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九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及组合结构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及组合结构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及组合结构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香港
  • 出版时间: 2017-01-05

主办单位:香港钢结构学会

会议文集:第九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及组合结构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钢框架梁柱焊接节点在强烈地震载荷作用下常发生断裂破坏现象,本文应用细观损伤和连续损伤模型研究焊接节点的超低周疲劳断裂问题.建立了用于超低周疲劳断裂预测分析的细观损伤模型和连续损伤分析模型,基于材性试验标定了梁柱焊接节点区母材和焊缝金属的细观损伤参数和连续损伤参数.开展了两类不同焊接孔形焊接节点在单调荷载和超低周循环荷载下的断裂破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善节点处的焊接孔形可以提高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延性,提高抗震性能.运用两类损伤模型,计算分析了节点细观损伤和连续损伤的发展过程,数值模拟了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预测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
  • 摘要:高能物理探测设备往往是一种大型的空间结构,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如:不锈钢、无氧铜、有机玻璃、尼龙等.介绍了几种类型的高能物理探测设备,并对以上几种新材料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归纳了清华大学关于高能物理探测设备中新材料的研究,对于不锈钢主要进行了材性和本构、构件承载性能、连接节点、整体设计分析、残余应力等研究;对于无氧铜,进行了材性与本构以及构件承载性能的研究;对于有机玻璃,对其节点性能了试验研究,并且将通过单轴拉伸、蠕变、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的试验来研究其材性和本构关系.
  •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装配式钢结构H型钢梁-钢管柱连接节点力学性能,以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内套筒组合螺栓连接节点试验试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基于数据的整理和对比,分析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耗能能力、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等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柱受对穿螺栓贯穿截面连接效应影响,在往复荷载作用下柱壁出现"对称凹屈"现象,随后以梁端出现塑性铰而破坏;节点承载力较高且耗能能力强,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平均大于0.4;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延性系数均在3.0以上,表明该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增加内套筒厚度可以提高节点的屈服和极限承载力,但同时也会降低节点延性、增大节点刚度退化程度;梁翼缘与外伸端板组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会降低节点承载力和延性,增大耗能能力.研究成果将为装配式钢结构H型钢梁-钢管柱连接节点的研发和相关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 摘要: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钢结构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钢索或钢拉杆采用高强钢材,在施工阶段建立预应力后,杆件始终处于受拉状态,可以充分发挥钢材抗拉强度高的特点,有效地改变结构的内力分布,减小杆件截面和用钢量,建筑造型美观轻盈.本文结合本院完成的鄂尔多斯东胜体育场、宁夏灵武体育场、陕西奥体中心体育场、佛山高明体育中心以及天津国际金融会议酒店等工程,对斜拉结构、弦支穹顶、张弦网壳、预应力支撑和重力索结构的选型、优化以及计算分析等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回顾,可以为类似大跨度结构工程提供参考.
  • 摘要:上海临港创新晶体项目由三座塔楼与将塔楼连为一体的裙房组成.虽然该项目塔楼高度较小,但由于裙房存在跨度长达60米的大悬挑结构,给结构设计带来一系列问题与难点.本文在介绍了该项目的工程情况、结构体系特点以及结构超限情况后,阐述了在设计主要构件例如悬挑钢桁架、裙房楼板、楼面水平支撑以及塔楼核心筒时的一些关键问题.
  • 摘要:近年来,BIM技术开始在国内外土木工程行业普遍应用.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上起步晚,参照的标准不统一,应用技术还未成体系.本文通过通用的模型和开放的交换标准,实现建筑生命周期中在大跨度钢拱桥工程中实现不同专业、不同阶段软件之间的BIM应用,进行信息交互与共享.同时在快速建模、结构分析和二维出图方面进行深入应用和研究,同时结合了最新的BIM技术例如无人机测量技术和VR技术等等进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BIM应用.结合具体的大跨度钢拱桥工程,在以达索CATIA R2015x平台为主的BIM平台中,应用BIM技术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和质量,增强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
  • 摘要:本文探讨采用填充型与未填充型箱型边界柱钢板剪力墙之耐震设计,分采填充型与未填充型箱型柱进行三座实尺寸双层单跨钢板剪力墙构架反覆侧推试验,设计考虑为当钢板剪力墙系统承受最大考量地震时,是否须限制边界柱内侧翼板不得因面外额外受拉产生显着降伏.针对箱型柱翼面外受拉行为提出采净宽两端固端梁及门形构架简化模型,分别分析填充型及未填充型箱型边界柱内侧柱翼面外受拉之受力变形行为.以von Mises平面应力降伏法则来探讨箱型边界柱同时受轴力与弯矩及内侧柱翼面外受拉之内外表面应力行为.本研究以有限元素模型分析试体反应,结果显示采净宽两端固端梁及门形构架简化力学模型,可分别保守地预测填充型及未填充型箱型边界柱内侧柱翼面外受拉之受力变形行为.工程应用应避免在设计地震下,箱型边界柱内侧翼板面外受拉就会发生明显降伏而致面外永久变形之设计.
  • 摘要:钢桥因快速施工及重量轻而广泛地使用,特别是长大跨径的箱型梁桥、拱桥、斜张桥及吊桥等.此外,都市高架桥的建设为降低到现有交通的冲击影响,极需大幅缩短其施工工期,因此采用钢桥设计亦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另外,钢桥所使用的钢板为耐震材料,韧性佳且为绿色材料,相当适合用於地震频繁的台湾地区,故创造许多具造型的钢桥.有别传统的钢桥所采用的节块吊装工法,近年来的钢桥吊装施工,配合特殊桥型的设计,克服工地施工场地限制、环境保护需求等条件,并基於施工安全及经济考量下,也研发不同的架设工具并采用不同的施工工法来完成各类型钢桥梁之架设施工.各种特殊钢桥的施工工法,开始应用时均有其特殊性及独创性,日後也普遍地应用在各钢桥工程,同时也可作为设计阶段工法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施工技艺的增长依循.因此,本文章就台湾钢桥作介绍外,亦针对钢桥施工所采用之特殊工法作介绍及探讨,以作为未来钢桥设计及施工之参考.
  • 摘要:美国节点板域稳定公式为高度和宽度之和除以90,历次修订此式未变;中国同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做过试验,结果都是1/70,考虑到试件板厚有一定限制,过去对高层用1/90,对多层用1/70.板的初始缺陷对平面内稳定影响较大,特别是板厚有限时,一次试验也难以得出可靠结果.考虑到该式一般不控制,本次修订拟统一采用美国的参数1/90.
  • 摘要:变截面构件具有造型优美、自重轻及用料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於幕墙框架、桥梁、网壳等大跨度结构.随着自动化焊接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用,变截面构件的加工制作成本逐渐下降.另外,高强钢材的制备日趋成熟,此类钢材通常以钢板形式出厂,并需焊接成构件以供结构使用.若采用变截面构件的方式使用高强钢板,可实现最优的结构形式和最经济地使用材料,进一步推动变截面构件的应用.建筑资讯模型(BIM)的成熟应用,也爲具有多样变截面类型的结构施工,奠定应用基础.当前对变截面构件的设计方法仍以线弹性分析爲基础,配合使用近似方法或经验公式对构件进行设计,无法得到结构整体与变截面的准确受力及精确变形,因而难以获得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案.爲此,本研究团队进一步发展直接分析法设计理论,推广应用於变截面构件的结构体系.目前,对於变截面构件在有限元分析下的刚度矩阵与一致质量矩阵的计算,仍基於近似假设;另外,对於变截面受压构件的初始缺陷分布形式,仍无相关的研究.爲此,本文针对常用的变截面构件提出一统化的分析理论,基于有限单元法及欧拉伯努利理论推导出适用于常用变截面构件的解析解梁柱单元,给出精确的刚度及质量矩阵以满足静力及动力分析的要求.另外,本文也提出高等分析单元,用以构建"一单元一构件"的高效分析模型,并在单元层面上考虑构件初始缺陷,以适用於大变形,大转角,塑性等非线性分析问题.爲准确反应最不利初始缺陷分布,本文提出一致化初始缺陷分布公式,自动拟合出构件最低能量屈曲形态,以准确计算受压承载能力.本文将介绍及列举上述的研究进展,并提供算例以体现该方法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 摘要:钢筋混凝土主体加钢结构屋盖,被证明是实现大跨度的有效结构体系,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机场航站楼,高铁站,以及大型会展中心等项目.但在抗震地区进行该种类型的结构设计时存在不少困难,中国抗震规范规定采用弹性反应谱,而台湾耐震规范规则采用弹塑性反应谱,由于钢结构屋盖与钢筋混凝土主体在结构延性,阻尼比等特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结构设计中应该采用分离式分析设计还是整体式分析设计,皆存在不少争议;如何在整体结构模型分析中准确考虑钢屋盖与混凝土结构的相互作用,更是研究的热点,也是结构抗震设计的难点.本文以天津于家堡交通枢纽及台湾某大跨度建筑项目为例,论证了将钢结构屋盖与混凝土主体结构分别建模,并依照规范规定的反应谱设计,继而通过与两种结构性能相关的参数来合并、评估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的设计方法是安全可行的.这种方法简化了大跨复杂结构的抗震设计过程,避免了由于两种结构刚度相差过大,以及辫梢效应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应用的价值.
  • 摘要:盘扣式鹰架具备施工装拆容易、承载力大、且能随现地实际情况需求作多样性组配之特性,近年来常被当作模板支撑使用.不过各家盘扣式鹰架制造商之产品不尽相同,设计者多仅以试验室内「单组」鹰架载重试验结果作为设计考量的依据,未能确实掌握各家盘扣式鹰架的力学行为;且工地现场实际采用「群组」方式组搭成盘扣式鹰架结构系统,此结构系统力学行为是否能与室内「单组」试验之力学行为一致,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两层单组有斜杆盘扣式鹰架极限承载力为两层单组无斜杆盘扣式鹰架承载力的2倍.无斜杆盘扣式鹰架破坏模式为整体结构挫屈後造成失败,而具有斜杆盘扣式鹰架破坏模式则为单根杆件挫屈破坏.全尺寸六层两排两跨外围四周主杆无斜杆且内部中央主杆有斜杆之盘扣式鹰架结构系统,其试验总承载力为31.43tonne(公吨力).此全尺寸试验之最大水平变位发生在盘扣式鹰架外围无配置斜杆之主杆中间处,结构体破坏时呈现类似整体扭转似之挫屈情况.盘扣式鹰架作为模板支撑时,建议应将斜杆作架满配置,以避免盘扣式鹰架结构系统因部份无架设斜杆处先行产生挫屈变形,而终导致整体结构系统失败.
  • 摘要:电热熔渣焊(Electro-slag Welding,ESW)为钢骨箱型柱制作柱内横隔板最有效率的焊接方法之一,因此台湾钢骨建筑结构之箱型柱构件,广泛使用ESW做为柱内横隔板与柱板接合之焊接方法进行焊接.由过去实尺寸梁柱接合试验研究成果发现,箱型柱内横隔板采ESW与柱板接合之梁柱接合耐震性能可靠度不佳,在未发展充分非弹性变形前发生破坏的机率较高.进一步针对ESW焊道制作与品质检测的相关研究也显示,传统ESW焊道的制作与检测品质仍有改善空间,并提出喇叭形扩大孔之ESW熔池改良细节.本研究共进行四组实尺寸梁柱接合试验,其中三组试体之箱型柱板与内横隔板接合ESW焊道,其上、下背垫板采用传统的矩形背垫板,此三组之其中一组梁翼板与横隔板高程相同,做为试验对照组,其余两组之梁翼板与柱内隔板高程皆偏心一倍梁翼板厚度,并分别采用符合AISC2010规范之标准载重历时与增加试验圈数之修正载重历时;另一组试体之箱型柱内横隔板与柱板接合之ESW焊道,其上、下背垫板使用倒角改良型背垫板,且梁翼板与横隔板高程为偏心一倍梁翼板厚度,以探讨在梁翼板与柱内横隔板高程偏心时,采用传统ESW焊道熔池细节与改良ESW焊道熔池细节之梁柱接合试体的耐震性能;此四组试体皆采用梁翼盖板式增强型接合.试验结果显示,若梁翼板未偏心且ESW焊道制作良好之试体,可提供5%弧度层间位移角之变形容量.而当梁翼板与柱内横隔板高程偏心一倍梁翼板厚度时,采用传统方形ESW熔池细节之梁柱接合试体,其层间位移角约降至3%弧度;箱型柱板与内横隔板接合之ESW采用改良型倒角背垫板之梁柱接合试体,具有5%弧度以上层间位移角之耐震性能,甚至可高达8%弧度且未发生断裂.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弯矩构架中之合成梁於火害之行为.规划三组试体,为一跨两层之弯矩构架子结构.受火害之中间层钢梁为含楼版之合成梁.依标准升温曲线进行耐火试验,实验参数为柱断面尺寸与下层柱是否受火害.试验结果显示,试体受火害之中间层钢梁因高温导致材料强度折减,受火梁挠度随温度增加逐渐增大.受火梁轴向变形亦因高温影响产生热膨胀,由於柱构件束制,使受火梁承受轴压力而产生梁腹板及下翼板之局部挫屈.柱之断面大,则束制劲度大,对受火梁热膨胀之约束也较大,使受火梁达到最大轴向伸长量之时间较早,且能达到之最大轴向伸长量较小,且局部挫屈行为较为明显.柱之断面大,能略微提升试体之防火时效.下层柱受火害导致柱之束制劲度下降,而无法抑制受火梁之热膨胀,局部挫屈行为亦不明显;下层柱受火害与否,於防火时效之影响不大.
  • 摘要:近年来,被动消能装置被广泛的应用於建筑结构中.在现行的规范当中,如FEMA273/274仅提供工程师黏性阻尼器等效阻尼比设计之建议,但更有效益的阻尼器最佳化设计却鲜少提及过.尽管许多效益极佳能帮助建筑结构抵抗地震的阻尼最佳化方法陆续被提出,但其中一些最佳化方法夹带着繁琐且复杂的计算,较难以被实际工程界所接受及使用.因此,在此研究里,主要是利用较为简单且同时兼具理想抗震效益的方法以设计黏性阻尼器之最佳化配置.此外,为了使配置法能将阻尼消能向上提升以增进结构物抵抗地震力,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配置方法.本文将不同的阻尼最佳化配置方法应用於剪力构架以及三维不对称结构中.利用多笔符合设计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历时对这些方法做检核.最後,以统计的方法来探讨各种方法应用於不同建筑结构之适用性.
  • 摘要:基于河南文化产业大厦项目异形单层网壳结构设计,综述了整个设计过程.针对具体项目,结合设计中涉及到的相似工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对结构方案选型、结构形式、网格布置、支座布置及结构起坡等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荷载取值、设计控制参数、计算分析等方面的总结和讨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 摘要:被动柔性防护网目前广泛应用于落石,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护工程中.被动柔性防护网结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钢丝网环、钢索、耗能器和钢柱.该结构本身质量较轻,但通过节点的滑移,钢丝网环的变形和耗能器的触发启动来消耗较大的冲击能量.在实际工程中,相比于使用刚性防护结构,被动柔性防护网极大地减小了冲击的作用力,对环境影响较小,且可以快速安装以及易于保养.结构上,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表现出强非线性的特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连接节点均会沿着钢索或钢丝网环滑移.本文用一种新的滑移网环单元来模拟环形网,用非线性滑移索单元模拟索和耗能器,用能量方法设计柔性防护网.通过增量迭代的非线性分析方法确定各单元的变形和应力状态.本文将会比较用此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其它计算方法以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时,只需要柔性防护网各个组件的材料属性信息,防护网的修改和精化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快速计算得到,这极大地节省了设计时间和足尺试验的花费.
  • 摘要: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2013)建立了3D钢管混凝土的有限元模型.为了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模拟了Silva等(2016)中的16个考虑了不同参数的钢管混凝土构件.通过对比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的钢管局部屈曲模式和侧向力-侧向位移曲线,说明在没有轴向力时有限元可以较为精确的模拟试验.随后,利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钢管截面长细比、混凝土强度和加载方式对钢管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摘要:本项目是单跨为66.3m长的人行天桥,按租赁条件桥面净宽为6m.该桥用于连接天晋二期新发展项目和港铁将军澳站.该桥采用钢结构,主桁架采用焊接箱形截面.该桥的结构高度沿跨度方向是变化的,两端小、中间最大高度为4.7m.该桥用铝板和玻璃幕墙完全围封.在本项目从初期方案设计到最终施工模拟均采用二阶直接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安全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 摘要: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立足香港40多年,经营业务涵盖房屋、土木、基础和机电等工程领域,包括高层,超高层建筑、桩基、地下连续墙、隧道、路桥、场地平整、水处理、混凝土预制件、大型地下支撑加固开挖、屋宇设备与机电、玻璃幕墙与外挂金属修饰面板和大型钢结构等,管理走向综合化、专业多元化,生产技术尖端化.构成了世界范围独特的工程实例,使用滑动支座和空心六角竹点的设计一极具挑战性,参建各方均积累了设计;制造和建造大跨度异形薄壳钢结构经验,全程设计和建造均使用二阶直接分析法,在天幕重量减省,大跨度设计,卸载运作,均取得理想成效,对于今后的类似工程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摘要:近年来的震害调查发现,按照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发生了典型的"薄弱层"破坏,这种破坏模式是非延性的,与"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不符.增大结构柱抗弯刚度和保证柱子竖向的连续性是抑制层屈服破坏模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下一代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对结构有充分延性性能保证合理破坏模式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震后可恢复的性能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结构概念—消能柱.该柱包括两个并排的铰支钢柱及中间采用角钢螺栓连接可更换的软钢阻尼器.消能柱的柱肢在竖向贯穿结构全高或大部分楼层,双柱的组合效应产生较大的抗弯刚度从而抑制结构的层屈服破坏模式,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剪刚度保证软钢阻尼器小震弹性中震屈服耗能,螺栓连接构造便于软钢阻尼器震后更换.基于消能柱的概念,进行三个单层足尺消能柱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消能柱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耗能部件易于更换.
  • 摘要:通过给外管和内棒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自平衡预应力,将两者装配成自预应力超大长细比套管柱.本文对它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其失稳模式为高阶屈曲,并得出其临界承载力远超过相同外形尺寸、材质和边界条件的欧拉柱conventional(Eular's)column的结论."S柱"受外压力时,外管在工作全过程中为内棒提供侧向恢复力,这使得"S柱"整体呈现多半波失稳的形态,受压承载力可提高到欧拉临界力的120倍以上,进而可做到由材料强度控制.
  •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柔度法的考虑分布塑性的梁柱单元,可用于结构的二阶直接分析.该单元能够直接考虑构件的几何初始缺陷,并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使用一个单元模拟一根杆件,进而能够减小工程师在建模时的工作量及分析时的计算量,特别是能消除多个单元模拟一个杆件时施加初始缺陷所带来的不便.同时,该单元使用分布塑性铰方法来考虑材料非线性.相对于传统的采用塑性铰方法的梁柱单元,该单元可以一定程度的模拟构件的塑性开展过程,进而更加准确的反应构件的真实响应;相对于采用分布塑性区法的梁柱单元,该单元在每次迭代计算过程中无需对积分点处的截面进行积分,具有计算速度快的优势.算例表明,该单元较传统的梁柱单元具有计算速度快、更加准确和实用的特点.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