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兰州
  • 出版时间: 2015-09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地震科技情报信息工作迫切需要拓宽资源范围,建立涵盖传统文献资源和新媒体资源的大数据资源体系,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从而大幅提高信息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rn (1)完善与健全地震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平台。①建立地震科技信息情报保障服务体系,分地区分学科地收集与地震相关的科技管理和学术信息,建设地震科技信息数据库,全面开展情报信息研究,及时报道国际地震科学研究前沿学术动态、发展趋势和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地震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支撑条件,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情报信息服务。②建立地震系统数字科技文献咨询服务平台。在初步建成的地震数字图书馆、地震科技情报快讯信息库以及地震科技查新咨询系统基础上,加强外部文献资源和内部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服务功能,使地震系统科研管理和科技人员在网上就能获得更多的所需要的信息和文献。rn (2)情报信息文献资料库专项工作。①国际考察文献资料库建设:中国地震局已与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的交流合作活动,同时,中国地震局还积极参加了有关国际组织的各项活动,每年还派出一些代表团出国考察访问,以上合作活动和考察产生了大量的十分珍贵的可持续利用的参考文献资源。建议立项建设“国际考察文献资料库”,让地震系统共享国际自然科学的进步成果,及时、深入了解、系统跟踪国外防震减灾工作的最新进展,为地震局在国际合作交流以及开拓国际合作新领域中,提供最新信息和背景资料,起到参谋作用。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目标是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和访问速度,实现知识整合,实现二次文献与事实性文献的整合以及与原始文献全文的链接,形成知识网络,实现面向用户的知识检索与知识服务,让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个检索入口检索到几乎所有的馆藏数字资源。系统地收集与地震相关的科技管理和学术研究信息,使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集合具有集成检索功能,形成巨大的网络,实现面向用户的知识检索与知识服务。③机构知识库建设工作:在大数据环境下,在地震科技信息服务与创新工作中,地震系统要尝试构建机构知识库。机构知识库以相关单位各种类型的科技成果、学术资源为基础,建立一个完整、统一、权威、开放获取的学术资源网络平台,促进知识共享与知识再创造,为有关单位内外用户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促进地震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展示和共享。rn (3)地震系统科技情报研究与咨询工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牵头实施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情报研究,协调和组织重大的课题调研,为“十三五”重点项目服务。各省局和有关研究所应进行有特色的、方向明确的、专业、专项情报信息研究工作,同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参与局系统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的情报研究工作。在提供全方位动态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全局系统的重点情报研究项目应包括:国外主要灾害应急机构工作调研;国外重大地震救灾工作的启示;多震国家紧急事务管理体系研究;国际主要地学项目进展;国外大中城市活断层研究现状与展望;城市生命线救灾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海洋地震学研究前景预测;某些高技术在地震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应用;国外防震减灾综合对策发展战略的对比研究;国外救灾装备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调研;地震保险研究等。
  • 摘要:泥火山是特定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环境下的一种构造流体地质现象.结合地下流体、GPS、跨断层水准和其他资料,笔者对泥火山喷发活动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在通常情况下,泥火山喷发具有一定的准周期性,当区域地壳构造应力不断增强时,封闭构造中岩石的孔隙压力逐渐增大,当压力达到泥火山喷发条件时,泥火山就打破原有周期而重新活动。同样,这种区域地壳构造应力的不断增强也能导致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因此,可以说二者具有一定的同源关系。地震活动可以伴随泥火山的活动,大规模的泥火山活动同样可以引发小地震。但由于泥火山活动和地震的关系可能相当复杂,目前,很难用某一种简单的模式对其加以总结或科学的解释。
  • 摘要:地下水作为一种极其活跃的物质参与地震孕育、发生和调整的全过程.河北省黄骅井水位2002-2012年水位资料显示,2007年和2008年突变异常明显多于其他年份,2007年阶变次数最多且变化幅度较大,2009年和2010年阶变异常次数明显减少.2013年以来水位多次突变异常与郯庐带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时间上的呼应关系.黄骅井水位多次突变异常与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的孕育有关,是日本地震的远场效应。2013年以来黄骅井多次水位突变与郯庐带上的震群和中强地震活动具有时间上的可对比性,与沿断层带较远地震的对应性是否为远场效应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 摘要:在地震前兆现象的震例总结和研究中,地下气体中氡异常的观测预报效能一直受到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安徽庐江水氡正常情况下变化平稳.2014年8月起,安徽金寨地区发生震群活动,期间庐江水氡快速升高, 10月26日金寨主震3.4级地震后恢复正常.地震震中位于皖西NWW向的青山—晓天断裂附近,向东展布方向与NWW向金寨—东汤池断裂交汇在庐江地区.庐江水氡的高值异常是否与构造活动有关,从地球化学角度对庐江水氡异常成因进行初步分析.
  • 摘要:人工爆破地震反射、折射勘探走时层析成像也多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研究,其成像结果可用于揭示地下隐伏断层的几何形态、埋藏深度,定性定量地显示复杂地质结构.复杂山地区域中的高可靠性精细结构勘探研究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前沿课题.地震波勘探的深度优势已被广泛接受.且信号比非地震法强,畸变小,可以提高了探测的分辨率及可靠性.本研究在云南山区实施了典型的山地地震反射勘探研究工作,通过山地反射勘探及层析成像研究,旨在通过精细刻画山区地下的复杂结构形态,有助于准确揭示地下构造形态,探索适应地质结构强烈变化的山地矿区勘探技术研究.期望人工反射勘察方法可为解决山地地下不同岩石之间界面及其结构反演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 摘要:地震破裂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构成断层的物质的非均匀性,能量辐射源传播的速度不断发生变化,所用的地震波波长越短,越有可能得到震源破裂过程的细节.目前,主要采用等时间窗的反投影方法,利用远场区域台阵的高频P波资料来对破裂过程进行成像.利用PLD算法从波形资料中去除路径效应,提取对应台站的视震源时间函数,其次对提取的每个台站的视震源时间函数进行标量矩归一化,然后对每条视震源时间函数按等矩规则分割成若干份子视震源时间函数,最后对分割的子视震源时间函数进行偏移叠加进而搜索出对应的地震震源破裂过程中的每个能量辐射源位置。
  • 摘要:结合不同的震相方位角对于田7.3级地震及其序列进行重定位,为引入震相方位角参数对新疆地震台网稀疏地区的地震定位提供依据。本研究把参与定位的震相方位角分为不同的3个组。定位结果表明:①在民丰主震区里,3组重定位结果都呈现出同样的特点,余震呈现在北硝尔库勒断裂和阿什库勒-硝尔库勒断裂带两侧分布:②对于主震西南向余震而言,组3重定位结果优于组1和组2结果,这可能与民丰台和流动台2的方位有重要关系,主震东北向的台站非常稀疏,较近的只有流动台2和民丰台,增加了民丰台和流动台2震相方位角的约束后,定位结果有显著改善,说明对于台站较稀疏的地区,增加震相方位角后将改善地震定位结果;③重定位相对于组3增加了应急B震相方位角,重定位后震中并没有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对于大部分地震而言,应急B和流动台1的震相方位角很接近,经过迭代求解后,震源参数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 摘要:以涉震网络舆情事件中网民群体的规模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在整个舆情事件发展演化的过程当中,网民群体角色的演变及每个角色群体的规模波动规律.本研究将这种变化过程予以量化并构筑适当的数学模型,定量地探讨在涉震网络舆情事件中随着时间的发展,整个网民群体中各个组成子群角色及其规模的变化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涉震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的处置经验,探讨并得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在舆情发展不同阶段进行应对的处置范式.
  • 摘要:科学事业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就是在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另外的形式还有在科学讨论会上或者在科学专著上发表研究成果.但是,讨论会交流的研究成果往往很不成熟,而在专著上发表研究成果通常影响面小,并且缺少评审因而容易出错.因此,要促进科学发展,就必须特别抓好科学期刊的工作.科学理论经过很多年的发展,一般都非常深奥并且变成教条。在此背景下,任何新进展都是常人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谁来识别一个新的科学进展就成了重要的问题。显然,只有这个领域的真正的科学家才最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投给一个科技期刊,该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找审稿人来审阅。这是解决识别科学新进展问题的基本形式。
  • 摘要:对中国地震信息网国内外地震科技动态栏目中所发布信息进行搜集、分类,得出一些有统计意义的结果.5年来,在国内外地震科技动态栏目里发布了750多篇信息,从中搜集能反映出地震科技进展的信息.rn (1)无论在日本、美国,还是在德国、中国,利用手机短信、手机微博和网络发布的地震警报信息、寻亲求助信息、震害信息,在震前震后防震减灾工作中越来越重要。rn (2)英国、中国、美国等国研制的救援机器人在震后救援工作中的能力越来越强,其中包括在震后联合起来检查被毁建筑物的群体机器人,携带传感器和经纬度定位器能履带行进和足式行进的搜救机器人,能横向爬行翻越障碍物的蛇形机器人,能进入狭小空间的仿生机器蛇,能发现墙内物体和伤员绘制视觉地图的“透视眼”机器人等。rn (3)从日本研制的新型混凝土、建筑安全气囊系统,到美国研制的借助形状记忆合金开发的抗震材料,再到中国研制的复合隔震和高层建筑隔震支架,以及德国研制的抗震墙纸,5年来,国内外建筑材料抗震性能飞速发展。rn (4)从俄罗斯研制的壳形酒店,澳大利亚研制的海啸救生舱,日本研制的抗海啸避难浮船,到美国研制的抗海啸房屋,无不说明海啸发生时逃生用品的防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rn (5)郑州市用碳纤维布对一座38年前建造的桥梁桥体底面的裂缝进行了抗震加固;天津蓟县改建了15座乡村公路桥梁:北京市已有40余座桥梁增设了抗震设备,抗震烈度实现了Ⅷ度设防;西宁市为了对大桥结构的抗晨能力进行评估,湟水河主桥将安装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这些桥梁改造工作都说明桥梁抗震技术和抗震材料的发展也在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rn (6)中国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也提高了我国的抗震能力。继2013年2月中国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的成功预警之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全国各地建立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2014年河源4.2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以及2015年沧源5.5级地震。2015年,我国将建成以成都为中心的首个地震预警应用示范基地,超过2000万民众将通过电视、手机、专用终端等手段实时收到地震预警信息。rn (7)水库地震台网、地下管道地震监测系统以及海底工程地震监测网络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rn (8)数量不断增加的温泉地震前兆观测点、观测山洞、动物地震宏观前兆观测点等群测群防工作机构,给地震预测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资料。rn 上述结果充分反映出近些年国内外地震科技的发展,为地震科技工作者和地震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信息服务。
  • 摘要:一般来讲,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既可以有效记录到地震、爆破、塌陷等地球物理事件及环境变化,也可以记录到某些来源未知或目前尚未掌握的过程,其中可能就包含着来源于临震阶段震源预活动、地壳岩层微破裂、裂隙扩展等过程的信息.对于地震、塌陷等事件,可以根据其时、频域特征进行识别,而对于来源于震源区的预滑移、预破裂及与短临阶段相关的岩层微破裂、裂隙扩展等事件则正是临震预报追寻的目标所在.
  • 摘要:青藏块体东北缘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形变监测网络以来,先后发生7次中强地震.利用区域水准以及跨断层水准等不同时空尺度的形变资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1986年门源6.4级、1990年天祝、古浪6.2级等7次中强地震前后地壳形变特征的回溯性研究,分析震前形变异常时空变化基本特征,总结其在震前形变异常的共性和差异性.由于地震前的形变资料的时空尺度不尽相同,为此,在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形变场"—"断裂带"—"断层"的分析思路,着重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垂直形变动态变化,进—步细化强震前后构造活动的微动态变化。rn 结论:从7次震例所对应的地震形变前兆看,震前都经历一个应变积累过程,具体表现就是出现一定范围的隆起区并伴随有形变高梯度带产生,且在震前均有可靠的断层形变异常出现。从发震地点看,均位于形变高梯度带及附近地区;从发震时间看,有些背景形变异常出现后不久即发生地震,有些则要持续较长时间才发震;从发震强度看,目前较难判断,但似乎与断层异常的数量并没有直接关联。
  • 摘要:公众日益迫切需要防震减灾科普公共服务产品,研究其传播模式,审视其传播境况和效应,应用价值大.近几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研究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认真思考与总结,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当前防震减灾科普公共服务产品的视觉传达效果亟需提升,话语“叙事断点”处理不佳,文本通俗性有待加强;传播的语境需要扩展,新闻性不强,篇章结构重构空间较大:选题视野窄,吸引力不足,科普宣传定位需精准,考虑区域性、群体性差异导致的不同行为和心理需求,树立精品意识,整合力量创作传播“大部头”作品。
  • 摘要:利用云南及其邻区固定台站和震区临时台站的数字地震资料,通过双差算法对姚安6.0级地震序列进行精确定位,并计算余震震源机制和震区应力场,研究姚安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孕震机制.使用Waldhauser和Ellsworth提出的双差算法对姚安6.0级地震序列进行精确定位,分析了胡鸿翔等滇西地区人工测深剖面及吴建平等和李永华等的云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研究结果,给出了姚安及邻近地区的平均分层速度模型和地壳的波速比.本文由主震和余震序列的20个震源机制解反演求得姚安地震序列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得到最大主压应力方位角342°、仰角7°,为近水平北北西方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
  • 摘要:利用HASH方法计算得到了鄂尔多斯地块周缘2008年1月1日~2014年6月1700个M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Zoback对震源机制解的分类方法,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震破裂方式以走滑和正断类型为主,大约占四分之三;另外还存在少量的过渡型,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周缘除了以剪切拉张作用为主之外,还存在其他动力源与复杂构造的共同作用.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周缘存在有别于整个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小区域应力场,本文的结果表明差别主要存在于块体的西边界,块体西南缘的挤压兼左旋走滑状态向右旋走滑的剪切拉张状态的过渡,使得震源机制类型变化呈多样性,主压应力轴方位也呈弥散性变化。
  • 摘要:利用网络工程一期和陆态网络二期共253个GPS连续观测站的资料,首先用GAMIT/GLOBK/QUCA软件计算得到了各个GPS连续观测站的单站三维站坐标时间序列.基于统一参考框架的GPS基线长度和GPS区域应变张量时间序列变化基本不受参考基准的影响,能够较客观地反映站间相对运动的动态变化。将上述计算得到的GPS单站坐标时间序列(“点”)、GPS基线时间序列(“线”)和GPS区域应变时间序列(“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重点提取趋势性异常。讨论了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东地震前后GPS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总结了中国大陆内部GPS单站、基线和区域应变时间序列近期的变化情况。
  • 摘要:北京门头沟沿河城新泉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城乡沿河城旁约200m处,高程450m.构造上处于沿河城断裂与镇边城断裂的交汇部位.其中沿河城断裂深度大多在100m以上,最大达到170m以上,北部与延庆-怀来地震带毗邻.沿河城泉群直接出露于含砂砾石层中.该泉是北京地区少有的溢出泉水化观测台.始测于1989年,观测资料显示该点具有前兆响应效能.但是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等因素影响,使得水位下降明显,造成采样点泉水日渐干枯,现已无法正常开展观测.由于该区域为断层泉观测区域,为保证正常观测,在该区域重新进行了勘选,选取了2处溢出泉点,采集了水化学样品和沿河水样品,分析了水化学测试结果.rn (1)门头沟沿河城新泉2处泉点水质无色无味透明,1号点水温为13.8℃,流量平均为0.08L/S。2号点水温13.3℃,流量平均为0.07L/S。测试结果显示,沿河城新泉1号泉、2号泉阳离子浓度相当,其中Ca2、离子含量最高,其他阳离子大小依次为Mg2+,Na,K+,1号泉、2号泉阴离子浓度均以HC03-为主,其它阴离子大小依次为S042+,N03-,Cl-。但是2号泉阴离子浓度普遍高于1号泉阴离子浓度10mg/L左右。但是总体上2个泉水离子组成中,都是HC03-和Ca2+、离子占绝对优势,其次是Mg2+、和S042-。沿河城1号、2号泉水中,Ca2、离子与HC03-离子、S042+-离子和Cl-离子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河水中的Ca2+离子与上述离子全部偏离,说明1号泉、2号泉水离子来自同一源区。该补给源区主要来自断层两侧岩石。门头沟沿河城河水与泉水存在明显差别。沿河城河水化学离子浓度中,Na+离子和HC03-占绝对优势,其它阳离子大小依次为Ca+、Mg2+,K+、,NH4+、。阴离子大小依次为S042-、Cl-、C03-、N03-,其中Cl-、S042-,离子浓度都显著高于l号泉和2号泉,说明河水受到了人为影响。沿河城1号泉、2号泉的NH4+离子均小于<0.04mg/L,而河水的NH4+、为O.llmg/L,说明泉水源区化学性质良好。未受到人为活动影响。rn (2)利用水化学温标Na-k-Ca温标计算方法估算了沿河城1号泉、2号泉热储温度,分别为60.53℃和60.57℃。根据各泉的热储温度,推算的热储深度沿河城1号泉为1.3km,2号泉为1.35km。rn (3)沿河城泉多次记录到地震前兆响应。例如,1990年亚运会期间,昌平小汤山发生4.0级地震,沿河城泉点在此时期内记录到一次明显的前兆异常变化。本次沿河城新泉1号点、2号点测试结果显示,该泉区域水氡背景值为15Bq/L左右。需要指出的是,新泉水中1号泉和2号泉分别检测到C02(TCD)含量。C02对泉水具有指示意义。2013年沿河城新泉水氡观测的初步结果显示,其年动态变化总体上呈冬低夏高变化特征。由于观测时间短,水氡资料有待于进一步的积累与实验研究。rn (4)沿河城新泉具备观测Rn的良好条件。该泉也是目前该区域唯一一处流体观测点。由于京西北部地区台网密度低,监测能力较弱,该观测点对于加强京西北部地震监测能力有重要意义,今后应当继续加强观测。
  • 摘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龙门山地区三维粘弹性分区分层模型,首先重建了与地表观测资料基本吻合的现今构造应力场,在此基础上,依次模拟了6次7级左右地震,从库破裂应力变化角度分析了地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933年叠溪7.5级地震导致后继的康定、大邑和芦山地震的断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降低;1955年康定7.5级地震导致后继的松潘地震的断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降低;1970年大邑6.3级地震导致后继3次地震断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均降低;其余前次地震均导致后继地震断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库仑破裂应力随距离的增大迅速减小,1933年叠溪与松潘地震之间距离约76公里,库仑破裂应力为3.8xl0-2Mpa,1955年康定地震与1976年松潘地震之间距离约285公里,库仑破裂应力为-0.9xl0-5Mpa。由于计算的库仑破裂应力值均小于前次地震“触发”后继地震事件的阀值0.01MPa,如果库仑破裂应力为正,仅仅说明前次地震“有利于”后继地震的发生。
  • 摘要:本研究关于压实带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压实带是发生在高孔隙岩石变形阶段的一种局部化变形结构.在调研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与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从仿真结果看,为了激励换能器的脉冲压缩效果达到最佳,单位码元周期载频个数需要根据具体信号频带宽度和换能器频带宽度接近程度来选择.针对实验室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单频特性,对实验中用到的换能器性能进行对比筛选,在换能器匹配的基础上结合编码激励信号匹配,建立了编码激励的实验系统平台,选择调制的不同编码,研究了不同调制方法对激励信号及其脉冲压缩结果的影响.
  • 摘要:长期以来,受观测条件的限制,地震流体观测主要以单手段为主,很少开展比测研究,观测资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无法验证,特别是不同型号、不同测试原理的数字化地球化学观测仪器进行平行比测的案例更加少见.①对全年整点值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说明2套仪器记录的观测资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可以初步得到相互验证。②观测试验时,还发现国产SD-3A型测氡仪观测效果也非常显著,仪器闪烁室受到污染后,其本底值动态变化基本是稳定的,由于测值没有被平均,异常特征更加突出。③P2000型测氡仪具有自动扣除本底污染的功能,在气氡连续观测中又能记录到潮汐现象。
  • 摘要:青藏高原东北缘强震活动频繁,过去百年时间里在该地区共发生了18次7级以上强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主要目标建立3D黏弹性有限元模型,研究系列强震发生后应力场的演化过程,尝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一种具有力学含义的辅助支撑技术.强震研究结果是扣除背景场应力后由地震引起的等效应力变化,认为强震发生在应力加载、卸载和加卸载过渡区域都存在,但是发生在等效应力减小、增加与减小过渡区域的几次强震震源区都曾出现过地震引起的应力急剧加载的状态,只是后续几次强震使其震源区应力具有卸载作用,通过模拟还发现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背景场应力长期处于持续加载状态,背景场应力增量远远大于地震引起的应力增量。
  • 摘要:应用CRUST1全球地壳模型参数可以获得相应的杨氏模量E和泊松比ν参数,在青藏高原及周缘地区(经纬度范围为78°~106°E,23°~41°N)建立粘弹性模型,其中上地壳为弹性、中下地壳为粘弹性.并以GPS和地震断错位移数据为约束条件,对2015年4月25日发生在尼泊尔的8.1级地震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根据地震前后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可以获得位移、应力和应变场的变化,对上地壳顶部、上地壳底部、中地壳底部和Moho面等四个界面的水平位移大于1cm为条件进行提取,这四个界面的水平位移场基本一致.地震引起的大于1cm的位移场分布位于青藏地块区的中西部,北至阿尔金断裂带,地壳整体表现为向南和向东运动。对各个界面以主张应力或主压应力大于1kPa为条件进行提取,得到这四个界面的应力应变场分布,上地壳顶部界面在羌塘块体北边界玛尼-玉树带1997年玛尼7.5级地震区应力明显增加,阿尔金带与东昆仑带交合部位(于田老震区)张应力明显增加。中地壳顶部(上地壳底部)界面除了上地壳顶部界面存在的两个明显部位外,在东昆仑带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区、岷江-龙门山带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区和玛尼-玉树带2010玉树7.1级地震震区存在明显应力增加。下地壳顶部和底部界面应力明显增加部位是岷江-龙门山带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区和安宁河-小江带南段1970年通海7.8级地震震区。各层应变分布特征与应力分布特征在形态是一致的。结果总体表明:这次大地震的发生主要对地震周围及北部地区的应力应变场存在明显改变;对地壳不同深度层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这次地震对四川龙门山地区和云南中南部地区的应力应变场有一定改变;可能不同区域的大地震引起应力场变化的位置各有所不同,说明有些部位容易发生地震,而某些部位不容易发生地震。
  • 摘要:前人利用对天山造山带的速度结构做过大量的研究,包括利用Pn波对中天山和东天山地区上地幔顶部速度与各向异性成像研究,以及使用三维体波速度成像技术对天山地区的地壳与地幔速度结构进行探讨,大量背景噪声成像方面的工作在天山地区也得到了开展.本研究利用从布设在西天山、中天山及帕米尔地区的流动地震观测台站记录的波形数据中拾取的Pn到时资料以及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提取的Pn到时信息,对天山造山带及邻区下方上地幔顶部速度与各向异性结构进行研究,揭示该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
  • 摘要:本研究采用接收函数叠加法来求取泊松比,寻找郯庐断裂带南段地壳深部突变带,探索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部环境.本研究利用了郯庐断裂带南段及其附近地区的江苏、山东、安徽、浙江、上海、江西、湖北、河南等七省一市共128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2009-2014年震中距为25°~90°、震级大于5.5的地震,选取初动尖锐、波形清楚、信噪比较高的共874条远震波形资料,开展了研究区的接收函数和泊松比的研究。
  • 摘要:地下流体的异常判定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时间尺度及滤波窗口等多种因素都会造成提取出的异常变化时间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水文系统要素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非随机却貌似随机的特征,因此,可运用混沌理论的分析方法来提取地下流体的地震前兆信息.本文利用G-P算法重构相空间,对西影井水位1993-2003年的日均值差分时间序列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饱和关联分维数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摘要:对云南地区水位观测网建立以后发生的3组7级地震水位异常进行分析,给出云南7级地震前地下水位异常的统计特征.云南7级地震前水位异常数量不多,异常台项比小于20%;异常主要分布于震中300km范围内;震前出现的异常有54%为中期,45%为短期,没有临震异常。异常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震前1.3~7月,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在震前0.2~3.7月,有个别是异常中发震,震后恢复正常。异常形态以水位上升为主,有持续下降变化的异常震前3个月内有转平或转折上升,表现出压应力的变化形态。总体上,异常数量不多,其空间、时间相对集中。
  • 摘要: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青藏块体及周边曾出现与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相似的、大规模中强地震异常图像演化现象.进一步研究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规律,发现该地区1900年以来7个7.8级以上地震前都曾出现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两阶段演化现象.其中,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沿印度板块与青藏块体接触带附近分布、青藏块体内部平静(该阶段一般主震前约2.4~3.5年开始,平均持续1年左右);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向青藏块体内部扩展,形成大规模中强地震条带(该阶段一般主震前约1.6~2.8年开始,平均持续约2年,主条带规模1 800 km以上);未来主震一般发生在大规模中强地震主条带或者多组条带的交汇处.上述两阶段演化现象总结于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已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所验证,今年再次被尼泊尔8.1级地震所验证。
  • 摘要:中强地震后短时间内发生大量余震,这些余震的记录波形相互交叠干扰并受到主震面波尾波的影响,其中一些余震波形信噪较低,通过测震台网常规分析方法只能在震中距最近的一个台站检测到较清晰的P、S波震相到时,即为单台记录地震事件.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地震目录中存在大量单台记录地震事件.地震观测报告未给出其震中位置,且给出的震级可信度较差.精确估计单台记录地震事件的震中和震级,能够补充完善现有地震目录,为余震序列特征分析、震后趋势快速判断和强余震预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 摘要:由于本次乐山金口河5.0级地震序列个数少,震级偏小,记录到的台站数偏少,导致可供定位的地震数目较少,为了得到序列更加精确可靠的结果,抽取了震区及其附近区域从2001年以来的历史地震震相资料,与这次地震序列联合起来,采用Long et al(2015)发展的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所选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本次5.0级主震深度15.668km,略深于波形反演结果。由于本次地震余震数量过少,无法对发震构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微观震中附近的断层产状又与波形反演的机制解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故本次乐山金口河地震的具体发震构造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为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本文对震后灾情信息传播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今后为"有力、有序、有效"的应急指挥部署,提供信息支持保障.为提升地震应急指挥决策能力,使地震应急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社会和民众,本研究建议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完善我国地震灾情信息管理、决策与评估系统的建设;②加强大众传媒灾情信息搜集职能;③完善地震灾情信息内部及外部的识别和诊断机制;④发展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地震灾情信息获取与研判技术;⑤加快地震灾情信息化平台建设;⑥健全信息共享与公开制度;⑦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科学及时地发布地震灾情信息。
  • 摘要:为揭示郯庐断裂带在嶂山段的新活动特征,在该段进行了构造地貌调查与古地震探槽开挖.以梁庄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亚段,北亚段沿着嶂山东麓发育,构成山体与平原的分界断层,表现为白垩系青山组地层逆冲于晚更新统地层之上;南亚段发育于嶂山南侧的平原地带,地貌上表现为断续延伸的北东向线性陡坎与凹槽,断裂出露于上新统宿迁组与晚更新统地层之间.本研究揭示,郯庐断裂嶂山段上新世期间仍然持续进行着自晚中生代以来的拉张正断运动,第四纪伊始区域发生挤压,断裂活动方式变为逆冲。断裂结构上由多条次级断层组成,断层之间具有继承性与新生性,往底部合并为一条。
  • 摘要: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二维小波变换和3D平均滑动法处理了滇中及邻区重,磁数据,重点分析了重磁特征以及水系与地震的关系.根据区域重力异常以及磁异常结果,结合地质、地球物理、断裂以及地震活动分布情况,得到下列结论:①滇中及邻区地区表层构造方向各异,引起的重磁异常优势方向也不尽相同;②从局部重、磁异常的水平梯度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断裂带较为密集处、重力局部异常陡变带以及磁负异常区;③从研究区地震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研究区内已经发生11次7级以上地震,有10次发生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以及珠江分水岭等水系发育的地方,表明强震往往发生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带上。
  • 摘要:本研究拟在华北构造区北东东—南西西向、近水平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背景下,探讨主震型段和多震型段的强震孕育模式,主震型模式及其成因,多震型模式及其成因,华北构造区晚第三纪以来北北东向右旋平移断裂,主要继承了导致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晚中生代北北东向巨型左旋平移断裂和巨型伸展构造,大震多与切割莫霍面的北北东向高角度右旋深大断裂有关,在北东东一南西西向近水平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华北构造区不同走向断裂带具有不同的构造变形机制。
  • 摘要:3个重力台站都记录到台风由近及远时信号强度由强变弱的过程,且台风登陆时迅速减弱,这与实际情况相符;离台风近的台站记录的信号卓越频率高,这可能与信号传播有关,距离近,高频衰减少。台风卓越周期与强度、移动速度的关系比较复杂,但较为稳定,在3.7 s左右。沿海重力观测受到的干扰可分为长期存在干扰和短期出现干扰两大类,卡尔曼滤波能较好地滤除长期存在的、比较有规律的干扰成分。正常情况下滤波结果几乎是一条直线。对于短期出现的干扰信号的排除,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可根据地震同震响应、台风报道和天气情况等加以识别。
  • 摘要:本文研究的基于规则库的地震应急专题图快速制图系统实现了对专家经验和规则的存储、管理和表达,并按照既定规则库的规范下快速出图功能,解决了以往地震应急专题图制图中存在的制图不规范、底图模板过多造成的维护效率低、一致性问题修改困难等问题,在鲁甸、景谷等大震应急指挥中得到实际应用,不仅提高了地震应急专题图的美观度和清晰度,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地震应急灾情专题图的制图效率和对于灾情信息动态调整的反应和服务能力。
  • 摘要:由于大震复发周期较长,很多区域较难遇到,所以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开始关心近场中强震的破坏.中强地震的地震动模拟主要受到断层破裂面上距场地近的、局部的有限部分影响,高频成分丰富,持时一般较短;考虑到地震破裂的不均匀性和传播过程的随机性,在模拟近场中强震时,往往采用随机法进行模拟,随机有限断层方法是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
  • 摘要:Arias Intensity与地震动能量相关,是描述地震动总强度的参量,可以很好地表征地震引起的滑坡、砂土液化、结构破坏的情况.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地震,震源深度12km,震中位于27.1°N,103.3°E,最大峰值加速度来自龙头山镇的053LLT台(1007.4cm/s2,Arias Intensity最大值东西向为7.53699m/s,南北向为5.06984m/s,垂直向为1.82942m/s.根据陈运泰院士课题组给出的震源破裂过程结果,此次地震最大的一块破裂区域在震源附近,主要发生在0~11s,11s后地震破裂主要向东传播.利用中国强震台网中心获得的24个台站的波形完整的强震记录,研究了该地震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阿里亚斯烈度分布特征,较好地反映了震后的破坏情况以及地震动的能量释放情况。
  • 摘要:本研究综合利用初至波走时成像、走时反演和地壳建模技术,对初至波和PmP到时进行走时成像,获得了华北克拉通近东西向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沿剖面可分为华北东部裂陷盆地、中部造山隆起和断陷盆地、西部鄂尔多斯盆地等几类不同构造单元。位于测线最东缘的鲁东隆起,地表介质速度4.2~4.5km/s,结晶地壳厚约33km,地壳平均速度6.33km/s,上地幔顶部介质速度8.05km/s,莫霍界面在该区域横向较为均匀,地壳结构显示了整体隆升、横向均匀、由上向下介质速度逐层增加的相对稳定构造特征。郯庐断裂带呈现出自上地幔顶部延伸至上地壳的明显高速异常。
  • 摘要:多个地震波形拟合结果显示,芦山地震破裂面上大约以震源为中间点,位错分布存在明显的分区性:震源以北存在左旋分量,以南有右旋分量,震源附近则呈现完全逆断特征。这种位错分布与汶川地震位错有明显区别,后者位错方向虽然沿走向发生变化,但都是逆断或者右旋,位错方向的变化也呈现一定的空间过渡,而芦山震源位错在相对小得多的破裂面内发生了左旋与右旋分量的突变。为了进一步了解芦山地震断层的结构特点,以及其与汶川地震断层的关系,利用余震精定位结果定性分析了发震断层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震断层的运动学与断层面上同震应力的变化特征。
  • 摘要:近十年来,震动图(ShakeMaps)在破坏性地震之后的地震应急决策、地震救援和救灾、震后灾害损失评估、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地震动衰减关系是基于以往地震中获取的强震记录并不区分地震的发震断层类型和震源机制的一种综合平均结果.而相同震级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相当离散,地震动衰减关系存在地震事件间的不确定性.速报地震震级的不确定性也将直接导致利用衰减关系估计缺少台站地区的地震动参数值与实际台站测量值之间的系统偏差。rn 利用2010年3月4日台湾屏东ML6.4地震的强震数据,考虑局部场地效应将台站实际观测值转换至基岩参考面。借助于当地衰减关系三倍标准差的准则进行异常数据判别,然后将基岩参考面上正常的台站实际观测值与利用经验衰减关系的估计值进行最小二乘法的对数线性拟合,得到两者之间的偏差因子。开展不同地震动衰减模型下的台站实际观测值与利用经验衰减关系的估计值、回归衰减关系以及对数线性偏差校正值之间的残差比较分析。rn 点椭圆衰减关系模型下中国东部衰减关系的基岩估计值、台站数据直接回归的新衰减估计值、台站数据固定RO回归衰减的估计值、上文对数偏差校正的估值与实际观测值的比较结果。结果表明,固定RO拟合的衰减关系的结果与对数偏差校正的方法几乎完全一致。表明了点椭圆衰减关系模型下中国东部衰减关系、台站数据固定RO回归衰减的估计值、上文对数偏差校正的估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残差分布。可以看出,固定RO的拟合衰减关系及对数偏差校正的结果呈近似正态分布,明显优于东部衰减关泵的结果。分析表明对数偏差校正方法比直接利用地震动衰减关系更合理,避免了利用台站数据拟合新衰减反复迭代非线性回归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保证震后震动图的产出精度和时间。虽然以衰减关系点椭圆模型和峰值加速度为例对数偏差校正方法的可行性,但该方法同样适合于其他地震动参数和衰减关系模型。
  • 摘要:断层首波是在断裂带两侧介质的地震波速度存在差异,在地震波速度较慢一侧的台站可记录到比直达体波优先到达的初至波.目前,断层首波主要在板块边界附近的断裂带观测到,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但由于断层首波的存在,对地震初至波识别、地震定位、震源机制解及震源破裂过程的分析研究带来了更大的误差.另外,断裂带两侧介质存在速度差异会影响地震的震源特征,例如,地震破裂的优势方向.对于非超剪切的破裂,地震破裂方向会沿着低速块体的滑移方向传播,而对于超剪切破裂来说,刚好相反。
  • 摘要: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39.5秒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M6.6地震,震源深度5km.这次地震发生在无量山断裂西支(普文断裂)的北西延长线上,西北侧紧邻澜沧江断裂和景谷断裂,东侧并行排列有无量山断裂中支(普洱断裂)、把边江断裂等,再外侧则由西南方的黑河断裂,西北方的南汀河断裂和东北方的红河断裂中段几条深大断裂带所包围.本文采用布设在震区及周边的地震重力监测网近年来获得的重力观测资料,在合理选用区域重力场变化时空基准的基础上,制作出了云南景谷M6.6地震前区域重力场的时变图件,并研究分析了滇西南区域重力场的演变规律和区域性特征。
  • 摘要: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次主要地震前后,都观测到了较为显著的重力变化,祝意青等人根据重力点值、重力场变化曾给出这些地震中期预测意见.渭河断陷盆地地理位置特殊,受青藏块体、鄂尔多斯块体、华北块体、扬子块体的共同作用,盆地内活动构造极为发育,主要以北西向、近东西向、北东向正断层为主.历史上曾发生1556年华县81/4级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活动较弱,仅发生两次4~5级地震。因此有必要研究渭河盆地重力场变化特征,总结地震前后重力变化规律,为该地区中长期地震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rn (1)方法。选取1992-2014年的关中测网流动重力测量资料,采用中国地震局实用化攻关推广应用软件《LGADJ》进行平差,平差基准采用9个重力测点组成的拟稳基准,首先依据祝意青等的方法选择拟稳点,其次对解算参数进行多次调整,直到获得的平差结果精度最高为止,以此获得29期高精度重力点值。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计算重力场,首先对Kriging进行变异函数棋型选取,根据拟合点与实测点残差最小作为标准获得最优变异函数,以此作为Kriging算法的函数模型,进而获得差分和累积重力场变化图,并结合研究时间区域内1998年1月5日泾阳M4.8地震、2009年11月25日的高陵M4.4地震,分析了地震前后重力点值变化和重力场变化特征,最后结合区内GPS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rn (2)结果。在泾阳、高陵地震前,震中附近的测点都出现了重力值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规律。分析渭河盆地西部和东部重力点变化情况,发现盆地西部重力点在地震前均表现为重力值下降,而东部则表现为上升。分析差分及累积重力场变化发现,泾阳、高陵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符合扩容理论,即表现为重力值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且两次地震均发生在重力正负差异变化高梯度带零值线附近,差异变化分别达到l55xl0-8mS-2,80x10-8ms-2,两次地震都发生在零值线拐弯处。rn (3)结论,基于1992-2014年关中重力测网资料进行平差计算,对重力点值、重力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相比于自由网平差和经典平差,拟稳平差解算精度较高,对网形要求较低,受起算基准扰动影响较小,适合测网中没有绝对重力点平差计算:②泾阳地震、高陵地震前后重力值时序变化表明,震中附近重力点呈现正值变化.负值变化.正值变化规律,渭河盆地西部大部分重力点在两次地震前都表现为下降,而盆地东部重力点则表现为上升:③分析差分及累积重力场变化,渭河盆地重力场变化遵循重力值上升.下降一上升的变化过程,符合扩容理论,震中位于重力正负差异变化高梯度带零值线拐弯处,同时根据2010-2014年重力场累积变化图知,在渭河盆地西部的宝鸡地区和东部的蒲城附近出现重力变化高梯度带,未来地震趋势值得关注;④对比GPS资料,渭河盆地东部GPS面应变膨胀拉张区对应重力负值变化区,渭河盆地中西部GPS面应变压缩区对应重力正值变化区,且GPS最大剪应变区对应重力变化高梯度带。
  • 摘要:甘孜-玉树断裂在遥感影像上线性特征清晰,经历过多次历史大地震,断裂沿线冲沟、山脊、洪积扇和冰碛垄左旋位错明显,前人对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做过较多研究.根据断裂几何结构和历史地震分布特征,该断裂分为甘孜段、玛尼干戈段、邓柯段、玉树段和当江段.根据地貌体的位错与位错起始时间的限定,获得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左旋滑动速率为12±2mm/a、(5~7.3)mm/a、(3.4~7.3)mm/a、(5~8)mm/a、14±3mm/a,这些速率主要属于玉树段以外的其他断裂段,玉树段在2010玉树Ms7.1地震发生之前一直被认为晚第四纪以来没有明显的活动、全新世不活动或者是地震空区.玉树巴塘断裂是甘孜-玉树断裂带玉树段的一条主要的分支断裂,沿线发育第四纪巴塘盆地、波洛滩和当涌滩,在2010年玉树地震中没有发生地表破裂。对其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及古地震序列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水平。rn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野外构造地貌填图、断层剖面分析、断错地貌面的光释光(OSL)与碳十四(14C)年代测定,发现该断裂沿线河流阶地、洪积扇断错明显,是一条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的全新世活动断裂。该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晚期,距今2.72ka以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左旋滑动速率为(2.3-3.7)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2-0.6)mm/a(图1),该断裂在甘孜-玉树断裂带玉树段内起着变形分解作用,吸收了玉树段内约1乃的走滑变形(图2)。此外,通过层状地貌位错分析与探槽研究,揭露出7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22ka、14ka、(14~9.5)ka、(8.0~7.8)ka、6.7ka、(4.3~4.0)ka、2.7kaBP。认为该断裂距今9ka以来的古地震复发周期约为2ka,最近一次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小于2.7ka。
  • 摘要:在非线性地震波的数值模拟中,因为出现陡峭间断面、数值振荡和误差的指数级增长现象,使得获取稳定、收敛的数值解变得复杂且困难。本文基于Hokstad改造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固体介质中一维非线性地震波数值模拟;采用通量校正传输(FCT)技术消除非线性数值模拟中波形振荡,提高了模拟精度。通过与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最后设置不同非线性系数及频散系数,揭示了不同的非线性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特征。
  • 摘要:P波接收函数主要包含台站下方速度界面所产生的转换波,转换波S波和原生P波以不同路径、不同时间到达同一台站,因此,时间轴上反映了转换波与原生P波在台站的到时差.在给定慢度和速度模型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到时差找到转换点.将接收函数中该时差所对应的接收函数值置于相应的转换点三维坐标,对不同射线在同一空间点的转换波振幅进行叠加,并经过规一化后可形成接收函数图像.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地幔过渡带深度范围内温度的增加会导致410km间断面加深以及660km间断面的变浅。即上地幔过渡带温度的升高将导致上地幔过渡带厚度的减薄,温度降低将导致过渡带厚度增加。
  • 摘要:采用多震相走时反演法获得了郯庐断裂带鲁苏段及附近(30°~37°N,113°~122°E)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对地壳内分层速度结构的分析发现,郯庐断裂带鲁苏段存在速度的分段特征.浅层速度结构的分段与地质学家给出的不同破裂段大体相同绝非偶然,表明郯庐带新沂到泗洪段可能是断裂的闭锁段,未来有可能发生较大地震。上地壳分段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的插入有关,中、下地壳速度分段则可能和火山岩滞留有关。郯庐带西侧速度总体高于东侧,反映了不同构造块体的形成和组成差别,也说明了该断裂带可能延伸到莫霍面。而不同深度的分段性可能反映了不同地质演化过程。
  • 摘要:利用GPS等大地测量资料、活断层资料和地震资料研究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变形特征,为进—步分析研究区域地震危险性提供了基础资料.通过辨识发震断裂,搜集48个7级以上大震的震源参数、地表破裂和同震位移等资料,将这些大震分割成一系列沿发震断层分布的小地震,从而使大震释放的形变沿发震断层分布。其中,小震的地震矩通过子破裂长度和同震位移估算,通过调整破裂面宽度,使子地震的地震矩总和与原始地震的地震矩保持一致。然后,利用1998-2014年间的GNSS观测资料,第四纪活断层和1900-2015年间的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现今运动学模型。最后,估算研究区域的地震矩亏损。
  • 摘要: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乳山震群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Brune震源模型,采用s波段波谱分析方法,反演计算了乳山震群155个M:2.0地震的震源参数。乳山震群的地震矩在(6.16xl01~l.35xl015)N.M的范围内,应力降的值在0.02MPa~4.39MPa之间,视应力在0.008MPa~1.79MPa之间。各参数与地震矩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应力降、视应力、震源半径和滑动量随着地震矩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比较稳定。这种趋势也反映出乳山震群的非自相似性的特点,同时近震震级与地震矩拟合关系也支持这一论点。
  • 摘要:地震定位的精度不仅受台网布局、可用定位震相以及射线路径上速度结构等因素影响,还与定位方法密切相关。因此,要获得对此次地震及其序列的准确位置和深入研究,必须建立适合该区域的地壳速度结构和选用适合台站稀疏地区地震定位的方法。本文基于震区附近的于田地震台5年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应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了震区附近的地壳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细分析震相到时和部分台站记录的P波方位角,采用联合震相到时和方位角的定位方法对2014年于田Ms7.3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绝对定位,获得了更加精确的地震空间分布图像,对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发震构造进行了分析。
  •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地震台网的快速发展,地震监测能力不断提升,ML震级已成为测定中小微地震最为常见的震级标度.目前广东省地震台网测定近震ML震级的量规函数,仍然使用1971年针对我国常用短周期和中长周期地震仪建立的近震ML震级量规函数R1.观测和研究表明,ML震级量规函数存在区域性特点,在我国使用统一的量规函数会造成ML震级计算的离散性和不稳定性.为了解决震级测定的问题,IASPEI成立了震级工作组,并针对近震ML震级指出,与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地壳结构相似的区域可以使用工作组推荐的ML震级量规函数,反之则需要重新研究。
  • 摘要:根据节面参数与震中附近主要构造展布,初步分析认为此次地震发震构造为大凉山断裂带中段分支断裂-NNW向普雄断裂,与该断裂走向相近的节面Ⅱ为破裂面,断面倾向东。本次地震为兼具小量逆冲分量的左旋走滑型地震,是大凉山断裂带在近水平的NWW-SE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左旋运动所致。其应力降与地震视应力分别为4.67Mpa、0.99Mpa。与2001年以来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带ML>4.0地震视应力相比,本次5.0级地震的视应力相对偏高,表明其震源区背景应力水平相对较高。
  • 摘要:地震定位的精度不仅与震中距、地震仪的精度和台站的几何分布、震相读取等因素有关,还强烈依赖于所选取的初始速度模型,与发震区的速度结构耦合在一起,相互影响.利用小湾水库蓄水前记录到的地震到时资料,对小湾水库区域一维P波和S波速度模型进行了研究,以此来提高小湾库区地震的定位精度和对小湾水库蓄水前后的速度结构对比研究打下基础.通过Kissling提出的计算最小一维速度模型方法,利用小湾水库台网的观测走时资料,根据获得的地震走时均方根残差和数据方差确定了小湾库区的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包括P波速度模型,S波速度模型。结果显示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反演后的地震定位在经度、纬度、深度方向上有了很大提高。
  • 摘要:对使用不同模型的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和山西交城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计算,并比较了时间独立模型和不同时间相依模型的计算结果。研究得出结论:①特征地震模型在期望复发时间段早期的危险性低于时间独立模型,接近期望复发时间及之后的危险性大于时间独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独立模型可能高估或低估大地震危险性的问题;②对数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和BPT模型的危险性在未到期望复发时间段时差别不大,接近期望复发时间及之后,三者差别较大,超过期望复发时间后,正态分布的危险性迅速增大,对数正态分布和BPT模型始终差别不大;③郯庐断裂莒县-郯城段未来数百年发生特征地震的危险性都较低,而山西交城断裂未来50年发生特征地震的危险性较高。
  • 摘要:由实际烈度分布图可以判断,单一的近东西向断层明显不能描述实际的发震断层;实际烈度分布的长轴两侧式不对称分布,西侧强于东侧,故单一的近南北向断层也不能完全符合实际。因此,研究主要模拟的是共轭断层地震动变化情况。地震动模拟主要利用日本防灾研究所提供的GMS(Ground MotionSimulator)软件。该软件在日本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较为成熟。其核心算法是三维有限差分算法,仅能模拟低频地震动。由于鲁甸地震震中所在的川滇地区是地震多发区域,地下三维速度结构对地震动模拟具有重要影响。模拟采用了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永华提供的三维速度结构模型,该区域模型的分辨率高达0.5°×0.5°。
  • 摘要: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在利用重力仪高采样率资料发现了地震前的不明原因、台风引起的地脉动信号以及地球自身的地脉动(hum)等信号.其中利用重力仪观测到的地震前的不明原因的高频信号的研究尤其得到关注.由于地震前的高频信号可能受到其他能够引起正常地脉动信号异常.因此,本研究对地处内陆的乌什地震台山洞中进行连续重力观测的gPhone重力仪产出的秒采样数据,采用奇异谱(SSAM方法)分析方法进行粗差探测和合成潮改正研究.rn 首先,利用2007-2015年较为平静的5天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秒采样观测数据中99%的能量来源于低于地脉动(2~7mHz)频率的信号(例如:重力固体潮、气压负荷潮等)。只有不及l%的能量来源于地球自身的脉动信号。rn 其次,重构上述不足1%的重力残余信号和气压负荷潮改正后的重力残差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潮汐改正方法显示气压对重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7h到16min周期内,影响程度约为:10dB,而利用SSAM分析方法能够将改正大于16min周期的gPhone重力仪重力信号从-150dB降低到-175dB范围内,而小于16min周期的信号依然在-160dB附近变化。rn 最后,利用SSAM方法重构1%的残余能量信号后,将日均方差作为重力仪噪声水平分析方法研究了2008年以来乌什地震台gPhone重力仪的噪声水平的时间序列。结果表明:该重力仪在夏季噪声达到最小值,春冬季噪声较大,并且噪声水平时间序列呈现年周期性变化。平均噪声水平约为10±5x10-8mS-2。结果表明:在山洞观测的乌什地震台gPhone重力仪观测数据能够观测到大于10±5x10-8mS-2,周期大于16min的信号。
  • 摘要:在超高层建筑结构中,相对于传统伸臂桁架,消能减震伸臂桁架能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屈曲约束支撑伸臂桁架在小震下仅提供刚度并不耗能,在中震下屈服耗能有限;而黏滞阻尼伸臂桁架因黏滞阻尼器最大阻尼力的限制,在中震和大震下对结构侧移控制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了混合控制消能减震伸臂桁架的概念,在超高层结构速度起控制作用的部位设置黏滞阻尼器伸臂桁架,在位移起控制作用的部位设置屈曲约束支撑伸臂桁架,实现屈曲约束支撑伸臂和黏滞阻尼器伸臂的优势互补.
  • 摘要:为研究断裂活动与重力变化的关系,对甘宁陕交界地区2005-2013年的相对重力资料进行了相同基准的拟稳平差处理,剔除干扰因素,提取可靠的重力异常信息,给出了六盘山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周边地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较长时间尺度的的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对研究区域内断裂两侧稳固的点群进行重力点值时序变化进行研究,研究断裂两侧的重力差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六盘山断裂周边的重力变化总体强于西秦岭北缘断裂周边的重力变化.
  • 摘要: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震中附近少部分老旧房屋出现裂缝和局部破坏.但是部分结构震前存在裂缝和局部倒塌现象,民居抗震能力普遍较差.分析内蒙古本地民居的抗震能力,研究民居结构的抗震措施,制定民居防震减灾对策.针对民居震前已存在的裂缝和震后破坏现象,可认为民居抗震能力较差。在邢台地震时总结的民居抗震经验:地基牢一点,房屋矮一点,屋顶轻一点,联接好一点,针对新形势下的民居特征和震害特点,总结出如下抗震经验:地基实一点,墙体强一点,联接牢一点。力求做到,地基牢固坚实,采用圈梁构造柱抗震措施,提高墙体整体强度,加强构件之间的联接,大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做好民居防震减灾对策。
  • 摘要:研究表明,只有当某个地区发生震级足够大的地震,这一地区才有可能产生场地液化现象.震级小于或者等于5.5级的地震,即使极震区烈度为Ⅶ度,其场地液化则难以发生或者说场地液化震害的影响有限.但是,对于7.5级左右的(特)大地震,由于地震动持续时间长,震动次数多,需要考虑远场甚至是Ⅵ~Ⅴ度区内液化的发生及其引起的破坏.因此,要反映地震强度和地震持续时间对液化的确切影响,仅以烈度概括是不够的,应以震级定量化,这样可以为地震现场工作人员评估场地液化震害奠定基础.结合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两个方面研究液化现象,有利于场地液化震害程度等的判定.
  • 摘要: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六盘山地区的隆起机制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为了探明这一问题,利用重力数据对六盘山地区的隆起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地区实测重力数据与模型重力数据的分析,发现六盘山地区的隆起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向外延伸而造成的.rn 2014年8月跨越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在长度约为200km的剖面上展开了流动重力/GPS联合剖面观测。观测结果表明,测线东端的布格重力异常约为-1.9×10-3mS-2,西端则为-2.5x10-3mS-2左右。在假设地壳均一的前提下,基于Airy均衡模型,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和GPS观测数据,分别计算了测线所在剖面的莫霍面深度与均衡面深度。发现六盘山地区均衡深度大于莫霍面深度,表明该区域处于正均衡异常状态。考虑地壳分层的前提下,以研究区域地壳P波波速结构为约束,使用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反演获取六盘山地区的地壳密度结构。利用上述地壳密度结构,依旧基于Airy均衡模型,计算六盘山地区均衡面与莫霍面深度,对比显示该区域亦处于均衡正异常状态。rn 假设地壳为弹性板的前提下,利用EGM2008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和SRTM V18.1 DEM数据,在频域下研究了以六盘山为中心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和加载机制。使用的方法为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导纳方法。此方法利用MTM(多窗谱分析方法)对重力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频谱估计,进而获取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导纳。使用此重力导纳与弹性板模型导纳在波数域(k=2π/λ,k为波数,λ为波长)中拟合,从而求解岩石圈挠曲的初始加载位置和有效弹性厚度。计算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的Te为5km,岩石圈加载主要来自于地表,占总加载的95%。依据获取的Te和加载状态,计算研究区域的布格模型导纳。使用此导纳和频域地形数据可计算研究区域的频域布格重力异常,再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可得到区域的弹性板布格重力异常,进而获取弹性板均衡异常。此异常表明六盘山地区在假设地壳为弹性板的前提下基本处于均衡状态。rn Airy均衡异常与弹性板均衡异常的差异即是地壳分别为塑性体和弹性体的差异,此差异代表弹性地壳对其自身的承载。对比六盘山地区的Airy均衡异常和弹性板均衡异常的差异,发现六盘山东麓断层处地壳承载梯度值最大(图2),表明该断裂带吸收了较多的应变能。
  • 摘要:地壳空间变形模式是探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关键,青藏高原东北部作为高原隆升和扩展的前缘,是由不同构造背景且被活动断裂分割的地块组成.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地块在应变从高原内部向外迁移、分配中的各自行为,及地壳垂直变形对侧向扩展的响应.对GPS水平速度场和应变率场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应变向东的耗散主要沿东昆仑和海原断裂。而其应变耗散模式却不相同,前者显示出应变在其东端西秦岭和龙门山地块的弥散。相反,后者应变向东在鄂尔多斯地块附近则骤然降低,暗示出应变耗散模式可能受控于不同地块地质构造背景的差异性。rn 水准测量得到的地壳垂向速度场显示:现今该区隆升显著的区域(5~6mm/a)集中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最东端,鄂尔多斯地块的西南侧。六盘山和西秦岭作为显著隆升区可以归因于青藏高原应变北东东向的迁移,GPS揭示上述显著隆升区均为明显的水平挤压梯度带。但是,位于陇西地块南部的显著隆升很难用地壳挤压来解释,因为跨该区的GPS剖面并未揭示出明显的挤压特征。rn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精化的块体几何模型,基于三维球面弹性块体模型以震间期的GPS水平速度场为约束,反演获得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的滑动速率、块体内部均匀弹性变形|ε|和块体的内部变形可能性(IDL)(图1)。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和华南地块具有极小的(~l.63xl0-9/a)和块体内部变形可能性(IDL)(一0.10),揭示出其有限的内部变形和更大的块体变形可能。相反,西秦岭南部和龙门山地块高的|ε| (15.24xl0-9/a,和IDL值(~0.44),说明两者内部接纳了更多的变形。来自于青藏高原内部更多的应变并没有透过西秦岭地块继续向北东传递,而是通过西秦岭西侧的块体(共和、青海湖和西宁块体)实现应变的向北传递,这些地块对应具有比西秦岭地块明显低的|ε|和IDL值。同时,东昆仑和海原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9.9±1.8mm/a和5.3±1.4mm/a,并且向东耗散分别终止于塔藏断裂和鄂尔多斯地块西侧,说明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东向扩展是有限的。
  • 摘要:本文以渭河构造及其附近为研究区,综合定点形变、跨断层流动短水准与长水准剖面及周围更大空间范围的GPS等观测资料,结合周边汶川8级、玉树7.1级、日本9级地震同震变形模拟,探讨有利于韩城、乾县台巨幅异常形成的影响因素。约2010年开始的青藏块体东缘“场”的变化及对渭河构造的相关影响,随后玉树大震对渭河构造促进为主、日本巨震对其调整为主的影响,是有利于韩城、乾县台巨幅异常形成与发展的一种可能因素推测。
  • 摘要:选取滇西重力测网1986-2014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及下关、丽江、昆明3个绝对重力基准点多年复测资料做基准控制,采用线性速率模型模拟观测过程中重力场的时变信息,建立了绝对重力基准点约束下的动态平差模型,获得了滇西地区统一时间基准和空间基准的长期重力变化空间分布,并结合地壳形变观测结果和全球陆地水模型,估算了测区内由地壳几何形变及水负荷引起的重力效应,分析了滇西地区长期重力变化空间分布特征.动态平差是建立在测量对象的时变具有规律性、均匀性和积累性的假设上的,对静态分期平差有良好的概括性,克服了静态分期平差需假定每期观测过程中各测点的重力值不发生变化的缺点,可以同时处理包括不完整观测的多期观测数据。将动态平差原理应用于滇西重力测网28年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的处理,采用线性速率模型拟合重力背景场长期趋势;优化方程解算,对变化率参数做显著性检验,剔除变化不显著的参数,使速率模型更接近真实物理场;采用相关稳健估计模型解决相关观测中的粗差问题,采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实现基于验后信息调整不同期次测量中不同仪器观测值的权重,保证精密重力网测量多期数据联合解算结果的合理性。式中,基准时间to处的重力值为gl0和重力变化率为g,仪器线性漂移率为Dk,格值系数为LK,Pk为未知变量(若仪器格值系数由基线标定精密确定,则Lk,Pk为已知参数)。rn 研究结果:选定数据长度区间的中间年份(2000年)为基准时间,昆明、丽江、下关绝对重力观测为空间基准控制,得到动态平差后各测点相对于基准时间的重力值和重力变化率。测区内观测次数较多、时间跨度较长的96个测点中,大部分测点的重力值长期变化呈下降趋势,最大下降速率约8.7xl0-8ms-2a-1。王伟等GPS观测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垂直运动主要为上升趋势,大部分垂直速率在(0~3)mma-1之间。利用基于平均球形地球模型的垂直重力梯度(约-3.08x10-8ms-2cm-l),可以得到由地表垂直位移引起的重力变化约为-(0~0.9)xl0-8ms-2a-1,基于地表负荷响应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全球陆地水模型GLDAS计算测区内水负荷引起的重力效应,并估算出测区内各重力测点的水负荷重力效应改正量级约为1xl0-8ms-2a-l左右。滇西地区重力长期变化率的空间分布结果为地壳垂直运动、陆地水负荷效应、及该地区深部壳幔物质迁移和质量再分布等因素的综合反映。rn 结论:(1)基于分期静态平差解算获得的重力年变率为各期次观测结果的等权拟合结果,没有考虑不同仪器不同年代观测资料的精度的差异,而本研究中采用的基于动态平差模型的整体平差解算对参与计算的不同仪器不同年代观测资料采用了不同的权重,并依据验后信息对各类观测数据作了较为客观的调整,同时采用相关稳健估计有效减弱了粗差的影响,其解算结果较分期平差结果更为合理。(2)滇西地区大部分测点的重力值长期变化呈下降趋势,南端的凤庆一带,中部的弥渡、姚安附近及雄楚地区,及北部的丽江附近地区及攀枝花一带重力场变化呈明显减小趋势,最大幅值可达8.7xl0-8ms-2a-1。滇西地区重力长期变化率的空间分布结果为地壳垂直运动、陆地水负荷效应、及该地区深部壳幔物质迁移和质量再分布等地球动力学因素的综合反映,从滇西地区重力长期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来看,重力场变化速率空间分布与5级以上地震活动存在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地震多发生在重力场变化速率负高值区和低值区交界区域。
  • 摘要:西安地震台位于陕西省秦岭北麓,观测山洞年温差变化<1.0℃,日温差<0.1℃.洞项无高大树木覆盖, 是一个地震观测和地震研究条件较好的台站.PET型重力仪于2007年8月开始投入运行.仪器能清晰地记录到重力固体潮汐,潮汐波清晰、完整,有正常的峰谷变化.rn (1)靠摆是金属弹簧重力仪很常见的一个问题。粘摆出现的原因主要有3种情况:仪器受到外界人为强烈撞击;远距离大震或近距离地震造成;第三种原因可能是仪器开锁摆电机故障。解决办法:遇到靠摆情况时,首先应采取通过仪器网页操作锁摆再开摆的方法,利用仪器的震动电机将摆震开,如果未能实现,则采取轻轻敲击仪器本体的侧面,利用外力震动使摆松开,当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解决粘摆问题时,不要自行打开仪器箱,应及时联系厂家,返厂维修。rn 2013年1月23日,重力数据由原来l08xl0-8m/S2变化到6.1x10-8m/S2。查看地震数据,当天和前一天均没有大地震发生,仪器可能是由于静电原因靠摆。经过锁摆开摆,重新调整仪器零点,设置量程,两天后数据恢复。rn (2) PET重力仪器在遭遇雷击时造成数据传输控制模块或仪器本体串口芯片损坏解决办法:加强观测台站的弱电防雷,检查仪器的接地状况,确保仪器良好接地。在接入仪器的网线上加装两个光收发器,中间采用光纤连接。rn (3)网络中断。2013年6月11日,由于供电方改造供电系统线路暂停供电,停电后仪器IP丢失,参数恢复测试初始值,拼不通仪器IP,登陆不了网页。将专用笔记本与仪器备用网口连接,以超级用户登陆后,重新配置自己台站的网络参数,配置完毕,回观测室就可以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网页,下载数据。但是也造成了部分数据丢失。rn (4)时钟异常。2014年9月1日,由于更换电瓶造成仪器网页显示时钟异常现象,造成部分数据丢失,这时,需要点击手动授时,待时间正确后,即可以在前兆数据管理系统里将数据采出,入库做预处理等工作,也造成了部分数据丢失。rn 由于西安地震台PET重力仪器运行时间较短,对仪器的特性掌握也在逐步的摸索阶段。除了以上介绍的几次故障外,在观测过程中仪器系统会出现其他的干扰因素,如气象、人为,尤其是温度与湿度的影响较为常见, 还有一些其他不明原因造成的干扰等。rn 在提高台站观测资料质量的同时,应按仪器的工作情况填写工作日志,对仪器工作状况、当日数据预处理情况、天气变化过程等进行记录,为分析预报人员正确识别干扰与地震异常信息提供可靠依据。
  • 摘要:历史记录表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附近,先后发生了公元前70年诸城—昌乐7.3级地震、1668年莒县-郯城81/2级地震和1829年益都-临朐61/4级地震,具有发生强震的构造背景,已有GPS结果显示该区域近期相对形变量较小,约为1~2mm/a,处于闭锁状态,另外,近几年各种观测手段也均显示出苏鲁皖交界地区出现异常,成为中国地震局每年划定的地震危险区之—.因此,结合该区域的形变特征和震情跟踪需要,对本区域内的GPS观测数据进行精化处理,并对形变闭锁期内的微动态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rn (1)QOCA软件与GLOBK软件计算结果的比较,GLOBK软件可以将垂向相对于水平坐标减权10倍,以提高GPS水平坐标的精度,另外,在粗差剔除方面,可以通过GAJⅥIT软件基线解算nrms为0.16一0.22周和GLOBK平差后单天坐标水平10mm和垂向20mm的限差基本可以剔除,而QOCA软件对某些历元会出现计算错误且无规律,不便于粗差的剔除。rn (2)基于GLOBK软件,设计了全球均匀分布的91个框架点、全球均匀分布的91个框架点+区域7个框架点和区域8个框架点等3种方案,通过坐标重复性和坐标精度比较,方案二比方案一高,方案三比方案二高,另外,通过分析,方案三的结果一方面能够削弱全球刚性运动的影响,以凸显区域内的相对形变,另一方面可以减弱由全球框架点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框架转换参数的扭曲,因此,方案三作为区域形变分析的参考框架具有一定的优势。rn (3)在方案三建立的区域GPS参考框架下,将最新GPS观测数据一并解算,获取其2仇1-2013年和2013-2015年GPS速度场,并以区域为基准,将其转换为区域GPS速度场。分别以郯庐断裂带山东北部段和苏鲁皖段做GPS速度剖面,郯庐断裂带山东北部段显示2011-2013年为断裂平行方向的左旋扭曲和垂直方向的地壳缩短挤压,2013-2015年断裂带西侧几乎无变形趋势,断裂区及东侧出现均匀左旋运动,垂直方向保持了继承性的地壳缩短挤压;苏鲁皖段显示2011-2013年断裂带西侧出现左旋和右旋的相向运动,垂直方向几乎无变形趋势,东侧出现比较均匀的平行于断裂的左旋运动和垂直于断裂的地壳拉张,2013-2015年形变有所调整,断裂平行方向左右旋交替和垂直方向地壳缩短挤压。rn (4)在方案三建立的区域GPS参考框架下,获取连续GPS时间序列,并以此获取测站间基线序列和应变序列,基线序列结果表明,SDQD-SDZB和SCCY-HELY显示断裂两侧缩短变形,并且缩短速率由西向东递减;JSLY-SDL2和SDL2-SDJX显示微小的缩短变形;YSYC-HAQS和YSYC-AHBB显示断裂总体处于缩短变形特征,但其西侧缩短较快,东侧相反,基线处于伸长特征;山东段东西向应变有变小趋势,南北向应变由增大变为趋于平稳,苏皖段南北向应变和面应变由变小趋势转折为平稳,值得关注。
  • 摘要:可以发现,除了垂直向精度略低外,东西分量、北南分量的位移时间序列曲线在新疆及周边6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均有一定的异常变化,特别是东西分量的最为明显,以新疆独山子基准站为例,从独山子基准站位移东西分量时间序列曲线图、可以发现新疆及周边6级以上地震前,GNSS基准站位移时间序列、水平位移矢量变化图均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异常变化,且异常变化出现时间并不长,基本在震前1-2个月,这为GNSS位移时间序列应用于地震短临预测提供了另一个方法和途径。
  • 摘要:形变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手段,形变观测仪器的性能直接决定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质量.传统的胴体长基线形变仪对安装环境要求高、工程造价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差.减小伸缩仪的基线长度,实现仪器的小型化有助于地震应急快速布设,开展多方位应变观测(例如,垂直分量),也可降低胴体开凿成本,并提高仪器的维护性.鉴于此,国内地震系统已经开始研制短基线/超短基线伸缩仪的研制.光纤地震观测仪器具有传感器无源、抗电磁干扰性强、深井观测耐高温高压、抗雷击等优点,在国内外地震仪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短基线光纤应变仪目前未经特别增敏处理,在适当增敏后会进一步提高分辨率。
  • 摘要:日月引潮力在地球内部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应变场叫做固体地球的应变固体潮,其观测结果能反映地球介质的某些弹性性质(如勒夫数等),也能反映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引起的局部地壳弹性参数的变化.理论研究表明,大地震前伴随扩容过程出现明显的应变固体潮变化.井下钻孔观测的分析需要它的定向,设法确定井下钻孔仪的定向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形变观测中固体潮是唯一能算出来的东西。基于此,利用固体潮汐理论值可以事先计算的特点,综合考虑观测值的可能影响因素,根据一定的正演模型进行钻孔仪方位角的反演与精度估计,利用其他时段的资料作为反演结果的初步检验,以此确定反演模型的合理性与结果的可靠性。
  • 摘要:深井地震与地球物理观测是21世纪的一项崭新的高科技项目.东海深井地球物理长期观测是我国开展深井地震学观测研究迈出的第一步.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地球物理学界开始从地面观测向地下深井发展,前苏联等国相继进行了不同深度的科学钻探.正在利用地面与设置于主孔4个深度上的地震仪,进行地面与不同深度深井观测资料的对比观测研究,定性定量地研究深井地震仪不同深度的观测能力与地震波信噪比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深度岩层的地震波形非线性增幅效应特征;并利用高精度的深井地震观测资料进行郯庐断裂带微小地震活动及其构造运动动力学特征研究,探索进行大陆内部活断层的地震预报研究。
  • 摘要:1830年磁县71/2地震是有记录以来发生在晋冀鲁豫交界地区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现今小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的研究,利用万永革等(2008)提出的方法对磁县地震震源断层的几何结构以及构造应力场作用下震源断层的运动方式进行研究.利用1983-2010年发生在磁县地震震源区的精定位地震目录,将模拟退火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相结合,给出了利用小震密集程度求解到的磁县71/2地震的断层面走向、倾角和断层面4个顶点的位置,并根据已有区域应力场参数得到断层滑动角及其误差.rn 反演过程中总共选择了283个小震参与拟合震源断层面的计算,这些小震基本上都分布在1830年磁县71/2地震的最高烈度区域范围内。拟合出的震源断层的几何形态为:走向2830,倾角740,滑动角为-25.60,表明其滑动性质为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少量的正断分量。磁县地震的极震区等震线长轴走向NWW,本文所用小震大多数位于Ⅸ-X度高烈度区内。1830年磁县71/2地震时磁县西部北西西向南山村一岔口活动断裂出现最新地表破裂带,地表破裂走向为北东东向,呈右阶斜列分布,其总体展布方向为北西西,活动方式以具左旋性质的正倾滑为主。野外的活动断裂和地表破裂带调查结果与利用中小地震震源位置反演得到的断层面几何结构与运动方式基本一致,下一步将结合深部探测资料探讨磁县地震的发震构造。
  • 摘要:古登堡于1948年解释P波振幅数据时,第一次提出了低速区的概念.认为地壳、上地幔软流圈的存在影响了地震波的走时,并利用地震波记录中低速层的信息,对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的地壳及上地幔中的低速层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最终选择较合理的速度结构模型。该模型中地壳厚度为60km,其中在30km深处存在一个低速界面,厚度大约为15km,层内速度梯度为0.05/s。以此速度结构模型为初始模型,用反射透射率法计算理论地震波形发现震中距大约在3°~14°之间,理论波形的P波初动最大振幅值的变化趋势形态与观测波形相似。通过研究分析震中距范围稍微有些偏差,可能是由地壳及上地幔的横向各向异性和不均匀性造成的。
  • 摘要:通过对中国数字地震仪台网(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30个,震中距在119.4°~ 176.1°间,震源深度h<120km的极远震记录的分析,识别出了PKP波在内外核界面(ICB)上的衍射波PKPdif.根据PKPdif的记录特征,对PKPdif波的成因和传播机理做了设想,设想在距地面约5156.1~5372.2km的深度,即内外核界面下,有可能存在一个低速层.该设想试图解释PKPdif波在震中距120°<△<150°左右间,在PKIKP波之前出现.在震中距约150°左右间,与PKIKP波同时到达.在震中距△>150°以后,在PKIKP波之后出现的观测结果.该设想与Jefferys速度模型一致。
  • 摘要: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及国际上多种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的不断扩展和加密,无人值守的GNSS基准站在故障判断、维护维修等技术问题对统一的技术标准有迫切需要.研究GNSS基准站运行监控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GNSS基准站的良好运行,保障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通过对监控内容、监控方法、监控程序的研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按照这些指标和要求就能够及时发现观测中出现的故障,通过标准给出的程序控制和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排除故障;适用无人值守台站越来越多的发展需求,对各种地震观测系统建立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基础.
  •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约一个月,位于河北省ULF电磁观测台网的高碑店台电磁异常信息增强,5月9日,即主震前3天,异常信息突然增强达到高潮,且高值异常信息一直持续到17日,主震后5天,随后,低值异常信息又持续了大约4个月(f=0.1~10Hz,D=1440km,A=1.3mV/m).尽管目前没有统一的物理机制可以解释地下产生的电磁信号,但是,岩石压裂实验结果表明,岩石受压破裂过程会产生电流,特别是主破裂阶段,强地电流激发地面电磁场突然增强,达到震前异常高潮期,被观测仪器记录到.rn 研究利用地下偶极子产生电磁场模型,结合汶川Ms8.0地震前河北高碑店台观测到的电场数据和震源区资料,在设定震源信号辐射频率,电导率,阈值σδ=7.Ox10-4S/m和地下介质平均视电阻率ρ1=1400Ω·m前提下,在距离震中1440km的高碑店台观测到E=1.3mV/m电场强度所需等效电偶矩为IΔl=7.5xl013A·m。若考虑汶川主震破裂长度Δl=240km,则产生地电流量级为I=3.1x10+8A。
  • 摘要:滇西北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作用的边缘地带,构造环境复杂、地震活动频繁,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研究大陆动力学、大陆强震孕育环境和预测未来强震危险区的理想场所.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研究思路的不同,对滇西北中下地壳和上地幔普遍存在的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地震的形成机制以及地球动力学机制等问题还存在着争议和分歧.根据以上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以及高导带的分布特点,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文中尝试对高导带的成因做一定的分析论证,并认为高导带可能是由于部分熔融和流体的综合作用造成的。根据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推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上地幔上隆及热物质入侵可能成为滇西北地区现代地壳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源。
  • 摘要:2013年10~12月,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Ms5.8震群型地震,榆树台距离该震中200km,震感明显.分析结果表明,榆树台地电阻率数据存在明显的中短临震兆异常.前郭Ms5.8震群地震发生前,榆树台地电阻率中期异常表现为形态上3年尺度破年变异常,短期异常为半年尺度趋势性下降异常和归一化变化速率高值异常,短临异常表现为两测向地电阻率同步下降而后上升,异常持续时间不到3个月。在前郭Ms5.8震群地震发生前,榆树台两测向地电阻率下降幅度较小,一方面可能前期较大降雨量引起地电阻率数据下降,从而使地电阻率在一个较低基值上下降:另一方面,这种小幅度异常变化与榆树台已有的地震地电阻率异常变化幅度相一致。
  • 摘要:近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表人为干扰的增多,部分大极距的地面地电观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数据质量下降,中国地震局在部分有干扰的地电台站开展井下地电观测.主要解决:①井下多深可以避开地表的干扰和潜水的变化,观测数值主要反映地是探测目标层地电阻率变化;②当测量目标层介质的电性发生变化时,设计的观测系统能否记录下地电阻率变化.天水、陇南、平凉地震台深井地电阻率观测,距地表4m地层敷设电极观测有明显正弓年变形态,100m地层敷设电极观测基本消除年变形态,井下观测可以抑制地表部分电磁环境对观测干扰,也基本消除降雨、灌溉、金属管线等地表特定因素对地电观测数据干扰。
  • 摘要:地电阻率短期干扰因素主要有观测系统、雷电、风扰、直流用电系统干扰、降雨等,表现为突跳、台阶,干扰时段结束后,数据逐渐恢复正常。大风、降雨等气象因素对地电阻率影响,可以采用线路地埋方式有效地减小。直流用电系统干扰来自于较近车站或远端漏电电场,为避开干扰实际数据分析时可采用列车非运行时段的观测数据。地电阻率中长期变化主要是降雨量和地下水位引起的,异常识别过程中,可以选用褶积滤波法和相关分析法去掉相应干扰。
  • 摘要:地震预警研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地震预警既是科学问题,又涉及到防震减灾诸多环节.目前国内关于地震预警的研究局限于技术领域的探讨,从社会科学视角探讨地震预警的研究比较缺乏.日本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地震预警的国家,在实施地震预警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研究日本如何推广、应用地震预警,可以为中国地震预警制度建设提供启发.主要通过解读日本法律文献和资料开展研究.使用的资料主要包括《防灾白皮书(2014年)》、《防灾基本计划》(2015年)、紧急地震速报利用者协会发布的《紧急地震速报利用手册》以及日本的相关学术文献.
  • 摘要: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防震减灾方面,移动互联网将在防震减灾社会化管理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等一些国内外专业机构已经初步能做到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一些地震数据产品,但这仅仅是移动互联网在防震减灾方面应用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应用需要人们去发现、开发和推广.本文讨论了移动互联网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应用和作用,希望能通过借助这一最新的科技手段,提升防震减灾事业科技水平,扩大地震数据产品应用范围,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 摘要:河北邯郸市地震监测中心小北堡台(原邯郸市地震实验站)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全国开展准静电场观测较早的台站.该观测系统由两对柱状电极组成SN和EW测向,1981年10月投入运行,采用EWY-103圆图电子电位差计进行记录.1998年4月,记录方式更改为重庆执行仪器厂出产的3056型开路长图笔绘连续记录,比原系统扩大了量程,可调节走纸速度,能展现记录曲线快速摆动(即脉冲组)的真实形态,更直接地反映准静电场的变化.邯郸准静电场投入观测以来,取得了大量原始记录图纸资料和观测数据,对30多年的观测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辨别正常、异常变化形态、干扰因素等。通过震例总结,研究异常变化特征,确定短期预报指标,初步探讨电磁异常信息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的关系。
  • 摘要: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Ms7.1地震,本次大震及其强余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地块南的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通过小波变换去除山丹、古丰台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地电场分钟值数据中周期为24h,12h,6h和极高频扰动成份,然后再将滤波后的信号利用全局小波能谱法进行分析,小波能谱法计算其滤波后的数据,发现:山丹台、古丰台在玉树Ms7.1地震前均发生全局小波能谱值同步增大的现象,二者NS测道长极距的能谱值变化几乎一致,并且其二者原始分钟值数据及利用小波变换滤波后的数据变化也几乎一致。初步研究认为地震孕育激发的电磁辐射是造成上述电磁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朝鲜发生了震级ML4.9的核爆事件,采用小波变换分析了该事件及附近地区发生的多个天然地震记录的时频特征,计算了该事件Rg波的波谱并由此估算了这次事件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其Rg波低谷点频率为0.25Hz;利用Patton等人给出的公式,若取震源区P波速度为5.0km/s,可得其震源深度为1.25km,若取震源区P波速度为4.0km/s,则其震源深度为1.0km,在1.0km深度左右的浅部地表地区,P波速度通常更低,对应的震源深度可能更小,以往的研究还表明,若考虑山体的影响,这样估算出的震源深度可能更接近实际的震源距山顶的距离,若考虑朝鲜北部地形的影响,则此次事件的震源深度则更浅。
  • 摘要:随着地震台网的持续建设,观测资料的不断丰富,面临资料的快速处理与台网成果的及时产出.为了更快更好完成此类工作,无疑需要方便快捷的地震波形分析工具,有效挖掘海量地震波形数据,开展地震研究,提炼预报信息.为此,结合地震学研究、监测预报应用,研制了《数字地震波形分析软件》。rn 1、系统基本概况rn (1)综合考虑数字地震波形分析内容,应用方法操作规范,研制了WINDOWS下操作简便、较好满足数字地震波形分析人员的交互处理系统一《数字地震波形分析软件》。rn (2)以SAC二进制文件作为系统格式,其它格式向系统自动转换。在不修改系统结构情况下,可任意增/删波形格式。系统的所有计算与图形功能均以系统格式为基础,实现系统格式的无关性,达到功能分类的结构模式。rn 2、软件核心功能rn (1)波形读取。以SAC文件作为内部格式,可读取EVT、SAC、SEED、GSE等国际/国内通用外部波形数据文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rn (2)波形显示与编辑。包括多行/多列显示、缩放/移动、台站滚动与选择、震相标记、定长/不定长数据裁减、数据另存等功能。rn (3)数字地震波形预处理。主要包括:波形的基线校正;加/减仪器响应,实现仪器仿真;基于介质模型,加/减路径响应:根据Atkinson三段几何模型,消除几何扩散效应;信号的9种灭尖、7种平滑、7种滤波技术;通过12种微积分运算,实现波形位移、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转换;三分向直角坐标向柱坐标和球坐标的变换。rn (4)地震学研究和分析预报方法。采用粒子群算法实现区域台网的近震走位;采用矛盾符号比、振幅比及矩张量反演震源几何参量;基于布龙模型实现单/多台震源物理参数的自动反演:基于单/双/多台震相数据,计算地壳介质波速比;采用波形数据,基于Aki/Sato算法,实现尾波Qc值计算;通过三分向实现S波分裂。rn (5)辅助工具。主要包括数字地图和系统帮助等功能。rn 3、系统应用领域rn 数字地震台网的大规模建设和长期观测对于提高我国地震学研究能力、台网新参数分析和地震预报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因此,该软件自研发以来己在监测预报工作与地震学研究中获得一定应用,这将促使该软件不断修改与完善,提高软件的行业应用能力。
  • 摘要:为了获取震前重力场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以平均重力场作为背景场,对GRACE月重力场模型进行300km高斯滤波以及P3M6方法进行去相关处理。由于重力场变化时间序列中包含漂移信号,对震前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去除其中包含的年、半年周期项信号以及S2潮汐波的影响,获得了2012-2015年的重力场变化速率图。同时,为了压制降水等季节性变化信号对时变重力场的影响,还以2012年1-3月月重力场模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场,计算了2013-2015年l-3月相对于2012年的重力场变化图像。
  • 摘要:天水地电阻率观测在汶川Ms8.0、芦山Ms7.0和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出现了明显的前兆异常.结合这几次强震对天水地电阻率异常进行了研究,探讨地震与地电阻率异常的对应关系.地电阻率变化对介质应变状态有灵敏响应,因此,地电阻率观测数据不需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处理,仅通过直观的形态变化就可发现异常变化.下面分别讨论3次强震前天水地电阻率异常变化.rn (1)汶川Ms8.0地震:天水地电阻率布极方式呈三角形,EW道供电极距900m,测量极距300m;N15。w道供电极距1000m,测量极距333m;N45。w道供电极距200m,测量极距40m。电极埋深2m,外线路为架空电缆。2008年3月前各道测值变化幅度为±O.OlΩ·m左右,2008年3月31日测值开始迅速升高,上升幅度为1.5%,高值持续至6月2日结束,在此期间发生了汶川8.0级地震,这种测值大幅上升并长时间持续,经多次调查落实,认为观测仪器工作正常,观测环境无变化,在地震前被认为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rn (2)芦山Ms7.O地震:2009年天水物流园项目在地电测区施工,致使资料干扰大无法使用,于是在地电台原测区钻井进行井下地电阻率观测。布极近似等边直角三角形,共9口井,井深100m,大致呈NS、Ew和NW向分布。NS、EW道供电极距300m,测量极距lOOm;NW道供电极距390m,测量极距130m。主要进行深层水平观测,电极埋深100m,线缆采用地埋方式,埋深为1.2m。2011年3月开始正式观测。天水井下地电阻率NS道、Ew道和Nw道测值于2013年4月9日出现准同步异常变化,异常形态表现为测值上下波动,这种上下波动异常持续至5月4日完全结束。在异常持续过程中发生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级地震,震中距为540km。NS道背景观测值为4.98土O.OIΩ·m,异常时段变幅为土0.03Ω·m,震前l天最大变幅达一0.06Ω·m;EW道背景观测值为7.05±O.O1Ω·m,异常时段变幅为+0.03Q-m,震前l天最大变幅为-0.04Ω·m;Nw道背观测值为7.5±O.lΩ·m,异常时段变幅为±0.03Ω·m,震前3小时最大变幅达+0.29Ω·m。传统地电阻率异常形态一般表现为正异常或负异常,由于天水井下地电阻率观测时间短,没有积累震例,出现的波动异常变化未认为是地震前兆异常,可以说是认识上的不足。rn (3)岷县漳县Ms6.6地震:天水地电台距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震中155km,地电阻率Ew、Ns道于6月12日开始再次出现这种波动异常,异常形态与芦山地震前的形态相似,但幅度没有芦山地震前大,EW道异常时段波动变化幅度为±0.03Ω·m,NS道异常形态也表现出波动变化,异常时段波动变化幅度为±0.02Ω·m,NW道资料异常不是十分明显。通过芦山地震的检验,认为天水井下地电阻率较大幅度波动变化为地震前兆异常。rn 因此,天水地电阻率再次出现波动异常变化引起了台站人员的重视,并在岷县地震前进行了书面预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次强震与观测异常对比说明,天水地电阻率能敏感地反映地震信息。仅从这几次震例来看是较为理想的前兆观测手段。
  • 摘要:截止2014年,辽宁省累计建设强震动观测台站近93个,其中82个为实时通讯的网络化数字台站,具有了烈度速报的基础.为了使结果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必须首先考虑研究区的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加速度的影响.(1)应用实际地震,通过计算得到场地校正后的烈度图与场地校正前(基岩场地)烈度图相比,场地校正后极震区烈度较场地校正前高了1度,且烈度区域面积更大;(2)比较场地校正前、后烈度图与实际调查烈度图可见,场地校正前极震区烈度较实际调查烈度小1度,而场地校正后烈度与实际调查烈度相符。由以上分析可见,本文通过计算得出最终校正后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也可能更符合相应的地形地理特征。
  • 摘要:地震电离层异常的发现源于Barnes对美国阿拉斯加地震的研究,研究表明电离层扰动与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利用电磁卫星观测记录识别中强地震前兆异常,近几年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时空背景场的分析与短临异常的提取是涉及到的最关键的问题.PI方法(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PI)最初是根据地震活动研究提出的.通过对该算法在空间归一化、阀值形式、累积方式、空间概率上进行一定改进,形成MPI方法,且用到卫星资料背景消除和异常分析中.rn 基于修改的MPI方法,采用合适的时间窗长、滑动步长、固定t2-tl时间段,计算中强地震前电离层时空MPI处理图像。由这些图像可得到:修改的MPI方法既可以消除时空背景,又能很好地突出短期变化;对t2-tl空间图像滑动的结果表明,汶川、老挝、芦山等地震前和震时在震中附近的电离层中确实存在着持续时间不一的电磁异常,震后消失;汶川震前较长时间(30天)预测图像没有短临变化信息,而震前一段时间(8~23天)动态预测图像中震中附近确实存在着丰富的异常变化信息,而震前几天(0~7天)又消失了,看不到短期变化信息;中强地震一般发生在高值区或梯度变化激烈区;MPI方法所具有的时空融合特点和采用的时间滑动技术,对大地震的时间和地点预测可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rn 通过震例分析表明:MPI方法对电磁卫星数据处理的核心是通过已有的长期观测资料(t1-to)与当前短期变化资料(t2-t1)的有机搭配,基于两者的趋势相关性、同一子区中两个不同长度时间序列的自适应相减,充分利用和综合考虑卫星数据时空耦合特点,通过时空数据的合理变换,在消除当前数据中存在的背景趋势的同时,又能突出当前阶段的短期变化异常信息,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通过实际卫星资料处理证明,MPI方法在处理电磁卫星资料时,既能消除电离层因太阳活动因素产生的空间随机异常变化,又增强了微弱的短期变化结果的稳定性;MPI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一定的区别,是一种时空融合处理的结果,也说明MPI方法是定量描述电磁卫星时空背景消除与短期变化信息有效挖掘的最佳选择工具之一。
  • 摘要:我国地震学家在利用气象卫星资料探索地震热红外辐射前兆领域,也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地震发生和孕育过程中,伴随许多与电磁辐射相关联的"震兆"现象.卫星遥测长波辐射通量即"OLR"作为反映地-气系统电磁辐射能量的一部分,有可能是监视和预报地震的一种新途径.研究得出,应用异常提取指标:区域内月均值涡度值≥7.5W/m2为异常月,预报1-2个月内有5级以上地震,地点在异常点2.5°x2.5°区域及附近,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因此,通过分析和提取卫星遥感长波辐射通量的异常变化,结合该区域地形变、深并水温以及电磁辐射等前兆短临异常,有可能对中强地震作出具有一定减灾效能的预报。
  • 摘要:地震发生后及时获取倒塌建筑物信息,指导应急救援工作有效进行,是减轻震害损失的有效方法.遥感技术凭借其时效性强、观测范围大的优势,在震害信息调查中已被广泛应用.全极化雷达(PolSAR)遥感不仅具有雷达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能力,而且比单极化和部分极化获取的信息量丰富得多,已被逐渐引用到震害评估研究中.目前用PolSAR影像提取倒塌建筑物时,人们主要关注极化信息,忽略了纹理信息的利用.完好建筑物具有明显的外形轮廓,呈现有规律的排列,在SAR影像中表现为规则分布的高亮几何形状,具有明显的纹理特征.而倒塌建筑物分布散乱,规则的结构受到破坏、楼群空间关系模糊、二面角效应不明显,在SAR影像中多呈现较散乱的次高亮分布,规则的纹理特征被削弱.
  • 摘要:由于围陷波产生于低速带内物质与高速围岩的界面上,在带内传播时间较长,因此它的振幅和频率特征对断层带形态和带内物质性质敏感,对断层带围陷波的观测与分析能够提供断层带精细结构的重要信息.基于伪谱法和有限差分混合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沉积层对隐伏断裂带围陷波影响的研究,探讨了沉积层厚度与围陷波振幅之间的关系.
  • 摘要:基于传统式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在传感器内部嵌入先进的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具有多接口扩展功能的ARM微控制器,设计了一款具有串口、USB口、网口、无线WiFi接口连接方式、支持SD卡大容量存储、液晶触摸屏操作和红外电源遥控管理的低功耗、智能型、24位数字输出的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便携式一体机.该便携式智能型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的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和强震动数据采集器两种仪器,并且支持串口、USB口、网络端口、无线WiFi接口等多种端口操作及数据传输,是强震动观测及结构振动测试的理想仪器。
  • 摘要:震后野外考察表明,走滑断层同震引起的地表变形主要集中在断层两侧很窄的范围,为定量研究同震地表强变形分布特征与破裂带宽度,以鲜水河断裂北西段为原型设计了一个简化的三维黏弹有限元模型,断层遵从库仑滑动定律,断层长度20 km,走向320°,厚度11km,两侧各宽3km.由已知地震断层面的突然错动在地表引起的位移分布,求出任意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量差值,即变形量,它是依赖于两点间距离的变量.对于空间相邻两点di和di+1,其水平位移差hi为hi+1—hi;垂向位移差为Zi+1—zi.总位移差di由△di=√△hi2+△zi2求得,di空间位置位于相邻两点di和di+1的中间,可以表示为:△dj=(di+di+1)/2.
  • 摘要:地震动非平稳特性对结构响应有重要影响.通过讨论地震动特性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建立地震输入对结构影响的近似定量关系.通过分析对地震动强度非平稳特性的描述参数,选取强震平稳段持时和下降段衰减系数来描述地震动强度的非平稳特性,并对大量地震动记录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基于DOE技术,采用均匀设计分析各参数的实验水平数,及各水平的取值情况,获得24组不同的参数组合。
  • 摘要:为了减少工程造价,同时满足信号覆盖要求,通信部门经常将发射塔建立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国内多次大地震震害表明,突出屋顶的建筑物震害普遍严重.这是因为地震时,由于建筑物质量和刚度的突变引起了鞭梢效应,造成应力集中,变形很大而产生严重震害.用于信号发射的钢塔在震中发生损毁后,不仅会带来钢塔本身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大范围面积用户的生活需要.这种组合结构在地震中的震害通常会出现在主体结构与上部钢塔结构的连接处.震害形式通常表现为:上部钢塔在塔底处的构件屈服,整个钢塔倒伏;主体结构顶层出现梁柱的钢筋屈服,保护层脱落.
  • 摘要:安徽省地处郯庐断裂的南段,历史地震活动较弱,频度、强度与郯庐断裂北段、中段的差异较大,因此作为未来可能的发震区引起足够的关注.2014年安徽地区地震活跃,Ms3.0以上地震活动达到我省30年来未有的地震频度.因此,对控制我省主要构造发育的郯庐断裂带的各项研究都尤为必要.本研究拟通过对郯庐断裂南段温泉井的流体地球化学进行研究,通过地球化学温标法计算温泉井地下水的循环深度,为该地区地震危险性判定提供科学参考.
  • 摘要:城市范围内的埋地管线,结构属性相似,所处的场地环境和可能遭受的地震荷载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地震作用下不同管线结构的失效破坏存在相关性.提出一种考虑管线失效相关性的埋设管网地震连通可靠性随机模拟方法,以空间距离表示管线位置处地震动参数的相关系数,采用震害率统计公式求解管线地震破坏概率,通过联合分布与边缘分布的关系得到管线结构失效事件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设定地震工况,考虑失效相关的节点连通可靠度均小于失效独立假定计算的连通可靠度;不考虑管线失效相关性计算得到的网络地震可靠度与失效相关网络地震可靠度的相对差值范围为3.98%-11.13%;因此,进行管网系统地震可靠性分析时,应考虑管线失效相关性的影响。
  • 摘要: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使得新疆老旧民居建筑抗震设防问题凸显.2004年自治区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启动,至2010年期间共计建设农村抗震安居房185.7万户.2011年自治区将抗震安居工程更名为"安居富民工程",在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前提下,提高建房标准,所建房屋结构类型全部改为具有抗震措施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至2014年,全区共建成安居富民农居122.8万户.
  • 摘要:人口、经济等资料是实现未来10年尺度地震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人口、经济增长,是减少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重要方面.通过利用多种模型对实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建立适合的人口、经济数据预测模型,以满足地震风险评估对人口、经济在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预测需求.基于宏观人口、经济等风险暴露要素基础统计数据建立的人口、经济预测模型,实现了我国南北地震带分县10年时间尺度的增长变化预测。其预测结果在南北地震带10年尺度地震风险评估中得到实际应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