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9-10-14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自1976年seliga提出双线偏振雷达(DLPR)设想后,在过去的三十来年中,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展了偏振体制应用于气象探测的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80年代,基本上是在常规雷达上改装双偏振,获取ZH、ZDR参数来进行降水粒子的相态识别;到了90年代,随着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推出,人们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加装双偏振的方式来探测KDP和ρHV等参数,借以识别冰雹的相态等。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也进行了偏振雷达识别降水粒子的相态研究;最初也是利用常规雷达改装的双线偏振雷达探测到ZH和ZDR资料来识别冰雹云和估测降水粒子。90年代末,随着国产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研制成功和应用的推广,国内有识之士开始考虑加装双偏振进行探测理论研究与验证的试验。与众多的算法、理论推出的同时,双线偏振硬件平台的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极化器、波导结开关、功分移相网络等等多种实现变极化的手段都在研究、发展之中。本文主要介绍一部由四创公司研制开发的车载式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该雷达采用三态极化开关网络实现双偏振参数的探测。该雷达经过一年多的外场试验(广东的博罗、珠海和安徽的寿县等)、验证,证明此种变极化工作模式效果相当不错。
  • 摘要:利用安徽省寿县国家基准气候站2003-2007年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气温平行观测数据,分析了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气温数据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并进行了自动与人工观测气温数据的相关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自动与人工观测气温数据的对比差值存在日变化,除个别时次超出正常范围外,其它时次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差值不遵从正态分布。观测仪器测值原理以及观测方式的不同是造成自动与人工观测气温数据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自动与人工观测的逐时气温数据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通过01.0=α的显著性检验。
  • 摘要:在介绍了常见的测量大气能见度的各种方法后,重点介绍了后向散射式能见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能见度计算反演方法。展示了新研制的后向散射式激光能见度仪的设计思想和总体结构,并给出了具体参数和指标。最后提供了实测对比数据,表明了后向散射式激光能见度仪测量的可靠性。
  • 摘要: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天气雷达使用0.5°仰角对200m以下降水的探测范围只有20公里,就是使用0°仰角对200m以下的降水探测范围也不到60公里,因此本文专门研究了天气雷达的负仰角探测问题。推导出了负仰角探测时的测高公式。讨论了地面对负仰角的阻挡问题以及雷达天线所在高度与负仰角探测的关系,提出了负仰角的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 摘要:本文根据已有规格的气象气球表面积上的单位重量与长度的关系,确定了1600g气象气球长度下限;应用理想气体绝热方程,从理论上推算出1600g气象气球的爆破直径,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了验证,同时参照国外的相关标准,确定了1600g气象气球的爆破直径。
  • 摘要:近年来,MOS预报有很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预报方法和预报因子的改进方面,在预报方法上,采用最优子集回归代替逐步回归。逐步回归算法虽然应用十分广泛,但在给定自变量条件下,并不能获得一个最优回归方程。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均已建立了降水概率预报业务系统,概率天气预报比传统的预报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在降水概率预报中重点又是对暴雨的概率预报,是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所关注焦点。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的处理,建方程前参数的选择以及预报因子的选取都会影响要素预报的质量。本文在数值预报产品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安徽省宿州市客观暴雨降水概率预报方程,建立了一种新的改进型的MOS降水概率预报模型。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来提取要素场的信息,用求得的典型变量作为新预报因子,用CSC准则和最优子集回归选取预测因子,建立单站降水概率回归模型。根据事件概率回归估计的原理建立预报方程,用最优子集方法排列因子的组合,根据双评分准则选出最优方程,将这种方法具体应用于有、无降水概率预报中;运用布莱尔(B)评分、技巧(Bs)评分和偏差测度(Bias)评分方法检验所建最优子集概率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和试报效果。并在对比试验中说明了,要素场和典型相关系数阈值的选择都会对预报结果造成影响。该模型试报效果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最优子集建立暴雨降水概率预报模型,是探讨现代暴雨预报的一种新方法。
  • 摘要:面对2010年的国际探空对比,L波段探空仪水平究竟如何倍受各方关切。探空仪误差与施放的地区、季节、时间等因素有关,少量直接对比结果不足以反映问题全貌。数值预报的6小时初估场应该反映天气形势引起的各气象要素的地区差,利用初估场有可能间接消除各要素的地区差。统计结果表明,同一型号探空仪相邻台站记录与初估场的差值的差异很小,反之则差异明显。我们利用阳江、梧州和香港站2005-2008年各标准等压面温度和位势高度记录与初估场的差值间接统计平均出了L波段与芬兰RS90/92型探空仪由于观测误差不同引起的冬夏不同季节的平均差值,这一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这两种探空仪在两广地区直接对比结果的不足。我们也利用清远和汕头站换型前2年的59型探空记录间接得出了与阳江和梧州站L波段探空记录间的系统差值。同时也统计分析了这几个站每日观测值与初估场差值偏离月平均差值的标准偏差,得出了3种探空记录不确定度之间的差异,进一步证明L波段探空仪记录精度接近RS90/92探空仪,比59型探空仪有显著的提高。
  • 摘要:本文从配方到工艺探讨了1600g气球的生产过程,重点讨论了耐寒体系和防老体系,验证了气球施放情况,也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 摘要:随着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气象台站用上了自动站设备,高技术在带来了方便精准的同时,其故障产生后的处理也较复杂,有时故障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就要求每个观测员值班时都要认真对每个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根据多年来在自动站工作的实际经验对自动站容易出现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处理意见,供大家参考。
  • 摘要:2004年吉林省大部分台站都安装了自动气象站,经过了5年的运行,各自动观测要素基本稳定。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在各月观测数据文件的基础上采用地面气象测报软件(OSSMO2004)加工处理完成。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气表-21)是在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是一个气象台站全年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统计结果,如何正确编制和预审好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尽管软件能自动生成年报表,但还不能完全依赖,在制作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5年编制和预审的具体实践,对如何做好自动站年报表编制和预审进行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 摘要:对2008年8月1日白城市镇赉县莫莫格乡出现的局地强对流雷达回波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虽然从天气形势上很难做出预报,但从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上仍可分析出一定的预报特征:该风暴具有明显“V”型缺口特征,预示风暴中可能有大冰雹生成;风暴顶辐散的维持存在,对于判断冰雹的增长十分有利;通过分析垂直液态含水量的大值区,为预测冰雹落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冰雹指数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尤其当持续出现“可能”或“肯定”报警时,往往表示风暴已经发展成熟,极有可能产生剧烈的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切变和高空槽成为对流不稳定的有效触发机制。
  • 摘要: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出现的大气波导能引起电磁波的异常传播,而在海洋大气近地层内经常出现的蒸发波导能影响岸基雷达、船载雷达以及其它电子系统的性能。运用射线追踪方程绘制射线轨迹图能有效地分析电磁波传播路径的变化,从而为雷达、通信等无线电电子系统的使用提供参考。本文给出了岸基雷达观测海洋蒸发波导的实例,通过对电磁波射线追踪方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蒸发波导条件下的电磁波传播轨迹图,并给出了结论。
  • 摘要:本文利用涡度方程和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结合本人几十年雷达观测经验来论证龙卷风在雷达回波上发生的部位的研究:(1)龙卷风初次产生部位:是两块超单体雷达回波合并后在它们的相交处形成波动回波带的波脊点附近所产生,也就是说在下沉气流和上升气流的交界面,形成扭曲而产生。(2)龙卷风的持续发展部位:雷达回波呈螺旋形,在强回波中心,辐合区最强的地方;能连续产生龙卷风。
  • 摘要:利用2008年四种不同下垫面(草皮、泥土、水泥、沥青)不同高度(地面、0.8米、1.5米)的每分钟数据,对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各下垫面各高度最低最高气温的预报方程。结果表明:1、从全年极端最高气温来看,地面温度除了草皮下垫面低于观测值外,其它均远远高于观测值,差值在20.2~30.9℃范围内,其中地面温度中沥青最高,其次为泥土,水泥第三,草皮最低。0.8米和1.5米箱内最高气温与观测值差别不大,差值在0.1~0.8℃范围内。1.5米箱外最高气温高于观测值,差值在3.6~4.4℃范围内。2、从全年极端最低气温来看,四种下垫面的地面温度均高于观测值,在5.2~6.3℃范围内,从高到低依次为水泥、泥土、草皮、沥青。0.8米箱内、1.5米箱内、1.5米箱外最低气温与观测值差别较小,差值在-1.3~-0.6℃范围内。3、最高气温月变化特点:(1)地面:各月相差较大,除草皮外,其它三种下垫面之间各月差值在5.1~13.2℃范围内,但变化趋势比较一致:1~7月呈上升趋势,7月达最大,之后呈下降趋势。(2)0.8米箱内、1.5米箱内、1.5米箱外:差异较小,变化趋势与地面完全一致。4、最低气温月变化特点:(1)地表:四种下垫面之间各月差值较大,在2.4~8.8℃范围内,其中春夏季差值较大,秋冬季较小。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存在差异:草皮变化幅度最大,水泥其次,泥土再次之,沥青最小。(2)0.8米箱内、1.5米箱内和1.5米箱外:差异很小且变化趋势一致。5、日变化特征:日最低、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6时和14时前后。日变化趋势非常一致,但各有差别:在20时~06时下降趋势一致,但不同高度气温的差值水泥最大,沥青次之,泥土最小,且随着气温的下降,各高度气温的差值草皮和泥土缩小最快,沥青次之,水泥基本不变。06~14时之间均呈上升趋势,0.8米箱内和1.5米箱内变化幅度最小,1.5米箱外次之,地面最大;此外草皮变化幅度最小,水泥其次,泥土第三,沥青最大。15~20时各高度气温均呈下降趋势。
  • 摘要: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视程障碍现象通过能见度的影响程度、质粒、颜色及伴见的天气条件等虽给出了明确的描述与定义。但因为其特征并不十分典型,相同的天气背景和能见度范围内可能出现不同的视程障碍现象,特别对于细微的颜色差别以及微观质粒的区分,光凭观测员的眼睛是很难区分和判断的,有时几种视程障碍现象还会相互转化相互包容,容易造成观测员的误判,使得记录失真,反映不出当时实际的天气现象。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供观测员参考。1、轻雾(雾)与霾: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形成时的相对湿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根据公式U'=80-V2/5判断即可。2、沙尘暴、扬沙、浮尘:沙尘暴和扬沙形成时具有相同的天气条件,并且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一般在冷空气过境或雷雨、飑线影响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春季较多发生,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形成时的能见度不同,浮尘则是沙尘暴和扬沙的后续天气现象。3、霾、浮尘、烟:霾和浮尘比较直观的区别主要在于形成的天气背景不同。霾在一天当中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而浮尘一般出现在沙尘暴或扬沙之后。烟幕的最大特点就是会伴有很浓烈的烟呛味,嗅觉正常的人还是很好分辨的。4、不同视程障碍现象相包容:在实际的视程障碍现象观测过程中,除了两种现象互相转化外,有时还存在着两种或以上现象相包容的情况。如雾中有烟,烟中有霾等,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记载当时的主体现象,分不清主体时可并记。
  • 摘要:本文对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较为典型的系统网络病毒、RDA主机、RDA信号处理PSP板、发射机固态放大器A4、脉冲形成器A5、发射机灯丝电源、以及天线动态等故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归纳出雷达查排故障的一些思路与方法,为今后广大雷达操作、维护人员在遇到类似故障现象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少走弯路。
  • 摘要:受东北冷涡影响,淮安市在2009年6月5日出现了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由于天气雷达是监测强对流天气最有效的工具,为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本文在了解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天气背景和云图演变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对多普勒雷达的多个产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大气具有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必备条件,地面存在中尺度辐合或弱冷锋是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动力机制。从临近预报角度上看,当反射率因子大于55dBz时,可以确定为较强的对流云并有产生冰雹的可能。若分析雷达的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产品,发现降水云体VIL≥55kg.m-2时,就可以得出该处有冰雹云存在的结论。当在基本速度图上发现,在强对流回波的顶部存在风暴顶辐散时,该超级单体就具有非常大的降大冰雹的可能。另外若强对流回波在速度图上表现为在小尺度范围内同时存在正负速度,即所谓的速度对时,或在一大片负速度区中出现小区域的正速度区时,即所谓的逆风区时,往往在反射率图上对应位置上是一个回波强中心,并且此处就是强对流天气发生最激烈的地方。对本次的强对流天气,冰雹指数的提示作用较好,但该产品虚警较多,使用时要结合其他产品进行综合分析。
  • 摘要:黄淮气旋是引起河南省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它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带来的降水量级大,强度强,很容易引起洪灾和内涝。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河南的黄淮气旋暴雨的天气形势、降水特征,给出了该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并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3-15日的一次黄淮气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气旋暴雨的发生、发展是大气斜压性强烈发展的结果,500hPa高空急流和700hPa低涡的移动方向对地面气旋的移动有引导作用;多种物理量场的高低空配置,与强降雨的产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发射机整流和电容组件的作用是将三相380V输入电压,经整流组件3A2及电容组件3A9整流﹑波,转换为约510V直流电压,输入充电开关。本文以CINRAD/SA用户手册及美国WSR-88D技术指南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多普勒雷达整流及电容组件的工作原理参数指标、调试设备、调试前检查、调试前的工作、调整步骤、测试方法。并对可能的故障原因做了简要的说明。
  • 摘要:本文应用2002-2007年6-7月江苏降水逐日气候资料和100hPa、500hPa高空环流场资料。进行了江苏暴雨日数、逐日暴雨站数的统计和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的确定,对江苏02-07年6-7月汛期暴雨分布特征和高低空形势进行了分析。得出对江苏夏季暴雨预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高低空变化指标:(1)产生非连续性暴雨时,无论是南亚高压的东进还是西撤,东伸指数均到达100°E以东,副高西脊点的变化中大部分个例到达110-130°E,无论是脊线北抬还是南退的暴雨发生个例,西脊点的变化均是处于西进阶段,且变化幅度在10-25个纬距以上。(2)在连续性暴雨发生期间,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脊线都处于相对较稳定的状态,脊线位置、东伸指数和西脊点都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基本上维持在对江苏降水有利的位置。南亚高压脊线一般在25-34°N间摆动,副高脊线在20-28°N间摆动。
  • 摘要:本文采用了NCEP的GRIB格式再分析资料和每小时降水量资料及雷达回波资料,对造成6月12日至13日期间黔东南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此次过程处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场条件下,中高纬东亚环流形势为一槽一脊型,高原及其以南地区维持一较深厚的高原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脊点位于1100°E附近,脊线位于200°N附近,黔东南地区处于高原槽前、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之中;来自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偏西气流经中南半岛变成了西南气流,成为形成黔东南地区辐合线的偏南气流的来源,另一支是由南海北部的偏南气流经华南逆时针转为偏东北气流到贵州,两支气流汇合形成辐合线。分析显示:中尺度对流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是造成本次强强降水过程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它形成了本次暴雨过程持续时间短、降水强度大的中尺度特征。本文利用FY2C提供的TBB(TemperatureofBrightnessBlackbody)的时空高分辨率资料,分析了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此次过程的开始有几个β中尺度和小尺度的对流云团生成,随后迅速发展,合并成近乎圆形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冷云区的范围和强度都显示了这次对流过程发展的旺盛程度;此中尺度对流云团与MCC非常相似,只是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比美国中部的略小;从流场结构上看具有准正压性,强盛时此中尺度对流系统显示出直立的上升运动特征。此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生命史约8小时,且在东移的过程中减弱。对应罗甸和望谟的降水时间和强度,也可看出中尺度对流云团是此次暴雨过程的直接制造者。
  • 摘要:本文针对2007年7月17日重庆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首先利用AREM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AREM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的雨带及雨带上降水量双中心的分布结构都有较好的模拟,此外对于形势场的模拟结果也与实际比较接近。然后利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的结果,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24小时累计降水的双中心分布,在逐时降水的中尺度分析中发现,两个强降水中心的峰值发生在不同时段,从环境场上看是西南涡向东北移动造成的。西南涡东南侧的雨区大值中心随低涡的向东北移动而移动,造成了累计降水上双中心的结构;两个暴雨中心的涡度和散度随时间的演变与降水量随时间的演变在中尺度特征值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低层辐合和正涡度、高层辐散和负涡度极值与降水峰值对应,辐合最大值还略超前于降水峰值,特别是高层的辐散极值与降水峰值对应更好;暴雨在西南涡及低空西南急流的直接作用下发生发展。降水落区和峰值演变直接受低涡和急流中心的演变的影响。低涡和急流的维持为提供了低层辐合和正涡度场以及与之伴随的上升气流,为暴雨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FY2C红外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图和径向速度图等资料,对2009年6月5日江苏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指出,东北冷涡后部南下的冷空气是导致强对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面扰动是触发机制,而大气的辐合抬升作用提供动力条件,同时大气中积聚的大量不稳定能量提供了对流发生的能量要求,相对湿度场上干下湿的垂直分布结构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利用地面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可以对强对流天气做很好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工作。分析结果对实时预报业务和科研工作有一定启示意义。
  • 摘要:气象科普工作是气象科技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纽带,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实现气象服务更大效益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由对新时期气象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气象科普工作在其中的作用的阐述,提出了新时期做好气象科普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
  • 摘要:随着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必须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通过科普的宣传增强公众对气象的关注,了解气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意义,通过了解气候变化来强化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了解气象灾害,如何防灾减灾、让更多的公众了解避险自救方法和应对突变天气的措施。本文就如何开展多种形式的气象科普宣传、建设多种形式的气象科普园地及提高社会公众的科普素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摘要:《中华人民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以来,我国科普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气象科普工作成绩斐然。但是2008年以来发生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汶川地震及三鹿奶粉等公共事件暴露了科普工怍方面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普通国民的科学煮质依然低下,科普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普工作内容和方式亟待创新等方面。本文就科学有效地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实施科技兴气象的战略,建立气象科普创新体系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普工作以及加强专兼职相结合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 摘要:气象科普从少儿抓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对少儿气象科普创作的理念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少儿气象科普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开放思维、更加大胆,创作者应该具备怀疑精神,在进行少儿气象科普创作的时候做到引导启发,而不是硬性灌输,以做到更加符合儿童心理,符合科学精神。文中简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少儿气象科普作品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问题和少儿特殊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少儿气象科普创作要增加想象力和故事性、尽量运用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多采取玩学互动的方式等建议,供广大同仁批评讨论。
  • 摘要:访谈类节目是目前电视节目中一种重要的节目形式,气象专家访谈更是气象节目的发展趋势。在广播电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气象事业迅速发展、电视受众层次飞速提升的今天,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气象访谈类节目的表现形式更具多样化、更被广大观众喜爱,这以成为目前气象影视从业者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从气象访谈类节目拍摄出发,结合摄像、主持工作实际,讲述了气象访谈类节目拍摄前气象专家、主持人和各种影视设备应有的准备,以及在拍摄的过程中,摄像的一些拍摄技巧。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北京地区地面自动站资料,并结合雷达观测和卫星监测,详细分析了2006年8月1日飑线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WRF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模拟。
  • 摘要:2007年10月25-26日的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在高空稳定条件下,由于水汽大量输送形成平流雾过程,雾最严重时能见度不足100米,雾层厚度达到650hPa左右。本文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发生在2007年10月25日到26日的北京地区浓雾进行数值研究,结合有关综合观测资料,分析北京浓雾形成的天气条件、及浓雾过程的水汽演变特征。
  • 摘要:在充分肯定位涡反演重要性的前提下指出该技术应用于中尺度研究的不足,要准确反演中尺度系统还有待于发展高阶位涡反演算子。位涡反演算子的构造往往依赖于平衡方程,实际大气中并不存在精确的平衡方程来刻画平衡流的运动,这是惯性重力波自发辐射的问题。本文引入一个与平衡流密切相关的概念,即慢流形(slowmanifold)。讨论了与慢流形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过滤平衡流在运动过程中对惯性重力波的自发辐射。从慢流形的性质给出它的新定义,推导出高阶的平衡方程组及与之相应的位涡反演算子。最后,以2008年7月21—24日由低涡东移所引发的江淮地区大范围降水事件为个例展示了高阶位涡反演算子的具体应用,包括比较高阶反演算子和满足非线性平衡NLB的反演算子的区别,分析高阶位涡反演得到的平衡流、ω场以及非平衡流的演变特征等,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摘要:对基于三重嵌套区域(27/9/3km)WRF模式的快速更新循环预报系统在北京地区某些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这些强对流天气是在大尺度背景场强迫不强情况下发生的,具有突发性和局地性。通过三个个例指出RUC对这类强天气发生的背景条件有很好的描述能力,对这类强对流天气具有预报能力。
  • 摘要:道面高温是影响高速公路运行的高影响天气之一,为保证奥运会期间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和开展交通气预报,北京市气象局在北京地区建立了以18个自动道面监测站为主的交通气象监测网,对道面温度及他气象要素进行观测。有关部门除了需要路面度的观测实况和天气预报以外,还需要了解未来的路面温度本文采用能量平衡方程作为预报模型,利用分辨率为3公里的中尺度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和道面温度等测实况,制作未来18小时逐小时的沥青道面温度预报模型,预报范围为北京城区2~5环和部分高速公路,每天预报2次。并通过电视、广播电台、网络、自动答询电话和报纸向社会公众提供交通气象预报服务从实际使用效果看,该方法具有一定可用性。
  • 摘要: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8年1月26日—28日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的一次连续性雨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降水开始时间、发展演变及持续时间与观测较为一致。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用模式输出预报资料,特别是采用Lin等方案计算的雨水、云水、冰晶、雪晶等比含水量数值,对这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物理参数的演变特征和冻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模拟的运动场和微物理场的时空演变表明:此次雨雪过程降水和降水相态与云微物理结构、大气垂直温度分布密切相关,云微物理场对冻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 摘要:本文发展了一种由曼宁方程推导而来的动力波方程来改进陆面模式(BATS)中的径流参数化计算方案,通过引入地形和粗糙度等因子来描述空间网格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径流的描述能够充分体现出其受地形等下垫面信息影响的大尺度平流的特征,并将新的径流方案应用到BATS模式中,并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2进行耦合。利用1998年6-8月T106资料做边界场,对改进后的区域气候模式在中国区域进行检验。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案在夏季6-8月内模拟的径流值接近径流实况,体现了径流的大尺度平流效应。取单站(武汉)的模拟结果与原模式进行比较,发现改进径流方案后的模拟场的平均气温与实况场的误差较原模式减小了0.66℃,几次明显的降水过程也有很好的模拟。同时,改进后的径流方案模拟的表层土壤含水量总体上小于原方案的结果,而与实况更为接近。土壤含水量随之减少,导致土壤温度升高。
  • 摘要:基于范例进行推理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求解问题的技术,它利用过去的范例或经验来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类比推理方法。非参数估计技术就是一种基于范例进行推理的方法,在天气预报中也常叫相似方法。用这种方法作预报,不需要建立预报方程,因而可以克服参数估计技术(例如MOS预报)的一些缺点。K近邻非参数估计技术是当前较新的一种相似预报方法。试验使用K近邻非参数估计技术逐日做了一年的风场预报,每天作8个时次的预报,每次作7天的预报。试验时段是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为了检验对比风的预报情况,作了同期DMO风的预报,由于资料原因DMO预报只做了20点一个时次的预报。进行试验的是全国有风观测资料的二千多站,所有台站按区号和地理位置分成5个区。本文给出了分区和全国平均,以及分时次和分季检验情况。从平均情况看各时次预报,风向晚上比白天报的好,其中零晨5时最好,11时最次;风速也是晚上比白天报的好,11时、14时和17时预报误差较大。和DMO预报相比,在风向预报上,从同样时次(20时)的预报看,一区、三区DMO预报比试验预报好,其余各区和全国平均均是试验预报比DMO预报好。DMO方法的预报随着时间的增加,预报误差增大的倾向明显大于试验预报。7日平均试验预报绝对平均误差67.9°(8时次平均),20时平均误差68.9°,而20时DMO预报绝对平均误差72.5°。各季预报中,在冬、夏、秋三季报的试验预报比DMO预报好,在春季DMO风向预报较好,但风速预报还是试验预报较好。风速进行分类评分。对于2级以下风,DMO预报评分和试验预报相差不大,平均试验预报略好,对于3级以上风和5级以上风,DMO预报较差,试验预报有明显提高。对于3级以上风,试验预报7日平均TS评分0.235,DMO预报0.153;对于5级以上风,试验预报7日平均TS评分0.139,DMO预报0.050。
  • 摘要:本文利用闪电定位、TBB、探空资料、雷达回波、地面自动站、海淀风廓线等多种非常规资料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8月14日午后的一次突发性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中尺度分析,掌握整个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演变特征并寻找此次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机制。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构成了暴雨量级,并伴随闪电过程;此次过程是次河套低涡和以东切变线造成的短时暴雨,并且副高主体较弱,停留在洋面上;短时暴雨具有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发生发展;西南急流为此次短时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雷达回波反射率图上为典型的近似“V”字型回波,在经向速度图中有逆风区存在,回波顶高较高并有三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存在;负地闪对短时暴雨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且负地闪频数与强雷达回波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面辐合线和风速垂直切变是造成短时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主要触发机制。
  • 摘要:基于平均校准法,提出了雷达联合雨量计的局地平均校准方法,用于淮河流域佛子岭和响洪殿小流域面雨量的计算,并与距离加权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将面雨量结果输入TOPMODEL水文模式模拟佛子岭和响洪殿流域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几次较大洪峰过程的入库流量。结果表明:局地平均校准后的雷达,不但能使单点和流域面雨量好于距离权重方法得到的面雨量,同雨量计面雨量曲线基本重合,而且输入水文模式后,提高了流域入库流量的模拟准确度。
  • 摘要:为了评估和分析国家气象中心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在极端暴雨事件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和能力,以2007年7月发生在淮河流域、川渝地区和山东三次大暴雨过程为例,比较分析了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与T213业务全球模式预报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相对于T213业务全球模式预报而言,集合预报的降水概率产品,可用降水预报时效要长1-2天;(2)对于同一预报时段不同时效的预报,集合预报给出的降水概率预报比较稳定,不同时刻起报的预报结果比较一致;(3)降水概率预报对于暴雨落区的预报比单一预报要更准确一些。分析表明:相对于单一确定性预报而言,集合预报给出的降水概率预报在暴雨预报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摘要:雾是冀中地区秋冬季节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极其不利。本文着重分析了:廊坊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时的污染物浓度变化以及形成大雾的气象条件,并提出通过气象参数分析得出,出现大雾天气时,大气层结稳定,污染物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无法扩散等原因导致环境空气污染严重。
  • 摘要:目前农业大棚设施发展较快,果蔬生产、鲜切花生产、葡萄生产等都需要采用现代农业大棚设施改变自然环境,为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但农业大棚设施也经常因为大风、暴雪等多种天气原因被毁坏,给农民造成较大损失。2008年2月24日中午12时10分左右在浙江省嘉善县洪溪镇三发村江明华家的24亩葡萄连栋大棚就遭怪风袭击,在7-8秒时间大棚薄膜被掀起,400多根水泥柱被连根拔起,北片12亩大棚的设施几乎全部被毁坏;经现场了解,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三次,一次出现在2008年2月17日,另一次出现在2007年的农历正月,但范围都非常小,仅限于江明华家葡萄大棚;事件发生后,大家纷纷猜测怪风的由来,有些人认为是尘卷风,有些人认为是大棚太大,冷风灌进后,形成了强对流毁坏了大棚。我们经过多次现场调查,根据受灾葡萄大棚内外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葡萄大棚遭怪风袭击的成因;并通过实验认为,葡萄大棚遭怪风袭击是由多种原因综合而形成的,并提出了防御措施。
  • 摘要:本文通过对杭州农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气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变化,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的建议,供广大同仁参考。
  • 摘要:中国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人为利用方式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合理制定灌溉制度,本文在对东北三省历年玉米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近26a(1981-2006年)来我国东北三省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三省玉米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距平时空分布特征表现为:时间尺度上,随着年代的增加,参考作物蒸散量距平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空间分布上,20世纪80年代东北三省玉米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距平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的扶余、长岭和双辽以及辽宁省的朝阳一带;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境内大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玉米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距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明水、鸡西以及辽宁省的岫岩、庄河和大连一带;低值区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富锦、宝清及吉林省西部的通榆、扶余和双辽一带。2001-2006年玉米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距平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富锦、西部的齐齐哈尔及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前敦一带;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的明水及辽宁省的桓仁、岫岩和大连一带。2)东北三省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距平时空分布规律表现为:时间尺度上,随着年代的增加,玉米需水量距平值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空间分布上,20世纪80年代东北三省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距平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的扶余;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的富裕。20世纪90年代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距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明水及辽宁省的庄河和大连一带;低值区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富锦、宝清及吉林省西部的通榆、扶余和双辽一带。2001-2006年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距平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西部的齐齐哈尔一带;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的明水辽宁省的南部。
  • 摘要:本文利用MODIS的多光谱通道和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根据它在可见光波段的高反射率和在近红外波段的高吸收率来识别积雪信息。选取了2005年1月2月、2008年1月2月卫星遥感资料,地面实况监测资料,对湖南积雪进行监测分析。综合采用了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和可见光4通道、近红外6通道反射率来判识积雪,通过对不同地物NDSI与可见光通道反射率的相关分析,确定了适用与湖南省的积雪综合判识条件为NDSI≥0.4、R2>11、R4>20、R6<8。同时根据地理信息和地面监测资料对积雪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建立的积雪监测模型在湖南积雪动态遥感监测中具有良好的业务适用性。
  • 摘要:对1951~2007年营口市稳定通过0℃、10℃积温和积温日数及其变率的分析表明:(1)近57年来营口市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及积温日数呈递增趋势,其中稳定通过10℃积温、积温日数比通过0℃的递增趋势要强。(2)各阶段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变化趋势不同,第1个和第2个30年呈现递增趋势较弱、第3个30年和最近30年呈强递增趋势。(3)近57年营口市稳定通过0℃和10℃积温日数递增变化中,后期递增趋势较前期更为显著。最近30年营口市稳定通过0℃和10℃积温递增趋势显著加强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进一步加强递增趋势相一致。
  • 摘要:针对目前生态气象监测轨道业务的特点,结合工作的实际需要,运用C和C++语言建立了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业务平台。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生成中间交换文件的结构组织,能够对各模块的输出结果进行详尽直观的分析,并提供了等值线色斑图与区域填充等多种图形绘制方式。该系统可处理AVHRR和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对气象观测报文进行解译、数据分类管理和质量控制,统计计算水体密度指数、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和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以图形、图像的形式输出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产品,实现了卫星遥感与生态气象地面监测数据的有效组织和智能化管理。将系统应用于湖南省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业务化运行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业务实用性。
  • 摘要:利用FGOALS模式的输出结果驱动农田N2O估算模型,模拟了A1B情景下2006-2050年中国农田N2O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对气候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不仅受降水总量的控制,还受降水量分布的影响。在A1B气候变化情景下,2006~2050年间虽然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中国农田N2O排放没有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但是农田N2O排放的年际变异进一步增加,波动性增强,并且受气候带迁移的影响,N2O排放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华北地区N2O排放量有较为明显的升高趋势。
  • 摘要:本文以EOS/MODIS及TM/ETM卫星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对广西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指标中的植被1覆盖指数(VI)、水体密度指数(WI)及土地退化指数(SI)及灾害指数(DI)4个指标信息的提取进行了方法研究,并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2008年第一季度为例以地市级为评价单元进行了广西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其结论对广西生态省建设工程及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具有客观、科学的指导意义。
  • 摘要:以自然灾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和支撑点,选择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具有代表性的海南省作为研究区,对海南省近30年的热带气旋灾害数据库进行整理和分析,制定统一评价标准。在热带气旋灾害形成环境背景和热带气旋灾害数据库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热带气旋灾害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利用GIS技术将热带气旋危险性评价结果与人类活动背景要素进行组合分析,开展区域热带气旋灾害风险性评价研究。其评价程序包括四个层次:(1)GIS空间数据分析:GIS空间数据主要是与热带气旋灾害形成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环境信息,建立热带气旋灾害评价与制图所需要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方面的数据。(2)热带气旋灾害空间范围判识:应用海南省地理信息,经过对近30年热带气旋活动的路径、降水、风速和造成的灾害等数据,结合下垫面进行空间分析,对主要热带气旋灾害区的空间范围进行比较和分析,将热带气旋灾害影响的空间分布信息提取出来。(3)热带气旋危险性评价:统计历史灾情数据,结合下垫面的地形地貌情况,对海南省热带气旋灾害空间分布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应用GIS分析工具将上面编制的数字图进行归一化和数值化处理,均按5级危险度划分,由此制作了相应的因子评价图。利用GIS提供的叠合分析工具,对风速和降水等因子的权重分布、历史灾情统计结果进行频率组合评判,按一定叠合数值划分每个栅格的危险度,即得到海南省热带气旋灾害危险性评价图。(4)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价:热带气旋灾害风险是热带气旋危险性和社会经济易损性的综合函数,研究中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价考虑了区域热带气旋灾害易损性特征。将热带气旋危险性评价结果与人类活动背景要素进行组合分析并体现在风险评价图上,从而表示出热带气旋可能对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程度。区域热带气旋灾害风险性评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防御热带气旋灾害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减灾事业提供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支撑。
  • 摘要:为了解2008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前兆性规律,利用层次预测法分析德安县2008年1月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降雪日数、月日照时数以及历年冻雨日数。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月降雪日数、月日照时数以及冻雨日数前期均有明显的前兆性规律。月平均气温在2002年进入g3层次,2008年与前一个进入d3的低点相差长达31年,预示着2008年很可能出现低温;月降雪日数在1992年出现d3层次值,2008年与前一个进入g3层次的高点相差24年,预示着2008年将出现多雪日;月日照时数在2003年进入g3层次值,2008年与前一个进入d3层次的低点相差19年,预示着2008年将出现少日照;冻雨日数在1995-2007年连续9年无冻雨,出现d3层次值,2008年与前一个进入g3层次的高点相差27年,预示着2008年将出现冻雨高峰。这些前兆性均明显突破了建站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致使2008年出现了超历史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因此当一地气候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要特别注意后期可能出现反前期气候变化。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北京T213分析场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对2009年4月19日江西省北部出现的一次突发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过程开始前中层风速迅速增大,引起低层风速迅速增大,低空急流快速建立,其时效约有12个小时,低空急流的快速建立是这次暴雨过程具有突发性的主要原因。(2)高空低槽东移,低层西南急流,同时由于低层低压在地面暖槽中诱发地面气旋生成,造成此次江西省北部维持较长时间的降水,地面气旋是造成江西省强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地面气旋的东部和南部。(3)此次暴雨过程中低层强盛的西南气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同时低层的风速辐合有利于水汽在暴雨区的积聚,而且从水汽通量散度场来看,大的降水发生前和发生期间都有明显的水汽辐合。(4)此次暴雨过程期间,鹰潭市维持深厚的上升气流;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维持长时间的深厚的上升运动区,同时低层有正涡度,也有风速辐合,这些都是暴雨过程的动力机制。(5)暴雨过程的明显降水区域位于高空急流轴的南侧和西南侧,700hPa西南急流急流核的左侧和前部,850hPa西南急流急流核的左前方和前方。(6)对上级的指导预报意见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要密切关注天气系统最新的演变情况和最新的气象信息,特别是最近时次的雷达、卫星、区域自动气象站和常规气象资料等,努力避免前期天气预报结论带给我们的惯性思维对我们作出正确预报结论的影响。
  • 摘要:在收集2003~2008年期间冰雹天气时的闪电探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面降雹前后的闪电频数、强度、陡度等物理量,得到了冰雹天气的闪电活动分布及其演变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大部回波强度≥40dBZ时,就会形成闪电。冰雹发生前后的短时间内正闪频数普遍远小于负闪频数,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正负闪频数比增大时,相应的冰雹直径也增大,表明正闪对冰雹的成长作用显著。正闪强度大都强于负闪,而其陡度变化幅度却大与负闪;在地面降雹前后,正负闪的平均陡度没有明显的增减变化。降雹后负闪频数会减小,而正闪频数会有所增大。总闪频数和正负闪比例的分布及变化特征可被用来估算地面降雹时间。
  • 摘要:针对辽宁省气象灾害特点,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进行辽宁省各地暴雨、干旱、大风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危险度研究;同时结合辽宁省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及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等指标,建立了基于气象灾害危险度的财产保险风险分析数学模型,研究结果:(1)辽宁省14个市中,大连市气象灾害危险度最高,本溪、辽阳、抚顺最低,其余城市居中;(2)辽宁省14个市财产保险风险可分为5个级别:气象灾害危险度最高的大连市,财产保险风险级别也最高;沈阳和鞍山次之,葫芦岛、抚顺、铁岭、阜新最低,其余城市居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气象灾害控制与管理对策。
  • 摘要:利用2000年~2006年花粉监测、预报及花粉症发病病历数据,在研究分析天津市花粉致敏原的种类及季节分布特点和季节性高发花粉过敏症的发病率与花粉高峰期的关系的基础上,借鉴我国廖凤林等人提出的花粉污染评价概念和评价计算方法,将天津花粉浓度等级预报与花粉症病发率预报结合在一起,检验评估了花粉浓度预报、花粉症发病率预报的准确率。同时针对天津花粉预报服务业务特点,根据2005年~2006年包括医学变态反应专家、花粉过敏患者在内的146名人员的调查数据,尝试对天津花粉预报服务社会效益进行了具体的数据评估。主要方法为,通过花粉预报准确率(Af)、预报时效系数(Tf)、信息覆盖率(Ic)、患者的预防能力系数(P)的估算,利用估算公式E=Af×Tf×Ic×P计算出花粉服务效益系数(E)。然后利用服务效益系数E和可节省的医疗防治费用估算社会效益Es。
  • 摘要:并不是所有影响热带气旋均会成灾,TCs事件发生灾变风险的诱因涉及致灾因子(风险源)、承灾体、孕灾环境、抗灾能力等四方面,但根本原因是致灾因子风险源的强度及异常程度。致灾因子强度及异常程度越大,则越可能是小概率不常遇的极端事件,其超出承灾体忍受极限及一定风险概率下防灾设计标准的可能性越大,灾变风险也越大。基于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这点,我们可以统一用风险概率量值来界定各类事件(诱因或灾情指标)的性质,再建立起诱因与灾变风险程度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这种表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各地承灾体、环境、抗灾水平等差异的影响。本文根据1949-2006年间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资料,运用风险概率估算模型,分析了影响事件致险因子风险概率及与灾情关系,并建立评估灾变风险大小指数及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47.8%成灾,灾年占66.7%,TCs成灾数与影响数的季节与年际变化呈同步性,两者相关系数分别达0.9247、0.7212。成灾峰期集中在8月与9月中下旬。成灾率以9月中下旬为最高,70%以上的影响TCs均可能成灾,其次为8月各旬,成灾率也高达50%以上。而5月份与10月中旬以后的影响TCs均不成灾。TCs成灾风险概率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处于明显正距平期。TCs成灾风险大小与风雨致险因子强度风险概率高低密切相关。其中极大风速区域极值归一化指数超越概率(X1)、日降水量区域极值归一化指数超越概率(X2)与TCs成灾风险最为密切,且相互间独立。当X1或X2<0.25时,指示成灾的风险较大;其中当X1<0.15时,成灾率100%。而当X1或X2>0.7时,则近80%影响TCs无灾。说明这两个致险因子超越概率能较好地反映影响TCs能否发生灾变及其严重程度。从成灾风险指数来看,当X1、X2之积>=0.7或算术平均值>=0.8时均表现为无灾;当X1、X2之积<0.01或算术平均值<0.1时将出现严重灾害。用X1、X2与灾况Y建立成灾风险回归模型,当灾况估值Y*<0.4时,无灾可能性大,其中当Y*<=0.1时,无灾可能性为100%;而当Y*>0.6时,成灾可能性很大,其中当Y*>=0.9时,100%成灾。说明成灾风险指数所得结果与成灾风险模型计算的结果相一致,都较好指示影响TCs成灾的可能性大小及严重程度。我们根据2007-2008年间影响上海的0713号TC(韦帕)、0716号TC(罗莎)、0808号TC(凤凰)风雨因子超越概率实况,对灾变风险指数与评估模型进行了试验,显示出0713(韦帕)、0716(罗莎)风雨成灾风险指数与Y*估值倾向有灾,且0716(罗莎)风雨成灾风险明显高于0713(韦帕);而0808(凤凰)风雨因子超越概率为高频常态值,成灾风险指数与Y*估值倾向无灾,计算结果与实况相符。
  • 摘要:本文以四川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为例,在充分分析四川地区气候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干旱、冰雹、暴雨等灾害的分布,形成机制等,根据灾害发生理论,从灾害发生的成灾环境、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两个方面选取了地貌、灾害频率、社会经济的评价因子;从信任度的角度建立了扩散模型,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干旱、冰雹、暴雨三种灾害分别进行了灾害强度的风险评估,并结合承灾敏感度分别进行了风险区划,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地区的这三种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综合的风险评估及区划;在使用有关基础图件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Matlab、Grads软件,通过对属性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的操作得到各种灾害的成灾背景、灾害危险性评价图。
  • 摘要:2008年1月,和湖南、贵州等地一样,四川盆地也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无论低温冷害,还是低温冻害,过去的很多研究都是集中在逐站、逐日要素的特点上,这对于局地、瞬时的状态分析有很多方便之处,但是,无论它们在历史上是否非常突出,其分析结果都难以代表面上的、长时间内的累积情况,以致难以判定灾害的严重性。2008年一月四川的低温冰冻灾害就具有这个特点,这为低温冰冻灾害的分析评估引出了新的问题,需要寻找和建立能适应这种积累效应特别突出的灾害的分析评估方法与特征值。利用四川盆地99个站1960—2006年的观测资料,对2008年一月的低温天气过程进行了多角度的讨论,寻找可供业务服务使用的分析评估方法。在判定气候异常的基本原则之上,提出了用面温度、时段温度等特征量来确定大范围、长时段内低温状况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可避免单站单日要素在区域上和时间上局限性太强的缺陷,有效地确定大面积长时间内的累积效应,为此类灾害的分析评估提出了可在业务服务上使用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用气候平均值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的气候异常度指标,对观测环境城市化后的秦皇岛市气候条件,制定了定量评价模式。根据相关资料评估旱涝等级、气温、日照时数异常度变化趋势等,确定了秦皇岛市全市及各区县逐年旱涝等级、气温、日照时数异常度标准。分析表明,观测环境城市化后秦皇岛市气候区域变化有如下特征:年平均气温指数呈现升温趋势,特别是近十年出现了连续偏高的异常变化。年降水指数呈明显减小趋势,出现了连年干旱。气温连续偏高和降水连续偏少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上述这些变化趋势除气候周期变化的因素外,观测环境城市化、人文活动的影响不应低估。受城市化影响,年日照时数的指数变化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城市污染物的增加是年日照时数逐渐减少的主要因素。
  • 摘要:“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农业经济受气象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合理的利用气象知识,可以做到趋利避害,获得较好的收成。而农村对气象科学知识又相对缺乏,面对农村的气象科普任重而道远。通过对多年气象科普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各级气象部门应该将农村气象科普工作当作常规的业务工作,加强农村气象科普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科普行动,从娃娃抓起,普及提高农村孩子气象减灾防灾科学知识,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做好气象科普工作,切实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 摘要:本文用MM5模式以NCEP资料为初值对2006年6月5日~7日的一次福建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再现实况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的模式输出资料结合实况资料对影响本次暴雨过程的背景天气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本次暴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西南涡在中层东移短波槽的引导下东移,并随着短波槽加深为低涡而发展壮大,西南涡内的暴雨随之增强;此后,中层低涡填塞为槽,西南涡强度和范围均减弱,并在高空槽的引导下东移入海,福建省降水随之减小并东移;(2)准静止锋在福建附近停滞,锋面上时有中尺度扰动产生,有的合并入西南涡,使西南涡增强;(3)暖湿的西南低空急流带为降水区输送水汽和热量;(4)福建省特殊地形影响降水的强度和落区。为了研究地形对于本次暴雨的具体作用,本文在地形敏感性试验中将福建省地形变为“平台”,试验结果表明,有利地形的消失使得准静止锋上的中尺度扰动减弱,西南涡强度及范围均减小,西南涡内的降水减小,低空辐合以及高空辐散强度减弱,地形强迫产生的垂直速度减小,降水量大幅度减小,降水范围缩小。对南平降水中心雨峰时刻的物理量变化进行分析表明,该时刻以非对流性降水为主,稳定度对其影响不大,且地形改变前后的稳定度变化也不大,地形强迫抬升作用是降水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以上分析表明,地形作用的减弱使得局地低涡以及西南涡强度减弱,从而对降水的减小有间接作用,同时,地形抬升的减弱对降水的减小有直接作用。
  • 摘要:利用2005-2008年江苏省73个市、县国家气象站地面常规测风资料,通过对江苏省2005-2008年大风事实的分析发现:春、夏两季是江苏省大风的多发季节。从大风发生时段来看,下午是大风的频发期;夏季在下午到上半夜出现大风的频率高;冬季上午也是大风的频发期。江苏省大风总体呈东多西少,南北居中的分布格局;春季苏北的西北部多,苏南南部少;夏季苏北少苏南多;秋冬两季比较类似,南北差异不大,整体上是自西向东逐渐增多。从大风风向的分析看,偏北大风的频率高于偏南大风的,偏西大风高于偏东大风的。北大风出现的频率最高,达45.7%;东北风,东南东风,西南风,西北西风以及北西北风大风的频率很低,均不超过5%。春、秋、冬三季大风风向与平均变化比较相似而夏季大风风向出现的高频率是偏南风向,西大风和西南西大风紧随其后。江苏省的大风以冷锋后的偏北大风最常见,占56.3%;台风大风和雷雨冰雹大风其次。从各个季节的分布情况来看,冷锋后偏北大风以冬季最为常见,春季次之。低压大风均出现在春季,台风大风以秋季居多,雷雨冰雹大风平均出现在春季和夏季。
  • 摘要:2009年6月4日和5日是两次由同一东北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但两次产生的天气实况差异较大。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两次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热力和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东北冷涡天气背景下,由于中低层温湿场配置不同、中低层系统不同、能量上的差异等,导致我市天气不同;强对流天气与θse高能区和不稳定区、K指数场的高值区、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或中尺度气旋、强上升运动、较好的散度场配置、比湿场的大值区及风速风向的较强垂直切变有较好的对应关系。(1)4日和5日东北冷涡虽然位置稳定少动,但强度4日明显强于5日;500和700hPa上4日强对流天气发生前上游地区存在冷式切变线,而5日一直为西北气流影响;850hPa上4日我市存在辐合线,5日不存在;地面图上,4日在上游地区形成了强的辐合线,继而发展成中尺度气旋并移动到我市上空,之后虽然气旋减弱消失但生成了强的辐合线,造成了我市的雷暴、短时暴雨82.5mm(3小时)及冰雹(8、15、23mm);5日只受到辐合线的影响,因此天气过程也较4日弱,只出现了17.9m/s的雷雨大风和15.2mm的降水。(2)4日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地面总能量Tt高于5日,且4日强对流过程发生前Tt是增强的,而5日则是减弱的,能量上的差异也是造成两次过程差异的原因之一。(3)当强对流天气发生前,4日和5日K指数均急剧增加,4日增加幅度大于5日,且最大值也大于5日。(4)对比4日和5日的不稳定能量,发现4日14时500hPa与700、850hPa之间均不稳定,而5日则只有500hPa与700hPa之间是不稳定的。这也是造成两次对流差异的原因。(5)虽然在这两次强对流过程中,辐合最大值出现的高度均为近地面层,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度4日远远高于5日。(6)强对流发生前上升运动的高度4日高于5日,上升运动的强度4日是5日的2倍多。(7)对比两次过程的垂直风廓线图可知:无论是风速还是风向的垂直切变4日都比5日强。
  • 摘要:以出现白霜、0cm日最低地温小于或等于0℃、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0℃三种指标定义三种霜冻类型,利用石家庄市17个观测站1972-2008年共37年的日最低气温、0cm日最低地温、每日天气现象及每日02与08点湿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初终霜冻时间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37年来,三种类型霜冻均有初霜日后延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增长趋势,FT型初霜日后延趋势明显,FD型终霜日提前趋势明显,FT型无霜期延长趋势明显;初终霜日的气温和地温有持平和升高趋势,初霜日温度升高趋势明显,FW型较其他类型升高趋势明显,FT型变化不大;初霜日24h降温幅度在逐年降低,FD型降低趋势明显。所以随着时间变化初终霜的危害程度在降低。2)无霜期的极差和标准差最大,终霜日次之,终霜期的年际变化对无霜期的离散程度和年际变率贡献大于初霜期,FW型霜冻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极差和标准差最大。3)三种类型霜冻均有初霜日出现较早(晚)的地区终霜日出现较晚(早)特征,东北部平原行唐新乐一带与南部平原赵县一带三种标准的初霜日出现较早,终霜日出现也较晚,无霜期最短,且初终霜日0cm地温和气温均较低,初霜日24h降温幅度大,是霜冻重点防御地区。
  • 摘要:选择河南境内5座大型水库,对其上游的气候变化以及对水库运行影响进行分析,位于黄河流域的2座水库年降水量在下降,其它3座水库域年降水量在增加;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蒸散量均呈下降趋势。统计还表明,水库上游来水量与降水量、降水强度关系密切,降水量大(小)值的年份与水库来水量大(小)值年份基本相对应;来水量与大雨以上日数的累计距平变化周期及位相也非常相似;由于近10年用水量的增加,水库库存水量在减少,同时暴雨强度和暴雨次数的增加,加大了极端水文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在SRESA1B情景下,经计算2011-2050年5座水库上游流域年平均温度将持续升高,年降水量也将有所增加,但由于气候预估的不确定性,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水库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 摘要:采用滑动分析法和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对南阳盆地12个气象观测站1966~2005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南阳盆地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及增暖背景下暴雨日数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盆地自1985年以后进入持续增温阶段,尤其自1996年开始增温趋势更加显著。南阳盆地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40a来除镇平表现出不显著的降温趋势外,其余站点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的季节性差异显著,冬春季节增温在近10年来气候变暖中贡献最大。增暖背景下南阳盆地的暴雨日数明显增多,暴雨日数的日变化显著,夏季暴雨日数的增多主要体现在夜间增多,尤其是8月份夜间增多趋势最为显著。
  • 摘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t检验、滑动t检验方法对濮阳1954年12月-2008年11月间的月、季、年降水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濮阳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8.66mm/10a,|t|=1.5694<t0.05/2=2.0084);按季节分析,春季降水量有增多趋势,冬、夏、秋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春季,3.66mm/10a,|t|=0.3773;秋季,-8.85mm/10a,|t|=0.7076;夏季,-3.33mm/10a,|t|=0.1;冬季-0.14mm/10a,|t|=-0.06);按月分析,2-3月和5-7月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其余月份降水量均为减少趋势。突变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降水存在明显突变现象,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突变明显,年和5月份的突变极显著,3月、5月和11月突变前后的距平百分率差值达59~64个百分点,春、秋季突变前后的距平百分率差值也在30~40个百分点;90年代末-21世纪初也存在突变现象,7月份突变极显著,3月和7月突变前后的距平百分率差值在52~77个百分点,春、夏季突变前后的距平百分率差值也在29~31个百分点。降水日数随年代变化也有减少的趋势,平均减少1.8d/10a(|t|=1.9037>t0.1/2=1.6684)。暴雨天气发生时间在逐渐提前。强降水日数的多、少与该年代降水量偏多、偏少的趋势相一致。
  • 摘要: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气象部门在防雷减灾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防雷技术服务工作今后的发展,既有良好的基础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竣的挑战和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结合笔者二十年多来基层气象管理、防雷技术服务的经历和体会,从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的定位、防雷工作的投入、提高防雷常规检测覆盖率、农村防雷工作四个方面出发,在基层微层面对未来市、县级防雷技术服务工作发展思路作一点探讨,提出个人意见建议。并希望得到有关领导、同仁的指正。
  • 摘要:“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水沙关系不协调”等特点决定了黄河流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格外令人关注。本文以观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特点,阐述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极端水文事件、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指出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变化是造成黄河流域近十几年径流持续偏枯,洪水事件的强度和频次减小的主要原因;受冬季气温持续增暖的影响,黄河宁蒙河段冰凌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防凌压力增大;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各个环节,这种影响是否是趋势性的,未来影响程度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家的重大问题。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估研究正在兴起;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研究应该着重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变化对流域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黄土高原区和河口区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以促进流域综合管理。
  • 摘要:利用1963—2008年鹤壁2个代表性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近45a鹤壁寒潮活动的特征及其多年变化特点,并且研究了环流场异常对寒潮事件发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鹤壁寒潮活动与华北均值差异较大;东部开始早,结束晚;西部开始晚,结束早,寒潮出现在11、3月最多。近45a来,寒潮具有两次跃变异常,分别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和90年代后期;寒潮活动总的趋势是阶段性减少的,这主要与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此外影响鹤壁寒潮天气的不仅仅是大气环流,观测环境等其他因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 摘要:利用1951~200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研究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对北极与亚洲中纬度间环流关系进行了分析,确认ANPO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与极地间的一个重要的大气涛动,并由此建立了亚洲大陆极地涛动指数(AsiaNorthPoleOscillation,ANPO)。研究表明,ANPO指数反映了对流层低层亚洲大陆环流与极地环流之间的一种共变特征,它的变化与亚洲夏季风的变化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在对流层低层可以加强东亚夏季风气流以及南亚夏季风气流,在高层,它可以加强中国东北部地区上空的反气旋性环流,有利于中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偏多和使江南降水偏少。在年际尺度上,夏季ANPO指数具有较强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显示出华北西北夏季多雨和干旱的时间趋势。
  • 摘要:三门峡市是全国著名的优质烟叶种植基地,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给烟叶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对三门峡站近三十五年来的气候资料统计分析,结合三门峡地区烟叶生产情况,总结出三门峡市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冰雹等异常天气灾害变化,分析了其对当地烟叶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应对气候变化暨灾害性天气变化,烟叶生产要认真落实旱作栽培技术,调整优化烟田布局,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提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 摘要:利用1971—2005年清丰降水、气温等资料,对清丰的月、季、年气温、降水量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20世纪70年代年平均气温偏低较多,80年代略偏低,90年代以后气温上升较快,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最高气温的增辐及趋热尤为明显。各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以春季气温增幅最大。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②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减幅为57.1mm/10a。
  •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也发生了改变。统计分析1951年以来黄河流域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黄河流域的气温比较稳定,80年代以后各区间气温均呈上升趋势,90年代以后升温明显加快。冬季是黄河流域气温升幅最大的季节。降水方面,黄河流域没有统一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各区间特点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兰州以上变化幅度较小,其它地区降水变幅较大。
  • 摘要:利用华山观风电场40米测风塔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的测风资料,计算了平均风速、风速频率、风向频率、各方向风能、风功率密度及有效风速时数等各项风能参数,依据国标《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中风功率密度等级划分标准对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进行了评价,并利用距风电场最近的钟祥气象站的累年及同期气象资料,对测风期间的测风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电场各高度年平均风速在5.5-5.7m/s之间,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190-205w/m2之间,年有效风速百分率在80.8%-82.3%之间;华山观主导风向与次多风向完全相反,不同高度两个方向合计频率在44.9-50.5%之间;各风向风能分布比风向频率更加集中,不同高度主导风向的能量占47.8%-60.6%;风功率密度接近3级,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技术可开发量约3万千瓦;华山观风电场测风是在年平均风速小于多年平均风速的气候背景下进行的。
  • 摘要:介绍计算威尔分布参数的累积分布函数拟合法、平均风速和标准差估计法和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估计等三种算法,并应用此算法计算了都阳气象站的风速威布尔分布参数。根据分布参数拟合了都阳县气象站的三种风速概率分布,将拟合的风速概率分布与同期的风速实际频率分布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依据相关系数判断拟合效果的好坏。通过比较得到了以下结论:平均风速和标准差估计法效果最好,累积分布函数拟合法次之,由于最大风速变化比较随机,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估计法效果波动最大,整体效果差。通过多年最大风速的平均数与平均风速计算,能减少最大风速抽样的随机性误差,结果更具代表性。
  • 摘要: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多个三峡库区极端高温指标,通过对比各极端高温指标及其与年平均气温的关系,揭示了三峡库区极端高温事件变化规律及其与区域性增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7a三峡库区极端高温指数年代际变化与年平均气温有较好的一致性,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之前为下降趋势,之后转为上升趋势。逐年代变化上均表现为1980s偏低,其他年代均偏高。各极端高温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无论是分段(1961-1984年和1985-2007年)还是整个47a的线性趋势均比较一致,其中HWDI、WSDI和TX90p与年平均气温的步调更加一致。各极端高温指数主周期与年平均气温也都比较一致,为比较显著的2~3a的年际变化周期。相关分析表明各极端高温指数与年平均气温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年极端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相关系数相对最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偏北、偏强、偏西,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偏高,有利于三峡库区发生高温干旱,反之则然。
  • 摘要:利用中国北方地区8个资料序列较为完善的辐射观测站1961~2000年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地面云量资料和能见度资料,进行相关和拟合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云量和能见度计算逐日总辐射的方法。用多元回归拟合求得拟合值与实测值结果进行比较与统计检验,结果表明:(1)8站总辐射日资料出错平均为1.54%,绝大多数为下限出错。(2)总辐射拟合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84~0.90),拟合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PE为16.13%。(3)气象常规资料云和能见度与太阳总辐射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些常规观测资料可以较好的估算逐日太阳总辐射。
  • 摘要:本文利用广州新电视塔上安装的自动站获取的500m高度以下的气象数据,重点对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广州城市大气边界层低层“夜间风弱、白天风强”,高空中正相反是“夜间风强、白天风弱”,逆转的临界高度约为120~200m之间;广州新电视塔附近大气边界层的幂指数为0.211;幂指数与风速满足对数拟合方程;幂指数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其值与大气层结有关;幂指数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负值。2)广州城市大气边界层的温度直减率r均值为0.84℃/100m;温度直减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其中200~300m高度温度直减率白天和夜间变化幅度均大于其它高度层;逆温夜间出现多、白天出现少,而且主要出现在100~200m和300~400m两个高度区间。3)广州新电视塔附近粗糙度约为1m,而且粗糙度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4)广州城市大气边界层的相对湿度随高度变化率均值为1.17%/100m;相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随高度变化率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除200~300m夜间段以外,各个高度层的相对湿度随高度变化率均为正值。
  • 摘要:利用贵州省中西部及西南部部分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的6个观测站点1971~2000年的整编风资料,对该区域的风速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了六盘水地区2007年5月~2008年4月周年风塔NOMAD2资料,研究了该地区近地面70m层内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多年月平均风速在春季3月最大,最小值出现在8月;年平均风速没有明显的线性升降趋势,但盘县、清镇风速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物增多有关。3座测风塔数据资料得出年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出现的时间集中在2008年4月3日和4月7日;逐时风速的日变化高低层风速相差夜晚明显大于白天;高层风频曲线比低层平滑,风能主要是来自0~4.5m/s大小的风;weibull分布参数A随高度的变化服从指数率分布,1号塔在70m高度处的形状参数K值略偏小;风能密度与高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20、40m高度层上湍流强度在14时达到最高,22时左右,70m高度层湍流强度上凸达到峰值,40m高度层比较平缓,20m高度层出现轻微下凹;各月湍流强度的变化以8月最高,在0.45~0.5之间,2月最低,在0.1~0.15之间,总体来看属于中等偏弱。
  • 摘要: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采暖季节各月太阳能量的计算和对太阳能特点的了解,以及太阳房的研究,说明该地区冬季最冷月太阳能也可以够三层以下农村住宅采暖用,但它存在不连续性,所以完全实现太阳能采暖还有一定困难,但利用辅助能源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一般来讲可以节能80%左右。
  • 摘要:新疆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气候最干旱、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农业用水完全依赖于山区径流和地下水的灌溉。研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技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吐鲁番地区4个气象台站1959-2007年的历史气候资料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地逐年参考作物蒸散量,采用线性回归、Morlet小波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分析近49a各站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以及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据此分析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气候成因。结果表明:①近49a吐鲁番地区年平均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呈升高趋势,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呈减小的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明显;②年参考作物蒸散量与上述各气候要素均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p<0.1),其中与年平均风速、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最为密切(p<0.01)。受上述各气候要素变化的综合影响,近49a吐鲁番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呈明显的减小趋势(P<0.01),这对降低农作物需水量和农田灌溉量具有重要影响;③突变检测表明,吐鲁番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70年发生了突变性升高,年平均风速在1965年发生了突变性减小,参考作物蒸散量在1968年发生了突变性减小,其它气候要素未发生突变;④各气候要素和参考作物蒸散量分别存在准2~8a的年际尺度和16~24a的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 摘要:利用唐山地区三个国家基准站近50年逐月温度、降水和日照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R/S分析法,对唐山地区农业气候三要素的变化特点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过去的50a间各季及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最为显著,变化率为0.55℃/10a;年平均气温中南部地区的Hurst指数大于0.5,说明未来气温增加的趋势还将持续,北部0.49,低于0.5,未来气温增加趋势有可能发生改变。②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与夏季降水量趋势一致;但各地夏季降水量的Hurst指数均在0.5左右,未来降水减少的趋势不能确定是持续还是反转。③日照在各季都出现减少趋势,而以北部最为明显,其Hurst指数为0.93,未来本地日照减少的趋势不变,持续性很强;中南部地区持续性比北部弱,尤其是南部有可能发生改变。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气象科普工作的性质特点,并与其他具有相似性质特点的行业类比,思考将其他相关行业成功方法引入气象科普工作的可能性。行业电视剧模式,通过拍摄一部以气象行业为背景的剧集,并在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播出,能够提高公众对气象行业的认识,扫除公众对气象行业认识上的误区,有利于气象知识普及。严肃游戏模式,开发以气象灾害为背景的严肃游戏,寓教于乐,主要目的是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如何在气象灾害来临时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利用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和公众基础协助气象科学知识宣传。植入式模式,气象科普与广告均为一种传播活动,具有共同的大众传播特点和规律,植入式广告具有受众面广、接触质量高的特点,将气象知识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植入式科普,有助于气象科普的长期化连续化。仿真体验式,科普和教育一样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界的体验式教育也有助于科普工作开展,电子科技的发展让仿真体验变得可行,仿真体验式科普具有受众亲历性的特点,让受众更容易掌握防震减灾的技能。
  • 摘要:结合河北省手机气象短信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几年来从事短信编辑、制作工作的经验,以河北省专业气象台2005年以来编写的部分气象短信为例,介绍了手机气象短信的一些编写技巧,以便促进手机气象短信业务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 摘要:本文阐述了气象科普进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影响很大,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气象科技知识,以指导趋利避害科学生产。因而,气象部门在为农民朋友提供气象科普知识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气象科普进农村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获取气象科技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其利用气象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增强其躲灾避险的能力,促进农村繁荣和稳定。分析了当前气象科普进农村工作的形势,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气象科普内容比较简单;气象科普手段不够丰富;气象科普机制不够健全;农民朋友利用气象信息的能力急需提高。介绍了湖南采取的一些具体做法:制定工作计划,建立气象科普进农村长效机制;推进气象科普示范县(市、区)建设;进行农村气象信息员培训;积极利用DAB系统进行农村气象科普宣传;充分利用乡镇(集市)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组建气象科普报告团;有针对性地自主编写气象科普书籍、制作气象科普光盘。提出了推进气象科普进农村工作的五个切入点:首先,要充分调动农民朋友认知气象知识的积极性;其次,建立普及农民气象科技知识的长效机制;第三,组建农村科普专家咨询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第四,建立健全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和人才队伍;第五,建立农村气象科技、科普示范体系。
  • 摘要:海门市滨江临海,是多种气象灾害的频发区,为切实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在充分了解到公众的需求后,以“科普惠及民生,防灾减灾服务社会”理念为指导,海门市气象局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摘要:在农村,电视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电视的日渐普及,农业气象节目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但是如何将气象信息落到实处,让节目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切实实给予农民观众更多的指导,本文从《气象最前线》的策划谈起,具体阐述了对农业气象节目的创新与思考。
  • 摘要:利用吉林省50站1951~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暴雪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单站暴雪采用等级、序位、异常气候重现期等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吉林省暴雪一般集中出现在11上旬到下旬以及3月上旬至4月上旬,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以及四平大部、松原北部暴雪的气候倾向率呈上升的趋势,20世纪末以来,吉林省暴雪出现次数处于偏多阶段。对单站暴雪可以采用等级、序位、异常气候重现期等方法评估,这些方法实用可行,可以满足快速、及时评估等气象服务的需求。
  • 摘要: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首先介绍了气象服务的概念,明确了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定位,并探讨了气象服务的经济属性。从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角度出发,系统的介绍了气象服务效益的主要评估方法和技术,同时介绍了我国目前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基本情况。最后,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气象服务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 摘要:本文在前期电力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德菲尔评估法所得江西省电力行业气象服务历史贡献率及行业GDP,完成了2003~2007年江西省电力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构建了历史数据库。为避开电力生产成本核算的困难,解决固有效益与服务效益难以区分的问题,在对电力行业的气象敏感因子的研究的基础上,用关键因子及其预报准确率对江西省电力行业气象服务历史贡献率进行修正,完成了“江西省电力行业效益评估数学模型”。运行该模型就能够自动生成今后江西省电力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値,并自动续加到“江西省电力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历史数据库”中,从而使该工作更易于常规化、业务化。
  • 摘要:为了实现辽宁决策气象服务从产品内容、产品类型、产品形式、产品制作、产品签发、产品分发的规范化、系统化,采用VisualC#语言在.NetFramework系统框架下以决策气象服务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流程为基础组织开发了辽宁省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平台,实现了决策气象信息的统计分析、模板化编辑、规范化发布、知识库信息查询等功能。目前该系统在沈阳中心气象台决策服务中心的业务工作中使用。
  • 摘要:通过对辽宁省高速公路近4a交通事故资料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辽宁省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由于天气原因及其造成的不良路况所引起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20.4%,5-8月和11、12、1月是此类交通事故的两个多发期。在各类天气现象中,因雾引起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最高(41.0%),雨次之(31.3%)。在此基础上对雾、雨、雪、气温、风五种气象要素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高速公路气象服务,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运营决策提供有力气象保障这一问题提出了四点具体措施:1.划分各种灾害性天气的服务关键性路段和服务关键期;2.制定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运营气象灾害防御地方标准,切实针对不同灾害性天气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运营将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3.在高速公路沿线布设密度适宜的自动气象监测站,建立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站监测信息接收系统,并加强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合作与信息共享;4.加强气象对高速公路影响机理的研究。
  • 摘要:介绍了辽宁省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对平台所包含的信息产品数据库、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子系统、信息产品编辑子系统、服务信息反馈子系统进行了概述。平台的建设有效的规范了专业气象服务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为省级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设计思路。
  • 摘要:2008年6~7月,青岛近海海域出现了浒苔大爆发事件,对青岛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带来不利影响,造成海洋灾害。本文通过分析卫星遥感的浒苔监测信息和海面风场资料表明,浒苔在5月中旬前后生成于黄海西北部海域,5、6月份黄海上空维持偏南风流场,在风应力作用下产生了偏北向表层海流,青岛海域大量积聚的浒苔是顺流漂移而至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表明,浒苔的发生与海洋环境及降水、光照等水文气象条件有关。浒苔漂移至青岛海域时,6、7月份青岛气温升高,降水偏多,天气特征更加促进了浒苔的生长,因而造成2008年青岛海域浒苔大爆发事件。
  • 摘要:本文主要对2007年3月4-5日烟台风暴潮的产生及引起风暴潮的天气形势、灾害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预报服务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温带气旋与北方强冷空气是造成本次风暴潮的主要天气系统,天文大潮、风暴增水与巨浪三者叠加是造成这次灾害的主要原因。由于风暴潮预报服务及时到位,并及时采取各种防御风暴潮的有力措施,大大降低了灾害损失。实践证明提高灾害天气预报准确率,加强风暴潮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增强全民的防灾意识,是有效预防风暴潮,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必要手段。
  • 摘要:本文根据对一起雷击灾害现场实地勘查的结果,结合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micaps资料和FY2C卫星云图等多种气象资料,综合分析了2008年6月29日发生在济南市遥墙镇新码头村的雷电灾害事故,得出直接雷击和跨步电压是导致此次雷击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和建议。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能够提供闪电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和雷电流强度等重要参数,通过常规气象资料对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背景和发展形势做出判断,综合应用各种气象资料能够为我们在灾害性天气调查与鉴定过程中提供准确依据。
  • 摘要:为了防止或减少因雷击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活安康。本文从分析重庆开县在短时间内再次发生雷击伤亡人员事故谈起,说明了做好防雷工作应大力普及防雷基础知识,提高防雷专业人员素质,做好防雷业务各方面的工作,及时掌握世界防雷发展的新技术等。文中最后提到了开县最近又一次发生雷击伤人事故,提醒人们,防雷减灾,关注民生。
  •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手机短信、声讯自动答询、电台、农村大喇叭等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成为气象部门气象信息发布的主要媒介,是广大公众和社会用户主动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气象部门与社会连接和沟通的纽带,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品种多、用户咨询方便、快捷的全天候服务特点,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同和广泛使用。本文以2009年2月7日-8日山西省出现的降雪过程服务手段及效果为例,阐述了新兴媒体在气象公共服务和应急服务中所发挥的独特优势。
  • 摘要:城市由于其人口、经济、文化的高度集中,它的健康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如暴雨内涝、雾害、城市火灾、雷电灾害、城市热岛等带来的影响日益加重,它们是城市自然灾害的主体,除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外,还具有季节性、延伸性、集中性、社会性等特征,城市防灾减灾已成为现代城市中一项特别重要的社会公共事务。本文对城市气象灾害种类、形成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论述,并从建立完善的城市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开发研究城市气象服务技术方法,开展城市气象服务项目以及建立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构建大气象服务新格局”为目标,逐步达到“天气监测的连续化、预警预报的精细化、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和规范化、决策服务的有效化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统一化”,为城市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 摘要:使用SNHT检验法(Standard Normal Homogeneity Test)、Buishand检验法、Pettitt检验法对浙江省41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7的温度和降水观测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认为通过三种检验法检验的站点满足均一性条件,站点观测数据可靠,浙江省41个观测站点中有13个满足均一性条件。对15个均一性站点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度变化相同的年际和年代际振荡特点,即1980年代以前气温有所下降,1980中期后开始持续增温。但是,不同站点气温上升幅度不同,中心城市气温增幅最大,植被、水域丰富的地区增幅最小,沿海地区和东海海面温度的上升幅度一致,体现了下垫面、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差异。平均年降水量同样呈上升趋势,约为20.7mm/10a。不同站点增幅不同,体现了梅雨和台风降水对不同地点的影响程度。年降水增加的同时,降水日数却呈下降趋势,降水变得更加集中,强降水天气变得更频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强降水、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加,中心城市呈向“干热”发展的趋势。各站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发展差异和下垫面不同所引起的响应程度也不相同。此外,对100C的热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中期后≥100C的有效积温明显增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