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7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
2017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

2017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山东曲阜
  • 出版时间: 2017-09-20

主办单位: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

会议文集:2017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孟子讲"仁民而爱物",讲爱有差等.朱熹把对孟子"仁民而爱物"的解读,与"理一分殊"结合起来,强调爱人与爱物的差异,又通过其《仁说》讲"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认为此心"在天地则坱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并最终把"爱物"解读为"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样的解读,不仅具有经典诠释上的新意,而且可以为当今生态危机情况下寻求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提供借鉴.
  • 摘要:阳明心学强调主体能动性,而现代中国的社会改造与革命精神恰恰都离不开主体能动性.正是在现代所需要的主体能动性方面,阳明学对于中国的现代性具有内在的影响.阳明的良知学简易可行,彻上彻下,但正因其入手简单却又极易自视高明,破坏种种礼法规矩而滋生种种弊端.就今日而言,言阳明之“良知”易,而为政者欲入手船山经史之学而习得政治智慧却不易,船山学对于中国今后政治家的养成之思想资源还未开掘。
  • 摘要:"国学热"兴起之后的儒学复兴运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演进,已经由微渐著,面临着重要的关节点.当代的儒学研究也已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把儒学在新文化运动中遭遇顿挫之后、从现代文化的语境和背景再出发的历程梳理一下,这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一是现代主义的昌盛期,在全盘西化的压力下,儒学式微,几乎沦为惨遭批判的靶子,一切与现代性不符的内容都堆在了儒家的头上,委曲求全的辩解式生存成为常态,一再退守,百口莫辩.二是在以西释中、中西互释的方式中,逐渐走出了一条融合与会通的路子,以容纳西方普遍价值、接受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发展出具有儒家色彩的现代主义,在当代世界立定了脚跟.三是正在走出现代性与古典儒学二元对立的格局,打破中西对列的既定思维模式,试图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重释儒家文化的价值,建构其独立的文化主体性,以自立于世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儒学的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演绎出波澜壮阔的景象,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表达系统.这些形态各异的系统所面对的时代问题是有差别的,因而其时运也有所不同,有些具长久的影响力,而有些可能昙花一现.就儒学发展来讲,这些不同的形态在当代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可能都有蛛丝马迹,只是倚轻倚重,乃至杂糅交错,形成了非常复杂的阵势,往往让人虚实难辨,故留下很多疑惑.所以,如何从理论上来归纳、辨析和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便成为当前儒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 摘要:儒学的基本特质和主体精神是什么?历来多说,有礼教说、经学说、道学说、理学说、仁学说,甚至宗教说等等,但都未得儒学之精要,也不足以概括儒学发展演化之历史.文章提出"儒为德教"说,将儒家所论诸德归结为"私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天德"(人与自然),提出以"孝悌忠恕勤"提高个人品德,以"温良恭俭让"培养家庭美德,以"恭宽信敏惠"提升职业道德,以"仁义礼智信"改善社会公德,以"天道性命情"升华天地大德,突出了儒家德教对于当代道德建设、信仰找回和环境保护等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 摘要:19世纪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层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动向,无论对当时的社会转型还是对后来的社会演变,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19世纪下半叶陆续引入的现代性要素,尽管对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冲击,然而,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中国士民依然保持着一份文化自信.支撑起这份文化自信的,无疑是有着两千多年浓厚积淀的儒家价值观和儒家信仰.戊戌变法失败后,张之洞作《劝学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辩三纲五常为常道,不可变更,说明儒家价值观仍为主流社会所信奉.1906年清政府将孔子祀典由中祀升格为大祀,以及康有为创立孔教说,说明儒家信仰被人为强化,呈现出走向宗教的趋势.意识形态层面的重视和倡导,往往有着清晰而确定的目的性,不是被用来与"西学"相抗衡,就是被用来维系人心,儒家价值观和儒家信仰就是如此.问题在于,儒家价值观和儒家信仰能否担当起这样一个历史重任?撇开儒家价值观不谈,单就儒家信仰而言,似乎并不乐观.
  • 摘要:就人类历史四千年看,中国的政治成就是最为杰出的:华夏-中国自诞生起就是超大规模共同体,且其凝聚力异乎寻常之强固,又在此后数千年间持续成长,在几乎每个历史时期均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之政治体共同体.没有信仰之凝聚,就没有稳定的政治共同体,中国之伟大政治成就不能不溯源于华夏之可普遍的信仰-教化之道.本文将溯至源头,发掘《尚书》之《尧典》、《舜典》两篇中与信仰、教化相关章句之微言大义①,以推明圣人所立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与中国文明与政治共同体的教化之道,并论证其相对于西方教化体系所具有之更高的普遍性.
  • 摘要:张之洞是武汉大学的主要创办人,他以"中学、旧学"代指中国传统学术,总结出简略而全面的"中学"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期望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达到义理、考据、辞章、经世济民并重的教育效果,以保存和延续中华文化.2001年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率先创办国学本科试验班、建设国学硕士点与博士点.张之洞"中学"教育理论在多个层面对武大的国学教育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 摘要:儒家是一个开放的学派,它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中。自孔子起,己经把传统的经书纳入儒家的范畴,孔子曾经删“诗”“书”,订“礼”“乐”,又五十而读《易》,以自己的思想纳入中国传统古文献中。这些古文献,有的是朴素的史料,有的是民间诗歌,而《易经》是古代占卜书,其中都少有思想内容。但儒家使这些古籍儒家化,儒家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浸润到这些古籍内,本来是两件事,合而为一,未免格格不入。可是儒家变成正统派思想,孔子成为圣人,这是绝对权威,教人者以此教,受教者照本受,千百年来,少有异论。不过,我们说过,儒家是开放的,它并没有固步自封,它逐渐地接受了佛家思想、道家思想而形成宋明理学,在思想史上这是儒家最辉煌的时代,它的思想体系、哲学范畴,可以与佛家争,可以与道家辨,而毫无愧色。
  •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曾拥有珍宝而不自知,也曾胡乱地挥霍,所幸的是,醒悟为时未晚。复兴中华传统文化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教育、媒体等多种渠道的推进。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要做的还有很多。从宏观来看,应加快制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长期规划,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系,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落实到具体实践,要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运用,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当代问题的方法;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中,增强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规范作用,提升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如何应用现代科技做好传统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运用媒体、影视、游戏等方式促进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衣食住行的熏染强化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与思考的。
  • 摘要:历史上,儒学曾经历过汉儒(董仲舒)、宋儒(程朱)的两次整合和更新;晚清,士大夫阶层救亡图存,试图用儒学整合、消化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所谓中体西用,这一尝试失败后,儒学即被边缘化.从五四到80年代,经过启蒙、革命、市场化改革,一方面,儒学持续衰落,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借助儒学的核心价值来解决当代社会的某些困境,是儒学能否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关键。
  • 摘要:国民政治儒学是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形态,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现代转型的时代产物.中国社会可以分为三大历史形态,其间有两次社会大转型:王权时代→第一次社会大转型→皇权时代→第二次社会大转型→民权时代.这是由于生活方式的历史转换所致:宗族生活方式→家族生活方式→市民生活方式.与之相应,儒家政治哲学也有三大历史形态:王国政治儒学→帝国政治儒学→国民政治儒学.国民政治儒学的基本内涵是:国民所有;国民所治;国民所享.
  • 摘要:君子是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的观念在孔子那里是指仁义的、道德品格高尚的、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也是儒家"内圣"的内涵.儒家的"内圣外王"是君子的人生观,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对于这一传统的理想人格模式应加以吸收和改造,使其在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 摘要:"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世界浴火再生,羲和鞭策日车向前奋进,劫灰飞尽,灾难不起,日月顺行,天下太平.在此世界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全球化、信息革命的时代,中国针对一些近视眼者、逆潮流而动者、看不到人类未来命运灿烂前景者,中国以全球化、自由贸易引领世界潮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世界前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化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焦虑和忧患.
  • 摘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当前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是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儒家文化蕴涵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现实基础"、"历史依据"与"文化认同"三个维度,探讨以儒家文化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实现路径:从历史与文化方面寻找根据,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法性基础;从中国文化"走出去"角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性基础.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先秦时期是百家争鸣,"此务为治者也"①;秦以后是儒术独尊,儒、道互补,以至儒、释、道三教并举.在先秦和秦以后的中国文化发展中,儒家学说都居于重要的或主流的地位.崇尚道德是儒家学说的最高价值取向,"仁者爱人"是儒家学说的第一义,因此,中国文化有着现世主义的"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优秀传统②.中国文化可以涵容多种宗教,而没有宗教一元的排他性,这与中国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下对儒家学说的道德信念和生死智慧略作论述,以显示其与一般宗教文化的区别.
  • 摘要:朱利安认为"普世"是西方文化的专利,然而,儒家传统素来就有很强的普遍主义思维和普世价值情怀.孔子基于历史经验和交往经验,已有意于说明交往伦理的普适性.孟子的"性善"论奠定了儒家普遍主义的基调,也阐明了仁义礼智等作为普世价值的可能性,程朱理学把这些价值的根源提升至超越的天理,陆王心学则把价值根源置于人的本心和良知.宋明儒家一再肯定"性理"、"本心"、"良知"亘万古,塞宇宙,无间于古今东西,无间于圣贤凡愚,这是一种非常强的普遍主义论说.然而,传统儒家性善论带有形而上学、独断论和直觉化的色彩,借助进化论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其合理内核辩护,这为儒家基于性善论的普遍主义和普世价值论说提供了可能性."五常"是儒家所共同认可的普世价值,不过作为普世价值的备选清单,其内涵尚需综合儒家论说并参照现代精神有所甄别并恰当诠释.
  •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积极思考的成果.①这一理论蕴含着多重理论向度,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也有对共产主义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推进,还有对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未来反思.分析地看,孟子倡导的仁政理想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资源,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多重指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存在着多重关联.孟子仁政理想的展开依托于恒产恒心论、规矩方圆论、谨庠序之教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政治、文化三重面向,这也体现了两者理论之间的密切关联.对此,一一予以分析.
  • 摘要: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儒家生生伦理学"的建构问题.要完成这项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其逻辑起点问题.在充分借鉴笛卡尔、胡塞尔、唯识宗的智慧后,我将这个起点确定为内觉.所谓内觉简单说就是在伦理学范围内人的一种自我觉知能力.通过内觉我可以觉知到自己正在思考"我应该如何成就道德"这个问题.根据儒家传统,这种思考的功能即为智性.有了这个发现,暂时不需要其他条件就可以证明我有智性的功能了.在"儒家生生伦理学"系统中,内觉先于智性,只有内觉才能成为这门学说可靠的逻辑起点,而不能反过来,以智性自身来替代这个重要角色.这样便解决了这门学说的逻辑起点问题,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摘要:儒学能否称得上哲学?对此中外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作了肯定性的回答.哲学作为"类称"的本质规定有两个方面:探讨宇宙人生最根本的普遍性原理和人们最根本的价值理想,儒学之"道"具有这两方面的意义,即宇宙和人生两个领域相融合的普遍原理之道和将真善美集于一身的价值理想之道;由此表现了哲学的自觉和个性.儒学之"道"这两方面意义,围绕"性与天道"而展开.哲学的认识宇宙人生普遍原理和追求真善美价值理想,表现为一些具体的问题.先秦儒学围绕"性与天道"的求道之思,同样讨论了康德的四大哲学问题,但其理论旨趣与后者有所不同,由此进一步论证了儒学之"道"既具有与西方哲学同样的哲学品格,又有着不同于后者的个性.
  • 摘要: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界,对宗教的看法可以说是一个最具有颠覆性的思想文化现象.起初,人们承接西学东渐传统,视儒学与基督教为同一层面的存在,所以康有为的孔教会就以"保教"、"保种"为宗旨.五四以降,由于科学、民主的凸显以及科学主义思潮的流行,因而宗教往往被视为"迷信"的同义语,这就使得新儒学的开创者对于儒学的宗教性采取了一种回避的态度.直到1958年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才对清末以来中国思想界的认识作了一个总结,并以"超越信仰"的方式对儒学的宗教性进行了明确的肯定.由此之后,刘述先通过借鉴西方当代神学家蒂利希关于宗教之"终极关怀"的定位,不仅肯定儒学的宗教性,而且还从主体性的角度充分肯认儒家终极关怀之人文特色;杜维明则从肯定终极关怀之现实落实的角度提出"儒家式的基督徒"、"儒家式的伊斯兰教徒",充分肯定了儒学在各大宗教交流汇通中的"公分母"作用.至此,儒家"关心政治,参与社会,热心文化"才成为人类宗教现象中的一大特色;而其人文性的"兼容"与汇通性的"底色",也就构成了儒学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一种人生信仰的价值与意义.
  • 摘要:"分析的儒学"强调对历史上的儒学必须有所取舍,不相信有一个现成的可以直接继承的儒学,以此,反对经学式的儒学."分析的儒学"强调反思、省察,其中"分析"一词,相当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批判"(critique)的用法."分析的儒学"认同儒学价值,认为儒学的基本价值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一样管用(work).
  • 摘要:随着2015年10月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出台,代孕需求与日俱增,地下代孕产业链也浮出水面,关于代孕是否合法的讨论出现在各种媒体,代孕现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代孕现象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法律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作为中国人信仰底色的儒家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是中国人的生命底色,然而目前学界对于代孕现象的研究,却主要从伦理道德与法律等方面入手,较少从儒家文化的视域去审视代孕现象.就笔者所知,只有李瑞全所著《儒家生命伦理学》①、周立升、颜炳罡主编《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②两书,以及徐庆文《生命伦理与儒学的现代化》③、《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及其人文关注》④两篇文章,对儒家文化与代孕现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显然,这些研究成果与代孕现象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深远程度极不相称.基于以上原因,下面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儒学与现代社会双向互动"⑤的理论,对儒家文化与代孕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
  • 摘要:人际关系是人类生存中极为重要的社会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键.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除了严肃法律规章的约束,根本上还必须依靠人与人各自的践行.如何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古老的儒家角色伦理智慧提供了指南.
  • 摘要:儒家对人生价值意义使命的论述内容极其宏富,在世界哲学史上都罕有其匹.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人与万物一体、人最为天下贵、人要立己立人、以至于关心国家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为使命.儒学的基本观点经过创新转化对当代人性的修养与发展仍然有巨大人文价值,并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
  • 摘要:企业儒学,是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它将儒家的治国理念转化为现代企业的治理哲学,以儒学之道驾御现代管理科学之术,不但解决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问题,而且为儒学在当代的复兴拓展了新的领域.服膺儒学的当代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尊敬儒家先师孔子,承担儒家历史使命,践行儒家管理理念,秉承儒家经营哲学,弘扬儒家伦理精神,履行儒家社会责任,在企业的组织、教化、管理、经营、品牌塑造、领导方式、战略变革、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企业儒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而为当代儒学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形态.
  • 摘要:儒学是一种学术,它的学术性,既体现在理论架构的完备与系统,亦体现为对实践与现实(社会的、自然的)的关怀.儒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它实际上一直世世代代地在左右着中国人的饮食起居与行为规范.儒学是一种信仰,它不是宗教,但胜似宗教,中国人正是依仰着它的存在而得以在不断的灾患与灭种的危亡中延续而发展.儒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他成就了聪明的中国人.当然,儒学还是一种价值观,这是一种有别于其它文明的独特而具有时空超越性的价值体系.这一切,造就了中国人,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意识、中国人的意志.总的说来,儒学的价值取向是入世的,是关注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这和一般宗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远古的三代文明算起,儒学的萌芽和兴起即己蕴含着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干预。可以这么说,没有对家国兴衰的关怀,就不会有儒学的产生。儒学价值取向的现实关切,因“修齐治平”的提出而成为儒家不可或缺的意志。
  • 摘要:本文赞成将"实学"限定在北宋至清代光绪朝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把它理解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学术思潮,由此来开展对中国传统实学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实学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重实行的宋明实学;(二)兼重实事(功)与实证(据)的明清之际实学;(三)重实证(据)的乾嘉实学;(四)重实用的晚清实学.
  • 摘要:终极价值、基准价值和实践价值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大致地说,基准价值是终极价值的进一步落实,而实践价值又是基准价值的进一步落实。换言之,实践价值是基准价值实现的途径,而基准价值又是终极价值实现的途径。我们说基准价值和实践价值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但中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一切价值都是人存在意义的反映,而人性是相通甚至相同的,因而,理论上说,一切价值都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我们说一种价值具有民族性,是就其发现过程与其对某个民族的重要性而言的。我们说真、善、美以及民主、自由、平等分别代表了西方的基准价值和实践价值,中、和、乐以及自然、仁义、慈悲分别代表了中国的基准价值和实践价值,只是就其在中西文明中的重要性而言的,并非意味着西方文明中没有中、和、乐以及自然、仁义、慈悲等价值观,而中华文明中不存在真、善、美以及民主、自由、平等这些价值观。早在两千多年前,起源于中国、西方和印度的三个轴心文明已经对人和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
  • 摘要: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作为西医东渐史的主线之一.这是因为,中西医关系的实质是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西医东渐中各种医学思潮斗争的焦点是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西医东渐最深层的制约因素是儒学与科学的关系,等等.以儒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西医东渐史的主线,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其必要性主要是:深入研究西医东渐史的需要、总结百年间中西医宏观理论研究成果的需要、推进儒学与科学关系研究的需要等.
  • 摘要:围绕诠释学的核心问题,亦即创造性诠释如何可能,重新审视儒学经典诠释的内在根据及其当代价值.伽达默尔赋予时间间距以创造性价值,提出视域融合的诠释模式,以此建构了哲学诠释学.但其时间间距主要用于筛选诠释的好坏,它的创造性价值并没有获得充分发挥.反观宋儒读经法,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感通诠释的诠释学思想.感通诠释感通诠释以转化个体生命为旨趣,将文本解读与本体感悟合而为一.它不仅囊括了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的诠释学理念,还充分发挥时间的创造性价值,并且提出了可操作的步骤来实现与经典之间视域理念,能有效克服伽达默尔诠释学陷于本体思辨的思想困境.
  • 摘要:现代性的重要标志是主体性.它体现为理性、自主性与个体性.传统儒家学说中并无主体一词,亦无自我概念.与之相关的"主""体""自""我"等也不包含主体性观念.它们是德性之我.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儒家道德不是主体的自我立法,而是公有的德性"立法".故儒家伦理不是自律性伦理.欲概念体现出某些主体性属性.但是儒家却主张无意、无我,从而祛除潜在的自我.这种无主体性的哲学与现代文明有些不和.
  •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来谈"文化自信"问题.作者认为,应按中国文化传统来定义文化的涵义,即文化是与武力相对而言的"人文化成"、"文德教化",文化自信就是对本民族文德教化、人文精神传统和道义力量的信仰与践行.文化自信的本质是道德自信.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智信忠廉和敬"为常用大德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和"以人为本,以德为体,以和为贵"的道德人文精神.构建当代文化自信的主要举措是:1、超越民族悲情意识,以仁爱、平等态度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2、广泛深入开展全民道德教育与干部廉政教育;3、深化文化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民主改革;4、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儒学与国学的复兴.在研究文化自信的理论创新中,应澄清若干错误与糊涂的认识,例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论、"21世纪是中国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中国世纪"论或"王阳明世纪"论、"提倡国学是对抗民主法治与普世价值的阴谋"的"国学阴谋"论、"中国应建立国家宗教"的"建立国教"论,本文一一批驳了这些糊涂观点与错误认识.
  • 摘要:当前,世界文化格局互动加剧,强势国家不停地进行扩张,但各文化区之间及各文化区内部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在不断分化组合.中国曾经闭关锁国,在世界上被边缘化,而今,在中国逐渐靠近了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也必须看到并继续书写中国文化的变化.认清自己的文化方位,思索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思考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些,决定于我们文化的特点、特性与特色,决定于我们的哲学智慧和文化气象。我们在忙于为“优秀的传统”制作“得体的时装”时,还要更多地在认真理解“优秀的传统”上下功夫。事实上,我们在世界文明面前感到迷茫、在西方文明面前感到卑微,缺少的恰是对自身文明符合历史真实的认知。只有理解到了这一点,才能达致真正的文化自信;惟其如此,才可以与全人类共享中华文化的伟大智慧。
  •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被欧美文明所压倒,在延续传统与全盘西化之间无所适从.中华文化与现代化之两难困境源于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事实胜于雄辩,中华文化从未停止过它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公元第一个一千年形成了覆盖整个东亚,远播南洋与塞北的的华夏文化圈;第二个一千年启发了西方的现代文明,并完成自身从相对比较中的衰落到由边缘而中心的复兴;在公元第三个一千年到来的时候,中华文化将以现代化的方式影响世界.中国模式的背后是文明底蕴的支撑,其终极意义,是为人类打开了新的文明进步的通途,中国开始拥有力量和机会重新阐释文明的含义并重建人类精神秩序.
  • 摘要:中国传统道德以儒家道德为核心,它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在不同时代遭遇到不同的命运,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但其中的优秀成分仍然表现出鲜活的现实生命力.儒家伦理与整个中国传统道德一样,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那些优秀的成分正在对当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表现出顽强的现实生命力,这种现实生命力主要来自于儒家伦理自身。主要是天人论、德本论、德治论、德育论、群己论、义利论、理欲论、品德论、修养论,等等。
  • 摘要:中国哲学家以直觉体悟、意向体认的"悟道"思维觉解天道人德的思想特质,使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认知世界本体的"理性"思维及其知识体系,其致思方向集中于省思人生道德的心性觉悟.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天人合一的道德伦理中体悟生命的根本,以意象性的直觉领悟追求人生之道的义理,实现人格的完善.中国哲学以"道"作为中华民族生命精神的形上根据,悟觉明德修身、平治天下的德性精神,修养厚德自强、中道和乐的生命境界.这种"悟道"思维与"德性"追求的精神传统,积淀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思想源泉与文化根基,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复兴与发展独特而丰盈的精神家园.
  • 摘要:如果说,以小说《西游记》为中心的"西游"题材影视改编作品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具有《星球大战》系列式的意义,应该并不为过.自16世纪诞生伊始,《西游记》在中国社会便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与另外三部作品共同支撑、映衬着近现代以来中国民间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如何看待2017年的《西游·伏妖篇》《悟空传》——“西游”题材影片所携带的相关问题和征候,就不仅仅是在考察以“西游”题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更意味着2016年中国电影在经过近十年看似狂飘突进式的暴涨周期之后几近停止增长、暴露出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残酷现状下,如何认识、反思我国文化产业的下一阶段发展模式和路径。
  • 摘要:文明具有多重含义,它既可以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与精神与成果的总和,又可以是不同文明的载体,还可以表现为一种价值观.末者还可以引申成为一种判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先进或落后的标准,乃至霸权意义,即文明对于落后和野蛮具有合法的征服权.而文明的本质应当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共存,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普遍原理和根本价值观.当下的世界和平,是一种依靠外在力量维持的和平,而不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发自内心、发自文化基因的和平,迫切需要中国"和"文化的再启蒙,建立基于内心真诚的和平文化的思想基础.因此,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国际交往准则,以不同文明的平等包容、相互借鉴和学习为基础,逐步打破民族国家的限制,建立民主正义的国际秩序,形成全球经济与政治、文化与文明、命运与生命共同体,从而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类永久和平愿景,将是中华文明对于人类文明史的伟大贡献.
  • 摘要:今日儒学复兴被太多敌意和误解包围,困难重重.儒学界的任何微小偏差和失误都有可能被蓄意夸大,变成儒学复兴的障碍.不过,这同时也未尝不是一种督促.在虎视眈眈的注视下,复兴儒学的最好方式不是互相吹嘘、隐瞒缺点,当然也不是互相拆台、恶意批评,而是要发扬"和而不同"、"过失相规"的良性自我批评传统,加强自律,有问题自己先提出来改正,才能更好地面对外界批评.万一有儒学界自我批评不到的地方,外界指出,也应虚心接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辩则言,无说则默,莫不从善如流也.体制内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儒学因素正在逐步加强。然而,体制的僵化己经深入骨髓,以至于在体制教育的设计者那里,所谓“当代社会的儒学教育”并不意味着对于“什么是教育”的根本反思和重新学习,而只不过是换一下教学内容,或者增加一点儒学经典课文的比重。至于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一种与真正的儒学教育、古典博雅教育格格不入的“宣传”、“灌输”、“应试教育”。“儒学教育”是否首先意味着“教法”、“学法”乃至“活法”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完全没有进入僵化体制的视野。
  • 摘要:如今,读经的教育理念刚好和当前的世界教育潮流相反,其实是他们违反了教育的原理。我们依人性建立教育的目的,又从教育的观点把人性分析出二性,依人性的二性让教育的三原则,依教育的三原则让“读经教育”。读经教育,更清楚地说,应该是“儿童读经教育”,其中,“兄童”就是对教育时机的把握,“经”就是封教育内容的把握,“读“就是封教育方法的把握。
  • 摘要:学者一般认为,《论语》的每一篇都分为若干章,每一章都单独成立,前后两章之间并无密切联系.比如,杨伯峻先生说:"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算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论语》的编排绝不是杂乱无章,但也不能说是井然有序……大体有脉络可寻."认为《论语》每一篇、每一章之间都有联系的,往往是不严谨的非学术著作,比如南怀瑾先生说:"在我认为《论语》是不可分开的,《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手里的书中,现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儒开始把它圈断了,后来成为一条一条的教条,这是不可以圈断的.再说整个二十篇《论语》连起来,是一整篇文章."很显然,南怀瑾先生的论断并不能成立.那么,《论语》的临近章节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呢。
  •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思考近两百年的欧风美雨,使得中国文化又一次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洗礼,为其又一次的发展与飞跃提供了丰富的异质养分.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勤奋好学的中国人在全面地消化西方文化过程中,练就了强大的肠胃功能,从"师夷长技以治夷",到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已使中国的产品流通版图遍及全世界,随之而来的是孔子迈开了新千年的世界步伐.读经教育的继续深化,建立完整的治学系统,读经教育要符合教育成长规律,书院教育的体制之困:学生学籍,书院户口,学生出路,书院教育的合法化、组织化、系统化建设,在坚守中国魂前提下的“国学国际化”探索。
  • 摘要:作为民间自发的与中国古代私塾教育一脉相承的现代私塾教育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实践的深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堂主老师加入到回归古代私塾教学法的行列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通过自我学习深明私塾教育的道理和意义,使孩子接受正确的私塾教育。现代私塾正因其自发性与主动性,所以能够轻易的自我完善提高。现代私塾合乎人性的教学方法及其优异教学的成果,将日渐显现,助力于公办体制学校的改革,而现代私塾所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也将走进社会各个领域,施展他们的才华,贡献他们的力量。现代私塾教育又以其便利条件,透过学生影响着其家长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终将获得其真正的合法身份,扎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有华人的地方,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不断改革中的体制学校,共同构成中国现代教育的完整体系。
  • 摘要:传统教育用引导的方法而不是督促的方法提升学习,激励而不强求,老师们宽容体贴,辅助孩子们心灵成长而不是用模具把孩子们塑造成“标准件”,这是个性化教学,是因材施教。学习可以有不同进度,不同答案,不同解题方法,琴棋书画可以按照兴趣自己选择。所以才有了超前学习,节省了宝贵的时光。当孩子得到尊重之后他才学会尊重他人,当孩子自主学习的时候才知道知识的可贵。国学院很多孩子给人的印象是迫不及待地钻研学问,快乐自信地学习,有灵感,有风采。只有在少年时代通过传统教育培养起这些优秀的素质,将来孩子们才能在国际化竞争的海阔天空中潇洒翱翔。
  • 摘要:1690年,第一所海外华文教育机构——荷属印尼明诚书院成立.其後三百年,东南亚、北美等各国华人华侨都陆续兴建了当地的华文教育组织,二十世纪初期以前都是传统的私塾、义塾、书院等,海外华裔学生也以读经的方式学习华文.随着二十世纪初白话文运动在大陆的兴起弥漫,读经教育被排除在体制教育之外,海外华教纷纷效仿,则读经教育在海外也渐次绝迹.然而自1994年王财贵博士正式在台湾开始推动读经教育以来,海外华裔社会中也有人听闻後开始尝试开展读经教育,特别是2006年以後从德国开始的这一波海外读经教育风潮,更在近十年间影响了欧洲,北美,乃至澳洲和亚洲日本等地的华人社会.当今的海外华裔社会中,读经教育方兴未艾,并且对於未来海外华教的巨大影响力已经初露端倪,令人期待.本文将回顾海外读经教育在华教历史中的兴衰,阐释今日海外读经教育复兴的契机、现状与影响,分析其发展动因并就未来的海外读经教育发展给予合理的推论与展望.
  • 摘要:从2013年1月开始,在中科院赵法生教授和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的发起下,乡村儒学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很多村镇进行了近5年的时间了,建立了10300多个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对于促进乡村的文化生态建设,重塑乡村文明,提升村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形成了"山东乡村儒学现象".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头版头条播报了乡村儒学的建设发展情况.今年6月13号刘家义同志在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就曾明确指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努力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保持充分话语权.推动乡村儒学、尼山书院、孔子学堂建设,提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品牌影响力.为了更好更持久地发展乡村儒学,笔者对此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和思考.
  • 摘要:现代治理包括现代社会的社区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而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基石.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民族国家的清晰边界渐渐变得模糊,而社区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位置越来越凸显.更为现实的情况是中国遭遇三千年从未有之大变局的后果之一,是基层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的解体,这是国家治理面临的重大课题.乐和家园作为一个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村民居民为主体、以传统文化为主脉、以社工服务为助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是用儒家文化创新现代治理的基层实践,本文从五个方面来阐述乐和家园对于儒家共同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立于整体的治理方案2、基于社区的治理方案3、富于创新的治理实践4、根于修身的治理人才5、利于天下的治理经验.
  • 摘要:贵阳孔学堂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分为一期"公众教化区"、二期"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和正在建设中的三期"文化创意产业园",总占地1320余亩,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建设孔学堂是贵州省、贵阳市一项创新性的文化战略举措.2011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考察调研贵州大学,在与师生交流时指出:"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五千年文化,是我们的自豪所在,一定要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随即,贵州省、贵阳市开始酝酿筹建一座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文化教育基地,2011年7月,孔学堂一期开始动工建设.回顾孔学堂四年多的发展历程,孔学堂从无到有,从初始创业到成长壮大、各方面初具规模,可谓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积累经验、开拓创新。经过努力,孔学堂在传承弘扬、培育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四年多来,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孔学堂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始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作为根本指导,推动孔学堂不断取得建设、发展新成就,不断开创内容建设的新局面。
  • 摘要: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村文化生态逐渐出现异化、失衡,中国乡村的意义世界逐步坍塌、瓦解和异化.面对目前农村的意义世界残缺不全的现状,重新认识乡村和乡土文明的价值,呼应乡村的诉求,让儒学再次走进乡村千家万户,使其成为民众人生的向导、生活方式的底色、做人处世的标准和精神世界的信仰,在乡村人民和乡土中国重建儒学的生活规范和价值信念和意义世界.
  • 摘要: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与"乡村儒学实验"在"文化现代化"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立足"重建",以中为本,以西入中;后者立足"回归",唯"儒学"独尊."乡村儒学实验"未来发展必须走"共融"之路,既要合理借鉴他者中对我有用的要素,融入本体,为我所用,又要从根本上保持主体性;既不夜郎自大、唯我独尊,也不丧失自信,迷失方向,而是与其他文化互鉴共存,与时俱进,美美与共,共同发展.
  • 摘要:寿光市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08万.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6.8亿元,财政总收入127.5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多项指标名列全国及省内县级前茅.为响应党中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寿光市于2015年成立了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在全市开展了弘扬乡村儒学的活动,以点带面,星火燎原,初见成效.
  • 摘要:"乡村儒学"是民间儒学教化的一种形式,因其开展于乡村,故称"乡村儒学".乡村的儒学教化由来已久,但被正式冠名为"乡村儒学",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2012年,儒家学者牟钟鉴、王殿卿、刘示范、丁冠之、张践、颜炳罡、赵法生、陈洪夫等,承续早年梁漱溟乡村文化建设的使命,在山东尼山圣源书院所在地山东泗水县北东野村开展儒学教化,旨在把儒学教育从高校推向民间.尼山圣源书院主要是儒学研究与讲授的场所,曾经举办过多次儒家思想研讨会,讲习与研讨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时也面向海外的儒学爱好者.在这个过程中,书院的儒家学者日益感受到农村文化凋敝,伦理失序,道德滑坡的严重情势,决心进一步"为农民做实事",把课堂从书院搬进乡村,直接向村民讲授儒教道德,让儒学发挥教化人心和生活指南的作用.2014年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导上述儒家教化活动时,称之为当代"乡村儒学".此后,凡在农村举办的以农民为受众的儒学教化活动便被称为"乡村儒学".五年过去了,乡村儒学在山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隐忧.本文旨在概述山东乡村儒学发展的状况,指出问题和隐忧所在,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初步的设想和建议.
  • 摘要:唐村镇位于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面积38.5平方公里,辖28个村和1个社区,人口3.8万人.经济基础雄厚,驻有邹县电厂、兖矿集团唐村实业公司等央企和省属大企业.生态环境优美,为邹城市水源地.文化资源丰富,邹鲁文化源远流长.是省级文明镇,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近年来,邹城市唐村镇通过创新乡贤文化,开展“读孟子,做乡贤”新乡贤文明行动,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为民办实事之中,化解了矛盾,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力量。在涵育文明乡风、维护社会稳定、助推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趟出了一条吸引和凝聚新乡贤、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孔孟之乡打造成“首善之区”的嘱托,怀着一种文化自觉和担当,开始构建唐村乡贤文化,并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他们的做法给人以启迪。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