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广东东莞
  • 出版时间: 2017-11-18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研究主要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探索了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整体识别和评估方法.有别于一般公共中心的模糊定义,本研究在将公共活动中心界定为“非必要性公共活动到达一定强度且相关设施集聚达到一定规模的地区”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周六公共活动到达强度和相关设施集聚度,在市域范围内识别出了48个公共活动中心,其次评估了不同活动强度和不同区位的中心的服务距离和服务腹地特征,发现全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等级性特征和空间圈层分化现象,最后依据特征评估结果和规划实现情况,提出在未来的规划引导中要进行基于空间圈层的差别化空间引导.
  • 摘要:井田制是将土地划分为小块授予农夫耕作的分配土地占有权的制度,本文通过查阅古籍,历史分析等方法,剖析井田制度下的周代城市格网.井田制由田税制度、授田制度和井田土地划分制度三部分组成.井田制划定农田沟洫的格网,最终也决定了城市格网.
  •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2月公布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对城市更新建设在管理制度创新、技术方法探索、历史文化传承、城市质量提高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设计,焕发城市特色更是对探索适用的设计策略提出要求.由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试点城市苏州作为特色鲜明的江南古城,其城市历史街区更新设计面临巨大挑战.在嵌入式城市设计思维导向下,本文以苏州古城20、30号街坊为研究对象,借鉴其理论基础,从确定嵌入点和选择嵌入体两个角度入手,深入剖析城市历史街区所需要的嵌入元素,重塑地块活力.嵌入式与历史街区更新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嵌入式城市设计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应用,提出新时期背景下适用历史街区更新更为高效的城市设计策略.
  • 摘要:随着我国的老龄化步伐逐步加快,养老需求也相应增大.医养结合不失为一个满足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需求的办法.本文选取大连市一个住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对老年人的就医行为进行调研,找出当前住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与养老设施在医养结合条件下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医养结合条件下的老旧住区的改造和新建住区的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通过对沈阳市辽中县宜居乡村规划建设实践工作,构建基于实施导向的县域宜居乡村规划框架.经过设计的规划框架体系包含三各层次:①“县域宜居乡村规划”.该规划确定全县乡村宜居建设重点、时序、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目的在于能够指导下位规划、优化现行规划的中期规划,并明确县域层面基础设施的施工计划;②“乡镇宜居规划”,该层次规划的路径为“1+5+n”(1是战略愿景,5是五美达标,n是发展项目建设);③“宜居村庄规划”,规划路径为“1+x+15”(1是战略愿景,x是村庄策划,15是十五类宜居项目实施).实践表明,重构后的规划框架在尊重现有法定规划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划逻辑,解决了乡村规划编制对“效率”和“法定”的两种需求,为合理安排投资建设提供了较快的规划行动方案.
  • 摘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维持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综合防灾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之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持续推进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如规划系统性不强、建设标准不完善、管理主体不明确、信息化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现状并剖析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和总结了国外的相关经验;最后,从体制完善、机制优化、法制强化、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提升路径.
  • 摘要:中国城市建设已经从快速发展的增量建设转向品质发展的存量发展,随着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城市建设中“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的问题被再度强调.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的方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和合理利用,将城市文化、历史文脉更好的表现出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而“公共艺术”的概念正是将文化的物化表现手段.本文以大运河这一世界遗产为载体,以天津市中心城区段为例,梳理总结天津发展与运河发展之间的关系.挖掘历史并分类总结天津漕运、教育、工业、曲艺、饮食、手工艺等方面独有的文化特征,引入“公共艺术”概念,将运河沿线的开放空间以公共艺术为表现手段,提升运河文化品质,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展现天津城市特色.
  • 摘要:作为非传统特色城市,多彩环道的规划建设在当下的沭阳中心城区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也是沭阳城市特色塑造的迫切要求.沭阳中心城区在城市特色塑造中,充分挖掘生态和传统文化的内涵,紧扣时代特征,将特色小镇、花博会、休闲旅游、健康疗养等现代功能与多彩环道的空间载体契合,通过空间、景观、交通和产业错位化发展体现多彩环道特色.
  • 摘要:宁波海曙老城拥有着城市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文化重要展示区双重属性,如何平衡城市核心区高可达性路网格局和历史城区街区式路网形态的矛盾,成为海曙老城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回顾海曙老城路网格局变化的基础上,以手机大数据分析为手段,从职住特征和客流分布入手,分析不同路网密度之下需求变化的特征,从海曙老城功能定位、城市规划建设新动向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为海曙老城未来路网提升指明方向:外围强化环路体系分流过境交通,减少机动化交通对老城的冲击,释放内部道路空间;内部推动街区路网的宁静化、慢行化,提高街道步行品质和商业氛围.
  • 摘要:存量规划的背景下,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对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发展和促进城市的精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存量规划视角下,分别从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和建立长效监督和管控策略层面提出相关的探究和思考以减缓和约束城市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文章首先概述城市开发边界的源起及其我国试点城市的实践总结,并从城市土地利用失控和政府实施行为失效的角度分析了存量规划背景下我国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过程中的阻隔因素,随后提出策略探析.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层面上,结合存量规划实例和函数方程,论述通过挖潜利用城市内部存量土地与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增长.在城市开发边界的管控层面上,关注城市开发边界制度建设和管理与监督体系的构建,类比城市设计在我国的发展,论述如何增强城市开发边界规划成果的法定性;最后,提出将城市开发边界与“互联网+”结合创建城市土地利用开放数据库,有利于社会公众和多部门的监督管理.
  • 摘要:作为城市规划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落实紧密关联,然而,目前对于控规层次在低碳生态中所承担的责任、低碳生态指标在控规层面的设定、管理与落实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控作用进行梳理明确控规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与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深圳与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从明确低碳生态控规的重点、低碳生态指标选择、优化控规成果表达方式及提供规划审批指南等4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 摘要:在我国遛狗需求日益增加与城市用地缺乏两者矛盾的情况之下,如何为宠物狗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公园开辟遛狗专区或能成为解决这一城市问题的办法.文章首先从人的需求、狗的需求、城市遛狗现状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城市公园开辟遛狗专区的必要性.并基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借鉴发达国家遛狗公园和遛狗专区的建设经验,对在城市公园建设遛狗专区的公园选择、选址、规划设计、配套设施、管理制度、资金来源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实施对策,为在城市公园建设遛狗专区提供参考.
  • 摘要:在国家大力倡导义务教育均等化背景下,针对当前城市中小学配置存在供需矛盾问题,本研究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采用密度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人口、用地等数据定量分析城市中小学设施服务能力以及供需匹配情况,识别供需不均衡的地区,结合实际提出江岸区中小学规划实施的对策和建议,为教育设施均衡化布局提供量化依据和指导.
  • 摘要:轨道交通的高效利用,有助于促进城市交通向集约化、高效率、低碳环保方向转变.轨道站点是连接轨道交通系统与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等城市交通系统的枢纽,轨道站点评估是存量规划时代优化轨道交通规划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海量、动态、细粒度的个体时空行为数据为实现“以人为本”、精细化、系统性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良好基础.本文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传统统计数据,以北京市地铁14号线非首末站的枣营站与将台站为例,利用公交电子支付卡数据、出租车卫星定位数据、人口普查数据、手机信令数据、POI数据、二手房价格数据和共享单车使用数据,精细化评价地铁站在利用率与周边公共交通竞争方面的差异,并从周边土地利用结构、设施类型结构、居民年龄结构、收入水平、周边接驳设施、通勤主要出行方向、共享单车使用情况等角度,多角度综合分析枣营站低效利用的内在原因,为存量规划下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合理优化轨道公交线网、有效提升轨道公交服务质量、促进轨道公交高效合理运营、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几乎所有中国大型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障碍.而对于山地城市而言,由于受制于地形条件,其道路交通更为复杂,在交通运行上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次支路网连通性差,路网流量不均衡,立交节点交通拥堵常态化.对于重庆等山地城市来讲,立交形式选择尤为重要,不仅要做到功能与等级相匹配,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传统的非饱和流状态下,立交节点形式优劣的评价标准一般以效率优先为主,而对于商圈周围等拥堵“常态化”区域,交通运行常常处于饱和流状态,这个时候未必是立交节点通行能力越高越好,而是有必要通过信号控制等方式“截流分压”,实现对整个区域交通流量的控制.
  • 摘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凝聚城市精神,是实现城市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双修的文化溯源.善于发掘小城镇的历史文化精神,建设特色风貌小镇是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历史记忆的发掘、场所空间精神的重塑、地域文脉修补和保护进而到与新城市功能形态的有机整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文脉得以延续和复兴的关键路由.文章结合盘锦田庄台特色小镇的总体城市设计实践,首先,运用文脉分析法完成对田庄台镇历史文脉发掘和分析;第二,对应场所精神挖掘和空间再生提出田庄台文化空间组织方案;第三,提出了传统肌理的保护和再生特色空间的营造做法;第四,确定了田庄台特色小镇的产业复兴策略.本文对城镇旧区改造中的相关城市设计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为特色古镇文脉空间营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对城市人文生态修复的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摘要:城墙遗址公园被认为是目前保护城墙遗址最好的方式,但实际操作中出现普通公园化、古韵缺失等问题.本文以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保护规划为例,提出在历史信息视角下的城墙遗址保护研究方法,即从城墙遗址本身、城墙沿线的历史城市空间和历史环境三个方面建构历史信息网络,作为遗址保护的文化支撑,同时解析现代城市空间对城墙遗址的诉求,提出遗址本体标识展示保护及营造历史感的周围环境的具体保护措施,处理城墙遗址在现代城市空间的耦合关系.最后得出遗址保护应关注遗址的真实性,保护遗址的原始状态;将历史信息融入遗址环境中,构建整个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系统;在遗址及周围环境中植入现代城市功能,让遗址可以被使用的主要结论.以期为未来的城墙遗址保护研究提供建议.
  • 摘要: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到我国西部山地地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对居住功能除了基本的保障性需求外,也开始对住区景观空间提出更高的诉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山地城市住区由于其本身复杂多变的地形特征,有利于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本文借鉴“城市意象”的研究方法,按照景观空间的特征,将景观意象空间意象要素概括为“标志物、路径、场所、领域”四部分,以重庆市美茵河谷住宅住区为例,将意象要素与人的感知和感受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相联系,探求其中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山地住区的景观空间的营造策略.文章从质(异与同)、量(增与减)、度(强与弱)及整体性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营造策略,最终提出“四位一体”的整体性设计策略,提倡从宏观的高度整体的把握四者的联系,形成全面而整体的意象要素系统,构建网络化的景观空间体系.
  •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工业区发展模式在城区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并且难以适宜现代城市环境的需求.本次选取珠海市富山工业园为研究对象,试图将“社区营造”的手法运用在城市设计上,通过营造各具活力的工业社区和居住社区来组织整个工业园区的设计.本文通过社区体系的构建、社区的划分标准、社区中心功能配套以及社区营造最终在富山工业园中具体体现和管控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证,其创新点在于对“社区”概念的补充以及利用社区规划的手法与城市设计进行结合,以此来组织工业园区的城市设计,对工业园在产城融合方面和城市设计发展提出全新的思路和建议,同时对传统的规划体系和规划手法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为国内相似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指导建议,具有一定的规划探索意义.
  • 摘要:综合管廊已成为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意志.面对当前管廊建设热潮中的“管廊外不得敷设管线”的高标准目标及求大求全的政绩观与现实客观条件的巨大反差,有必要开展管线入廊模式研究,以辨析不同专业管线入廊的效率.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国内外已有工程经验、管线相容性、管线入廊可行性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管线入廊应采取“因地制宜、应入尽入、不宜入可廊外敷设”的模式,具体提出了给水及再生水管线、排水(雨污)管线、电力电缆、通信线缆、燃气管线、供热管线共8类主要市政管线的廊内工程要求及面对不利情况时的应对策略.同时总结了市政管线的入廊技术细则,冀以改变相关理论的碎片化现状,有效指导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
  • 摘要:十六大以来逐步确立的城乡统筹发展策略、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等重大举措,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发展中的问题,标志着我国的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新时期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的转型和我国区域差异的巨大,共同决定了需要认真审视我国城乡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地方特征.遵义市作为典型的快速发展中的西部地区城市,其城乡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地区大城市的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进行了概念解读,厘清了实践和理论中对这两个概念的模糊认知;然后从遵义市城乡发展所处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出发,判定了遵义市城乡发展所处的阶段,提出了符合遵义实际的"遵义模式"——"乡城功能互补"模式,即遵义市乡村不再是城市的附属,而是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发挥其"生态+、生产+和新经济+"功能;并提出了"内"聚、"外"控、"中"融合和"全域控制+分区引导+重点策划"的城乡空间统筹发展策略.这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城乡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摘要:土地财政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在新常态下,依赖这种方式的经济发展已然不可持续,粗放低效的土地利用势必将被逐渐淘汰.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来获得更稳健的财税收入,促进地方经济长效的可持续增长.本文以福建省的厦门、福州和泉州为例,通过分析其公共财政收支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考量三个城市土地财政对公共财政收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比较公共财政收支的结构,发现公共财政收支与地方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联.厦门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和合理调控,逐渐跨越了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模式,而福州和泉州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长期存在.因此为了适应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福、泉两市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财税政策制度改革以及土地财政的内生发展,使得地方经济长期合理增长.
  • 摘要:老龄化背景下养老资源稀缺,高效公平的养老设施空间配置尤为重要.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总体评价养老服务设施空间服务水平与老龄人口的分布的公平性,再采用区位熵的方法评价人均养老服务资源的空间格局,量化评价单元空间养老服务资源与老龄人口的空间匹配程度.从市域层面到空间单元的多维度分析,对现有的养老设施空间布局量化评价,为今后的养老设施空间优化提供依据.
  • 摘要:小城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生产轻保护的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小城镇建设缺乏资金、政策及规划引导,存在景观风貌不佳、城镇秩序混乱、人居环境整体品质不高等问题.运用"双修"的理念对城镇环境进行修复和修补,通过修复山体、修复水体、保护生态等修复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城镇空间肌理、城镇景观风貌、城镇秩序、城镇公共空间、城镇公共服务、城镇历史文化、城镇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修补提升,塑造良好城镇景观风貌特色,全面提升小城镇环境品质.
  •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出台,教学方式对教育空间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除了安全、适用、美观外,需要更多的教育空间.这些诉求给城市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用地布局如何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如何处理大规模学校与交通的关系,如何处理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与日益增长的教育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本专题通过在易于实施的新城未建区进行探索,通过调研、访谈、用地布局等方法,对基础教育的学校规模、学校类型、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以期在日益提高的教育规范与窄密路网之间找到平衡;为有限的、固定的教育空间如何更好地服务动态的教育理念、灵活教育制度探寻一种弹性规划;为新城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提供一种规划思路和布局方法.
  • 摘要:位于风景名胜区内部的原住民村落展示着地方聚落的文化特色,村民往往通过旅游服务获得一部分收入.以韶山风景名胜区韶北片区为例,目前,景区村落旅游接待的低水平和同质化问题,既难以满足游客深度游需求,又引发当地旅游管理与居民生活的矛盾.基于旅游经济收益的可能性,当地农耕文化对游客极具吸引力,为了发展适合于当地文化与资源的体验式旅游,同时促进村庄产业升级,我们引入包含娱乐消遣体验(Entertainment)、逃逸放松体验(Escape)、知识教育体验(Education)、审美猎奇体验(Estheticism)和置身移情体验(Empathy)的"5E体验"的概念.构建"韶北地区'5E'体验旅游导向的规划策略体系",从资源因子、体验因子、规划因子等层面将其纳入设计实践.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思想,我们首次利用"体验经济"中的"游览体验因子"引导村落规划,希望不仅在村落环境整治方面带来提升,也希望为风景秀丽的村庄带来新的活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乡村基础设施、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贡献.
  • 摘要: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规模扩张亦进入加速时期,由于城市发展过度依赖建设空间的扩张,导致城市无序蔓延现象日益严重,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生态空间逐渐被蚕食,城市的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对于建成区演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将有助于全面系统地分析城市建成区的扩张范围、扩张动因、动力机制及对后续规划编制的影响,从而对政府公共政策的调整发挥重要的支撑引导作用.本文以方法理论体系的研究为视角,以城市建成区系统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为切入点,以城市扩张边界、扩张规律,扩张动因与机理,以及与规划编制的互馈性为重点,强调研究结论的规划应用性,建立建成区综合评价的逻辑方法体系,以期为规划实践与相关理论政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摘要:文章从"三生空间"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认识入手,分别从城乡全域空间尺度和城市空间尺度探讨了"三生空间"与城市开发边界的空间关系,城乡层面体现出动态的重合、持续的包含、异向的兼容,而城市层面则表现出完全的包含.结合二者特征内涵认识与空间关系辨析,文章最后还指出了城乡规划中"三生空间"划定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区别,前者是建立在城乡空间现状或已确定空间规划内容基础上的认知辨析,而后者是对城市空间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引导和期许.
  • 摘要:我国大都市区日趋表现出多中心化的空间结构特征,但量化这一结构特征并对其结构发育情况进行评价方面的学术研究确不多.本次研究以期提供一套较为实用并且可以将不同城市进行对比的多中心体系的识别与评价的方法体系.以武汉都市发展区的多中心体系为例,从量的空间集聚性、网络能级性角度构建模型和指标体系对多中心体系进行识别,从结构的发育协同性、交通可达性、功能混合性角度构建模型和指标体系对识别出的多中心体系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识别结果对武汉都市发展区的空间结构具有较高的解释度,评价结果反映出武汉具有主城区两大中心,近郊具有次中心,已经为多中心体系结构;但这一结构发育尚不完全,且交通可达性并不能有效支撑现有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分析结果对于未来新一轮武汉总体规划编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摘要:综合管廊已成为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意志.本文通过整理和调查我国地下综合管廊研究方面的文献,尝试梳理和归纳了综合管廊发展在我国学术领域聚焦的6个主要研究方向:运营管理模式研究、经济分析研究、现状及发展综述研究、规划设计案例研究、不同管线入廊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研究.结合综合管廊的发展趋势及现阶段规划建设水平,论文首次全面论述了综合管廊规划在城镇规划体系中的定位;着重提出综合管廊建设应注重与地下空间开发的协调,应以需求为导向科学确定管廊系统布局;指出了综合管廊的智慧发展方向,认为下一阶段管廊的研究将偏向于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同时,针对当前综合管廊尚未全面推广这一客观背景,本文推荐一种管线集中敷设的创新方式,以作为传统的管线直埋方式向地下管廊敷设方式演进的一个过渡阶段,同时呼吁重视地下综合管线规划在现阶段的重要价值.
  •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城市规划思想受西方理性主义影响,在城市增长模拟研究中引入元胞自动机(CA)模型,对城市空间转换规则还停留在空间增长的一般规律法则,而忽视了城市所固有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本文基于对城市复杂适应性主体的认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出发,构建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转换规则的CAS-CA模型.宏观层面,将用地适宜性评价等级和用地规模作为规划师主体和政府主体的适应性控制因素,来模拟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微观层面,依据城市社会公众、开发商、政府和规划师等四类主体的主导适应性行为模式来制定模型的转换规则,并引入概率控制作为模型参数.进而利用CAS-CA模型对长汀县城区城市增长进行了实证模拟,模拟结果与规划方案对比表明两者在结构上基本一致,均符合城市发展的态势和主体作用规律.研究可为长汀一类的中小城市的总体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 摘要:中国的城市经历了自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已逐步进入城市化的转型时期.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城市粗放式扩张发展暴露出的许多问题急需得到关注和重视,城市规划在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时,需对规划思想和观念进行及时调整,加强对城市存量土地的盘活,并对城市管理予以精细管理.而城市"双修"举措的推行,将为城市生态化、集约化的精明增长提供新的探寻思路与方法.
  • 摘要:在各地日益重视地域建筑特色延续的客观背景下,如何更直观、通俗的提炼表达地方性的风貌特征,多样化的风貌要素尺寸和样式,直接服务基于风貌延续的传统地域保护和复兴规划设计、审批管理和施工一线需求,是一项探讨如何延续城市文脉和塑造城市特色的具体规划措施方法和措施的命题,也是当前规划设计技术趋向微观空间品质和具象图样指引的实践.本文通过对《南京城南历史城区传统建筑保护修缮技术图集》编制背景、过程和内容的介绍,尝试探讨基于现状传统建筑实录,制定以风貌要素为核心内容的技术图集,以辅助在传统地域保护和复兴过程中,引导地域建筑风貌整体延续.
  • 摘要:随着全国各地不断遭到"雾霾"侵袭,公众及学界对城市雾霾的成因及影响因子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大气环境的因子影响及作用方式,构建了城市大气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相关指标进行空间化形成评估模型.最后采用地图叠加法,使评估结果可视化,形成城市大气环境风险地图.同时,通过风险地图提出在城市各层次规划中规避风险的措施.
  • 摘要:凭借人的亲水性,关于处理好"城-水-人"关系,及以水为纽带营造高品质环境的研究居高不下.海绵城市理念为该领域提供新视角,它以看得见水、触得到绿的方式令城-水-人关系更加友好.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环境特征与场所营造影响因素的比对分析,理出海绵城市在健康安全、美观舒适、混合使用、增加公共空间等方面拥有促进品质场所营造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在发挥海绵城市减灾功能的同时又能发挥其环境效益提升场所品质的规划方法,旨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来更多益处,使多目标共同实现,并以沈阳东部新城绵示范区为例展开营造实践.
  • 摘要:近期建设规划有效弥补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性的不足,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与以年度计划为主体的政府操作体系脱节,未成为多方事权的协调平台以及动态监测和评估体系缺失等.文章将行动规划引入近期建设规划,首先分析行动规划的运行理念,继而提出针对上海近期建设规划实践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构筑"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年度计划"行动体系,实行规划监测评估与动态维护机制以及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保障等.
  • 摘要:城市居住空间具有空间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空间上表现为居住质量、居住环境、公共设施配套等的差异,社会上则表现为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社会空间等的差异和邻里关系的破碎.新时期南京老城南伴随着老城更新改造的推进,政治经济的转变,房地产组织方式及价值观的转变,新建小区不断镶嵌在传统的居住区中,住区公共设施配套严重失衡,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使得城市居住空间呈现出不同阶层间在社区层面的混合、拼贴状态,表现为居住社会空间的"双重异化".本文从空间和社会两个层面对老城南居住分异进行解析,并针对性提出棚户区更新改造、构建混合社区、促进社区融合、政策引导等更新方式和提升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居住分异带来的负面影响.
  •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研究经历了从"场空间"向"流空间"的转向,城市网络研究日益兴起,但鲜有统筹考虑场空间与流空间及其之间的关系.基于企业组织的视角,尝试构建一个关于场空间与流空间关系的"空间-行为-过程"理论框架,结合长三角地区的实证,深入解析场空间与流空间的内在关系及作用过程.研究发现:场空间与流空间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表现形式会发生转换;处于不同价值区段的企业行动者在区域中的多区位选择,推动着场空间与流空间协同发生聚集与扩散的空间重构;流空间与场空间相互作用,并会受到特定社会过程的影响.最后提出,流空间的显化并不会导致场空间的消亡,日后的相关研究应整体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深刻认识背后的社会过程.
  • 摘要:我国城市正在大规模进行轨道交通建设,但在城市空间开发如何与轨道交通站点有机结合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日本大城市呈现出鲜明的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站城一体化开发的建设特征,构建了集约、高效、富有活力的城市站前地区.本文介绍了东京都市圈枢纽型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综合性规划的手法,从空间模式和区位特征两个角度分类分析新宿、汐留、品川、新横滨、海滨幕张等五个案例的开发特色,从用地功能、交通组织、空间开发设计、制度及后期运营等4个方面总结轨交枢纽综合开发的特点.文章最后指出日本模式对我国枢纽型轨道交通站点综合性规划与开发的借鉴意义.
  • 摘要:交通治理与改善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交通规划设计的支撑,交通规划设计各阶段间缺少有效的协同机制,与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建计划结合不紧密,规划成果难以有效应用,影响交通规划设计整体效应的系统发挥.对此,《威海市近期交通改善规划及重点地区交通设计》在承接上位规划基础上,引入了一体化交通规划设计增量模型,明确了实施机制和路径,并将规划成果事前嵌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践表明,交通改善规划与交通设计联合应用,为规划部门、城建部门和交管部门提供了方便的建设和管理依据,有助于确保规划成果在实施阶段有效落实.
  • 摘要:针对长江中下游重丘地貌地区的设计营造,以宜昌点军滨江绿色示范区为试点,探讨此类地区新市镇被动式设计营造的策略,总结其被动式设计重点应着力于以下三方面:通过三维地表丘水生态分析实现被动式生态格局构建、通过三维建模微气候分析实现被动式风环境营造、通过乡土建筑智慧转译实现被动式建筑设计.综合三种途径,在生态社区-绿色街区-绿色建筑三个层面实现绿色城市.
  • 摘要:宗族是我国长期以来乡村社会自我管理的组织,通常以血缘为联系,共同建造、维护自己的家园.永泰庄寨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建筑特征与文化特征,数百年来都是由同姓宗亲推动建造、使用、修缮.近年来,为了应对庄寨倒塌、破损等情况,在宗亲的推动下,采用整体性重建、大规模修缮、部分改建、局部提升等方式进行修缮,体现出自组织、公众参与程度高、修缮材料与工艺有待规范等特点.修缮过程需要庄寨内、外主体共同参与:由宗亲理事会主要推动,村民捐资出力,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专业团队技术保障,外地族亲及其企业捐资修缮.基于永泰庄寨修缮的经验,乡土建筑遗产修缮的公众参与应该关注民间传统力量,尊重村民意愿与利益,重视专业化的公众参与途径.
  • 摘要:《忻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作为指导忻州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自审批以后,在忻州三个"大干城建年"和一个"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得到了有序和有效的实施,积极引导了忻州城市有序建设.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需定期对其进行体检,及早发现问题,给出诊断建议,提出治疗方案,为继续贯彻实施总体规划或者对其进行修改提供可靠依据,为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提供指导.本文回顾了忻州现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现行总体规划自身技术成果进行体检,同时建立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体系,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11个方面展开评估,真实评价各方面实施现状,理性剖析存在问题,客观研判发展趋势,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提出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和规划策略建议.通过体检给出诊断,分析总体规划的实施成效、实施问题以及原因剖析,在此基础上给出多规合一、合理的空间实施策略、近期行动计划、总体规划修改主要工作建议等具体治疗方案.最后基于我国目前在新的发展条件和任务下,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提出反思,从而更好地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
  • 摘要:以城市双修为背景,本文聚焦大量城市建成区域中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的"缝隙"与"空缺".以荒野景观作为一种自然景观风貌在人居环境背景下的内涵探究为基础,辨析了荒野景观的概念,梳理了现阶段荒野景观的认知模式以及其在城市绿地框架中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将城市中具有普遍性的荒野景观实践划分为初级荒野景观的保护性开发、次级荒野景观的更新修复、类荒野景观的创造,并结合现今城市荒野景观的普遍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相应战略性的处理策略,即白板策略、遗产策略、保护区策略、动态控制策略、公众参与策略、景观叙事策略、功能转型策略等.以期为我国现阶段城市中荒野景观的存续、可持续发展与营造提供借鉴.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街道网络和土地利用集约利用相关研究变得刻不容缓.本研究选取大连市某一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与分形理论总结不同时期街道网络拓扑特征与土地利用结构特征,通过构建数学关系模型,探讨二者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三条结论:在大连老城研究案例中,老城建成区的总用地分维值与全局整合度和连接值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维值与居住用地分维值呈明显的负相关;绿化用地的分维值与局部整合度和连接度呈负相关.可见,大连市的土地利用不同功能的空间分布情况与街道网络的拓扑连接情况存在以上耦合关系,该结论可为城市相关规划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土地开发,已是势在必行.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沈阳白塔河景观路的建设,集合了城市发展、生态环境、交通出行、人文休闲、社会公平、集约用地等多种因素,以河道功能更新为基础,以沿线的用地性质和总体布局规划为支撑,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了一条适应并且能够带动城市发展的高标准道路,将城市生态修复的理念成功应用到城市道路的建设改造当中.由此可见,在城市发展、土地开发、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对通行能力、交通效率的高标准道路的追求与对可持续生态环境的追求并不矛盾,道路不仅能够与自然生态景观和谐共生,而且可以盘活周的土地开发、提高土地价值与城市品质.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做到因地制宜边、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追求高标准与可持续生态道路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暴雨洪涝灾害频发,水安全问题成为区域开发关注的重点.而山地是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工程和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山地城市的开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考虑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依照低冲击开发的理念,减低城市开发对自然生态循环的破坏,试图探寻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运用GIS水文分析方法针对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条件,进行微流域分析,提取研究区域主要汇水线.利用损益分析法通过坡度和植被覆盖率对汇水线发育冲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在传统用地适宜性分析的前提下进行栅格叠加,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刚性和弹性用地开发控制的措施,并提出相应的用地类型规划建议.本文以区域微地形DTM建模为分析基础,引入LID的有效水通道保护的理念,依据自然资源限制及水敏程度不同构建水循环生态城市,通过对水循环通道的有效保护,降低对流域水文循环的影响,构建低影响、高效生态的开发建设模式.
  • 摘要: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已在全球席卷多年,世界城市的发展路径、目标也正发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变化,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因其应对未来挑战的深刻性和前瞻性,树立远景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在城市规划、区域规划领域逐渐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行动指南与政策基石.其中,对于在全球区域概念下扮演国家发展核心角色的大都市圈,战略规划更承担着促进区域统筹发展,释放扩散效应等关键任务.本文选取了伦敦,巴黎,东京三座全球中心城市,对三大都市圈的战略规划体系之目标、策略等方面进行梳理,力图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指出各大都市圈战略规划的共同特征,尝试探究其未来发展趋势.我国区域性都市群规划方兴未艾,战略规划则更加欠缺,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世界城市战略规划发展共性规律的探索,为我国的相关规划提供启示,提高全球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受地震灾害影响严重,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完善城市整体抗震防灾功能刻不容缓.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要地,其抗震防灾工作形势更是显得十分重要.面对地震的不可预测性与突发性,科学合理地构建防震救灾疏散体系,是震时群众疏散、避难、抢险救灾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结合防震救灾疏散体系规划的相关研究,探索了国家级新区防震救灾疏散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能对国家级新区地震灾害的防御和快速应对提供参考.
  • 摘要:为量化网络实时数据与道路交通拥堵之间的关系,以哈尔滨市三环路围合范围为研究区域,选取百度地图道路实时路况及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作提及休息日期间的城市早晚高峰时段道路运行状态及交通吸引点的人口聚集度差异.结合百度地图热力图的空间分布,明确工作日中的城市早晚职住空间分布规律,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形成规划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结合城市POI空间分布,研判工作日中不同时刻的城市道路拥堵状态及人口聚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GIS中栅格文件的重分类功能,分析道路交通及人口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迁移规律,对城市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缓堵策略.
  • 摘要:在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地下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的城市发展趋势下,做好管线综合规划、处理好市政管线与其他市政设施之间的水平及竖向关系、集约地下空间利用势在必行.本文以温州市滨江商务区CBD为例,分析市政管线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方案;并以BIM软件为工具建立市政设施三维模型,直观、全面解决相关设施的碰撞冲突.本文旨在提出科学合理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管线综合布局思路,为城市市政管线的管理、市政管线综合规划的编制和BIM软件的应用提供借鉴和思考.
  • 摘要:在存量更新方式背景下,产权复杂的历史街区摒弃拆迁收储为典型的传统模式而转向"微改造"模式.本文重点研究心理、结构、理性、文化四种集体行动取向下,公私产权人的行为逻辑,分析历史街区"微改造"的策略选择.提出选择效率是产权明确公私边界的合作共营,规避复杂产权处理难点;选择方式是以公有产权空间作为触媒,完善街区公共服务配套,重塑历史景观、文化记忆.以公带私,鼓励私房自主更新.促进街区文化产业升级,"反哺"旧城更新.
  • 摘要:文章尝试性的提出围绕城市空间文化规划来实现基于文化性引导城市空间规划的思路.城市空间文化规划一方面应构建包含"城市空间文化主题——城市空间文化单元——城市空间文化元素"的空间文化体系,另一方面应通过文化导向的空间营造,引导和优化城市空间.文章进而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基于渝中区丰富的山城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宏观层面围绕巴渝历史空间文化主题、抗战历史空间文化主题、新重庆城市空间文化主题打造渝中区城市空间文化体系;以及落实到空间文化单元和空间文化元素的中微观空间尺度下的空间营造需要注重促进文化空间环境的延续交融,并且空间营造遵循山地城市社会文化习俗.
  •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的放缓,存量用地规划成为常态,其中旧城道路沿线用地改造成为城市品质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加"与"减"的辩证角度出发,在旧城道路改造的转变态势下,从基于存量空间的有限作为、注重人性关怀的空间营造和集成多方智慧的专业协同三个层面探讨旧城道路改造的创新思维.并结合渭南市仓程路提升改造规划进行"加"与"减"的实践,以期对类似项目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
  • 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慢慢凸显了高校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的优势,高校的功能也由简单的知识传播,转变为通过知识创新来服务社会.区域协同的背景下,高校的发展理念和城市的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立足新背景对两者互动形式进行再探讨.本文以武汉东湖高新片区为例,分析了产业互动、交通互动、设施互动现状及特征问题,同时立足区域协同背景探讨了基于双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互动形式、基于街区开放制度的交通互动形式、基于社区共享的设施互动形式,提出纳入公众关注和可持续维度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产业互动策略、构筑分散融合和微循环的道路互通策略、完善设施互动机制的资源互享策略.
  • 摘要:作为最新引进国内的理论体系之一,韧性城市为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尤其是城市的灾害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从韧性城市理论的源起出发,结合已有城市规划理论,通过分析比较其在我过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最后解析理论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理论实践提出合理建议.
  • 摘要:入滇河道的改善以及入湖口湿地公园的修建一方面改善滇池水质,同时也为市民增加室外活动空间.对于城市的良性发展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本调查从入滇河道口改造的现状,市民对改造后的空间的使用情况着手,试图了解市民的反馈意见,并从规划角度分析空间环境影响下的人的行为意识,从而调动市民参与治理滇池水污染行动的积极性,促进全民参与治滇、护滇,才能还春城一个美丽的滇南泽,才能留一处生动自然而非回忆.
  • 摘要:我国各大城市控规进入以控规修改和动态维护为主的"后控规"时代,分析了控规修改产生的原因,即控规编制具有过程性、动态性;控规编制具有局限性以及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分析了控规修改过程中建设单位、规划管理部门、设计单位以及公众的利益博弈过程,以及由此产生损害城市整体性目标、侵犯公共利益、扰乱市场公平等负面影响.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以社会公平为导向进行制度设计,以社会公平为标准评价规划修改合规性、合理性、合宜性.最后,以天津某地块控规修改为例,介绍了天津市控规修改工作中体现社会公平的改革完善措施.
  • 摘要:作为联系城乡之间的重要纽带,小城镇在城乡要素交换、资源流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享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小城镇规划作为推动城镇发展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也一直以来起到了引导城镇发展的积极作用.结合当前小城镇规划编制的主要问题,本文对重庆市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思考,从现实状况出发,通过现实问题的判断解析和改革方向的思考来对现行规定的适应性调整进行探索,旨在创新小城镇规划编制的理念、方法与路径.
  •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为例,提出在我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法制化、精细化、全程化和基层化的大背景下,广东省乡村规划建设依然存在特色风貌丧失、土地利用粗放、乡村建设无序等问题,并在深入梳理广东省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沿革的基础上,剖析出当前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地方乡村规划管理文件不完善,管理依据不足;基层乡村规划管理架构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基层乡村规划管理机制不顺畅,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在总结广东省各地创新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完善村镇尺度的地方性乡村规划建设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多渠道健全基层规划架构和管理力量、简化乡村规划管理机制等措施,以期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管理工作,满足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需要.
  • 摘要:以重庆市渝中区各个街道为研究单元,利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渝中区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基于道路网密度分布研究,文章对渝中区各街道的路网密度分布从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整体上,渝中区道路系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以两路口为分界线,道路系统密集的地区分布在东部,道路网络稀疏的地区则聚集在西部,且东西部差异显著.2.渝中区道路密度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且高-低聚类地区大于高-高、低-低聚类区域.3.渝中区道路网密度空间分布与地形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地势平、坡度小的东部地区道路网密度普遍高;地势高、起伏较大的西部道路网密度普遍较低.4.商业设施密度与道路网密度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商业设施密度与道路网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648(p<0.01).5.人口密度(X)与道路网密度(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981**X+29.015.
  • 摘要:在我国山地城市重庆都市区城镇化进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集约高效利用建设用地的现实有效手段,山地城市中心区的地下街发展与人防工程改造、地铁与轻轨站建设、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地下空间功能综合多样性和深层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也为地下街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总结了山地城市中心区地下街安全特性,通过对安全、效率与规范原则对安全设计要求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根据国内外安全评价要素分析与国内地下街安全规范归纳,构建适合本地的山地城市中心区地下街安全设计要素框架.为我国城市中心区防灾理论的完善提供基础调查研究支撑,同时为地下街的安全设计与管理提出基础资料与技术保障.
  • 摘要:中国近些年城镇化的速度是极其惊人的,但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空城"、"鬼城",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已将所有可用的土地都开发建设殆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在经济运行放缓、人口出现拐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城市扩张的速度大大减缓.在这些背景下,城市规划也由新城新区的"白纸"规划,更多的转向城市老旧城区的修补和有机更新.在城市有机更新的过程中,工业用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我国东北地区众多老工业城市,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因此在经济结构转型、传统工业企业衰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最大,在发展上均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困境.如何将这些衰败的传统工业企业所在的区域盘活,完成区域的重建和复兴,对于这些城市的振兴尤为重要.而国内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工业遗产改造和再利用无疑是最好的途径方式.很多老工业城市现存的工业遗产对于城市更新改造的影响巨大,工业遗产的价值也深深影响着所在区域有机更新的方法策略.本文就以辽宁省鞍山市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工业遗产价值对于城市有机更新格局的影响.
  • 摘要:介绍了田野调查方法的内涵、基本原则及具体步骤,结合厦门中山公园的现状田野调查案例,具体分析了包括田野调查前期准备、具体实施过程及相关方法的运用等内容.通过本文分析得出田野调查方法在城市公园调研中的实际运用特点及优缺点,为今后田野调查方法与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结合,尤其是在城市公园调研方面提供了过程借鉴.
  • 摘要: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城镇化病症不断显现,对城镇化概念的演变进行梳理能更好回顾城镇化的发展,并且寻找到新的路径.文章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概念的研究和界定从逻辑发展上经历了三阶段纵向演进过程:首先是基于显性要素流动对概念的解释性描述,其次是基于内在逻辑辨析对概念内涵本质的挖掘阶段,最后是基于结构性认识对概念的追寻,各阶段发展并非不可逆,而是各阶段内部不断丰富的横向演进过程.在以上的发展脉络下,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特定出现的概念包括城镇化和城市化、人口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普遍意义和中国实践特色双重语境下的城镇化.最后在以新常态为发展的逻辑与前景下,对城镇化"新与旧"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指向进行了论述,认为城镇化是概念和实践上的双重逻辑,同时其外延从空间要素流动扩大到社会整体变迁,相应内涵从人的城镇化缩小到人的现代性获得,并对理论及实践中仍需关注的"新"特征进行了说明:我国城镇化议题的最大矛盾在于巨大的人口转移(现代性的获得)和有限的城镇吸纳(内需的有效供给)不匹配,只有尊重顺应要素的流动规律,采取真正中国性和本土性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手段,才能够因势利导地践行健康、新型的城镇化道路.
  • 摘要:针对目前旅游型城市在其郊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转型、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矛盾,以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创建历程为例,深入分析其所在地安徽省潜山县城郊地区物质与社会空间形态及其城镇化过程中的困境,确立"旅游推动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围绕这一思路介绍天柱山旅游度假区所提出的整体发展定位以及相应的村民转型措施等,冀通过这一模式的推广实现旅游型城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 摘要:本文从校园规划、校园风貌、校园历史环境以及校园文化等相关概念出发,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对安徽农业大学的校园风貌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分别从校园的总体布局、空间组织与风貌分区以及建筑风格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提出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校园整体风貌的保护、建筑风貌的保护、校园精神风貌的保护、校园立体空间风貌的保护以及校园的交通优化这些方面提出保护与规划措施.
  • 摘要:本文将自然山体景观的保留与展示作为城市依山临水片区建筑高度控制的目标,基于ArcGis10.3技术平台,通过视觉模拟模型的构建,提出对都江堰市金马河西岸建筑高度定量控制的研究思路.通过视觉模拟观测者视野中的山脊线,控制建筑对其后山体景观的遮挡程度,从而计算分析出显露35%的山体所允许的建筑高度.与目前国内基于GIS软件平台构建视觉模拟模型相比,本研究重点突出"首层山体可见性筛选"与"多视点小视角"的综合叠加分析,在突出都江堰市邛崃-青城山脉层叠山体特色的同时,实现定量分析的精细化与拟人化,最终得到了研究范围内连续完整的建筑高度控制结果.
  • 摘要: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对我国现有城乡规划体系的完善.建设部要求开展乡村建设规划试点,其编制要求中不仅对原有村庄布点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求增加乡村建设用地规划等三项规划内容,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乡村建设.本文以开化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对过去村庄布点规划中的一些方法重新审视,认为其在理念上存在为满足城市建设要求而过度削减农村人口和用地等问题.本轮乡村建设规划中的村庄布点和用地规划将不再用以总量指标严控逐级匡算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思路,而采用以空间分析选择村庄"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从而形成符合当前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可有效指导乡村建设的县域总体层面的乡村规划.
  • 摘要:生态文明背景下,低碳化、生态化建设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方向.以新城新区为主要形式的城市扩张是各类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推动新城新区的低碳生态化建设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的低碳生态发展理念多集中于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空间尺度较大,可操作性较差,难以落实.如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体现低碳生态要求,从而保障低碳生态理念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成为控规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结合山西科技创新城的规划实践,探讨了新城新区在控规层面的低碳生态技术思路和方法,以期对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补充.
  • 摘要:梳理了目前国内关于充电设施的主要预测方法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空间影响要素的充电设施预测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发展时期空间要素对充电设施预测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点、线、面空间影响要素的充电设施预测模型.最后以中山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预测了中山市中心城区近、远期的充电设施数量,结论为基本符合其未来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和充电设施建设计划.
  •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方面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政府出台了多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政策.本文以济南历城区2016年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构建由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建设管理4个子系统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根据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分析计算得出的行政村综合评价分值将研究区域内521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划分为优、良、一般、差四种类型,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农村人居环境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最后,根据历城区农村人居环境评价结果提出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村庄改善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实现分类指导,从而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 摘要:新政策形势下开放式住区成为我国未来住区建设的主流方向,但目前规划界仍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从控规层面实现开放式住区的建设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总结出我国自古至今居住模式经历了"封闭式—开放式—封闭式"演变过程.紧接着,从封闭式住区和开放式住区在交通、城市活力、城市空间特色等方面的优劣势对比入手,得出开放式住区"共享、融合"的核心关键词,以及小规模开发和街区制、道路和绿地体系的融合、住区混合开发利用模式等核心内涵.第三,以富阳鹿山新区03单元的控规编制为例,详细阐述如何通过交通组织、公共空间、用地混合引导、城市设计引导四个维度的规划控制实现开放式住区.
  • 摘要:本文针对山地城市自然地理、气候水文、资源空间、降雨产流等特征,进行山地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基础条件分析;针对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难度大的山地城市重庆黔江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山地特色的"海绵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结合山水特色,构建海绵生态空间格局;划定海绵流域排水分区,并进行指标分解,提出"峰涵谷蓄保水土,坡护洼存防涝旱;层级网联水循环,山水黔江立体绵"的山地立体海绵城市规划策略.
  • 摘要:分析了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认为通用航空产业整体发展趋势较好,但是近期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需求仍然较低.而国内近年来诞生了大量的通航园区,规模较大,规划定位多为全产业链模式,其总体产能明显高于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提出了通航园区规划主要考量因素、用地供给策略、空间规划策略等.
  • 摘要:武汉是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武汉市工业用地不断扩张,对比国外综合性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的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武汉市比重明显偏高.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汉都市发展区内主城区与六大新城组群工业用地扩张的基本特征,并把扩张类型划分为快变型(Ⅰ类)、缓变型(Ⅱ类)和平稳型(Ⅲ类),并运用景观破碎度指标,对各片区工业用地的形态集聚进行了研究,总体呈现集约向好趋势.并借助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构建了工业用地与工业总产值关系的计量模型,并通过2006、2010和2013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各片区边际工业用地量逐步减少,其中Ⅰ类地区的MLU值较高,且变化较大,说明现阶段快变型地区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较低,其工业经济的增长还是主要依赖于工业用地的增加,属于粗放型增长.至2030年左右,武汉市单位工业产值的工业用地量将达到最佳状态.
  • 摘要: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城镇建设的重点方向与融资渠道均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为此本文以湖南省安化为例,探索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县城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文章针对安化实际情况,提出构建"1+1+1"城市供给侧改革实施模式,提出制定总体实施规划方案,策划一套实施项目库,并针对具体项目制定相应的投融资模式.针对安化提出从七个方面实施城市建设供给侧改革,匹配县财政支付能力,制定一套完善的项目建设与实施计划.
  • 摘要:城市设计的评价是参与城市设计工作中经常面对的一大难题.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城市设计作为一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学科,似乎很难寻找自身的评判标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形与势的方法.通过寻找区域的势,可以明确基地与周边板块间的空间关系;通过势推导方案的形,可以构建结构清晰而令人记得住的地区.形与势的评判标准可以成为当代城市设计项目方案评价的一大标准.本文以真如中心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从区域关系梳理和中心区形态构建等方面探索形与势的城市设计评判标准在当代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和演绎.
  • 摘要:针对目前天津市远郊涉农区(县)城乡公交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从外部区域形势、区内部发展态势、公交自身行业发展角度等方面出发,从线网模式,基础设施,运营组织等方面提出远郊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思路与对策.
  • 摘要:乡村聚落选址是乡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研究区域内乡村空间格局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传统的乡村聚落选址研究,多基于具体的环境特征或发展要素,缺乏对乡村内部发展演变机制、动力的研究.本文以乡村聚落分布变迁频繁的江汉平原北部遥堤地区为例,在对该地区乡村聚落选址变迁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生存"与"发展"是驱动乡村聚落选址变迁的内在因素.而两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区域环境与发展条件下,对乡村聚落选址的影响程度呈现拉锯式变化.根据两者影响程度的消长,可划分为生存优先、发展优先、两者均势三种情况,不同情况下的乡村聚落选址有着各自的特征,并直接导致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上的差异.
  • 摘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设立以来已经有12家建成投入运营,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但因遗产保护等要求对周边区域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城郊型考古遗址公园与周边区域二元独立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已经运营的公园周边区域进行分析,归纳其产业分布和发展特征.并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倡导在宏观层面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整合区域各类资源,重点解决遗产和生态保护,产业体系构建,空间结构梳理,旅游产品策划和行政区划调整五个方面的问题,旨在探讨城郊型考古遗址公园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与规划方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摘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用地布局不合理、路网结构不完善、交通管制不到位等,尤其是在城市成熟地区,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更加复杂、矛盾更加突出,在编制过程中规划师需考虑由土地权属所引起的多重利益主体和权利关系博弈,不断地进行沟通和协调,有效减少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存量规划的新常态背景下,控规作为政府对空间资源进行管理活动的直接依据,如何协调各方利益,保证规划道路落实的可操作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真正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成熟地区道路交通规划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孝陵卫及城中范围内的沧波门和麒麟门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含入库道路红线融合)》(以下简称"沧波门和麒麟门控规")的编制为依托,对规划区道路交通问题和入库道路红线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交通循环、道路优化、道路管制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解决方案,为以后城市更新改造提供规划借鉴.
  • 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历史住区更新改造的步伐,然而传统的更新保护方式并非令人满意,存在着种种弊端.荷花塘历史住区作为南京老城现存较为典型的历史住区之一,其在文化传承与历史价值层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基于对荷花塘历史住区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居住+"模式的更新保护理念,即保持原有的核心居住功能,通过叠加租住、商业、养老、办公等其他功能,起到提升历史住区活力、丰富其产业及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阐述理念的实施策略和支撑机制,试图为荷花塘历史住区的更新改造带来新思路,也为居住型历史地段的更新保护提供一种借鉴.
  • 摘要:随着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们对"产城融合"的认知:过于关注"产"和"城",而忽略"人"的发展思路已不合时宜.本文重点在厘清"产-城-人"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互动关系,探索"产-城"融合向"产-城-人"融合转变的着力点,明确只有实现产业城镇化、城市功能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才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认为"产"是动力系统,提供就业岗位;"城"是硬件系统,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人"作为主体,是活力系统,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撑.
  • 摘要:随着特色小镇的关注热度逐渐提升,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拓展与深入.在制度研究层面上,现状研究多是从宏观角度的实践经验、经济产业背景、管理组织、建设意义等方面出发,仅针对浙江特色小镇的经验进行总结,缺乏面向不同发展地区的发展机制研究和实施推广普适性的综合探讨.本次研究基于现有理论经验结合实践案例,梳理广州特色小镇的创建背景、建设现状,结合创建工作的发展瓶颈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增强特色小镇建设的可实施性,以期为今后广州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 摘要:阿德莱德是全球五大宜居城市之一、澳大利亚南澳州首府,2010年编制了《大阿德莱德战略规划》,并于2016年进行了修编.本文以"人居三"和《新城市议程》为背景契机,在梳理南澳州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规划在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对阿德莱德2010与2016年两版战略规划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重点从规划框架、规划目标、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公众参与等方面研究了2016版大阿德莱德战略规划,探讨了其对我国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启示:规划理念坚持将人民置于规划核心,规划目标强调宜居、可持续、可操作,规划手段摆脱传统规划控制手段,规划内容突出重点、表现形式简练明了,规划实施注重公众监督.以期通过对国外城市战略规划路径和规划方法的介绍与研究,促进我国城乡规划的转型,早日真正实现"人民规划为人民"的目标.
  • 摘要: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新时期杭州定位能级提升的重要标志.国内外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理论成果丰富,全球城市指数(GCI)是公认的权威体系之一,包含了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流、文化体验、政治参与5个评价维度.根据这一指标分析,杭州国际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与国内外城市比较,在跨国公司总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国际学校、文化场馆、国际组织等指标上存在明显劣势,应在国际分工合作、国际航运建设、国际性人才培养、国际文化旅游、国际性政治参与等领域探索出适合杭州发展的国际化城市建设路径.
  • 摘要:为开启长沙规划从"蓝图式"管理向"过程型"管理转变的新模式,长沙市城乡规划局于2009年起组织开展了长沙市城乡规划实施的年度评估工作,并于2011年基本确定了城乡规划实施年度评估工作的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本文以2011年-2015年的城乡规划实施年度报告为基础,总结工作经验,探讨基于"过程型"管理模式的规划评估途径.
  • 摘要:城市居民对空间的利用行为能够直接出反映空间资源的配置布局以及环境设计的优劣.研究以杭州为例,基于手机运动管理类APP的时空路径数据,以大数据计算处理与地理可视化为技术手段,借助真实地理环境中运动情景的群体轨迹,量化测度了户外运动者对城市运动空间的使用状况,形成全局性的精确分析结果.本文首先从时间维度分析了空间活力的转移及波动的特征,然后探讨了运动空间的类型划分与活动承载量,并依据活动的空间集聚情况对城市内部的活力洼地与高活力路径进行识别,分析空间活力分布差异的影响要素与内在机制,由此形成对城市空间运动行为"时间-空间"规律的整体认识.本文提供了微观大数据的空间研究视角,以期有效地帮助规划者理解城市运动者的活动空间,能为城市交通管理、公共空间规划、绿道系统规划等提供自下而上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指导面向实施、"量体裁衣"式的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
  • 摘要: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火热开展,而了解绿道是否实现预期效益、满足使用者行为需求以及满意度如何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我国对于绿道的基础研究起步晚,同时POE理论已应用在建筑及室内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等领域,但缺乏绿道进行使用效益及满意度评价.本研究从使用行为视角出发,对深圳市福田区两条绿道进行使用者行为活动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期总结对绿道的使用效益及使用满意度评价,填充这一领域的缺失.对收集的有效问卷信息整理后运用Excel、SPSS进行处理分析,总结发现行为活动特征与绿道属性存在一定关系,同时总结使用绿道的主要目的、影响使用的因素及满意度,并提出有待改进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利于能将对使用者基本需求的满足纳入日后规划设计考量,及对管理与服务提供反馈和参考意见.
  • 摘要:海绵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本文结合基地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基地所在流域的产汇流水文特性,构建了符合基地发展的水生态空间结构.论文结合模型分析,制订了完善的雨洪应对方案,完善了生态基础设施布局,打造了城市公共海绵空间,对城市水绿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科学支撑.系统的城市水生态空间规划对建设海绵城市、完善城市"大海绵"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新区规划或是区域生态格局重塑时,应结合基地的生态特征、现状问题及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中,将城市水绿体系构建与海绵城市水绿空间布局进行有机耦合,更好的完善城市功能.
  • 摘要:为有效化解"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打破部分地区生态保护中"盲目保护和低效保护"的状态,规避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过度利用和低效利用"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研究;在规划的编制阶段将其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工程进行统筹谋划,并落实到空间布局.文中阐释了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内涵、等级划分和构建思路,基于一定的原则开展单一过程生态安全格局评价;通过"等权叠加、综合取低"的技术手法,分析得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用来确定合理的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开发边界,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和生态修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强制性保护要求和引导性发展建议.
  • 摘要:城市更新作为城市中的一种调控机制存在于城市的发展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历史街区改造潜在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千篇一律"的商业性开发模式出现."宽厚里改造模式"也无可避免地成为了这种全部拆除重建,彻底商业化的改造模式.那么,如何开发改造城市历史街区,才能更好地避免城市更新中产生的破坏城市面貌的混乱局面?本文通过历史街区分层分析的方法深入解析了宽厚里改造之后的状态,总结出主要问题,通过与国内的两个改造比较成功的案例进行对比,找到"宽厚里开发模式"的短板.最终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即将济南历史文化与历史街区更新融合,让繁华、活力与文化彼此交融;发掘出当地街区的文化特色,把济南的生活生态、历史文化有机地融入进去,引入济南的老字号,让商业街更有文化底蕴,从而形成具有济南特色与个性的商业街区.
  • 摘要:城市发展的本身就是一个城市不断生长进化的过程.城市进化理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适应新的城市议程笔者试图以进化论的视角推出一个系统而严谨的思考城市的框架.生物进化的动力包括自然选择、遗传与变异.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的存在,在生物进化的语境探讨现代城市发展进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文中首先阐述城市进化的内涵和外延,以"生长"为切入点,以形态学、类型学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切换分析,论述城市形态进化受到四种相似的驱动力量:自然生长、历史继承、信息流动和偶发事件,并提出与城市进化动力机制相契合的城市设计观和策略,希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同时促进城市设计理论不断进化向前.
  • 摘要: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的跨市交界地区发展空间广阔.传统的以提供相对大都市价格优惠的房地产功能为主的一体化难以推动交界地区可持续发展.在不改变行政区划前提下,依托相邻城市的资源,以"协同一体"为目标,通过建立协商机制,从空间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共保、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面着手,实现目前以竞争为主的关系向竞合关系、伙伴关系转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 摘要:我国处在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时期,研究站点周边用地的优化调整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商贸中心型站点为研究对象,分析站点周边用地构成、开发强度、交通接驳和步行设施等方面的模式特点,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轨道交通与站点周边用地优化调整的互馈机制.根据轨道交通的开发时序,将轨道交通分为以GDP为导向,政府政策主导的建成初期和以客流量为主导因素的发展成熟期,把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这个复杂的系统分为交通、用地、经济、人口、政策等几个子系统,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详细分析这两种时期轨道交通与用地的互馈机制.最后以天津地铁1号线为实证对象,对天津市1996年和2005年两版总体规划实行时间的现状进行对比,验证商贸中心型站点周边土地优化调控的规律.
  • 摘要:为追求"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改变宿迁现状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因粗放式运营产生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结合宿迁市行业发展情况与规划产业特点,探索适合宿迁发展需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在继承"旧"耿车模式的基础上,该体系科学制定了层级目标,创新提出了产业园区理念,妥善处理了设施选址问题,能够适应未来需求.
  • 摘要:"城市双修"是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本文基于对溧水区洪蓝镇生态山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出洪蓝镇城镇空间发展及问题,包括城镇建设沿路蔓延、城乡功能有待优化调整、镇区公共设施整体公共设施品质较差、镇区风貌有待提高且城镇的标志欠缺、景观节点和高品质的绿化公园缺乏等.结合"城市双修"的理念,提出了产业竞合、空间优化、景观提升、生态保护等策略.通过探讨小城镇的转型与提升策略,以期对我国其他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街区尺度和路网密度也在不停地进行变革.本文以"小街区,密路网"的道路交通组织模式为主线,通过探析街区历史演变过程及针对街区发展问题评价,分析现有街区尺度下的三大主要问题.以济南市山师东路片区现状街区问题为例,基于城市街区尺度的综合考虑,针对小街区密路网下的交通组织模式思路探讨,并借鉴国内外优秀路网模式和街区格局,结合"小街区,密路网"的道路交通组织诉求思考道路适宜尺度模式,从打通院墙边线、开放内部道路、增加车位共享,开放步行系统、内部交通微循环、控制街区尺度六个层面,为山师东路片区的交通组织提出优化建议.有针对性地思考街区和路网的适宜发展模式,为城市街区的布局与更新提出思路.
  • 摘要: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借助Arcgis空间统计功能,计算不同时期的土地用途转换矩阵以及用地转换指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昌滨江区的用地演化特征成因机制进行归纳分析.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昌滨江区从对农业空间的生产逐渐转变为建设用地内部的生产更新,1990年代至今不同用地之间演化尤为激烈;总体上居住用地、商服用地和绿地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工业用地所占比例持续下降,公共服务用地比例基本稳定.在资本、权力和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用地格局的演化.其中,权力和制度因素在空间演变中一直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1990年代之前;1990年代之后资本逐渐成为影响空间演变的关键因素,而社会力量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