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2016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2016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05-10

主办单位: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

会议文集:2016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我国是多灾之国,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繁重.尽管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与防灾减灾救灾所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因此,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当前面临的障碍与形势,必须尽快强化国家减灾委综合协调职能,构建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区域协同防灾减灾体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有序组合的多维救灾体制,同时完善防灾减灾法制、健全法治手段,并通过优化防灾减灾救灾投入来助力体制重构.一方面,需要构建市场力量参与激励机制。面对我国灾后重建迫切需要市场机制作用发挥的现状,政府急需提供制度性保障对灾害保险的市场参与进行激励、引导,并在其中扮演有限责任的角色。另一方面,需要构建社会力量参与动员机制与协调机制。201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在大灾发生后,政府要建立协调机制,发布需求信息,有效配置慈善资源,为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提供了法律依据,可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与资源,分担财务风险,提高补偿水平。
  • 摘要:如何通过保险的手段有效转移巨灾风险,以稳定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对此,本文分两部分对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进行了论述.巨灾保险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客观必然性在于:巨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下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关系到一个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思考,巨灾保险制度是政府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巨灾保险制度是加强经济核算、有效利用财政资源的重要手段,巨灾保险制度有利于减少巨灾事故;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路径在于:实行政策性巨灾保险制度,建立财税优惠制度,加强基础数据建设,加快巨灾保险立法的制度化建设,建立有效的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机制.
  • 摘要: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以上政府)防灾减灾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运行保障,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不断适应国情和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不过,延伸到社区,体制机制建设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方面需要提高或加强.为推进社区防灾减灾体制建设,在长期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基础上,作者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制定为着力点,思考并实践过程标准化来推动农村社区(村)、组(社)、家庭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进而推动公共安全体系全覆盖建设.本着政府主导,社区主体,社会参与的合力防灾减灾原则,致力于有效解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社区(村)、组(社)和家庭三个层面推动应急预案的制定,探索并实践过程流程化、生成方式结构化、逻辑框架工具化,最大限度地满足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摘要:灾害损失阈值的定义和确定,有可能成为科学研究中对于灾害的预防、损失的量级及其灾害损失评估的关键指标.灾害损失阈值不仅仅对于承灾体遭受灾害损失破坏程度的阶跃函数的特征予以描述,还从承灾体的内在特征(譬如暴露程度、脆弱性、防灾抗灾能力等方面)和所在区域的外在条件(譬如未来灾害可能达到的强度与频度),揭示标的物承受灾害损害程度上下极限的临界值.防灾防损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佳的危机管理就是预防危机的发生.此文首次探索其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中的应用.
  • 摘要:文章重点介绍了日本实施弹性国家建设的背景和基本思路,提出弹性国家的核心特征是针对灾害风险的科学应对能力建设,而建设的过程则包括设立目标、分析评估主要风险、扫描脆弱性、研究应对策略、确立具体政策、制订建设计划、实施计划、监测评估实施过程等环节.文章就日本做法对我国城市安全建设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建议,如整合减灾资源,优化减灾投入,对减灾规划的实施进行量化管理等.首先,安全城市建设需要资源整合。要达到综合减灾的目标,仅仅有减灾部参与是不够的,需要把灾害管理纳入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明确相关部门的减灾职责。其次,减灾要更加注重事前防御。要通过灾害情境想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城市灾害做好事先的预防。2016年的城市水灾,很大原因在于只注重发展,忽视潜在的城市风险。最后,减灾计划的实施注重目标量化。通过量化指标,依据脆弱性评估结果采取软硬结合的有重点的灾害防御措施。灾害防御目标更加注重社会功能的代替性、保证社会功能不因重大灾害停止。同时,要重视地方、企业等的联合参与。通过如上措施,确实达到综合减灾、事先减灾的目标。
  • 摘要: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各种变革调整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我国的城市建设得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美好.要树立新时期公共安全的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从不惜一切代价应急处置向千方百计做好应急准备转变;加强风险治理,从以事件为中心向以风险为中心转变;坚持底线思维,立足应对大灾、巨灾和危机。建设平安中国,必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大力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全民族的忧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 摘要:本文从台风以及暴雨过程大气水分循环结构中复杂系统间"链锁"及大地形动力、热力过程等影响机制出发,探讨气象灾害突发成因及其监测、预警系统设计的理念,从THORPEX"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观点出发,更加关注如何寻找上述灾害天气上游地区能量、水汽输送或"链锁"系统的高影响预报敏感区域,从而提出构建灾害天气的水汽输送通道、水汽源及其大气结构上游关键敏感区综合观测网系统工程的思路,并提出"链锁"系统模式同化信息关键动态信息源强信号提取问题,亦提出突发性气象灾害的气象观测、预警系统建设与方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预报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与理念.
  • 摘要: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上海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将显著增大.本文对上海市洪涝灾害风险进行了辨识与分析,探讨了上海市洪涝灾害的三种典型风险场景,即次要风险(Chronic Risk)、主要风险(Major Risk)和灾难性风险(Catastrophic Risk),以及它们的管理措施与应对策略.提出了综合灾害与风险管理框架,依据该框架,从风险分析、风险管理、灾害管理和灾害风险治理4个方面,探讨了上海市洪涝灾害与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加强上海的洪涝风险管理,需要将降低洪水风险融入到城市规划和发展,综合实施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融合降低灾害风险与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不同的洪水风险类型需要不同的措施和策略,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包括经济的、社会和环境的效益)。同时,还要提高洪水灾害风险意识,真正从危机(应急)管理转向风险管理。
  • 摘要:我国城市内涝问题已成为干扰城市正常运行、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针对山区平原混合型城市,提出了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宜采用的理论方法、基础数据要求、建模评估过程、输出结果及模型精度验证的方法.并以济南城区作为典型案例区域,构建了该城区的内涝模拟水力学模型,在采用城市道路实测积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的基础上,开展了设计暴雨方案的模拟计算和内涝风险图绘制.同时,结合行业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水力学模型开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在民政减灾和保险领域的业务化应用模式建议,为及时获得城市内涝灾害影响范围、淹没深度、淹没时间等灾情指标数据提供模型和方法支持,以提高城市内涝灾害预警能力和损失评估的精度与效率,对于加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我国是受台风影响较多的国家之一,中东部地区人口、经济密集,台风频繁登陆对农业、人口、房屋与经济构成重大威胁.针对现阶段台风预报的空间尺度和时效性问题,研究台风强风暴雨的精细化预报.基于精细化预报结果,建立台风强风暴雨灾害的预警模型方法、损失预评估方法及模型系统,提高对台风灾害的风险评估能力,为面向民政和保险业务应用,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泥石流危险性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个泥石流危险性的快速评价模型;以绵阳作为泥石流典型地区,研究基于动力学的泥石流危险性分析方法,将HEC-HMS水文模型与FLO-2D泥石流数值模拟模型相结合,对绵阳市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对泥石流巨灾保险框架提出建议.
  • 摘要:采用中国1951~2010年659个站点的日值降水数据,以暴雨持续时间的长短为标准对短历时和长历时暴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短历时暴雨雨量从1951~2010年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次减少的现象,而长历时暴雨雨量则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东南沿海地区.在时间变化上,中国年际和年代际短历时和长历时暴雨均呈现增加趋势.在降水贡献率占比上,1951~2010年中国总暴雨量占总降雨量以及总暴雨日占总降雨日的比例分别为6.1%~27.7%和0.6%~2.5%左右;同期中国短历时暴雨雨量在总暴雨量和短历时暴雨雨日在总暴雨日中的比例分别为75.9%~89.4%和75.6%~89.2%,短历时暴雨占主导地位;而长历时暴雨雨量在总暴雨量和长历时暴雨雨日在总暴雨日中的比例分别只占10.6%~24.1%和10.8%~24.4%.在降水贡献率变化趋势上,在1951~2010年间,中国总暴雨对总降雨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其雨量和雨日的贡献率趋势分别为2.1%/10a和0.2%/10a;短历时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率也呈增加趋势,其雨量和雨日的贡献率趋势分别为0.5%/10a和0.4%/10a;而长历时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率呈现减少趋势,其雨量和雨日的贡献率趋势分别为-0.5%/10a和-0.4%/10a.以上结果表明中国降水在朝着极端化方向变化,短历时暴雨增多显著.
  • 摘要:本文综述了安全自然科学、安全生产科学、安全社会科学、灾害数据融合理论与3S技术、安全科学的研究方法,讨论了灾害事件的事前预防、临灾预警、应急救援以及灾后恢复的理论基础,有利于防灾减灾、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 摘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适宜采用情景应对模式.情景静态特性表现为地质灾害风险认知,情景动态特性可通过演变后果体现,即关键节点的应对需求变化.通过情景要素的应急响应特性分析,选择响应启动时间、灾害空间范围为一级标准,灾害地质特征和引发因素为二级标准,应对能力满足程度为辅助标准,初步提出了情景分类的框架.并针对单点滑坡、单体危岩(崩塌)、单沟泥石流、跨区地质灾害、区域强降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和跨区地质灾害等常见情景,分别给出了应急防治要点.
  • 摘要: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是我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降水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人民生命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因此,建立准确的监测预报系统是水文气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CREST,洪水淹没模型CRESTiMAP,滑坡泥石流模型SLIDE以及山洪泥石流耦合系统iCRESLIDE的多尺度水文地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产品,该新一代集成模型系统能准确模拟和预报多尺度洪水过程及场次洪水淹没区域的时空变化,同时能通过稳定系数的时空进化过程进行基于概率的强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为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救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及流域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正逐步建立集成化业务运行平台.
  • 摘要:根据1981~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该地区的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干旱较为频繁,90年代中后期和2002年以后则雨涝较为频繁,其他时段呈现出旱涝交替变化的趋势;黄河三角洲地区四季旱涝变化的特征不同,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四季均表现出向雨涝方向发展的趋势;黄河三角洲的区域旱涝变化特征基本趋于一致,且均呈现出多雨的趋势,但旱涝变化幅度有细微差别;黄河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旱涝变率最大,其次是21世纪00年代中前期,其他时间变率较小,区域变率总体上与全区保持一致.
  • 摘要: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低温冷冻和干热风灾害损失评估亟须提高精度与效率的研究现状,研究结合冬小麦温度胁迫灾害特点及民政和保险业务需求,通过田间试验、遥感观测、作物模型模拟等手段,形成了冬小麦温度胁迫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及技术规范,为灾害调查及保险查勘定损提供依据;同时,以2010年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冬小麦冻害为典型案例,开发了冬小麦冻害损失遥感快速评估算法,形成"按图理赔"典型案例;基于SAFY作物模型研发了冬小麦高温胁迫灾害损失遥感评估数据同化系统,为进一步设计冬小麦高温胁迫灾害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奠定基础.
  • 摘要:为全面了解国内地震灾害链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地震灾害链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今后灾害链的研究趋势进行链展望.首先,根据不同地区地震后引起的主要次生灾害,将地震灾害链分为5种主要类型.其次,搜集了研究各个类型地震灾害链的研究成果.地震灾害链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随着相关探索与实践的积累,地震灾害链的研究将逐步完善与发展。未来随着防灾减灾理论的发展,每个城市与地区会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通过规划设计预防城市发生地震时可能产生的地震灾害链,提前切断灾害链的传递。随着空间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完善的水文、气象、卫星遥感等监测系统将为地震气候灾害链、地震洪灾灾害链提供更精确的监测数据,为通过气候灾害链预测地震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未来人类活动将与自然界更加紧密,地震灾害链将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造成更大影响。
  • 摘要: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一直保持高发势头,世界各国纷纷进入到风险社会.各国政府在政策、法律、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强了突发事件的应对管理.本文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出发,探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突发事件社会工作实务体系,通过三个阶段、十大要素、三大路径等视角探讨分析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优势,深化原有灾害社会工作概念体系,丰富国家现有应急管理体系内涵的现实意义和思考建议.应通过政府公共财政保障突发事件社会工作运作资金,加强突发事件社会工作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同。
  • 摘要:大量巨灾事例和数据证实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市场存在失灵,其主要原因是巨灾风险属于国家安全风险,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是公共产品,需要政府干预;这就需要突破监管政策禁区,将巨灾意外医疗险列为社会政策性保险.文章以此作为政府干预的核心,简述了市场干预的基本框架,并对巨灾意外及其医疗险产品设计因素作了相应思考.
  • 摘要: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反映着社会治理水平,彰显着我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应对危机与风险的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领导干部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研判力、决策力、掌控力、协调力和舆论引导力,是"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有效应对带给人们的启示和思考.
  •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任务的实施和《国家安全法》的施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管理的发展方向日趋清晰,本文概括提出了由管理向治理演进、由应急向前后延伸、加强公共安全的制度建设、增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规划与质量六大趋势以及相应的工作任务.在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就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 摘要:叠加型风险是当前应急管理的突出重点,通过对2014~2015年部分由叠加型风险导致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进行深刻研究,分析叠加型风险事故的风险要素、叠加型风险的触发机制及其原因、叠加型风险演化过程及阻断原理,在此基础上为政府构建应急管理预警与阻断机制提供构建叠加型风险监测与预判机制,提升叠加型风险响应能力、加强阻断机制建设,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的预警联动机制,打造高效能、多元化的叠加型风险综合性管理队伍和不断完善事情监管问责机制建设的改进思路.
  • 摘要:"重建得更好"作为国际灾后重建和恢复的重要概念和指导方针,旨在采取整体主义路径指导灾后重建并改善其环境功能,确保受影响的城市社区未来以一种具有回弹力的方式重生.风险降低、社区恢复、执行实施共同构成其三个核心领域范畴以及若干操作原则,由此构建出整体性操作框架,经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丛林大火个案灾后重建与恢复的个案审视,证明"重建得更好"理念和整体性操作框架的有效性以及在实践中需要审慎关注的问题.
  • 摘要:进一步加快我国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建立健全防灾减灾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投入体系,同时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银行、资本市场、社会资本加大对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支援、群众参与的防灾减灾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和加快我国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预防各类自然灾害的充分准备.
  • 摘要:我国的地质灾害灾种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害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概述了我国地质灾害现状、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概况,探讨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问题.如何及时准确识别地质灾害隐患点;如何利用地质灾害理论准确预报地质灾害;如何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精度。
  • 摘要:本文以欧阳首承提出的搅动能守恒定律原理,研究了城市突发暴雨的防洪、减灾理论体系的长效技术.结果显示,按第二环流开发城市人工湖,既可实现低防护标准的高抗洪能力,也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本工作以成都市50年一遇暴雨洪水城市防洪设施,具体计算中可将防护能力提高到抵御200年一遇暴雨洪水,并200年一遇的防洪设施则可达到长效防洪、减灾.由此,显示了"演化工程"可在防洪、减灾上改变以往高坝、高堤防洪措施遗留的隐患,和恢复城市生态平衡、解决水资源短缺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生态环境意义和经济效益.
  • 摘要:在城市内涝防治领域,根据实际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内涝灾害实施实时监测,可以在内涝应急管理过程中提供模型分析、仿真预报、视频会商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本课题以宁波市为例,围绕姚江与奉化江流域,结合城市内涝时灾情以及民政部门的救灾工作需求,基于移动GIS技术的城市内涝数据调查方法,设计并建立城市内涝敏感区域的动态监测数据库;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对内涝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进行估算和评价,划定多层次内涝警戒线;并从社会公众和社会管理的视角,综合考虑城市内涝影响的多维度可视化方法;以此建立城区内涝灾害实时监测模型和数据共享平台,为灾前预警、灾中转移、灾后赔付提供有效信息,架构城市内涝灾害实时监测的示范模式,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管理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与推广模式,推进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进程,提高"五水共治"成效.
  • 摘要: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位于北纬39°28′~41°05′,东经115°25′~117°30′),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较短.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北京地区较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雷暴、雾霾、干旱、冰雪、高温、大风、冰雹、寒潮、沙尘等.城市快速发展,使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对水、电、气、道路、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基础设施远跟不上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资产的高度密集,使城市的脆弱性逐渐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有不利的天气出现,极易造成各种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城市化程度越高,气象灾害事件对城市的破坏性以及造成的损失就愈严重.针对城市暴雨洪涝灾害,要加强水利防洪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基础建设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以及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制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规划。要提升灾害天气预报预警能力,提高灾害天气精准度;依据部门行业和不同灾害种类编制各类城市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气象部门与公安、交通、水务、市政市容、环保、国土资源、民政等部门的业务合作与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构和联动机制。
  • 摘要: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彰显出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淤泥渣土等建筑垃圾处理及其受纳场管理问题,建筑垃圾激增,随意堆放造成安全隐患,占用浪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应当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出台建筑垃圾处理专门法规和标准,加大处理和利用的技术投入,政策扶持鼓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建立建筑垃圾处置和风险防治的长效机制.
  •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建筑空间大、结构特殊复杂、功能多样的公共建筑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超高层建筑、地下商场、大型娱乐场所等,增加了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支撑向量机算法的火灾风险快速评估方法,建立了客观的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某高校科研楼为背景,利用FDS和Pathfinder进行了火灾场景模拟和人员疏散模拟研究,利用仿真结果训练支持向量机评估模型,得出的评估结果与FDS模拟结果相一致,证明本文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利用SVM建立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对建筑实现快速、准确的风险评估,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 摘要:利用微波遥感反演植被参数往往受到植被分布不均、稀疏植被覆盖以及地表裸土等因素影响,使得微波遥感在农业参数估计的应用中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为解决微波遥感反演地表植被参数的问题,本文在原有的水云模型基础上引入植被覆盖度以及裸土对于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直接作用信息,提出一种改进的水云模型方法,充分考虑地表植被的覆盖分布情况,结合地面实测数据以及RADARSAT-2雷达数据对改进模型进行验证,然后根据提出的改进模型通过查找表法反演出植被含水量,最后利用叶面积指数与植被含水量的经验关系间接得到叶面积指数的估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模拟精度比原有的水云模型精度高,模拟的决定系数在HH和VV极化分别为85.0%和73.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18dB和1.475dB.由此可见,改进的模型对研究区植被条件更为敏感,能够较好地分离出植被与土壤信息对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同时经过改进的水云模型反演得到的叶面积指数精度较高,决定系数达到84.1%,均方根误差为0.233m2/m2.该方法可为利用雷达数据进行大范围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估测提供支持.
  • 摘要:对地观测卫星具有对自然灾害进行大范围多维动态观测能力,已经广泛用于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估中,并纳入国家自然灾害管理体系,为国家应急救助提供重要信息与技术支撑.本文在回顾并分析自2005年我国颁布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对卫星监测提出明确要求以来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灾情、卫星发展历程、应急制图能力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国内外灾害管理及空间技术发展情况,对未来我国的卫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救灾发展趋势与重点进行展望.
  • 摘要:通过EOF分析,从近30年降水实况资料中提取出松辽流域盛夏降水变化的主要模态,并分析了影响松辽流域盛夏降水的前期信号,进而进行了逐步回归预测.通过TCC(距平相关系数)评分及降水距平符号一致率评分检验,流域大部分站点都在0.6以上,30年平均ACC都在0.5以上,平均符号一致率高于70%,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当前春华北到东北的积雪偏多(少)、南极罗斯海附近的海冰密集度偏大(小)、前春北半球AO负(正)位相、前冬大西洋三极子正(负)位相,松辽流域盛夏降水整体偏多(少).
  •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受近几十年的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影响,我国总体上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大,极大地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根据实时采集的数据,及时准确地判断并做出相应的诊断预测,为使用者提供需求信息,指导生产者趋利避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通过对研究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反演的玉米冠层高度的分析,高效准确实现玉米涝灾受灾范围监测和灾情评估,为防灾减灾、高产稳产、农业保险理赔等提供支撑.利用冠层高度模型反演出玉米的冠层高度,依据正态统计理论确定阈值,构建玉米冠层高度差异的涝害监测模型,评估玉米受灾严重程度.结果表明,通过野外实测样本对无人机载LIDAR数据估算结果进行混淆矩阵分析,总体精度达到72.15%,Kappa系数为0.44,新方法能够快速评估夏玉米涝害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
  • 摘要:文章介绍了意识、知识、认识、方法和文化等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基于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作者把地质灾害防治文化缺失归纳为"前兆明显,视而不见""心存侥幸,漠视预警""主观蛮干,自造灾患""视野局限,只顾当前"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五种类型.针对地质灾害防治文化缺失问题,初步阐述了其培育的基本内容和策略,认为培育防灾减灾文化既需要公民社会的自我努力,也需要"专门家"和"博识家"的融合指导.以知识、意识和能力为核心的防灾减灾文化的养成是可以自救,也是可以救人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强调正确认知自我、认知他人和认知环境,才能言行适度。“毋恃其不来,恃己有所备”强调了对突发事件积极防范的重要性。锲而不舍地培育公民社会的防灾减灾文化,并使之成为生活、生存和发展的组成部分,大灾大难降临时,就能做到处变不惊,有效应对,减轻灾害,消除隐患。
  • 摘要:我国目前急需一支数量庞大的跨学科跨专业的防灾减灾专题科普人才和志愿者队伍;专题科普人才严重奇缺,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政府从整体上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工程的一大瓶颈性因素.本文重点围绕"传播、传授实用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与技能,保护生命安全,提高每个公民的自救互救与生存能力"的专题防灾减灾科普工作,为了相关院校的专业和潜在人才资源优势,高校可以开设防灾减灾公共性普及课程、“大学生现场救护”选修课等课程,然后从中筛选、培训专题科普志愿者,创建防灾减灾专题科普的支持体系和跨专业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联盟,以便开展可持续的防灾减灾专题科普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具备公益创业和创新技能的复合型大学毕业生.
  • 摘要:1948年湖北省爆发了特大水灾,这次水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它引起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究其原因,无非是水政、救灾措施的严重缺失.当前重新审视与研究1948年湖北省水灾的成因、救灾及善后等问题,仍具有学术求真的史学意义和以史为鉴的现实意义.民国末年,国民政府在湖北省设有5个水利机构,但这些机关单位不相统属,因水利行政不统一造成的各机关单位事权不一,或机构重叠,而导致彼此推诱责任、行政效率低、靡费公款等现象屡屡发生。1949年,新成立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在防汛结束后,立即将原国民政府湖北省下的各水利单位统一改变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水利局”,统一管理全省水利事宜。通过颁布堤防法令,修建防洪工程,从法规上确立了对堤防的有力保护。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