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基于大渡河流域1961年-2010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0年来大渡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渡河流域的极端降水指数均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波动增加;多年平均值均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多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着区域差异:除强降水日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均呈现下游增加,上游减小的变化趋势,大渡河流域极端降水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密切相关,大渡河流域各指数突变特征不一致,1日、5日最大降水量突变年集中在1974年-1976年前后:强降水日数、极端降水量及极端强降水日数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84年、1979年及1977年,且突变后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大渡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周期特征较复杂,但普遍存在5~l0a的年际振荡周期和20~25a的年代际振荡周期,且25a是最强的主周期.
  • 摘要:利用香格里拉近54a逐日降水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及Mann-kendall检验等法,分析香格里拉极端降水的特征.结果表明:年降水总量整体有小的上升趋势,但不显著.降水日数有减少的趋势,但也不显著,近10a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同时减少.近20年最大日降水量增加,高于54a平均值.近10a极端降水频数呈减少趋势,但极端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极端降水频数和强度没有发生明显突变.
  • 摘要:研究基于均一的华北区域268个地面观测台站逐日最低、最高气温数据、R-2再分析资料以及RegCM3区域气候模式模拟数据,从观测事实和模式预估两方面,深入研究了城市化造成的华北区域极端气温增暖事件.对1961-2010年和1951-2010年两个时间段各极端温度指数分析得到了,在长时间尺度上华北区域极端气温增暖的观测事实.城市化贡献检测中,一方面通过地面城乡台站对比得到,城市化对年、冬季日较差减少趋势的贡献分别为56.0%、52.0%,对极端最低气温增暖贡献达35.7%、26.2%:另一方面通过R-2与实测对比得到,城市化对年平均暖夜日数增加趋势的贡献达60.9%.而观测得到的区域极端增暖也体现在模拟数据的分析中,但与之不同的是,模拟预估得到来来几十年华北区域乡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相对城市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会占有主导地位.
  • 摘要:利用1961-2012年逐日气温资料,对阿勒泰地区寒潮频次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寒潮发生频率月分布很不均匀,11月至翌年2月是寒潮集中发生期,9月和5月寒潮很少:寒潮出现的时间,西部和北部地区要比南部、东部早.近52年阿勒泰地区寒潮呈羁的减少趋势,Cubic函数分析表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前期寒潮频数最大,90年代寒潮频数最小,80年代中期,寒潮频数发生了由多到少的转型,寒潮距平指数序列存在多时间尺度结构,并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大气环流特征量与阿勒泰地区寒潮日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使用1961-2009年春季NCEP/NCAR客观再分析资料和塔里本盆地37个气象站沙尘暴频次资料,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塔里木盆地沙尘暴频次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1)近40多年在500hPa高度场上,两者在巴黎盆地和蒙古国中西部存在显著负相关,在乌拉尔河附近存在正相关,蒙古国中西部500hpa高度场在升高,而乌拉尔地区的在降低,两地问环流的经向度的减小引起盆地沙尘暴减少.2)春季塔里本盆地沙尘暴突变与显著负相关区蒙古国西部500hapa高度场突变相联系,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是相反的,盆地沙尘暴突变出现在1985年,500hPa位势高度突变提前于沙尘暴,出现在1980和1984年.3)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春季500hPa位势高度场上蒙古国西部气旋和东欧平原反气旋增强的环流形势配置是塔里木盆地沙尘暴多值年的典型背景.
  • 摘要:采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夏季(6月至8月)逐日最高温度资料,运用采用线性趋势法、变差分析、M-K突变检测法、滑动t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及Gumbel分布对阿勒泰地区近50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站夏季极端高温事件频次的多年平均值4.54~4.96d/a,富蕴、青河站、哈巴河站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相对多发区,布尔津、福海站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相对少发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速率比较明显的为布尔津、福海、富蕴、青河站,其它站变化趋势不明显;各站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的倾向率及趋势系数均呈现一致增加的趋势,其中富蕴、青河站增加趋势显著;富蕴、青河站极端高温事件在1976年发生突变;吉木乃、青河、布尔津站的极端高温事件的年际周期为准6~7a,其它站为准9a;对年代际周期而言,各站均有准45~50a的周期;通过拟合的Gumbel分布推求阿勒泰地区各站30a、50a、100a一遇夏季极端高温极值,各站l00a一遇极值的强度均比30a一遇极值略高,各即各站高温极值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变化不明显.
  • 摘要:采用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最大积雪深度、逐月降水量、逐日气温资料,计算了4~9月降水量、≥0°C的积温,同期的雪灾灾情资料及太阳黑子和2007~2012年的牧草资料,研究该地区牧区雪灾指标及成因.结果表明,雪灾综合指标将该地区雪灾分为特大雪灾年、重雪灾年、中雪灾年、轻雪灾年4类,对雪灾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重雪灾年和特大雪灾年主要发生21世纪初,且强度越来越强;特大雪灾年主要是由强降雪频次多、雪量大、强度强、持续时间长造成,而重雪灾年成固较复杂;太阳黑子活动低值年、斯堪的纳维亚正位相环流型及AO指数异常偏弱,阿勒泰地区易发重雪灾.
  • 摘要:基于15个代表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使用相对湿润度(M)指数和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云南干旱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雨季M指数主要反映降水对干旱的影响,干季M指数对气温、日照等共同引发的蒸散量变化有相当的响应.云南气候干湿年际波动大、年代际变化明显;雨季M指数主要表现为10~16a、6~8a和2~4a的周期性变化,干季M指数的变化周期以8a和4~6a为主;雨季M指数的地区性差别比干季大.云南的严重干旱均为上年雨季(或其末期)M指数偏小、随后的干季M指数典型偏低和当年雨季开始偏晚相叠加的结果.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云南雨季有气候变干的趋势,干季大多区域呈干旱略加强趋势.近年云南多数区域M指数的主要变化周期相继进入谷值期,并与降水偏少同步出现,导致严重干旱发生频率加大.研究对云南干旱预测、评估及其风险管理和应用决策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 摘要:基于江淮流域1961-2010年77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值方法定义了不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进而对江淮流域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极端降水发生频次最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浙江沿海一带和江西与湖南两省的交界处,最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安徽的西北部与河南东部.长江中游以南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内)是江淮流域年极端降水事件降水总量最大的地区,湖北省西部与河南省西部地区是江淮流域年极端降水事件降水总量最小的地区.1961年至19世纪70年代末江淮流域年极端降水事件呈偏少趋势,1980年至1995年江淮流域年极端降水事件呈偏多趋势,其中1990年起偏多趋势最为明显,之后江淮流域年极端降水事件呈平稳变化趋势.江淮流域年极端降水事件从1971年开始呈现增加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增加趋势最为显著,大致在1990年发生了突变.
  • 摘要:利用河南省27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SPEI指数,并按照SPEI指数的标准界值将干旱强度划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极端干旱,根据河南省棉花的生长特点将棉花生育期划分为播种出苗期、蕾期、花丝期、吐絮期.采用Meteoinfo软件、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方法分析不同生育期干旱变化趋势、覆盖范围、发生频率、周期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棉花各个生育阶段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于旱,只是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同,但三个阶段均存在着轻度干旱发生的概率最大,而极端干旱发生的概率最小的特点.对全生育期进行分析得出:年代际尺度上河南经历了5个干期且干旱指数的13a周期变化较明显,近年来河南省在全生育期的干旱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在1964年出现了突变.
  • 摘要:利用1960-2009年武汉城区与郊区两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采用相同气候季节划分方法,系统分析武汉城区与郊区气候季节起始时间、长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常年(1980-2009年)相比,1960-2009年武汉城区入春、入夏时间比郊区分别提前10d和5d,入秋、入冬时间城区比郊区推迟;武汉夏季长度城区比郊区长12d,冬季、春季长度城区比郊区短6d和5d.1960-2009年武汉四季起始时间平均值城区与郊区差别较小,但四季最早、最晚出现时间年际差别较大;武汉入春、入夏时间城区与郊区均提前,入秋、入冬时间均推后,但城区四季变化较显著,郊区仅入秋变化显著:武汉城区夏季长度呈极显著延长,冬季长度呈较显著缩短,城区春季、秋季及郊区四季长度变化均不显著.2000-2009年武汉城区与郊区季节起始时间和季节长度的变化较大,这是因为近10a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支点,城区发展迅速.
  • 摘要:以典型泵站历史内涝数据和降雨资料,验证确认了武汉市区平均径流系数.以汇水流域管网数据和径流系数,计算了武汉市区分汇水流域、分历时的临界致灾雨量.在推算了不同短历时、不同重现期极端雨量基础上,以基于GIS的暴雨淹没模型,模拟了市区10年一遇、30年一遇的3小时、6小时、12小时的五级暴雨内涝易发风险区,用实际内涝点对区划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准确率达80%以上.模拟了三个常用等级短时暴雨易发风险区,以GIS技术,按三个等级短时暴雨对98个内涝点进行易发风险区划,绘制了三个等级短时暴雨内涝易发风险区划图.结果可用于城市内涝易发风险预警.
  • 摘要:利用1961-2010年夏季(6-8月)华中区域239个国家级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对华中地区夏季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及环流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中地区夏季区域性夏季极端日降水量的99百分位阈值为23.585 mm/d,80年代中期以后的极端日降水事件明显偏多,且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华中地区极端降水多发期.极端日降水事件由具有从低层到高层呈现斜压结构的异常环流控制,其南侧的水汽通过盂加拉湾与南海地区的异常反气旋外围呈阶梯状输送至华中地区.位于高原东北侧的波作用量通量向华中地区的辐合有利于华中地区上空波动扰动的产生和维持,同时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发生亦与华中地区的大气净加热及华中周边大范围区域中的净冷却形成的加热场梯度有关.这些结果表明华中地区夏季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有着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且极端事件的发生与华中地区气旋性环流异常、高原东北侧地形强迫、以及华中地区与周边非绝热加热梯度异常关系密切.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与经济集聚,洪涝灾害的灾情日益严重.洪涝灾害风险研究是当前灾害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危险性分析、脆弱性分析和灾害损失评估三个方面构建区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的系统结构.
  • 摘要:我国涝灾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其中6~7月的早涝,大部分是由梅雨异常引起的.为了研究梅雨的影响因子,利用1954~2005年太阳黑予、江淮地区33站梅雨期降水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梅雨量趋势系数的最大值中心位于杭州地区,而太阳活动与杭州地区的梅雨基本没有关系.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量、梅雨强度的影响具有地域性.太阳活动与梅雨量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负相关性、正相关性、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和南部梅雨量偏少,江淮中部梅雨量偏多;太阳活动与梅雨强度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正相关性、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梅雨强度较强,江淮南部梅雨强度较弱.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谷年江淮地区普遍偏涝.
  • 摘要:2013年7月2日至8月16日,株洲出现了长达46天的连续高温天气,其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35.0°C持续日数等高温特征量均破历史纪录.从物理机制和力子天气学原理分析这次异常高温天气的成因:1.物理机制,包括辐射增温、下沉增温、增温效率、散热功能、额外热源、累积效应等;2.力子天气学机制,异常高温天气直接的力子天气学原因是西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子对目标区域长期稳定的控制,而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南亚大尺度反气旋环流予和西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子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自组织机制;3.南亚大尺度反气旋环流子的异动提前7天预示高温天气即将出现,主体在西太平洋的反气旋环流予对目标区控制的消失提前2天预示高温天气即将结束.
  • 摘要:通过对洞庭湖区1961~2013年24个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了洞庭湖区夏季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高温热浪的极端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是高温热浪多发地区,夏季高温热浪事件几乎年年发生,且热浪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洞庭湖区高温热浪天气的地理差异大,湖区较山区凉爽,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夏季热浪频次、日数、强度的变化速率明显加快,高温热浪发生频率加快为两年三次甚至一年三次,高温热浪日数较上世纪增多4d·y-1,高温热浪强度增强了10°C·d·y-1.上世纪多单站发生极端事件,21世纪后发展成多站同时发生极端事件.在高温热浪日数最多、强度最强的2013年,洞庭湖区有超过一半的站点夏季1/3甚至1/2的时间被高温热浪天气所笼罩,热浪强度高达常年的4~6倍,2013年洞庭湖区夏季高温热浪成为了极端气候事件,2013年夏季成为洞庭湖区近53年来程度最强、范围最广、最炎热的夏季.
  • 摘要:本文利用优选格点回归法(Optimal Points Regression,OPR)方法,对IPCCAR5提供的3个模式(CanESM、NorESM、BCC)的逐日最高温度资料进行降尺度,并通过算术平均的方法得到模式集合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法(an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for Regional Extreme Events,OITREE)对中国区域性高温事件进行模拟和预估,结果发现:总体上,各模式基本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区域性高温事件的变化趋势,但是各模式模拟效果性能仍有区别,模式集合的效果最好.预估未来的区域性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影响范围更广.
  • 摘要:利用江西省1959-2013年81个台站逐日最高温度资料,根据百分位值法定义了不同台站逐日极端高温阈值,然后统计出了逐年逐站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次,并进行了时空特征诊断,同时也分析了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江西省极端高温阈值在34~.36.7°C之间,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赣东北、和赣中大部分地区,低值区位于赣北北部环鄱阳湖区和赣南南部地区;出现频次最多的地区位于赣东北和赣中吉安地区,赣南地区极端高温出现频次相对较少.(2)一致性异常特征是江西省年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的最主要空间模态,而北、中南呈反位栩变化特征的分布模态也是比较重要的.(3)江西省年极端高温频次呈增长趋势,出现过2次明显的突变,同时存在12-13a、22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和6-9a的年际周期.(4)江西省年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同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且南部地区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较明显.
  • 摘要:利用东北地区162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数据,利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ell及小波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东北地区极端最高/低气温及极端高/低温日数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以0.05°C/i0a(0.81°C/10a)的速率呈下降(升温)趋势,极端高温(低温)日数以0.85d/10a(3.78d/10a)的速率呈增加(减少)趋势,;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星总体升温趋势,后者比前者的增温范围和变化范围都要更广,极端高温(低温)日数总体呈增加(减少)趋势;极端最高气温并无明显的突变现象发生,极端最低气温在1992年左右发生了突变,极端高温日数在2006年发生了突变,极端低温日数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突变;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存在一个6年(4年)的周期,极端高温日数有一个非常显著的2-3年的周期,极端低温日数存在3年和7年的周期.
  • 摘要:利用辽宁地区23个气象台站1961-2011年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并采用12种极端气候指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的极端气温指数变化与全国变化趋势相当致:与冷事件有关的极端指数都呈减少的趋势,与暖事件有关的极端气温指数都呈增加的趋势.(2)极端气温指数存在阶段性的突变特征.(3)极端气温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会受到地形、海拔高度和海陆分布的影响.
  • 摘要:利用辽中省52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平均气温,地理信息数据(包括DEM数据、区县边界数据)、社会经济数据(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玉米种植面积、生产总值),1961-2009年低温冷害的灾情等数据,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专家打分法等复合方法对辽宁低温冷害的风险评价和区划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近50年来低温冷害比较严重年份为1969年、1972年、1976年、1979年、1980年、1986年和1995年,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80年代以来发生次数较少.(2)辽宁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均在30%以下,辽宁东北部和西部山区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高于辽宁中部平原地区.辽宁省严重低温冷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位于辽西山区,严重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均在10%以上.(3)辽宁省低温冷害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阜新、昌图和建平;次高风险区主要在西丰、清原、新宾、彰武、叶柏寿、朝阳、建昌;而市辖区、盘锦地区、营口地区、大连地区是低温冷害的低风险区.
  • 摘要:基于山西62个测站1961-2012 a的逐日终霜日及地面最低温度观测资料,在文献基础上,应用EOF和REOF等统计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山西不同等级终霜冻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轻微、中度和重度终霜冻大部分年份都表现出一致的推后或提前,这主要是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但也存在南提前(推后)北推后(提前)的反向特征和局部区域异常的分布,这是西北季风强弱变化、西风系统与副热带高压进退震荡以及地形、局地气候变化造成的.(2)轻微终霜冻在中西部、西北部、东北部、南部和中东部地区存在5个相对独立的异常型,这样的分区与平均终霜冻日分布和正常终霜冻发生概率分布相联系.(3)中度终霜冻在中部、西北部、东北部、南部和北中部存在5个相对独立的异常型,这样的分区与偏晚终霜冻发生概率分布和终霜冻变化趋势分布相对应.(4)重度终霜冻在西北部、南部和中东部地区存在3个相对独立的异常型,这样的分区与山西特晚终霜冻发生概率分布和终霜冻突变分布相关联.(5)地形、地势、山脉和本身固有的气候特点是影响轻微终霜冻分区的重要因子;冷空气路径、副热带高压和山脉是影响中度终霜冻分区的主要因素:重度终霜冻分区受地形影响较小,副热带高压和西风系统是影响重度终霜冻分区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2005~2011年FY-2卫星云图、MICAPS资料等,对中国MCC的时空分布和天气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国MCC主要发生在4个不同的区域,云贵两广区是MCC多发区;中国MCC发生在5~8月4个月当中,6月份是MCC高发期,占总发生次数的57%:7月份次之,占总发生次数的28%;晚上(19:00~次日6:00)是有利于MCC发生的时间,午夜(00:00~03:00)是有利于MCC发生的最佳时段:中国MCC大多数伴有大暴雨以上量级的降水,且中国MCC在生成原地具有稳定少动的特点.以200 hPa环流形势作为分型标准,中国MCC可分为5个不同的环流型,即:200 hPa青藏高原东部短波糟前反气麓环流发展型、200hPa青藏高压中心东移发展控制型、200 hPa西北急流区南侧中尺度反气旋环流发展型、200 hPa华北高压东北侧气流分支辐散型、200 hPa青藏高压东侧气流分支辐散型.
  • 摘要:利用华东地区1961-2011年夏季(6-8月)逐日气温资料,分析华东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夏季南部气温偏高,北部气温较低.夏季气温整体呈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2000年之后上升趋势更加显著.华东地区夏季气温较高的年份有以下环流特征:(1)在各个层次上均受到高压的控制,且强度较强.(2)低层华东地区为反气旋式异常环流控制,盛行偏南风;高层为偏北风,且气流辐合.(3)华东地区对应的为高层辐台低层辐散的下沉运动.
  • 摘要:利用云南124个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和天气现象(霜)资料,计算最低气温低于-5°C的站点数占全省总站数的比例,定义站点比例超出25%的霜冻事件为云南极端霜冻气候事件.分析了云南极端霜冻气候事件的气候特征及环流背景.结果表明,云南极端霜冻事件发生前气温偏低,云量偏多;霜冻发生时夜间晴朗,辐射散热强烈,气温再度下降.这种霜冻属于混合霜冻或称为平流辐射霜冻.极端霜冻气候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空冷平流与底层冷高压控制下夜间晴空辐射冷却降温.发生时空气湿度较发生前小,空气相对干燥.
  • 摘要:文章提出径流增量概念,并利用径流增量资料对1966-2009年期间金沙江中下游径流变化特征及周期性进行分析,以及探讨相应流域局地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金沙江中下游径流增量均呈增加趋势;不同流域径流增量年内变化大,中、下游汛/枯期月份分布并不完全一致,不同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差异对待: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金沙江中下游流域气温增温幅度明显低于同期云南区域和全国范围:金沙江中下游年雨量均呈增加趋势,与流域径流增加趋势同步;金沙江中下游流域蒸发量显著减少,与径流变化反向.金沙江中、下游径流变化与相应流域的气候要素变化高度相关,中游径流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明显高于下游.
  • 摘要:在MODIS陆面数据产品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利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替代估算净辐射及蒸散经验模型中的气温,并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的实测资料回归分析修正模型的计算系数,最后利用修正前后的模型估算SACOL和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站的净辐射和蒸散量.研究结果表明:MODIS的白天夜间地表温度与日最高最低气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使用其替代气温进行净辐射和蒸散的估算是可行的,且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通过比较模型估算值与地面通量观测站的实测值发现:使用实测资料修正回归系数后估算的净辐射和蒸散较修正前有明显的改善,估算的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两者之间的偏差较小;且遥感估算的区域蒸散分布特征与地表覆盖特征相符,说明利用该模型估算的净辐射和地表蒸散是合理的.由于这种遥感估算净辐射和蒸散的方法不需要任何地面观测资料的辅助,可以为地面观测资料缺乏地区的辐射和蒸散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摘要:为揭示安徽省不同区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利用安徽省78个县1971-2010年气象数据和1991-2010年粮食单产,运用统计分析法,分析安徽省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随时问升高趋势明显,但足年际变化率相对较小;降水量无显著的时间变化趋势,但年际波动大;北部降水量少于南部,但是变异系数较南部更大.因此产量波动主要由水分条件不稳定所导致,北部更甚于南部.4个区域作物3-9月积极生长期最适宜降水量由北向南分别为400~800 mm、400~1000 m、500~1000mm、800~1400 mm.由于作物的积极生长期与降水量信多的时段同步,降水量偏多对产量的不利影响显著,特别是降水量最多的Ⅳ区.
  • 摘要:探讨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和单茎干物质重量等主要形态特征参量的影响关系,是品种选育、节水栽培措施改进及其建立相关气象分析评估摸型的重要基础.本文以皖麦52为试验材料,针对冬小麦返青、拔节和抽穗期,利用遮雨棚进行3a田间水分控制试验,获得试验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统计等方法,确定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与冬小麦株高、LAI和单茎干物质之间的统计关系及其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土壤湿度与各形态特征参量之间多数为二次曲线关系,且可以用y=ax2+bx+c形式的回归统计模型米表达.(2)不同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参量实现适宜或最优量值的适宜土壤湿度不尽相同.如返青期土壤湿度为65%~70%适宜株高增加,拔节期土壤湿度为75%左右适宜拔节和抽穗期株高增加,抽穗期适宜抽穗期株高增加的土壤湿度为70%左右;返青期利于返青、拔节期LAI取得适宜值的土壤湿度为70%~80%,拔节期利于拔节和抽穗的实现适宜LAI的土壤湿度为65%~75%,抽穗期利于抽穗、乳熟期的实现LAI为最优量值的土壤湿度为60%~65%.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利于获得适宜单茎干重的土壤湿度指标分别为65%~75%、65%~70%和65%左右.(3)从影响程度上看,以拔节期土壤湿度对抽穗期株高影响最为显著.拔节期和抽穗期土壤湿度对各自当期LAI的影响和返青期土壤湿度对拔节期LAI的影响最大.以抽穗期土壤湿度对抽穗期单茎干重、拔节期土壤湿度对拔节期单茎干重和返青期对拔节期单茎干重的影响为最大.
  • 摘要:利用1957~2012年宿州市5个气象站近56年来降水资料,分别计算出各站Z干旱指数,然后根据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分析宿州市的干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宿州市1957~2012年,出现干旱频率最高的是萧县,最低的是灵璧,而灵璧特早和重早出现频率最高;地处宿州市西北部的萧县、砀山及宿州本站的Z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位于宿州市东部的灵璧、泗县Z指数呈上升趋势:四季中宿州市秋早最易发生,其次为冬季,春季最少:特早春季出现次数最多,秋季最少;重早和中度旱情则是秋季出现最多,而春季最少;砀山Z指数1、3~4、6~7、9~11月,萧县1、3~4、7、9~11月,宿州本站1、3~4、 8~11月,灵壁1、3~4、9~10月,泗县1、3~4、9月均呈下降趋势,其它各站月Z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运用Mann-Kendall法检验表明1957~2012年宿州市各站的干旱趋势均发生了突变,其中砀山和宿州本站的突变达到了显著水平,各站的突变年份不一致.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