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4第十一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
2014第十一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

2014第十一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长春
  • 出版时间: 2014-06-25

主办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会议文集:2014第十一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SARS以来,我国几乎每一、二年就发现一种新发传染病,引发重大疫情,给社会、经济、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这些新发传染病,基本上都是动物源性的或动物相关的,如H5N1、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新型H1N1流感、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病原体能持续性感染,不影响宿主动物的生长繁殖,出现宿主动物终生带菌(毒)和排菌(毒)的现象。这些在动物体长期存在的病原体,一旦突破物种屏障,传到人群,会对人类的健康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对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影响社会安定。人们应该重视发现动物源病原体,研究我国野生动物和媒介昆虫携带的病原、分布特点、遗传进化规律及其对人类致病性,提出可能传播的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名录,分析其自然感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其对人类的感染性、致病性,评估其传播和流行风险。为我国应对未来新发动物源性传染病,提供前瞻性的科学依据、理论和策略。
  • 摘要:非人灵长类在遗传和生理特性上与人类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是研究人类疾病、发育、和临床前治疗等方面最为理想、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实验动物.通过遗传修饰的方法获得灵长类动物模型对探讨疾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有重大的意义.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灵长类的研究高度重视.但是,基因修饰技术建立灵长类动物模型存在较大的难度.本研究与国内相关单位合作,成功应用CRISPR/Cas9技术在食蟹猴敲出了3个基因:NiO0b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0 group Bmember 1,调节干细胞的干性以及参与调节动物性别决定);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帮助调节新陈代谢);Ragl(recombination activatinggene 1,与健康的免疫功能相关)。同时,应用TALEN技术,在称猴和食蟹猴成功敲出了MECP2基因(methyl CpGbinding protein 2,X-连锁的、突变及缺失可导致雷特综合征(Rett syndrome,RTT)的甲基CpG结合蛋白2)。研究结果证明,CRISPR/Cas9和TALENs技术可以用于灵长类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为高效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 摘要:目的:拟建立一种操作简便、能较好模拟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和病理进程的造模方法.rn 方法:健康老龄雌性恒河猴12只,小剂量、重复肌内注射MPTP建立慢性PD恒河猴动物模型.每日观察记录各组动物行为学表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H和α-syn的分布与表达变化对模型进行验证.rn 结果:实验组出现3种程度的临床表现,根据轻重,分为三个亚组;TH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质和突起内,与对照组相比,一、二、三亚组阳性总面积分别减少71.90%、61.90%和45.74%;α-syn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神经突起内,其次为细胞间质,并在濒临死亡动物的黑质致密部检测到路易小体,实验各组动物黑质阳性总面积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70.29%、137.82%和47.88%.rn 结论:采用小剂量、多次重复肌内注射MPTP方式能够建立老龄恒河猴PD动物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PD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进程,是研究PD病病因、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及基因治疗较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
  • 摘要:目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其并发症的迅速蔓延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难题.食蟹猴T2DM模型可以模拟人类T2DM发病进程,这对T2DM的预防,治疗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n 方法:本研究以37个与人密切关联的T2DM易感位点为基础,探讨对应食蟹猴同源区域的这些位点与83个食蟹猴个体之间的关联性.rn 结果:在自发性T2DM组和对照组中,SNP位点SNPmf-66A,SNPmf-66B,SNPmf-34A,SNPmf-34B,SNPmf-34C,SNPmf-56A,SNPmf-56B和SNPmf-56C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SNPmf-66A,SNPmf-66B,SNPmf-34A,SNPmf-34B和SNPmf-34C与空腹血糖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关联性(P<0.05).rn 结论:这些SNP可能对食蟹猴T2DM动物模型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比较TGFα/EGFR通路相关蛋白在B6和B6-Co胎鼠眼睑中表达情况,探讨B6-Co小鼠眼睑发育异常的原因.rn 方法:取胚胎16.5d、17.5d、18.5d的B6和B6-Co胎鼠眼睑,做眼睑部冰冻切片,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TGFα在眼睑部位的原位表达情况;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α、ERK的表达水平.rn 结果:TGFα主要表达于眼睑间质区,但各时期表达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检测TGFα、p-EGFR表达未出现明显变化,p-ERK在B6-Co小鼠E16.5 d、E17.5 d眼睑中的表达较B6小鼠明显上调.rn 结论:TGFα/EGFR通路的下游因子ERK是导致B6-Co小鼠眼睑异常发育的重要因子.
  • 摘要:动物实验其首要目的主要为利用动物的生-理或代谢反应,观察化学物质或物理变化等各类环境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并将其结果应用于人类或其它动物来建立假设和进行分析.为了达成此目的,动物实验中最重要即是试验的再现性.一般实验动物设施主要被使用在研究、试验和教育等多样目的,为确保实验数据数据的再现性及可信性,维持恒常的动物饲育及实验环境是实验成功的最重要课题.通过对弱酸性次氯酸杀菌水定义的解析,总结了其特性,同时介绍了其在实验动物设施中的应用实例,指出弱酸性次氯酸杀菌水过去大多利用在于食品卫生管理如食品,饮料工厂或液卵厂等,对于微生物管控有其一定的成效。除此之外目前在畜牧业如乳牛的乳房炎管理、畜舍全体的卫生管理、猪只病毒对策及养鸡繁殖场中的活用也有良好效果。实验动物设施一般对于卫生管理及无特定病原菌(SPF)的要求往往高于以上各个产业,较易耗费较高的管理成本。因此导入具有高杀菌力,安全与低成本的弱酸性杀菌水作为微生物污染源管控系统应该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 摘要:猴水痘病毒感染是一种自然发生在旧大陆猴的发疹性急性传染性疾病,由猴水痘病毒感染(Simian vari-cella virus,SVV)引起,常用作实验动物的非人灵长类包括非洲绿猴、亚洲的猕猴(又称恒河猴)和食蟹猴均易感.SV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在野生猴群中发生率较低,在人工繁殖和饲养环境常自然发生,呈个别散发、小规模流行或爆发流行.猴水痘是经空气传播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及时诊断和有效隔离是控制病毒传播扩散、防止爆发流行的关键。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或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SVV病毒可以被激活、增殖而导致猴水痘复发。SVV感染复发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感染相似,呈轻微全身症状和全身分布的皮疹。临床上根据皮疹的特征,如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和疱疹,呈以腹部为主的向心性分布,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速、特异、高度敏感等优势,是SVV急性感染的首选实验室诊断手段。SVV感染动物病毒血症期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皮肤疱疹样本中均可检测到SVV DNA。血清学检测SVV相关抗体是经济、实用、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既可以用于急性感染动物的快速诊断,也可以用于SVV携带者的筛查。其它病原检测包括取新鲜疱疹内的液体分离病原体可用来验证SVV急性感染诊断,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肤疱疹样本SVV特异性抗原也是快速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手段。
  • 摘要:目的:近交繁殖先天性脐疝大鼠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大鼠脐疝模型,大鼠脐疝结构观察及治疗.方法:每代大鼠全同胞交配,记录产子数及脐疝情况,分析大鼠脐疝率;取F2代6月龄脐疝雌雄大鼠各6只,其中雌雄各2只进行解剖观察,雌雄大鼠各4只进行外科手术缝合.结果:随近交系数增大大鼠脐疝率升高,F12、F13代大鼠均为脐疝;F1代至F13代雌性大鼠总体脐疝率显著高于雄性大鼠((2=11.1,P =0.001);雌雄大鼠脐疝结构一致,手术后3~4周痊愈无复发.结论:经连续13代全同胞交配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大鼠脐疝模型.
  • 摘要:本次实验室间比对计划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起,制定比对计划方案和组织实施,发放比对样品和作业指导书,负责对各实验室的比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本报告是对"病媒生物粘蝇纸检测试验"实验室间比对计划结果的总结.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可识别与同行机构之间的差异和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有益于提高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 摘要:目的:比较旋毛虫感染黑线仓鼠及其白化突变系后两种动物免疫状态的变化,建立适合感染寄生虫的动物模型.方法:用旋毛虫感染黑线仓鼠及其白化突变系后,通过检测血细胞生理值、脾脏IL-2蛋白浓度和脾脏IL-6基因表达水平,分析两种动物在感染旋毛虫前后免疫应答水平及免疫调控状态的变化.结果:黑线仓鼠在感染旋毛虫后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水平高于白化突变系,反应程度更加剧烈.结论:对于旋毛虫这类长期隐性感染的寄生虫,黑线仓鼠是更为适宜的模型动物.
  • 摘要:目的:探讨绿茶多酚(GTPs)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rn 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连续腹腔注射MPTP 5天制作PD模型,治疗组自造模后第5天开始腹腔注射GTPs,共注射10天.GTPs治疗完毕后,以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运动功能,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纹状体区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及高香草酸(HVA)的含量,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黑质区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以比色法检测黑质区SOD和MDA的水平.rn 结果:GTPs治疗后,PD小鼠的自发活动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也显著提高纹状体区DA及其代谢物DOPAC和HVA的表达(P<0.05);GTPs注射后,小鼠黑质区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MDA表达显著降低(P<0.05),HSP70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rn 结论:GTPs治疗可显著缓解PD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其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脑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及提高神经元处理异常蛋白聚集的能力有关.
  • 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平台,评估PB2 E627K对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探究A/H6N1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分子基础.rn 方法:通过A/H6NI亚型禽流感病毒A/Mallard/SanJiang/275/2007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和点突变技术拯救病毒rA/H6N1和PB2 E627K位点发生突变的rA/H6N1-627,两株拯救病毒分别以101EID50~106EID50的攻毒剂量人工感染BALB/c小鼠,通过体重变化、死亡率、病毒滴定等方面进行致病性分析.rn 结果:成功构建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平台,rA/H6N1的8个基因片段完全源于A/H6N1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及生物学特性与A/H6N1完全一致.rA/H6N1能够人工感染BALB/c小鼠,但不致死,对BALB/c小鼠呈现低致病性(MLD50>1065 EID50),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及各个脏器中的病毒滴度与A/H6N1保持一致;rA/H6N1-627能感染小鼠,引起小鼠体重下降,但不能引起所有106EID50组小鼠死亡,病毒能在小鼠的肺脏和脑部进行增殖.rn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H5N1禽流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PB2-E627K位点并非A/H6N1流感病毒的毒力决定因子.A/H6N1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还有待继续研究,该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和点突变技术的建立为研究该亚型流感病毒致病机制、传播机制及病毒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途径.
  • 摘要:目的:建立高表达人肿瘤坏死因子a(hTNFa)转基因关节炎小鼠,对其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组织病理评价及药物治疗.rn 方法: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β球蛋白转基因载体,注射入FVB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后,通过体外培养获得2细胞胚胎并将其移植入假孕ICR雌性小鼠进行代孕.利用基因组PCR对新生小鼠的外源基因转入情况进行筛选鉴定,获得阳性转基因小鼠.通过对阳性转基因小鼠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评价,确定转基因小鼠的疾病特征.选择hTNFa转基因关节炎小鼠给予抗hTNFa单克隆抗体,观察其对关节炎发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rn 结果:所有基因鉴定阳性小鼠均出现关节炎症状,雌雄无差异;关节炎症状最早发生于小鼠出生后2~3周,10 ~ 12周进展为中度关节炎,18 ~ 24周发展为重度关节炎;与野生型小鼠比较,关节炎小鼠体重增长缓慢;病变主要发生在前后肢关节,包括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和掌指关节等,病理表现为滑膜增生,滑膜纤维化,软骨和骨的破坏并伴随炎性细胞浸润.抗hTNFa单克隆抗体治疗对小鼠关节炎症状进展有明显抑制作用.rn 结论:成功建立了hTNFa转基因关节炎小鼠,小鼠表现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抗TNFa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关节炎症状进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关节炎药物研发及关节炎发病机理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 摘要:目的:组合两种体外替代方法评价化妆品的眼刺激.方法:分别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试验(CAMVA)、牛角膜浑浊通透试验(BCOP)和Draize兔眼试验对60种化妆品进行测试,并预测眼刺激分类.结果:采用CAMVA法可以区分41种无刺激性样品和18种有刺激性样品;采用BCOP法可预测35种无刺激性、21种轻-中刺激性和4种严重刺激性样品;组合CAMVA-BCOP方法可明显提高刺激程度的区分能力,与体内实验分类一致性达98.3%.结论:组合CAMVA-BCOP的整合试验策略可用于化妆品的眼刺激评价,其预测范围可覆盖无刺激性到严重刺激性.
  • 摘要:目的:了解树鼩主要内分泌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建立树鼩正常的内分泌器官组织学图谱.rn 方法:选取人工饲养的健康树鼩10只,麻醉后放血处死和病理解剖,对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及脑垂体进行病理大体检查和取材,常规病理制片,采用常规组织HE染色技术,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结构.rn 结果:(1)甲状腺呈淡黄色,位于气管两侧,在第2~4气管软骨环之间,呈板状,表面包有薄层被膜,被膜伸人甲状腺实质内分成若干小叶.小叶内有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滤泡腔内可见红染胶质.(2)甲状旁腺每侧一个,位于甲状腺颅侧或中部外表面,稍被甲状腺覆盖,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实质由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组成,并可见腺泡样结构.(3)肾上腺呈卵圆形,赭黄色,位于肾门颅侧,与肾相连.肾上腺外包被膜,实质明显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从外到内可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球状带最厚,束状带最薄,网状带介于中间.髓质部细胞形成团块或网状,髓质中央有静脉.(4)脑垂体位于蝶鞍内,没有垂体隐窝,垂体有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组成,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被膜.腺垂体分为远侧部、中间部和结节部,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洞部组成.rn 结论:基本建立了树鼩内分泌器官组织学图谱,其在组织形态学上接近于灵长类动物,可以为研究树鼩内分泌器官的功能和病变,以及建立人类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提供组织学依据.
  • 摘要:目的:以C57 BL/6J雄性小鼠为材料,通过饲喂纯化高脂饮食构建标准、稳定的肥胖模型.rn 方法:3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试验从7周龄开始到22周龄结束,模型组饲喂脂肪供能比为60%的高脂纯化饲料,对照组饲喂脂肪供能比为10%的正常纯化饲料.每周进行体重的测定,16和22周龄时采血检测血生化指标,17周龄时测定采食量,18周龄时进行葡萄糖耐受试验(OGTT),19周龄时进行脂肪含量分析,21周龄时进行胰岛素拮抗试验(ITT).rn 结果:模型组体重及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血清中胆固醇、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更高的葡萄糖耐受量,和更明显的胰岛素拮抗表现.同时,与国外同类商品化的模型比较,各项指标基本一致.rn 结论:经过10-16周的高脂饮食饲喂,模型组表现出稳定的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等肥胖引起的代谢类疾病的显著特征,并达到国际同类标准,可作为用于肥胖症研究的良好模型.
  • 摘要:新药研发是医药科学领域长期的重要课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医药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条件下,新药研发与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的应用关系极为密切,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推动新药研发的重要条件保障,因此,加强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的研究,对新药研发具有机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动物模型研究扩大了新药研究的领域,提高了新药研发的效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的进步,基因操作技术在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批通过基因表达干预、基因敲除和转基因的动物模型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报道的通过基因操作形成的动物模型由数千种之多,极大丰富了新药研发中的动物模型资源。同时,随着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出现,对转基因动物模型的评价和认识、应用和处理、价值和意义以及规范和管理的方面的问题也显示出来,为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药物研发理念对动物模型提出新的要求。新药研发的策略、方法、思想以及物质来源等都在发生变化,新的要求不断提出,例如表型药物发现,网络作用靶点等等,都多实验动物提出新的要求,适应新的需求,是实验动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 摘要:目的:己烯雌酚(DiethyrIstilbestrol, DES)可以导致睾丸氧化损伤,而氧化损伤则可能是导致类固醇合成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探讨DES导致睾丸氧化损伤与睾酮合成途径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rn 方法:24只健康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玉米油)和DES染毒组(0.1、1.0、10.0ug/kg),每组6只,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染毒8周.染毒结束后称量动物体重及雄性生殖器官和附属生殖器官(睾丸、附睾、前列腺)的重量,用生化方法检测睾丸匀浆中MDA和ROS的含量,抗氧化酶SOD、CAT、GPx的活性变化以及类固醇合成酶3β-HSD1、17β-HSD3的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中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用RT-PCR检测StAR、P450scc、3β-HSD1、17β-HSD3 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rn 结果:10.0 μg/kg组睾丸、前列腺重量以及脏器系数明显减少,MDA和ROS的氧化程度明显升高,SOD、CAT、GPx的活性降低,3β-HSD1、17β-HSD3的活性分别降低;血清睾酮降低,1.0 μg/kg组LH降低,整个染毒区间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0.0μg/kg组StAR、P450scc、3β-HSD1、17β-HSD3mRNA表达减少,1.0 μg/kg组StAR、3β-HSD1依然减少.rn 结论:DES暴露干扰了大鼠睾丸氧化/抗氧化平衡,同时导致包括睾酮水平降低在内的雄性生殖危害.DES导致GPx、CAT酶活力降低,抑制睾丸类固醇合成途径中P450scc,3β-HSD1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3β-HSD1活性降低导致睾酮减少.推测该途径可能是DES干扰类固醇合成的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研究旨在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一种检测犬瘟热病毒感染的新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NP基因序列,设计4条LAMP特异性引物,对反应条件、特异性、可视化效果和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在60℃等温的条件下、1h内可完成RT-LAMP扩增过程;特异性和可视效果良好;对63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5/63)71.4%,检出率高于RT-PCR(40/63) 63.5%.结论: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显示了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兼具高效、快捷、可视化的优势,为临床检测犬瘟热病毒感染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新途径.
  • 摘要: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是生命科学、医学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资源之一,对保障人类健康、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现代实验动物科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实验动物资源、管理和质量保证、动物模型分析、动物实验技术、国际资源共享、人才队伍建设、动物福利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我国初步建立了实验动物生产和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动物的质量。形成规模化供应实验动物和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的能力,开始重点研发并提供人类重大疾病动物模型和重要药物靶点的实验动物资源,初步满足了重大疾病药物研究的需要。已经开始建立人才培训和教育基地,力求加快实验动物研究与技术后备人才的培训与储备,为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建立多种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小鼠、大鼠、兔、雪貂、山羊、牛)。生产出了绿色荧光转基因小鼠、猪、猴等;首次报道了携带定向突变的基因敲除猴和携带MECP2基因突变的食蟹猴。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研究走人世界领先地位。
  • 摘要:目的:研究饮食诱发的高脂血症长爪沙鼠模型的关键基因及代谢性炎症通路调控网络.rn 方法: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正常组与模型组两个RNA池进行测序和分析.rn 结果:De novo拼接后获得有效长爪沙鼠基因47522个(即≥100 bp的unigene),大小26.9 Mb,与GenBank中现有的基因比对结果表明,约82.53%的序列与基因组上的外显子序列同源;诱发高脂血症动物与正常动物之间共获得21,125个差异基因,其中16087个下调,5038个上调,模型组相对于正常组存在显著的下调关系(P<0.01).其中与长爪沙鼠高脂血症代谢性炎症密切相关的通路有8个(P<0.01),这8个通路所表达的基因中有15个与免疫和炎症相关的基因显著下调(P<0.01).rn 结论:RNA-Seq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可作为研究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整体基因转录的工具,筛选出的关键基因和通路可作为研究的候选基因或操作靶点.
  •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实验用巴马小型猪SLA-DQB1基因的分子特征,为实验用巴马小型猪SLA单倍型猪群的建立奠定基础.rn 方法:采集20头(7 ♂,13♀)小型猪的抗凝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RNA,RT-PCR扩增SLA-DQB1基因,结合克隆测序和直接测序结果,获得DQB1等位基因序列,根据其序列特征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建立PCR-SSP方法验证等位基因,并利用软件分析其分子特征.rn 结果:成功获得了6个DQB1等位基因,其中3条为新发现等位基因,PCR-SSP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扩增获得了预期的目的片段;序列遗传多态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变异位点集中在β1结构域,氨基酸非同义突变数明显高于同义突变数,且MHC Ⅱ类分子与外源性抗原结合的15个氨基酸中,有5个氨基酸具有保守性;同源比对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巴马小型猪与人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rn 结论:本研究成功鉴定了6个DQB1等位基因,并分析了其分子特征,新等位基因的识别对巴马小型猪发展为经典实验动物和生物医学模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研究通过评价一种固体酸吸附剂对氨气的吸附效果来探讨其是否可用于实验动物设施内废气的减少和去除.实验通过对比添加吸附剂和不添加吸附剂时所收集的设施排出废气中氨浓度的变化,来评价该吸附剂是否有效.结果表明,添加吸附剂后所收集的废气样本中氨的浓度较未添加吸附剂时有12.5% ~44.4%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该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氨气有明显的吸附作用.此外,由于该吸附剂成本低、安全环保、使用简单,可以考虑推广在实验动物设施中的使用.
  • 摘要:实验动物的质量影响着科学研究的结果和发展,某一个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直接毁灭一个科学研究结果,对于科学研究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打击.而如何保障实验动物质量,除了在采取措施避免和隔离病原体的接触和感染之外,更多是依赖于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用具体的检测结果来证明实验动物的质量.实验动物根据需要排除的病原微生物,大体分成几个等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和无菌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国内外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的异同和差距:第一,在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的法律法规或检测标准方面,各国都有建立各自的国家标准或指导原则,国际较常用的是美国标准和欧盟标准,这两个标准中对于检测项目均有不同和差异;第二,对于标准化微生物检测规范和程序中,实验动物种属的扩大和应用存在的也有很多差异,相对来说,美标和欧标涵盖的动物种属更加广阔;第三,检测技术和手段。从简单的培养分离做初步筛查,到血清学分析、固相抗体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ELISA细致的特异性方法,发展出多通道免疫荧光检测,高通量PCR等快速特异性方法,在检测技术和手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本文通过总结和归纳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国内外发展和趋势,旨在引导和提升国内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的发展。
  • 摘要:顺铂作为重要的一线化疗药物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与大多数细胞毒类药物一样,顺铂具有较强的系统毒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肾脏毒性,部分患者在治疗剂量下就会使得肾脏功能受到损伤,因此,顺铂的毒理学和减毒药物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其中,顺铂肾脏损伤动物模型的制作则是研究工作的基础,通过对该实验动物的选择,介绍了给药及给药方案,重点研究了其评价指标,指出由于顺铂具有较为特异的肾脏毒性作用,所以在药理学研究及实验中经常被采用。设计并完成药物活性的评价,是以建立完美的实验动物模型为基础的,因此,全面详细地了解实验动物模型建立原理、过程、细节与技术关键是药理学工作者最重要基本功。
  • 摘要:目的:观察过氧化氢(H2O2)蒸汽对屏障环境内表面、台面以及空气的消毒效果.rn 方法:用BIO-QUELL Z过氧化氢气体发生器将浓度为30%的H2O2液体分别按6 mL/m3、9 mL/m3和12 mL/m3的用量进行汽化熏蒸处理,作用60 min,检测屏障环境空气落下菌数和表面细菌数.rn 结果:6 mL/m3用量能够杀灭二更、清洁走廊、洁存间、次清洁走廊和缓冲间等空气落下菌较少区域的空气细菌;9 mL/m3用量可以完全杀灭动物饲养室的空气细菌,但不能完全杀死动物饲养室内表面细菌;而12 mL/m3用量可以完全杀死动物饲养室内表面细菌.rn 结论:H2O2蒸汽消毒有利于屏障环境微生物控制,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 摘要:目的:为了开展巴马猪的固有免疫相关研究.方法:本试验采用巴马小型猪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将克隆片段与pcDNA3.1载体相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提交NCBI,并比较克隆序列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克隆的巴马猪TLR7、8、9,VISA,STING和IRF3序列长度分别为3075bp,3087bp,3097bp,1575bp,1260bp和1137bp.结论:测序结果与预期相符,序列分析发现与猪的同源性较高.
  • 摘要:目的: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实验采用3日龄西藏小型猪,二步消化法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PCCs),同样的方法分离培养小鼠的肋软骨细胞(MCCs),观察两个物种软骨细胞的形态,并分别以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维细胞(PEFs)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为阴性对照,对所分离培养的软骨细胞进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以及胶原蛋白Ⅱ、蛋白聚糖的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和小鼠肋软骨细胞,两种细胞的形态有差别,所分离培养的两个物种的软骨细胞均呈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胶原蛋白Ⅱ、蛋白聚糖免疫荧光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
  • 摘要:猴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脑保护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其制作方法较多,如压迫血管法、经眼眶手术法、脑血管介入栓塞法、线栓法、光化学法、开颅手术法等.由于成功率、专业技能及实验条件等限制,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经眼眶手术法,即摘除眼球后,磨开眶后壁而暴露大脑中动脉.其优点是:1.入路简单,能很快找到并结扎大脑中动脉主干,2.手术时间较短,3.对术者显微手术专业技能要求较低.但是其缺点也非常突出:1.此手术破坏性大,动物福利差。2.死亡率高,并发症多。3.一侧视觉的完全缺失对动物的后续实验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有更好的方法来进行替代。国内外近来报道了开颅手术法,包括经额颞及经眶上开颅法建立猴MCAO模型。这些方法较经眼眶手术法在动物福利和死亡率上都有很大进步。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翼点和眶上人路进行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的选择性闭塞。结果显示,与人类相比,猴大脑中动脉形态、走行及分叉有其自身特点,且侧枝循环更为广泛。术后进行的行为学分析,以及MRI和PET-CT影像检查对梗塞部位的验证,对脑梗塞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诺如病毒(MNV)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的检测方法.rn 方法:将MNV-1接种RAW264.7细胞,培养36小时收集病毒培养物及未感染细胞培养物,点制抗原玻片;以107TCID50的MNV-1灌胃接种BALB/c小鼠,收集感染血清做阳性对照血清.收集人工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样品,以1∶10的稀释度使用IFA法测定感染血清MNV抗体滴度.选取80份送检小鼠血清样品,以IFA和ELISA方法测定,差异样品使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rn 结果:MNV-1感染RAW264.7细胞(36 ~48)h,细胞感染率为60%,以36 h感染细胞状态为佳;IFA法测定感染小鼠血清,小鼠感染1周后抗体水平逐濒提高,在4周时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值,之后维持稳定,采集感染4周的动物血清做IFA方法的阳性质控品;80份血清中,IFA法测定阳性27份,阴性53份,ELISA法测定阳性32份,阴性48份;Western blot方法对差异样品验证,其中阳性3份,阴性2份,IFA法和ELISA法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6.0%和97.5%.rn 结论:IFA方法检测小鼠诺如病毒基本可以反应小鼠的感染情况,偶有假阴性的出现,可以选择IFA方法和ELISA方法作为初筛,差异样品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