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8

主办单位:;中国文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甲骨文中的A作:(火)《合》18805、(米)《合》5540、(火)《合》13410、(米)《合》7508。将A释为“洗”字,可以帮助人们弄清秦汉文字中"徙"字的形体来源,根据古文字演变的这条规律,A是很有可能演变为上从“少”,下从“止”的形体的。上从“少”,下从“止”的形体正与秦汉文字中“徙”字的右部相同。笔者认为秦汉文字中“徙”字的右部就是从A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秦汉文字中的“徙”字是从“彳”,以“洗”的初文为声的字。
  • 摘要:本文试以《说文解字》—以[取]族为观察对象,运用汉语词义研究的新兴观点与方法—核心词与义场理论,结合汉字形声字特质,立基于传统形声字[声符多兼义]上,建构汉语核心词[取]声族义场.[取]字构型左为耳朵,右为手(又),为从又、从耳的会意字.合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为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其所涵主要核心义素有:[+拿]、[+得到]、[+接受、收受]、[+捕捉].而后由引申义发展出[+选择]、[+求、寻求]、[+迎娶]、[+聚集]等义素.《说文解字》中以[取]得声的形声字为:(取)、趣、(取)、诹、丛、椒、郰、(麻取)、冣(最)、聚、鲰、椒、娶、(诹)、陬,计15字.共形成三个义场:(一)拿取义:趣、掫、娶.(二)聚集义:(取)、(取)、诹、丛、冣(最)、聚、陬.(三)其他:椒、郰、(麻取)、鲫、(丝取).
  • 摘要:通过排比字形发现,形体"(夫)"、"(悉)"和"灷"等可能是由战国文字形体"(奔)"演变而来的."(夫)"在汉代出现并流传下来,为后世楷书所本;"(秀)"仅存在于《说文》之中;"灷"也是出现在汉代,"关"在《说文》中用作偏旁的时候一律写作"灷","(奈)"写作"灷",仅存在于传抄古文之中.现在所看到的"(夫)"和"关"完全一样,就是因为它们的来源相同.
  • 摘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近年来重要的出土文献,蕴含丰富的先秦思想,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各以己长投入简文的释读与阐释.在相关研究当中,从古文字角度探究先秦饮食文化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也是本文所关注的对象.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存有关于饮食文化的记载,如「年谷纷成,风雨时至,此惟天所建,惟四方所祗畏.」透露天降灾祥的观念;从「爱民」为出发点的「饥有所食」理念;强调「酒行飤,惟神之飨」的饮酒观念;以及劝诫君王自爱从「食时不嗜(肴),五味皆哉」做起;描写商汤之臣「善为飤(食),亯(烹)之和」所蕴藏的烹饪艺术本文从讨论上文所述的饮食相关文例出发,以古文字学为基础,探究楚简所蕴藏的饮食文化,并与传世古籍比对,以正确理解并阐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隐藏于简文字义背后的深意.
  • 摘要:2001年,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出版了《关沮秦汉墓简牍》一书,公布了《周家台三○号秦墓简牍》和《萧家草场二六号汉墓竹简》的图版、释文与考释.其中,周家台三○号秦墓简牍包括历谱、日书、病方及其它,萧家草场二六号汉墓竹简主要是遣策.材料公布后,引起学界关注,其中多位学者对其中的字词注释等进行了考证.笔者拟在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对《周家台三○号秦墓简牍》的病方与《萧家草场二六号汉墓竹简》的遣策中的个别字词释义进行讨论。
  • 摘要:文章列举了《詩》毛传的瑕疵三则。《周南·葛覃》曰:为缔为绤,服之无斁.毛传、《说文》、郑笺,皆训"斁"为"厌",后人解《诗》、《书》、金文沿用此说.其实《诗》、《书》、金文中"厌"(歌)皆当训为饱足;"斁"(择、射)皆当训为败坏,二字音义俱别,并不能通用互训.《小雅·斯干》曰:殖殖其庭,有觉其楹。毛传“有觉,言高大也”,郑笺“觉,直也。”郑笺是,后人多不得其解。案《诗》云“有甲其乙”,甲多为形容词,作乙的定语。《诗·大雅·文王》有:工之尽臣,无念尔祖。“尽臣”之“尽”,《尔雅·释诂》、毛传、郑笺皆训为“进”,谓“王之进用臣”(郑笺),后代注家多同此说。而“尽”字《方言》中另有训诂曰“余也”,即用作“烬”之通假字。
  • 摘要:关于"八"字构形,《说文解字》中许慎认为"象分别相背之形",语焉不详.后代学者对此亦多有论述,但仍未能让人满意.本文依据字形、词义和相关文字综合论证,认为"八"字应为竹子一剖为二之形;剖竹是古代编织竹器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反映了古代编织文化的一个方面.
  • 摘要: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重要出土材料.通过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系统整理,认为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的背景.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尽管汉字最终在中原地区形成,却不能否认其它区域文化在汉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 摘要:道经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道经中存在大量的俗讹字,是文本校理和阅读中的一大障碍.本文比照不同的道经版本,经过详细的考证和分析,指出道经中存在的俗字及文字讹误现象,以期对道经文本的校理和解读有所裨益.
  • 摘要:"转注"为"六书"之一,理解转注要依据六书性质及《说文》所列汉字与六书关系的认识.文字的基本功能是记录语言,六书就应该是对要揭示的汉字记录汉语方式的归纳;《说文》用540个部首统辖的9353个例字,也就都是对六书内涵的具体说明.所以,人们理解的转注,就是对汉字记录汉语在总体构形特点及规律方面的揭示与说明,核心问题是说明汉字构形凡相同形体则构意相同.许慎在《说文》中通过利用"凡某之属皆从某"的部首体例与"同意"条例结合的方式,用具体实例对"转注"内容进行了阐释、揭示与展示;表明汉字虽为个体形式存在,但在总体构形方面是有规律、成体系的.
  • 摘要:古书有"莫之或V"表达式,最为人熟知的是: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该表达式中"莫""或"的词性词义以及句子的内部结构,一直没有大家认同的说法.笔者认为“莫之或v”不是单一构造,其中“莫”“或”的词性词义也随具体语境而不同。不少研究者将“无不尔或承”(诗经·天保)与“莫之或v”放在一起,以为是同一类型。笔者认为,在缺少相关证据的情况下,还是审慎为好。王引之在以此句(仅此一句)为例说明“或”是“语助”时,并未言及“莫之或v”。多人多书称“莫之或v”的“或”是句中语气词或助词时,动辄引《经传释词》为据,这不是严格的做法。
  • 摘要:笔者所经手编辑的出版物中,常有不少涉及到题铭著录和考释的相关论著.如何忠实地反映所发表的题铭的内容,相信研究文字的学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比如,有时用宽式处理,有时严格照"文"直录.但是在转换成出版物的过程中,如何对题铭释文采用更好的迻录方式,以求更好地记录原材料,不让所记录的信息失真,又能有更多的受众.笔者于此有一些思考,这一小文即提供一些案例给大家参考和讨论.
  • 摘要:镜铭,是指铸刻在镜监背面的文字.现存汉代镜铭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文字形式多样,是现存秦汉时期文字资料中数量较多的一类.近些年,对汉代镜铭进行文字学研究逐渐兴盛,对汉代镜铭中通假现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过去几年,笔者曾在汉代镜铭的通假字研究方面做过一些尝试,也获得了一些新知.本文拟从中选择数条,以向大会汇报,并就正于方家同好.
  • 摘要: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汉语言材料.百余年来,经过学者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如今殷虚甲骨文中的大多数辞例都已经能够正确释读.对于一些迄今理解尚有分歧的疑难辞例,应尽可能地通过同版或同文关系,甚至其它卜同事的关系,来思考这些疑难辞例的辞意.若卜辞辞意难以推知,可以暂从从语法学等角度对卜辞中的某些疑难字作词性上的定位.
  • 摘要:《辞源》是中国现代辞书史上影响巨大的大型语文性工具书.它的收字字头和收字字形等影响了后来的各种辞书,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辞书之母.《辞源》在字头字形100多年的编纂和修订过程中,始终遵循了辞书的正形、正音、辨义、释难等辞书实用主义和辞书定词、定形、定音、定义、定用的规范理念.《辞源》百年体现了现代辞书编纂的各种规范理念与做法,使她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辞源》历次修订,它的收字与字形一直影响着随后的辞书编纂与古籍整理.
  • 摘要:《宋元以来俗字谱》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刘复、李家瑞合编的一部断代俗字编.该书最大的价值就是辑录了大量的简体俗字,但同样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编者识字疏忽,往往根据后世或个人习惯写法来确定字形的正俗,造成书中许多正字字头字形错误.笔者以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初版、1992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为底本,对《字谱》中的失误逐一予以匡正。《字谱》中俗字的辑录也存在漏收、错收、重复收录、正俗不分等问题,明显表现出了编者趋简斥繁、以偏概全的主观选择性,使该书的学术价值打了折扣。但瑕不掩瑜,《字谱》的贡献还是主要的。书中辑录的大量简俗字资料有其特定的文献价值,同时也需要读者细心甄别。
  • 摘要:《寝戈考》一文中关于西周金文中"(自)"字字形、用法的论述皆有失当之处.虽然殷商、西周金文中多以"(自)"为"师",但商代既已存在"师"字,至战国时期"师"字逐渐取代了"(自)"字."帀"字最早见于西周晚期铭文,用来表示军旅、工师义,大约至东汉时期,其军旅、工师义渐用"师"字表示,"帀"多用来表示周帀义.西周金文中"(自)"多表军旅义,官职名多用"师",动词驻扎则用"(師)"字.
  • 摘要:《汉语大字典》是当今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汉字字典,曾荣获国家图书奖、国家辞书奖、中国图书奖等多个重大奖项.2010年4月,修订后的《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正式出版发行.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纠正了错误,增加了收字,统一了字形,更新了内容,使得该字典愈臻完善.但由于字典卷帙浩繁,成于众手,故存在问题仍在所难免.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的问题已有学者进行过讨论,在查检使用字典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相矛盾、训释不确、标音不准、引文失校、标点欠妥、书证滞后、字目失收等新问题,现举隅于此,以就教于方家.
  • 摘要:《岳麓书院藏秦简·叁》"一四学为伪书案"中的“冯将军毋澤”之“澤”,原整理者释为“擇”。从原版照片看,实际上本作下揭之形,显然应该释为从水、从睪的“澤”。
  • 摘要:古代汉字是在各地分别被创造出来的,这些汉字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国境相互流通。日本创造的汉字中,以会意文字居多.但是,这并不是经过充分的研讨后得出的结论.如果以庞大的金石文和文献作为对象,对每一个实例进行调查的话,会发现不采用会意法创造的文字也不在少数.本稿中记述了《字志》中的一字,对其来源和变迁过程进行考证,该字被使用在平安时代的公卿日记中,在中世时期也被收录在连歌的词典中.平安时代的汉和字典中,有附加了部首"肉"的使用例,此外还出现了这个字被刻在陶器上的例子.各个使用例之间有可能字义不一致,它们是被继承下来的呢,抑或仅仅是分别各自产生的字体偶然一致呢,今后有必要以中日文字资料为对象进行更广泛的检证.
  • 摘要:《京本通俗小说》,文学古籍刊行社1987年7月第1版,以缪荃孙1915年"景元人写京本通俗小说"本为底本影印.《京本通俗小说·抝相公》属于早期白话文,读者主要是文化不高的下层民众。凡笔画较为繁复的都改用俗字。俗字大多是笔画减省的简体字,也有少量是笔画增多的增繁字。俗字的特点是具有侄俗性,不在高文典册里出现。使用俗字减少了笔画,方便书写;有的俗字可为今后的汉字简化提供了参考。但是有些俗字的有多于一种的写法,随意性很大;有的俗字简省太过,不易使用,难以流传;有些俗字形体近似,不易辨认。而且,书中俗字过多会妨碍阅读,缩小了交际的范围。总之,俗字有利有弊,利弊要兼顾。采用的俗字要尽量做到利大于弊。少量俗字可以方便使用,过多过滥就成为弊病。
  • 摘要:本文从形体上研究了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西周晚期单叔鬲丁中被误释为彖的"器"字,举出了这个形体的异文资料,从字形上古音上否定了释彖的可能,以详实的形体材料论证了它是器字的省体,同时从辞例上证明了它在铭文中确实是当器字使用的.
  • 摘要:《曾大保盆铭》的(翥)字,应据后出的曾侯乙墓竹简的(季)隶定为"(臀)".(臀)字从麓會声,殆《说文》所载(愉)字之方言形体.义据相关的曾国大(太)保铜器"度"字及其源流关系,可知(臀)、慶二字原都指鹿类动物,字典应编入鹿部."(臀)"本指黑鹿,转义而指"沃黑色",遂与共同语合流而成"(蚺)".慶原象鹿形,金文或借麐为之,而进一步讹变为慶.
  • 摘要:《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简三五《侈与督邮书》中,正面第三行的最后一字整理者释作"迷",研究者或释为"悉",对比走马楼吴简等字形,此字当释为"送",读为"训",表示顺遂之意.背面第二行、第三行的"空"字,有研究者提出异议,根据走马楼吴简以及汉魏六朝的俗字,可知原释不误.背面第二行"念"字的写法又见于《龙龛手镜》,其构形可能是一种对称类化.
  • 摘要:珍秦斋藏收录了两枚战国同文玺印,皆为楚系铜玺。《珍秦斋藏印·战国篇》第141号玺,为成语玺,对于玺文的释读,主要有“亡(无)恃呈(逞)志”、“乍(作)恃(诗)逞志”和“亡(无)慼逞志”等,玺文此字究竟释为何字,取决于印文的整体意思,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忒)"字的释读问题。笔者以为,"乍(忒)呈志",应释为"乍悊呈志"."乍悊"即"则哲","呈志"即"承志",皆为先秦成语,意为“知人承意”。
  • 摘要:《诗·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河",多家未注.余冠英《诗经选》及台湾李辰冬《诗经通释》说是指"黄河",笔者以为不妥.朱熹《诗集传》说"河"是指"北方流水之通名"也无指出其具体所指.经考证,应是指流经今河南省洛阳市的洛河.
  • 摘要:古汉字向现代汉字的发展,本质是字形由表示物象向表示词的音义的转换,其转换途径主要有构件形体的义化和声化、构形成分的定形定量和定位定向、转换结构与构意重建、构型改造、增加声符和义符、重新构字等六种.汉字之所以成为唯一使用至今的文字,摆脱了大多数古老象形文字被拼音文字取代的命运,重要原因是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进行了创新改造,后期汉字形声字成为主体,原因是形声字最能完整表示词.从古汉字发展为现代汉字,汉字既保持了字形与字义相互映证的特征,又使构件以下的字形成分由物象决定转化为可以自由规划的书写成分,解决了汉字书写速度缓慢的问题,适应了节奏加快的社会发展需要.可以想象,描绘物象的古汉字如果不经历词符化的改造,一定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其被拼音文字取代或许是必然结果.
  • 摘要:《纳西象形文字谱》和《么些象形文字字典》是研究东巴文必备的工具书.通过对这两部东巴文字典在收字、释义和体例编纂的特点进行考察,指出现行的两部字典的不足,进一步提出未来东巴文字典编纂的构想,为编纂更加科学完善和实用的东巴文字典及其有关的少数民族字典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 摘要:研究殷周金文族徽的分类组合与实质内涵等问题,必需首先解决殷周时期墓葬中墓主与非墓主所属器物的来源问题。同墓葬出土的不同族属的族徽铭文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广泛流行的赗赠助葬之制造成的,它主要体现在对死者陪葬物品的赗赠上。这种助葬之制不仅助死者家属,而且还助葬死者车马、衣服、玉贝、礼器等。在殷周墓葬中出土的族徽不能作为该方国、族、氏地望的判断标准,同墓出土非墓主族属的殷周族徽铭文不能提供判断墓主国族与“赗赠”者国族的地望远近、方位的衡量标准,在研究同墓出土的主属族徽铭文与他墓出土的同类型族徽铭文时应充分考虑两墓葬的时代或朝代更迭因素,不能根据同墓出土族徽(铭文)的数量来判断墓葬主人。
  • 摘要: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对秦汉玺印中的九个人名进行了考释,分析了这些人名的意思、来源,同时对这些人名在玺印及文献中存在的同名异写的现象进行了探讨.
  • 摘要:文字的构型与文字的运用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文字学的研究中,必须对文字的运用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好地揭示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对文字运用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字用研究,本文从字词关系角度来探讨分析一下甲骨文的字用情况。甲骨文字词关系具体表现有一字形表多词、一词用多字形、一字形表多词与一词用多字形的交叉情形、专字专用与随文改字、具体分工等情形。
  • 摘要:论文利用《新修玉篇》提供的形、音、义方面的信息以及字际关系认同的材料考辨了19个疑难字,以期为以后大型字书的编纂与修订提供参考.
  • 摘要:20世纪30年代,容庚以古文字学者的身份从事汉字简化研究,并于1936年出版了《简体字典》.《简体字典》倡导偏旁类推简化原则,重视汉字历史字形,大量采取连笔省笔手段,对4000余常用汉字进行了系统的简化设计,其中近500字与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基本一致.容庚对待汉字简化的态度及汉字简化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不仅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下仍在延续的有关简化汉字和汉字规范的讨论也深具启发意义.
  • 摘要:通过《汉语大字典》贮存的15个姓氏疑难字的考释,说明大型字书中存在以人名用字为姓氏、以误字为姓氏、以地名为姓氏、以古今字为姓氏、以异写字为姓氏几种情况.
  • 摘要:以《楚系金文汇编》为基础,整理出通假字290组,分别与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白于蓝《战国秦汉简牍帛书通假字汇纂》及全广镇《两周金文通假字研究》逐条比较,以对楚系金文通假字作历时与共时研究,最终整理出楚系金文通假字98组,其中较确定者仅22组.楚系通假字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这与一般文字学论着结论相符.
  • 摘要:本文对俗讹字“閦”、“(柏)”进行考释。“閦”字的音义令人疑惑.《汉语大字典》(第2版)中,閦,音chù,意为众多.《汉语大词典》"閦"下的解释基本相同.“閦”的反切也写作“初菊反”,即音刍。说“閦”是以“乑”为声符的谐声字,未必可靠。典籍中“閦”字多从“众”,而“乑”也是众多的意思,二者可以互换,表明“采”应该是意符。(柏)”是一个至今音义不明的字。笔者认为“(柏)”为“袍”之手写体的形讹或误识。古人在缺钱的时候,常把自己的袍典当换钱。所以,将“(柏)”视为“袍”之形误也符合古代的典当习俗。
  • 摘要:殷周金文常用字"尊"位于句末时,如"康侯丰作宝(尊)(尊)(《集成》2153)",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用义为"器物名",也有个别学者提出"尊"非器物名.通过对殷周铭文中所有器物名的辞例及所有"尊"器铭文文本结构的考察发现:后一种说法更符合殷周铭文实际.句末之"尊"与"尊彝"、"尊鼎"中的"尊"用法与用义完全相同.殷周金文中的"尊"字还没有"器物名"的用法.并由此得出:在金文研究中,如果仅作局部的文例考察、部分的辞例排比,其结论有时难免偏颇.对全部铭文的宏观研究也许可以解决金文研究中的遗留问题.
  • 摘要:众所周知,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汉民族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之一.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单一结构的文和合体结构的字。就汉字的总体情况来说,绝大多数都是由合体的文按照一定的意义和特定的方式结构而成。这样,汉字就有了(固定的)形体结构以及书写体态两种表现样式。正是由于汉字具有固定的形体结构,于是才赋予每个汉字以一定的文化含义。但是,汉字以其为物象之本,加之孽乳而浸多,因此,某些字的书写就必然呈现出繁难的情况。于是,在流传过程中便出现了简省的现象。首先是隶变,其次是俗字,再次是简化;这样一来,原来寄托在汉字形体中的文化含义(也即造字本义)就一点也看不出来了。由此可知,汉字的形体结构的改变是导致汉字文化含义丢失的直接原因。经过这种变化,汉字由原来的有生命的符号系统变而成为无生命的记号聚合。这样一来,人们学习汉字只能一个记号一个记号地去记,就像中学生背诵英语单词一样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背。
  • 摘要:成书于明代的《五侯鲭字海》是我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书之一,达53712个,该书保存了大量字形,包括许多民间用字,可为研究异体字、俗字提供大量第一手资料.当今,唯有Unicode码是一个国际性的编码,共计74,616个字符,是汉语古籍文本化过程中首选的字符集.不见于该字符集的汉字称之为未编码字.本文对《五侯鲭字海》中的部分未编码字进行了考释,对确定这些字的属性及大型字书的编纂有重要参考价值.
  • 摘要:《说文》六上:"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动也"是声训,许慎应即以东方为"东"之本义.甲骨文"东"作(东)、(东)、(东)等形;金文"东"作(东)、(东)等形.许引官溥"从日在木中"之说虽符合小篆字形,却与甲骨金文"东"字之形明显不合,所以今人对"东"字的形体结构提出了新的解释.关于“东”字的构形,有两说:一说“东为古橐字”、即“东”本读“橐”,表示东方之“东”是假借;一说“东”、“束”同字,及“东”本是“束”字异体,表示东方之“东”是假借。从字形来看,两说都有道理。此外,《说文》十二上(乙)部有云:“孔,通也,从(乙)从子。”笔者以为,“孔”本义为乳,所表示的词应该是古书中训为乳的“榖”,或者是其同源词。“孔”的孔穴、甚、嘉、大等义,都是其假借义。
  • 摘要:「县」字涉及古代政治变迁、地方管理以及经济型态等课题,历来获得许多学者的关切与研究.一般以为此字最早出现于西周铜器铭文中,然而事实上根据本文研究,「县」字早己出现在甲骨卜辞中,只不过尚未为人所知.本文根据字体结构分析、字形流变比对,以及卜辞刑罚对贞辞例等证据,指出甲骨「(县)」即「县」字初文,构形上表现人首受绳索捆绑,悬于直竖于土地的竹木顶端之貌,此刑罚后世称之为「枭首],枭、果古音相同,战国晚期之后叚借用「枭」是「县」字本义受引伸、叚借义所专的结果.
  • 摘要:《倭楷正讹》一书是日本学者太宰春台所著的汉字正字书.可以从该书序言中探析其撰写背景与目的,并对正文和附录部分的体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书在探求日本汉字使用状况、正字标准及中日汉字交流方面的重要价值.
  • 摘要:武周新字的创用,是中图文字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武周改字有天、地、日、月、星、年、正、君、臣、载、初、照、授、证、圣、国、人共17字,其中"照"新字仅用于武后之名.本文以敦煌写卷所见武周新字为基本材料,并参考同一时期碑刻,对除"照"以外的新字的原初字形及其寓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 摘要: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乐"从配价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价动词,另一类是二价动词.高兴、快乐这种意义的"乐"是一价心理动词.享乐、奏乐等意义的"乐"是一价动作动词.使……快乐、欢乐这种意义的"乐"是二价致使动词.喜欢、喜爱、乐于、乐意这种意义的"乐"是二价心理动词.
  • 摘要:齐系合文有三条特点:首先,合文符号可有可无;其次,合文符号可以写在合文的右下角,也可以写在字体下部的中间位置;最后,合文符号可以写作传统的两条短横,也可以写作两点或者两条短斜划.结合对齐系玺陶合文中的石丘、石人、相如、间丁、公孙它人、事人等合文文字的分字形分析,将齐系合文的这三条特点作了考释.
  • 摘要:上世纪初,德国探险队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高昌故城收集到两件刻本《玉篇》残页,编号分别为Ch.2241(TⅠD1013)和Ch.1744(TⅢT399),前者所存内容为卷26末尾至卷27起始部目,后者仅存卷首总目部分20个部首.从字体等方面来判断,两件残页应为宋刻本,其时间下限很可能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篇》刻本.同时通过早期刻本《玉篇》的比较,探讨刻本系统的宋刊、元刊以及泽存堂本《玉篇》之间的源流关系.
  • 摘要:《说文》中的拟声字共计87个,多分布在口、水、犬、石、金、玉等部,其中以摹拟自然世界和器物声音的拟声字为最多.从字形结构来看,《说文》中的拟声字字形尚不够稳定,同音异形字较多,对文献中象声词的构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中尤同音通用和同音假借的现象最为常见.
  • 摘要:光绪年间田吴炤作《(说文)二徐笺异》,全面比较了徐铉、徐锴《说文》的异同.从中可以看出徐铉在《说文》传承方面的贡献.首先,在体例方面,徐铉维护传统释字方式,贯彻释字原则,采用传统说解方式,坚持相同结构字体采用相同说解格式,坚持互相训解之字前后互见的格式,保持了汉语辞书释词说字体例的一致.其次,在被说解字方面,徐铉坚持以类相从。《说文》每个字条分为被说解字和说解字两部分。徐铉遵循许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原则,依照字义相同或相类的关系,排列一部之内的被说解字。最后,在引文方面,力求义可证形。徐铉从形义相关、以义证形的原则出发,在说解符合一般通例的前提下,尽量使此说解与所引经典句子意义吻合。总之,徐铉对《说文》学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后世辞书编纂立下了规矩。
  • 摘要:论文对汉文佛典中存在的有疑问或难以辨识的"(婚)""哉""(牙牙)""(水瓦)""(瓦壬)""(鲁瓦)""(止奇)""(弓)""(希)""(救)""(蕞)""(散)""(乏)""(累)""(陷)""(卫)""(测)""(凄)""(臊)""(炉)"等20个字进行了考释.这些研究对于汉语俗文字研究、大型字典的完善、佛教文献的校勘整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本文主要对新近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的"荆子鼎"铭文的疑难字作了重新考释,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说法,认为所谓"荆"不是"荆"字,所谓"敞"从"尚",其实也不是从"尚".
  • 摘要:对甲骨文"肉"、"多"字进行考释,甲骨文肉字字形之意与卿(飨)字之口同意,即从卿士的身份"肉食者"而来,乃肉食者之"口"所食.换言之,肉字字本义取意于燕飨或祭祀之肉,用以表示一般意义的肉.甲骨文多字以二肉相重会意,其字形之意为以燕飨或祭祀之肉相重,从而表示子子孙孙"以似以续",福禄相承,字本义为绵延之多.
  • 摘要:当古籍整理进入到数字化阶段,以往针对人上的经验和方法都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校勘领域内"脱""衍""倒""误"的分类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自动校勘过程中抽离出来的各类情况,或因现有的类型定性计算机没有能力判定,或者计算机自动校勘出来的情况没有对应的类型进行定性.所以,重新归纳适应计算机辅助版本校勘的类型和方法,才是顺利实现自动校勘工作的重要步骤.
  • 摘要: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西周《五年碉生簋》(正月器)和《五年碉生尊》(九月器)铭文,将语法与考释相结合,对两器文句"碉生义(有)事(使)(驸)(召),来合事"、"(附)(召)姜(吕)(以)碉生(妒)五(蝣)壹雨"、"其(蚬)(兄)公,其弟乃(延)"和"其又(有)敢(酽)(乱)兹命,曰:'女(汝)事(使)召,氒(厥)公则明亟(殛)'"等的句读和解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将二器铭文定为传命类铭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