雨的形式发生,为积雪对气候变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4区-北部区和5区-东北部区冬半年平均温度和冬半年总降水量的变化对冬半年累积积雪深度的变化都有影响.6区-西部区冬半年累积积雪深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冬半年总降水量的增加,总有效降雪量也增加的缘故,虽然该地区冬半年平均温度呈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该地海拔高度高,温度低,这种增加的趋势还不至影响降雪的形成和积雪的持续.
  • 摘要:气候变化究竟对咸阳市水资源带来什么影响?本文从多年气候观测结果客观的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咸阳市水资源造成的影响.并根据国内一些著名学着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咸阳市今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对策.
  • 摘要: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河海交汇区域,地势低洼,易受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影响,气候变化脆弱性极其脆弱.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水体温度、盐度变化导致保护区内潮间带面积缩小,盐沼植被退化,原以河口海岸湿地为主要栖息地鸟类栖息面积丧失、食物质量改变,严重影响保护区鸟类栖息环境与食物来源,威胁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上海城市生态安全.本项研究基于脆弱性六维定义,结合3S技术、海岸带风险评价模型分析评估保护区气候变化脆弱性,为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和保护区系统动态科学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基础依据以及应对策略.结果表明:保护区现有总面积24155ha,气候变化脆弱性极高区域为2639ha,约占保护区面积的11%,脆弱性较高区域为3482ha,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5%,其地理分布多为海平面附近的光滩和海三棱藨草区域,保护区鸟类重要生境区域大部分为气候变化极其脆弱性区域.研究结果得出气候变化情景下海平面上升对河口湿地影响及其适应演替机理和评价模型,能较客观、科学、快速地评价海平面上升对河口湿地乃至沿海区域湿地影响对象、范围和程度,并能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河口湿地对象应对和适应海平面上升的自然演替和变化结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海平面上升对河口海岸带湿地的影响,以及为河口城市生态建设与生态安全的决策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与示范,促进河口城市海岸带湿地资源与环境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河口城市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各级组织、政府机构提供河口城市海岸带湿地响应气候变化的数据信息、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及预测预报预警等服务,并为中国河口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全球其它河口海岸带区域湿地保护和利用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 摘要:利用标准正态检验法(SNHT),对四川省117个站点1961~2006年逐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得到54个均一站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近46a四川省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四川省年日照时数大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盆地日照减少幅度大于高原,而减少幅度较大的站点又主要分布在沿江河谷地带;60、70年代日照时数偏多,80年代以来,日照时数持续偏少;有明显的突变现象,突变点在1980年附近;日照周期变化显著,"暗、亮"交替现象明显,年代际及年际尺度的主要周期分别为24年、6年以及3年.
  • 摘要:根据1975年地形图、80年代至2008年的TM、CBERS卫星遥感资料和近34年(1975-2008年)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冻土深度等气候资料分析得出,西藏那曲地区西部的色林错及其周围的错鄂、雅根错的面积在近30年来呈较显著的扩大趋势,到2008年面积分别为2196.23km2、279.24km2、103.07km2,与1975年分别增长了574.46km2、11.59km2和68.13km2,增长速度分别为35.4%、4.3%和195%.色林错从1999-2008年湖面扩大速度为20%,平均上涨了420km2/10a,已超过纳木错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冰雪融水量的增加是湖泊上涨的根本原因,其次与降水量的增加和蒸发量的减少、冻土退化等暖湿化的气候变化存在很大关系.
  • 摘要: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已成为大面积草地地上部生物量估测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2007年和2008年16天合成的250m MODIS植被指数产品提供的波段反射率和植被指数数据,以及地面调查资料,分析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同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继而估算了甘南州及各县草地地上部生物量.结果表明:在牧草生育期大多数时间内,植被指数同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性均为与地面调查同期(8月中下旬)最高,9月初后,相关性急剧下降,相关系数达到0.782.利用植被指数建立的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中,以EVI建立的三次多项式模型相关性明显高于其它植被指数,利用地面实测资料进行验证,也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草地地上部生物量状况.最后根据模型估算了2007年和2008年甘南州及各县草地地上部生物量.结果表明,玛曲中部和东部、碌曲中部、夏河西部草地地上部生物量较高,每公顷超过6000kg,而玛曲曼日玛、西倾山、夏河北部的甘加以及迭部北部的部分地区生物量较低,每公顷低于3000kg.2007年和2008年甘南草地地上部生物量分别为5610kg/hm2和5605kg/hm2,与2007年相比,临潭、卓尼和迭部县地上部生物量略有增加,而合作、玛曲、碌曲、夏河和舟曲县则有所下降,以舟曲县下降最为明显.
  • 摘要:在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热储存项对地表能量平衡而言是很重要的.在这项研究中,基于在中国西北祁连山东部乌鞘岭(北纬37°12′N,东经102°52′E,海拔:3045m)亚高山草甸开展的野外试验,我们估计了亚高山草甸的热储存项及其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夜间,总的热储存项平均为-5.5Wm-2,占净辐射的10.4%.在早晨7:30时,总的热储存项变为正值,在下午15时左右,总的热储存项又一次变为负值.同时,在早晨8:30时,达到19Wm-2的最大值.在白天,总的热储存项平均为6.5Wm-2,占净辐射的4.0%.当不考虑热储存项时,这个复杂地形下亚高山草甸的地表能量平衡不闭合达到14.0%.当考虑热储存项时,地表能量平衡闭合提高了3.4%.其中,土壤热储存项的贡献最大,提高地表能量平衡闭合1.59%,热植被热储存项和其余储存项(包括光合作用项、空气热焓项、空气湿度变化热焓项)分别提高了1.04%和0.77%.
  • 摘要:本文根据鄂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的特点,分析干旱天气气候变化的趋势,总结出全球变暖是导致严重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多发、频发的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降水量偏少是干旱的直接原因;以及独特的地势环境是造成鄂西北干旱的重要因素.文章指出,中线南水北调集水区,即鄂西北和秦巴山区常易发生连续干旱和重旱,并且每年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暖热季节等现象,对中线南水北调的重大影响不容忽视.作者提出减轻干旱灾害对中线南水北调的影响,要加强干旱监测和影响评估业务建设;大力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千方百计拦截和蓄存雨水、客水;积极开展植树造林,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国家防治旱灾立法和政策性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的对策.保质保量把一江清水送京津.
  • 摘要:土壤热通量在地表能量交换中扮演重要角色.相对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半干旱区而言,土壤热通量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利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状况下,张掖戈壁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辐射通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晴天大气向土壤传递热量,短波辐射和土壤热通量的变化都很规律,阴天和雨天的变化较不规则.土壤热通量最大值出现在13:30左右,大约150Wm-2左右,这个时间随着季节的变化会有所延迟或提前.而在夜晚土壤热通量的最大值约为70Wm-2左右.这说明白天和夜晚土壤热流的交换非常剧烈.晴天、阴天、雨天土壤热通量的日积分值分别为0.04MJm-2d-1、-0.02MJm-2d-1、-0.38MJm-2d-1.;阴天和雨天则是土壤向大气释放热量.另外还分析了土壤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在秋冬季节,土壤热通量基本处于负值而春夏则刚好相反.土壤热通量春季和夏季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春季和夏季土热从大气吸收的热量高于土壤向大气释放的热量.而秋季开始,土壤热通量转为负值,在冬季全天热通量的平均值几乎都为负值.说明冬季土壤从大气获得的热量很少,基本上向大气释放热量.同时,冬季,土壤热通量的波动远比其他三个季节小,这可能与冬季大气环流较为稳定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土壤热通量的平均日积分值分别为:8.3MJm-2d-1、5.2MJm-2d-1,-1.7MJm-2d-1、-7.9MJm-2d-1.另外,通过估算,全年土壤热通量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这与敦煌2.5cm处的土壤热通量结果类似.土壤吸收太阳辐射导致土壤热通量增加,当净辐射为负时,土壤又会放出热量,这一过程在一段时期内应该是平衡的.但是目前从一年土壤热通量收支来看,这一过程并不平衡.这可能是全球变暖在这一地区的一个体现.
  • 摘要:2010年初黔西南发生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特重干旱,突显了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矛盾.利用黔西南州近50年气象资料对降水量的报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5~10月(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2%~85%,而头年11月到次年4月(旱季)的降水量只占15%~18%,有长达6个月的少雨干旱期,即是季节性缺水期.旱季降水量有减少、旱灾有加重的趋势.我们分析了工程性缺水的现状,提出了矛盾解决的对策建议.
  • 摘要: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自推出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气候模拟和预测业务中,针对不同地区的天气气候特点,科研工作者采用了不同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工作表明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是对模式模拟结果最具影响的因素之一;而西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南海、印度洋和孟加拉湾都向该地区输送水汽,并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改变着地-气间的感热、潜热和动量通量,进而对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进行气候模拟时应当考虑海洋通量参数化方案的选择.因此本文针对不同的积云对流参数化和海洋通量参数化方案组合利用RegCM3模式进行了6组试验,模拟了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发生的高温干旱灾害,采用偏差(Bias)、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ACC)对降水、地面温度、500hpa温度和高度以及700hpa风场和水汽通量等形势场和要素场进行客观评价和检验.通过对比发现:积云对流方案对模式的模拟结果影响较大,海洋通量方案对其有细微的影响.对降水的模拟是检验模式模拟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Grell-AS积云对流方案和Zeng海洋通量方案的试验结果无论是从中心降水量、降水的分布形势上都优于其他方案,同时能够准确模拟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地面温度的模拟中,采用Kuo方案的试验结果较实测偏大5℃左右;对高空温度的模拟结果也表明采用Grell方案比Kuo方案更准确.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模式对该地区地形的描述与实际地面测站海拔高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模拟结果与再分析资料温度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各试验方案对位势高度场的模拟结果相差不大,都较准确的模拟出了500hpa的纬向环流形势,从数值上看各试验的模拟结果都较实际偏弱.各试验对700hpa风场的模拟效果较好;对水汽通量场的模拟结果相差也不大,对水汽通量场的模拟误差可能是导致对降水模拟存在误差的原因之一.总体而言,采用Grell-AS积云对流方案和Zeng海洋通量方案组合的试验模拟结果与观测事实最为接近.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RegCM3模式中各种参数化方案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
  • 摘要:本文利用东亚夏季风北界位置资料和中国743个气象台站月降水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北边缘位置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及成因.结果表明:(1)我国西北干旱区东部5~9月地面感热与东亚夏季风北界位置存在显著且持续的反相关关系,地面感热输送异常偏弱(强)年,东亚夏季风北边缘位置异常偏北(南),且北边缘带变窄(宽).夏季地面感热的变化与我国河套、华北及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呈负相关关系,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地面感热与季风边缘带区域降水之间相互影响,在季风前期,前者对后者有抑制作用,而到了季风盛期,后者又会抑制前者的发展.(2)夏季地面感热输送异常偏强年与偏弱年相比,在500hpa高度场上,呈现相反的遥相关波列,我国大陆上空由高度负距平异常跃变为正距平异常;在850hpa风场上,我国东部大陆上空由偏南气流距平异常转变为偏北气流距平异常;在200hPa纬向环流场上,西风急流位置由偏北变为偏南,经向环流场上,在中纬度地区出现相反的遥相关波列分布;此外,在垂直速度场上,我国河套、华北地区上空由上升气流异常转变为下沉气流异常.所有这些转变均不利于我国河套、华北地区的夏季降水,从而造成了东亚夏季风北边缘位置的异常偏南.
  • 摘要: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山西省实测降水资料(1961-2000年),定性、定量地分析东亚水汽分布、水汽输送与山西省2008年冬季干旱的关系.得出山西省上空低层大气的含水量偏少是山西省2008年冬季干旱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青藏高原大地形作用,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北上受阻,不能达到山西省是形成山西省干旱的又一原因.受大气环流影响,山西省水汽辐合偏弱是山西省2008年冬季干旱的重要原因.
  • 摘要:气象类科技期刊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弊端,制约了期刊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对气象类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气象类科技期刊存在管理模式僵化、办刊理念偏离、经费紧张、人员不足、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不够、编委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普遍问题.希望通过转变办刊机制、引进人才、提高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等措施促进气象类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气象类科技期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管理模式僵化.大多数气象类科技期刊仍由各级气象部门承办,对编辑部的管理从人事任免、财务管理到规章制度等均由承办单位负责,编辑部并不能按照本身的工作特点、发展思路运做,束缚了编辑部工作人员的手脚、挫伤了工作能动性.二是办刊理念偏离.我国气象类科技期刊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期刊数量为数寥寥,相当数量期刊导向功能、组织功能和优化功能发挥不够,而是为了满足职称和学位等评价制度的需求.三是办刊经费紧张.多数主办单位认为期刊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或认为期刊对本单位的科研贡献不大或可有可无,所以便减少甚至不再给予经费资助;有的主办单位虽然没有减少经费,但一直没有增加.随着办刊成本逐年增加,造成了编辑部办刊经费紧张,保持现状都艰难,更谈不上发展.四是主编负责制没有落到实处.多数气象类科技期刊的主编都是由主办单位的主要领导兼任.五是编辑部人员不足、人才匮乏.按规定,六是编辑业务能力欠缺.七是对编辑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八是编委会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虽然有些气象类期刊编委成员中有外省籍的编委,但大多外省籍编委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作用的为数不多.促进气象类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解放思想,转变办刊机制;二是争取经费支持和广开集资渠;三是提高编辑整体素质;四是期刊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加强对编辑培训工作的领导;五是聘任高水平的主编和高素质的编委队伍.
  • 摘要:网站上刊登.系统可分别自动统计<陕西气象>论文和精品文献的浏览排名和下载排名及期刊论文总浏览量和下载量.(2)采用会员制管理.将会员分为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三类,编辑由管理员在后台添加,作者注册后方可登录,审稿专家注册后需经编辑审核后才可登录.可对会员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作者投稿量分析统计.编辑与审稿专家、编辑与作者之间可互相发送文件或信息,会员可检索、查看、下载和处理自己管理权限内的稿件或信息.作者与审稿专家之间不能构通.稿件处理符合编辑部的工作流程.初步实现编辑部网上办公,提高工作效率.(3)与读者互动.读者可在线留言,管理员可在线管理留言,解答读者关心的问题.可进行<陕西气象>满意度调查和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置阶段主题调查,自动生成统计分析图表.方便了解读者对期刊的满意程度,收集建议和意见,以促进编刊工作.(4)投稿与写作指南.设有刊物介绍、投稿指南、编读园地等栏目,介绍<陕西气象>基本情况、征稿要求,介绍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和投稿注意事项等,方便读者了解本刊,帮助作者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促进来稿质量的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方向.2010年4月《陕西气象》网站初步建成并挂在陕西省气象局内部网站上试运行,为今后公开运行打下基础.网站前台界面包括:主导航栏(有网站首页、刊物介绍、投稿指南、期刊订阅、在线留言、精品文献、编读园地、使用帮助)、用户登录区、期刊检索区、内容显示区、信息公告区、网上调查区、浏览和下载排名区、友情链接与版权区.各部分内容均可由后台管理员动态更新和管理.网站主要功能包括4方面.(1)检索近年<陕西气象>发表的论文,并可浏览和下载PDF格式全文.实现期刊内容信息提供的网络化.为方便读者查阅文献,开辟了"精品文献"栏目,陕西省气象部门科技人员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由作者自愿提供,经管理员审核后,在<陕西气象>网站上刊登.系统可分别自动统计<陕西气象>论文和精品文献的浏览排名和下载排名及期刊论文总浏览量和下载量.(2)采用会员制管理.将会员分为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三类,编辑由管理员在后台添加,作者注册后方可登录,审稿专家注册后需经编辑审核后才可登录.可对会员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作者投稿量分析统计.编辑与审稿专家、编辑与作者之间可互相发送文件或信息,会员可检索、查看、下载和处理自己管理权限内的稿件或信息.作者与审稿专家之间不能构通.稿件处理符合编辑部的工作流程.初步实现编辑部网上办公,提高工作效率.(3)与读者互动.读者可在线留言,管理员可在线管理留言,解答读者关心的问题.可进行<陕西气象>满意度调查和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置阶段主题调查,自动生成统计分析图表.方便了解读者对期刊的满意程度,收集建议和意见,以促进编刊工作.(4)投稿与写作指南.设有刊物介绍、投稿指南、编读园地等栏目,介绍<陕西气象>基本情况、征稿要求,介绍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和投稿注意事项等,方便读者了解本刊,帮助作者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促进来稿质量的提高.
  •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市观象台(54511)(06-08)年雾霾日天气统计情况,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和它们之的关系.霾属于干尘粒子气溶胶,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造成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这是霾日逐年上升的一个因素.雾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就是环境大气能提供足够的过饱和度,粒子能越过峰值,我们称这个粒子活化了,也就是发生了相变,雾活化后转变成霾.(06-08)年雾日逐年略有下降,霾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06-08)年雾日以夏季最高181天,依次秋、冬、春递减,(2006-2008)年达到大雾标准(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数依次为9天、13天、4天.霾日四季变化不明显,依次春、夏、秋、冬呈小幅上升的趋势.雾霾判别、区分的难点是夜间,由于有雾霾的天气大气混浊,能见度差,就是借助灯光辨认雾霾的颜色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夜间湿度相对比较大,湿度应在70%以上,再结合定义、经验记雾,千万不要记出矛盾来.雾霾的判别要根据天气情况(夜间和一早、一晚湿度大)和地理情况(观测场草坪刚浇过水,局部湿度大).人类活动造成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对自然规律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天气现象之间的连续演变.
  • 摘要:利用1965~2009年平凉市7县(区)气象资料和2006~2009年平凉市崆峒区乙型脑炎病例、蚊虫密度监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图表分析、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了平凉市2006年罕见高温天气特征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的地理时间分布特征,气象因素与蚊虫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平凉市高温天气出现的范围之大,日数之多,持续高温场次之多,均创下历史同期之最;同年7~8月蚊虫密度明显增多,伴随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异常偏多;相关计算分析得出6~8月≥30℃高温日数异常偏多以及8月中下旬降水量偏多是蚊虫密度突变,也是诱发流行乙型脑炎发病率上升的一个主要气象因素.
  • 摘要: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是由气溶胶及气体污染引起的能见度降低的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日趋加剧,灰霾不仅能降低能见度和影响空气质量,还能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利用桂林基准站50年的观测资料和大气成分站4年的观测资料,对桂林市灰霾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0年代灰霾平均日数只有5.7天,70年代为缓慢增长阶段,80年代的年平均日数为27.7天,小于历年平均值30天,总体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90年代以年灰霾日数大幅度上升,平均值比80年代多了26.7天,2001~2009年的平均值高达76天,是多年平均值的2倍多.在桂林市的气溶胶污染中,主要是细粒子的污染,PM2.5已成为影响我市灰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 摘要:在炎热的夏季,中暑是人们常见的症状,做好夏季的高温预警和保健提示,对服务公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发现百叶箱内外温度的差异,可以更好地最好高温气象服务工作.通过秦皇岛夏季百叶箱内外温度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夏季,百叶箱内外的平均温度差异最大约为4.0℃,出现在中午时段.在晴天天气条件下,百叶箱外温度比箱内温度最大差值约为为5.2℃,出现在11时.阴天条件下百叶箱外温度比箱内温度最大差值约为为2.2℃,出现在14时.夏季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空气中湿度有关,当湿度大于85%时,环境温度在30.0℃时,就有中暑的可能,相对湿度低于20%时,气温在42.0℃以上时,才容易引发中暑.
  • 摘要:日照市已成为秦岭淮河以北中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区,总产量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呈增加趋势,从1993年的554t增加到2008年的5985t,但是茶叶单产波动却很大,单产最高的2007年达1368kg/hm2,最低的2001年单产仅834kg/hm2.气象条件对茶叶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很大,研究二者关系,并建立茶叶产量预报模型,对茶叶生产、销售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预测产量Y=趋势产量Yt+气象产量Yw,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分别建立趋势产量Yt、气象产量Yw预测方程,拟合得到茶叶产量预测模型.经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趋势产量预测模型:Yt=26.378T-51790.根据1993-2008年山东省日照市气象资料和茶叶产量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气候因子和茶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从132个气象因子中筛选出年日照时数、7月份15cm平均地温、7月份20cm平均地温、7月平均最高气温、8月平均最高气温等5个相关性较高的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Yw=3727.56-0.041x1+25.234x2+773.522x3-812.825x4-119.932x5.将Yt、Yw同时代入Y得到茶叶产量预测模型:Y=-48062.44+26.378T-0.041x1+25.234x2+773.522x3-812.825x4-119.932x5,T为年份,x1–x5分别为年日照时数、7月份15cm地温、7月份20cm地温、7月平均最高气温、8月平均最高气温.利用该模型对历年产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茶叶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拟合率较高,预测精度最高为100%,最低为86%,平均精度为94%.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可作为茶叶产量预报的有效工具.
  • 摘要:风廓线雷达产品分析探讨低空急流与暴雨之间的联系,发现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资料可以揭示出尺度小、生命史短的中小尺度系统连续的变化过程,它能很好的展示出为暴雨提供水汽和能量的低空急流的变化情况,从而较准确地预报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本文利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提供的风场资料,对南京2009年7月6日-7日的一次大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与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暴雨主要集中发生在6日23点至零点,7日凌晨1点至3点,清晨8点至10点三个时段,从风廓线全风速等值线图中可以分析证明低空急流向地面扩展程度与强降水的出现有密切关系.绘制了低空急流指数与测站每小时降雨量图,图中直观的显示了低空急流指数与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结论表明(1)风廓线雷达的风场资料可以很直观的显示低空急流的垂直结构及持久时间,并且能够揭示低空急流脉动和强降水发生过程中的密切关系.(2)低空急流脉动及其向地面的扩展程度对短时强降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低空急流到达测站上空不一定立即发生降水,有时候会有1-2个小时的滞后.低空急流指数的增大与雨强成正比,它对强降水的出现和雨强有一定预示性,可以用于对强降水的短时预报.(3)以上结论只是从一个个例中得出的,我们要对大量的样本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方能总结出风廓线雷达资料对强降水的普遍性特征,为临近预报提供参考.
  • 摘要:利用1951~2007年中国大陆160站和台湾地区3个代表站盛夏(7~8月)温度资料、北半球500hPa高度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台湾地区及其与华南大陆地区盛夏气温的一致性,华南地区盛夏气温异常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结果表明:台湾地区及其与华南大陆地区盛夏气温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华南地区盛夏气温具有明显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近50多年来,华南地区盛夏气温变化,仍处在一个长周期中,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为气温偏低时期,70年代中期之后属气温偏高时期.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南海副高强度也偏强,亚洲大陆高纬度地区阻塞高压较强且呈带状分布,是造成华南地区异常热夏年的直接原因.反之,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位置偏东,南海副高强度也偏弱,欧亚高纬度地区为"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是造成华南地区异常凉夏年的直接原因.前期冬季是华南盛夏气温异常年份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差异最显著的季节,异常热夏年前期冬季北半球副高,尤其是太平洋副高、北非副高和北美副高强度偏强,北太平洋中部地区高度场偏低.异常凉夏年情况相反,北半球副高、太平洋副高、北非副高和北美副高各副高单体强度偏弱,北太平洋中部地区高度场偏高.前期冬季北太平洋中低纬地区西风环流强弱变化对华南盛夏气温变化具有较好的指示性.西风环流越强,华南地区盛夏气温越易偏高;反之,西风环流越弱,华南地区盛夏气温越易偏低.前期春季3~4月北非副高强度和4~5月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强度与华南盛夏气温关系密切.春季3~4月北非副高、4~5月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强度越强,华南地区盛夏气温越高;反之,华南地区盛夏气温越低.异常热夏年前期各月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的演变,所表现出的是厄尔尼诺事件特征.异常凉夏年与异常热夏年情况基本相反.所表现出的则是拉尼娜事件特征.只是该特征在前期2~3月更为突出.说明前期各月尤其是2~3月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型,对华南地区盛夏气温异常变化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0年"3.28"山西王家岭矿难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气象服务的分析,总结了现场气象服务好的经验和做法,即领导重视、科学部署;需求牵引、创新工作;精干高效、战斗力强;流程科学、政令畅通.坚持做好以上四点,王家岭现场气象服务才得以圆满完成,精细的现场天气监测预报与周到及时、富有针对性的服务建议与措施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省委省政府及现场救援指挥部的肯定与表扬.同时,在服务过程中也暴露出现场气象应急保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现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不足、现场供电应对措施不当、现场监测预报手段无法满足精细化服务需求、省市县三级应急气象服务工作流程亟待建立、后勤保障与应急服务未形成联动机制等几个方面.通过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现场气象服务的对策与建议.即必须以准确把握需求为根本,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和工作流程,坚持"不唯形式、但求实效",努力做到科学、准确、高效、针对性强;必须以完善监测手段为前提,提高气象服务,尤其是现场气象服务的精细程度和服务能力;必须以通信网络保障为条件,逐步形成一套可靠、高效、具备应急通信能力的综合气象通信系统;必须以加强沟通协为基础,以现场气象服务平台为载体,各业务单位和部门实现良好互通,按照分工,加强协作,共同完成现场气象服务与保障任务;必须以科学务实的应急工作流程为核心,各方面人员按流程各司其职,迅速响应,统一指挥、密切协作,才能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必须以周密细致的勤务保障为支撑,以满足复杂情况下现场气象应急服务工作的需要;必须通过及时广泛的舆论宣传,确立气象应急服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定位了气象应急服务应该是气象工作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之一,是气象工作由基础业务技术向社会管理与服务延伸的主要渠道,是气象工作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进程中得以充分展示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载体;指出了气象部门要在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中,增强社会功能,发挥更大作用,产生更大社会经济效益,必然要不断完善气象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努力实现气象应急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 摘要: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最北部,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北部有阿勒泰山脉,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寒冷区.阿勒泰地区水草丰茂,资源丰富,素有"金山银水"的美誉,旅游资源具有"总量大、类型多、品位高、组合优"的特点.全地区拥有旅游资源185处,国家A级景区22家.阿勒泰丰富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草原文化历史,浓郁的民俗风情,凉爽宜人的气候,良好的地缘优势等旅游资源无以伦比,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旅游气候资源是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丰富的气候资源不仅具有特殊的景观功能,同时也影响人们的旅游活动.本文根据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1954-2008年气象统计资料和观测资料,对阿勒泰地区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方面的特征分析,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对阿勒泰地区旅游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4-10月为旅游适宜期,5-9月为最佳旅游期.阿勒泰地区旅游舒适气候的计算与评价为阿勒泰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旅游者选择最佳旅游季节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2009年11月9日-11日,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陕西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同时也是今年入冬以来陕西的第一场雪,据气象历史资料统计分析,此次暴雪过程是同期陕西省60年一遇。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资料、NCEP1°×1°6 h再分析资料,对本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物理诊断分析,希望对我省以后暴雪预报提供有一定思路和参考价值。
  • 摘要:从降水这一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和关键的自然因素入手,通过大量的地质灾害资料和气象资料,探讨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过程及其动态特征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了安庆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指标和方法,建立了一定地质环境特征条件下地质灾害预警的气象模型,为进行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提供了气象依据和方法.
  •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气象灾害的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全面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近期,<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先后出台或正式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和支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也对全社会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阐述了目前我国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总结了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及应对等方面的主要做法.特别针对目前国内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布局重点不够明确、接收和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够及时、应急响应措施比较滞后、预案建设不够到位、社会公众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意识不强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二是加快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为有效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三是进一步推进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努力解决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四是加强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的法规保障和支撑;五是创新构建应急管理联动机制,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的工作效率;六是加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科普的力度,增强群众防御灾害意识和能力;七是加大气象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在研究探索中进一步加快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推进防灾减灾工作由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
  • 摘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军事行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是赋予我军新的历史使命.阐述了多样化军事任务气象保障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实施多样化军事任务气象保障的对策措施.首先,要构建军地一体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气象保障体制,建立军地联合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气象保障机构,制定多样化军事任务气象保障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拟制多样化军事任务气象保障预案.其次,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气象保障网络平台,整合军地通信资源,加快应急气象保障通信手段建设,多手段组建越级气象保障通信网.第三,要创新组训方式方法,一是组训机构联合,切实把联合训练"统起来".二是组训方式联合,切实把气象保障训练"联起来".三是预报、观探测和装备训练联合,切实把联合训练"合起来".
  • 摘要:全球气候变暧产生了一系列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漠化等,气候变暖还影响了动物的地理分布、物候(如繁殖、鸟类迁徙等)、动物行为以及种群大小等,进而给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利用桂林动物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动物物候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关系,以此为动物气候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病虫害防治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对桂北地区青蛙、蟋蟀始鸣和终鸣以及气温等气候要素多年同步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桂北地区青蛙和蟋蟀始鸣日期呈提前趋势,终鸣日期稳定,始终鸣间隔期及生长繁殖季显著延长;桂林雁山近34年来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来增温特明显,在增温过程中以春季增温为主,冬季和秋季增温次之,夏季呈弱降温趋势;2~4月平均气温(T2-4)和3月份平均最高气温(TM3)是影响青蛙和蟋蟀始鸣期和始终鸣间隔期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动物物候变化是动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气候变暖一方面延长了青蛙的生长繁殖季,但另一方面却又营造了更适合壶菌的生存环境,两者的综合作用对青蛙种群的生存发展是利还是弊呢?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昆虫蟋蟀而言,气候变暖也延长了其生长繁殖季,有利于蟋蟀的生长发育.因此,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可能带来更大的挑战,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对策,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治,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作物持续稳定增产1.
  •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气象为农业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农村是气象工作最广阔的领域,农民是气象服务最广大的对象,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不可以缺少的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不仅在防台、防汛、抗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服务中效益显著,而且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农村仍然属于气象服务的边远地带和防御气象灾害的薄弱地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握我国农业农村基本特征、着眼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气象科技服务向农村延伸,做好农村气象科技服务,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现代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每个气象工作者应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气象科技为农服务存在的诸如服务面较窄、气象信息不够准确、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不够及时、信息的传递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等现状和问题,探索着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好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一是要加强气象工作者为农服务的责任感;二是要建立和健全服务农村的气象信息组织机构;三是要积极拓展为农服务的气象信息种类和传播途径;四是要发展包括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在内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五是要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 摘要:本文应用1993-2008年柳州沙塘早稻生育状况观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对早稻开花期、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的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降水量和平均日日照时数与水稻空壳率、秕谷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早稻各生育期气象要素对早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空壳率随着开花期平均日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减少;秕谷率随着乳熟前期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乳熟后期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平均日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减少.
  • 摘要:选取河北省冬麦区南宫、河间、霸州农气观测站,1991~2007年观测地段的冬小麦发育期日期、播种时0~5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实际产量、灌溉日期、灌溉量和冬小麦全生育期逐年逐日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根据发育期日期把冬小麦全生育期划分为:播种~停止生长~返青~拔节~抽穗~灌浆~成熟6个生育阶段,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各阶段的实际蒸散量和最大蒸散量,并使用估算的光温生产潜力作为最大产量,然后把各因子代入Jensen模型,应用最小二乘回归求解Jensen模型参数,得到水分敏感系数;最后求出以各阶段相对蒸散为因子的冬小麦干旱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数据,得到的冬小麦水分敏感阶段与试验得到的结论相似,呈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又变小的变化趋势,即拔节-抽穗对水分最敏感,最不敏感阶段为播种-越冬和越冬-返青,符合冬小麦生长规律;干旱评估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相关较好,相关系数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应用干旱评估模型对冬小麦播种到拔节、播种到抽穗、播种到灌浆、播种到成熟各阶段的干旱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经统计,减产率小于等于15%、位于15~30%之间和大于30%,与轻旱、中旱、重旱对应较好.
  • 摘要:如何进一步提高高空气象探测质量,为科学研究、气象预报提供真实、客观的一手资料,适应中国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高空气象探测的目的和方向.引言:高空探测是通过氢气球携带探空仪来实现的,探空气球上升的高度越高,探测仪获得的气象资料也将越多.高空气象探测设备和仪器不断更新换代、数字探空仪的开发、L波段雷达的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全面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探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使高空探测迈入了现代化探测的技术行列,为提高高空探测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探测资料的准确性并非完全取决于自动化程度,强大的硬件设施必须有相应的软实力支撑.下面,根据我对高空探测系统的理解,谈谈进一步提高高空探测质量的一些方法和措施,与专家、同行们一起进行探讨.
  • 摘要:2005年4月19日至24日受极地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涡以及地面蒙古气旋的共同影响,给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造成大面积的降水.2005年4月19日19时至22时,哈尔滨雷达站观测到重力波结构,本文主要利用哈尔滨雷达站的C波段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数据资料,配合地面降水、高低空形势场以及探空曲线资料,对本次重力波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在本次重力波发生发展过程中,经分析计算得出重力波的特征参量,波长约为5km,相速约为10sm/,周期约为8min,整个过程中波动的最大振幅约为1.3km,明显观测到完整的重力波波动最多有8个位相.重力波的波相传播方向与波能传播方向相同,均是从哈尔滨雷达站的西南方向向偏北方向传播,而且它们与环境风场的方向相同.影响本次重力波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子是:700hPa的低空急流、地面到高空强烈的垂直风切变以及锋面.另外重力波对层状云降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摘要: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在气象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蒙特卡罗方法的主要计算步骤,列举了该方法在气象中应用的实例,讨论了蒙特卡罗方法在气象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展望了该方法在未来气象研究中的应用.
  • 摘要:地表反照率控制着地表辐射能量收支,不仅是气候和陆面过程模式中的重要参数,而其对其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卫星遥感反演是获得大范围较长时间序列地表反照率的重要途径,地表反照率反演产品精度备受关注.本文根据MODIS反照率反演算法的特点,在随机函数的控制下,从16d卫星观测数据中随机抽取均匀分布的10d数据进行当量反演的模拟试验,对相同时空条件下获得的全反演结果和当量反演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客观全面地分析了两者的一致率和均方差,并给出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地表类型的分析结果.以2002-2004年MODLAND正弦投影编号H24V05,H25V05,H26V05和H27V05区域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ODIS1-7波段黑空反照率的一致率平均约为90%,均方差介于0.04-0.05;白空反照率的平均一致率约为80%,均方差介于0.06-0.07;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波段黑空反照率的一致率分别为90%、93%和87%,均方差分别为0.05、0.04和0.06;三个宽波段白空反照率的一致率分别为84%、86%和77%,均方差分别为0.06、0.05和0.08;秋季的一致率最高,黑空反照率超过90%,各波段均方差小于0.05,冬季的一致率最低、均方差最大;庄稼地在四种主要地表类型中一致率最高,黑空反照率一般在90%左右,白空反照率平均约为85%,黑空反照率所有波段的均方差均小于0.05,黑空反照率所有波段均方差平均在0.055左右.上述结果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当量反演结果与全反演结果之间的关系,有助于MODIS反照率产品用户进一步了解产品精度,特别是当量反演结果的精度,也有助于MODIS反照率产品算法的改进,提高晴空观测总数不足时地表反照率的反演精度.
  • 摘要:利用广东省汕尾甲子屿海岛测风站2008年11月逐时风速资料,分析了第11届亚运会帆船赛区11月份的风况特征,并根据汕尾气象站同时期的风速资料,通过相关性检验建立了大风样本的比值关系.根据汕尾气象站1966-2009年的历年11月份测风资料,构建了最大风速极值序列.利用极值I型概率分布函数推算了汕尾气象站11月份的各等级强风出现概率,再利用比值法和廓线法将结果推算至帆船赛区10m高度.结果表明:帆船赛区11月份的主导风向为ENE,其次为NNE,静风频率为0;海面10m高度出现帆船比赛中断风速的概率约为0.033(30年一遇).
  • 摘要:四年一度的亚运盛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在美丽的花城广州开幕,亚运期间的天气如何?有没有突发事件发生?人们需要了解这些信息,政府也需要多种渠道尽快发布气象或应急信息到目标用户手中,以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气象局承担着气象灾害预警以及应急信息发布的任务,在公众服务方面已经树立了较高的权威性,10620121这一气象短信发布号码,已广为公众熟知和接受.在亚运期间,气象局将以手机短信、气象网站、小区短信和小区广播以及121气象专家等多渠道发布气象和应急信息做好亚运专项气象服务工作.
  • 摘要:在分析调查目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主要调查对象是社会公众,然后根据网站和短信调查这两种途径的特点,选取适当的调查范围和样本,题型设计偏向于收集意见和建议型,题目内容尽量考虑具有公众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应注意把握题目的结构和题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快、单一易懂、谦虚礼貌、有亲和力,避免过多选项造成参与者的疲倦和抵触心理.若在问题中以气象知识做引题,可以使调查活动具有一种双向行为,既普及了气象知识,也可了解到公众认知程度.最后评价调查活动结果,对调查活动及问卷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意见.
  • 摘要:台风是剧烈的天气系统,在开放的海上强风激起大浪,改变了海表粗糙度,同时,海浪顶端的白泡沫破碎,在海气界面处会出现大量的海洋飞沫.基于共享内存的进程间通信技术应用在区域大气和海浪模式的耦合中,大气模式引入了Fairall和Andreas两种海洋飞沫参数化方案,对"珊珊"台风进行了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耦合模式通过海气间的相互作用,对台风的强度产生影响,由于耦合模式在海表粗糙度的计算上考虑了海表状况,使得耦合模式模拟的台风强度更接近实况,而对台风的移动路径影响不大;耦合模式中海气间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动力因素来对台风产生影响,海表状况影响了海表粗糙度,从而使台风的动量输送发生变化,具体的台风强度增强还是减弱主要取决于海表状况与实况的符合程度;海洋飞沫参数化主要通过热力场的改变来影响动力场,Fairall方案中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使得台风的热力结构得以改变,台风强度明显加强,从而影响了动力场结构;Andreas方案由于其界面通量算法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计算界面通量时得到的量值较小,虽然高风速条件下感热通量加大,但总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较Fairall方案为弱,因此模拟的台风强度不强;海洋飞沫参数化方案通过影响台风的结构和强度,对台风移动路径产生一定影响.
  • 摘要:信息不断地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1996年,在联合国"信息社会与发展"大会上,重点讨论了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全球资源环境的管理、全球大规模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等问题.信息技术为全球变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1].信息就是知识、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率,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必须坚持公共气象方向,做好服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气象作为公共服务部门,必须从满足公众需要、方便公众生活,改善公众生活质量着手来加强公众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核心职能.气象部门必须围绕公共需求,积极拓展公共气象业务服务领域,不断优化气象公共服务产品,不断提高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益[3].加快信息建设步伐、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题.随着人类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和信息消费层次的提升,气象信息传播需求与日俱增.通过气象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为人民谋福利的重要举措[4].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二、信息的定义及特点,总结出气象信息具有非消耗性、可感知性、时效性、依附性、增值性这五大特点;三、信息化建设的定义及对气象工作的作用;四公共气象服务的特点;五以山西省介休市为例分析了该市资源利用现状,并对其开发的介休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进行了简要介绍.该平台基于Internet网与局域网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采集、产品制作、信息发布及信息覆盖查询这四大功能.建立了覆盖城市、乡镇、村的信息发布网络,直接为城市居民、农户、农业企业、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提供气象信息的服务平台.该平台全面的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社会生活、农业生产、政府决策、防灾减灾等方方面面.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